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35)
2023(14873)
2022(12722)
2021(11991)
2020(10197)
2019(23765)
2018(23774)
2017(45266)
2016(24481)
2015(27993)
2014(28105)
2013(27380)
2012(25007)
2011(22539)
2010(22334)
2009(20514)
2008(20357)
2007(18162)
2006(15369)
2005(13694)
作者
(68621)
(57555)
(57302)
(54669)
(36432)
(27670)
(26303)
(22536)
(21840)
(20502)
(19572)
(19348)
(18348)
(17854)
(17764)
(17701)
(17602)
(16917)
(16598)
(16496)
(14074)
(13973)
(13867)
(13186)
(12907)
(12848)
(12790)
(12778)
(11583)
(11368)
学科
(95264)
经济(95127)
管理(74454)
(68401)
(57314)
企业(57314)
方法(44974)
数学(39373)
数学方法(38845)
(28905)
(26855)
中国(24011)
(22197)
业经(21507)
地方(19154)
(19036)
(18324)
财务(18261)
财务管理(18207)
农业(17582)
(17495)
贸易(17486)
企业财务(17169)
(16963)
理论(16196)
(15267)
银行(15231)
(15151)
(14929)
环境(14749)
机构
学院(343851)
大学(342835)
(136439)
经济(133372)
管理(132959)
理学(114608)
理学院(113341)
管理学(111288)
管理学院(110624)
研究(107705)
中国(82819)
(71155)
(66669)
科学(66080)
(54328)
(53118)
(53062)
财经(52544)
中心(52399)
业大(50249)
研究所(47797)
(47450)
(45037)
师范(44574)
北京(43943)
农业(42586)
(42048)
经济学(42044)
(39355)
财经大学(38873)
基金
项目(230580)
科学(181336)
研究(170413)
基金(166516)
(143896)
国家(142634)
科学基金(123305)
社会(107202)
社会科(101424)
社会科学(101398)
(91671)
基金项目(88877)
教育(80214)
自然(79862)
自然科(77963)
自然科学(77942)
自然科学基金(76524)
(76393)
编号(70519)
资助(67409)
成果(57372)
重点(51664)
(51256)
(48732)
(48452)
课题(48444)
创新(45302)
(45255)
科研(44628)
教育部(44353)
期刊
(149396)
经济(149396)
研究(97645)
中国(67266)
(55771)
学报(51794)
(48551)
管理(48018)
科学(47243)
大学(39983)
教育(39282)
学学(37431)
农业(32295)
技术(32259)
(29901)
金融(29901)
财经(26074)
业经(25330)
经济研究(23021)
(22353)
问题(20119)
(17272)
(17269)
图书(16858)
财会(16683)
技术经济(16417)
理论(16268)
统计(15632)
商业(15291)
(15240)
共检索到503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强华  
制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伴随制度的产生就有了制度伦理的存在。中国传统的制度伦理在先秦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思想脉络与特质。荀子由性恶论出发最终落脚于社会的政治控制及制度安排上,荀子性恶论是其制度运行机制设计的理论基石。"义"作为荀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其礼、法制度设计与运行的伦理价值导向。荀子隆礼重法的制度运行机制化约为礼的社会组织功能、法的人群整治效用、礼法的双重控制目标等三个问题。荀子设计了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石、以贵义为价值诉求、以隆礼重法为最高准则的制度运行机制,彰显了对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双重价值诉求。作为儒家的荀子对德性伦理的过分强调使得荀子最终以义统礼法,表征了德性伦理相对于制度伦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娟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学思想家,但并非纯粹的儒家。他对孔子的伦理思想是"损益"式的继承,并融入了许多法家的观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符合战国后期建立统一中央集权这一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要求,对后世影响较大。荀子的理财伦理思想主要集中反映在谁来理财和如何理财两个问题上。研究荀子的理财伦理思想对当下研究中国古代会计伦理思想演进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一、荀子"任人唯贤"的选才伦理原则在谁来理财问题上,思想家们有着共同的观点,即任人唯贤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兵  
儒家政治思想中具有丰富的政治伦理观念,荀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以民生民意为中心的民本观念;二、以强烈的君德意识与君权至上观念为主体的人治精神;三、朴素的制度正义思想。荀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对于整个封建时代的宗法政治都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尤以其制度正义思想最为重要;去除其中的君主专制等封建政治的糟粕,它对于当前的执政制度文明建设也同样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玉娟  王晓为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环境制度,是人们在调节自身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时对个人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准则。从实施机制看,是从道德角度即通过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对人们行为进行约束,是伦理制度,即非正式制度;从具体功能和目标看,是通过规范人们的环境行为实现对自然环境保护,是环境制度。其运行机制包括评价机制、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这三种机制共同作用于人们的环境行为,对有效促使人们集体行动,实现集体理性,缓和生态经济矛盾,促进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汪洁  
