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61)
- 2023(19561)
- 2022(16542)
- 2021(15491)
- 2020(12929)
- 2019(29517)
- 2018(29068)
- 2017(56292)
- 2016(30024)
- 2015(33827)
- 2014(33470)
- 2013(32835)
- 2012(29804)
- 2011(26714)
- 2010(26899)
- 2009(25170)
- 2008(23950)
- 2007(21144)
- 2006(18695)
- 2005(16459)
- 学科
- 济(118596)
- 经济(118433)
- 业(93794)
- 管理(88285)
- 企(70206)
- 企业(70206)
- 农(52317)
- 方法(51817)
- 数学(45422)
- 数学方法(44823)
- 中国(36541)
- 农业(34805)
- 财(34722)
- 业经(31681)
- 制(30145)
- 融(29930)
- 金融(29926)
- 银(29790)
- 银行(29751)
- 行(28499)
- 地方(24848)
- 学(22450)
- 务(22324)
- 财务(22242)
- 财务管理(22193)
- 企业财务(21135)
- 贸(20635)
- 贸易(20618)
- 体(20153)
- 易(20114)
- 机构
- 学院(417373)
- 大学(415707)
- 济(169594)
- 管理(166987)
- 经济(165885)
- 理学(144331)
- 理学院(142838)
- 管理学(140331)
- 管理学院(139568)
- 研究(135224)
- 中国(111237)
- 京(86613)
- 财(81578)
- 科学(81204)
- 农(77792)
- 所(65837)
- 中心(65434)
- 财经(64395)
- 业大(64257)
- 江(61197)
- 农业(59602)
- 研究所(59581)
- 经(58729)
- 北京(54115)
- 范(52557)
- 师范(52067)
- 经济学(51248)
- 州(49803)
- 院(48856)
- 财经大学(47996)
- 基金
- 项目(286183)
- 科学(226073)
- 研究(212136)
- 基金(208821)
- 家(180597)
- 国家(179036)
- 科学基金(155238)
- 社会(135142)
- 社会科(127909)
- 社会科学(127877)
- 省(111728)
- 基金项目(110933)
- 自然(99731)
- 自然科(97399)
- 自然科学(97378)
- 教育(96556)
- 自然科学基金(95612)
- 划(92877)
- 编号(87152)
- 资助(85078)
- 成果(69917)
- 部(63540)
- 重点(63477)
- 发(60801)
- 创(59593)
- 课题(58928)
- 国家社会(55860)
- 制(55804)
- 创新(55646)
- 教育部(54831)
- 期刊
- 济(186009)
- 经济(186009)
- 研究(123684)
- 中国(82901)
- 农(77186)
- 学报(63502)
- 财(62819)
- 科学(59083)
- 管理(58441)
- 融(53863)
- 金融(53863)
- 农业(51966)
- 大学(50243)
- 学学(47769)
- 教育(41977)
- 技术(35685)
- 业经(34578)
- 财经(31202)
- 经济研究(27588)
- 经(26559)
- 问题(24886)
- 业(24593)
- 版(21178)
- 理论(20671)
- 科技(19340)
- 技术经济(19313)
- 现代(18894)
- 实践(18885)
- 践(18885)
- 图书(17930)
共检索到618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聂勇 余杨昕
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最近几年成立的三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资金供给提供了新的渠道,也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质量。然而,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特有的风险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这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文章从制度的视角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 金融风险 制度约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聂勇
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最近几年成立的三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资金供给提供了新的渠道,也极大的改善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质量。然而,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特有的风险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这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文章从制度的视角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 金融风险 制度约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远权 张德钢
本文研究了处于快速扩张期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生成机理,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资本运作风险和经营成本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认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完善融资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和"三农"投入能够有效控制风险,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新型金融机构 风险控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艳梅
金融监管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而金融监管理论是金融监管实践的抽象总结,它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金融监管实践的发展变化。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村监管存在的功能缺陷和问题,这些缺陷和问题的产生都是与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机构视角联系在一起的。然后,结合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的特殊性,阐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监管的制度选择问题。最后,以金融体系的功能视角为出发点,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汉锋
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标志着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启动。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各地诞生和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高晓光 于树莉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得以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也为吉林省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提供了有效供给。但吉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贷款质量不高、市场定位偏离、资金来源有限等问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其面临较高的经营风险。针对吉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应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内部建设、加强外部监管,以保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风险 控制路径 吉林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娄丽娜
随着城镇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新型农村的金融机构相关制度也要进行改革,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消除过往建构主义对民间资本的负面态度,统一贷款公司称谓,集中资金,消除公司之间的敌对态度,共同合作,为新型农村金融制度的发展做出贡献。村镇农业银行以及商业银行的牌照要在适当的框架下面进行合法的转化,完善与其系相关的监管制度,从根本上形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框架,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合理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法律制度 自然演进 监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煜宇 刘乃梁
内在加剧的盈利性与支农性矛盾冲突和外在缺位的政策激励已经成为以村镇银行与小贷公司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掣肘。既有金融结构抑制与金融创新的激励不足又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发展动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承载了金融公平、金融普惠、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等多元发展理念,缺乏有效的制度协调使得深层次的理念冲突浮出水面,进而造成金融机构的发展欠缺可持续性。以"权利-义务-责任"为框架的法律制度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改进向标。由内而外,完善企业法人、区域竞争、金融监管和安全保障等制度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竹君 尚康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体制增量改革的产物,它在推动农村金融业发展、支持"三农"资金需求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背景与现状,深入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有效控制农村金融风险的措施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吉舫 李梅
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但在发展过程中,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三类机构逐渐呈现出非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三类机构间的数量、规模及绩效非均衡,地域分布非均衡和金融服务能力非均衡。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分别从产权、交易成本和制度变迁三个角度对这种非均衡性进行深度解析后,可以发现,优化各类机构的产权结构,完善监管制度,增加西部地区金融供给,提升各类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力,是促进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政策取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晓东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法律制度的改革,应破除体制内正规金融压制体制外非正规金融的路径依赖,摒弃建构主义规则对民间资本的歧视,合并小额贷款公司与贷款公司称谓,建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牌照升级转换制度框架,完善与其风险相匹配的合规监管制度,形成农村小型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两驱动、一体化"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法律框架,从根本上发展适宜"三农"金融需求的农村金融组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子尧 年四伍
三类农村地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成立与发展是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最新制度安排,运行三年多来,为农村地区资金供给建立了新的渠道,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状况。但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特有风险,这些风险有其特定制度约束、环境背景下的独特性。深入了解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风险特征,在新形势下加强风险控制,有效进行风险防范是关系到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觅 陈碧琼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除面对传统农村金融风险外,还要应对利率风险的挑战,对于利率风险管理相对滞后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而言,无疑加大了其经营风险。为有效控制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要调整业务结构、加快转型步伐、转变经营观念、提升贷款风险定价水平。监管部门也应协助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消化存量利率风险资产,放宽资本准入,扩大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资金来源。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利率市场化 风险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