寻求管理与伦理的价值同构,通过各种伦理因素激发员工的潜能,并使之与管理制度有机融为一体,已成为现代企业管 理的一个发展趋向。从目标机制、信用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沟通机制入手,构建企业管理伦理的运行机制,是形成企业 良性循环系统的保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国蕊  何国忠  栾庆帅  
在传统社会中,儒家伦理思想是人们界定财产权利的法律来源。本文通过对家长制、抚养义务、亲邻先买权等方面的分析得出结论:儒家伦理思想削弱了人们获取、占有、转让和保护财产的权利。并在此结论上进一步分析总结出:这种状况下,人们的最优选择是以"生计原则"而非"营利原则"来指导生产消费行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烨  
教育制度伦理是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价值诉求的契合点,教育政策分析必然关联制度伦理。教育公正作为教育制度伦理的核心范畴,也必然成为教育政策价值诉求的基本点。从制度伦理的角度审视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有价值的分析视角。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郅庭瑾  
教育制度是调整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以及教育组织之间利益关系的权威性规则体系。公正或正义是教育制度最为根本、稳定、主导性的价值诉求。在当前我国教育制度体系中,价值变得扭曲,公平遭到质疑,伦理备受冷落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呼唤教育制度之善,实现教育制度的伦理化应当成为教育制度变革与创新的重要论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郝天聪  
在当今社会,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仍处于弱势地位,对于中职学生的资助是追求教育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建立一套完备有效的中职学生资助制度体系就成为关键环节。责任伦理以其独特的视角为研究中职学生资助制度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范式与实践操作范式。通过责任伦理的视角重新审视中职学生的资助问题,剖析中职学生资助的现代伦理困境,厘清中职学生资助主客体的伦理责任,最终有助于构建出合乎伦理的中职学生资助制度体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慧  刘爱东  
本文分析了制度伦理视角下研究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的意义,回顾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俊  张奇伟  
《荀子》的孝道思想整体上体现了以国制家,政治优于伦理的儒学立场,但其中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张力在《荀子》不同篇章中存在细微差别:《宥坐篇》之前,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张力被赋予宏观的政治架构意义,作为伦理的孝道是庶民的生活主题,而政治是士君子乃至圣王的生活主题;《宥坐篇》之后,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张力转而被内化为理想人格的两全,"孝道"不仅属于圣王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更表现为圣王事功的"尽伦尽制"。这种差别可以归诸荀子后学对荀子思想的进一步发扬,并鲜明地表现为《荀子》诸篇论孝的不同侧重,以及与孔、孟截然不同的政治诉求。但以"圣王"为理想人格来统合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冲突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解决,当这种张力在实践中转化为不可调和的矛盾时,《荀子》的解答无益于指导具体境遇下普通人的社会实践。因此,《韩诗外传》中会存在以毁灭个体生命为代价的两全,而《孝经》则以孝道这种人类普遍的伦理情感为出发点构建政治的合法性,以此弥合《荀子》"大一统"思想造成的二者分裂,并重新回到孔、孟的儒学立场上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沈光亮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保障公众知识权力的制度安排,它反映着公众的公共利益和共同诉求,具有公正价值。社会主义公共图书馆制度承担着完善公共文化体系、保障公民权利、建设社会公正秩序、体现社会人文关怀等重要的伦理责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施强  
图书馆制度作为信息组织、开发、传播、服务行为和图书馆主体发展的规则体系,无论是图书馆的信息活动内容还是信息活动形式,都受着图书馆主体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影响、指导和支配。图书馆制度伦理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信息价值系统和规范文化,既为图书馆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变革提供了伦理价值基础和导向,又为图书馆制度的运作提供了伦理道德担保。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骏  应益华  
近年来,我国在政府会计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从总体而言,侧重于技术层面的文献较为丰富,而与政府会计改革密切相关的理论支撑体系还显得较为薄弱。本文在梳理相关的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政府会计制度伦理价值向度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认为政府会计的变革必须充分考虑制度伦理的影响,并将制度的正义和公平作为首选,实现政府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湘丽  肖红军  
在人工智能伦理监管中,平衡技术发展与监管的关系十分重要。这需要根据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采取不同于传统监管模式的做法。日本的思路是政府设定目标、企业自主规范、多元主体参与,并依此构建了软法范式的监管制度。该制度强调技术发展优先,注重不增加企业制度成本和不损伤技术研发积极性,通过软法性质的原则、指针来引导企业预防伦理事故,达到既维护社会价值又促进技术发展的目的。日本的监管模式体现了“敏捷监管”的观点,也彰显了日本特有的行为方式。日本经验显示,对变化快、复杂且应用前景不确定的新兴技术,软法范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监管。但同时也需要构建激励企业的机制,完善高伦理风险领域的法律法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