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63)
- 2023(17825)
- 2022(15306)
- 2021(14429)
- 2020(12025)
- 2019(27974)
- 2018(27399)
- 2017(52809)
- 2016(28357)
- 2015(32056)
- 2014(31839)
- 2013(31413)
- 2012(28606)
- 2011(25841)
- 2010(25498)
- 2009(23658)
- 2008(23128)
- 2007(20072)
- 2006(17410)
- 2005(15491)
- 学科
- 济(117039)
- 经济(116881)
- 管理(85622)
- 业(79665)
- 企(66474)
- 企业(66474)
- 方法(56211)
- 数学(49710)
- 数学方法(49124)
- 中国(32059)
- 财(32001)
- 农(30299)
- 业经(25239)
- 制(25124)
- 贸(22919)
- 贸易(22904)
- 学(22780)
- 易(22286)
- 地方(20071)
- 务(20018)
- 财务(19938)
- 财务管理(19893)
- 农业(19679)
- 银(19116)
- 银行(19078)
- 融(19049)
- 金融(19045)
- 企业财务(18910)
- 行(18201)
- 环境(17927)
- 机构
- 大学(406905)
- 学院(402224)
- 济(170383)
- 经济(167066)
- 管理(161606)
- 理学(140333)
- 理学院(138852)
- 管理学(136545)
- 管理学院(135806)
- 研究(134686)
- 中国(103783)
- 京(85829)
- 财(79602)
- 科学(79217)
- 所(65630)
- 财经(64052)
- 中心(61213)
- 农(60169)
- 研究所(59544)
- 经(58506)
- 业大(57278)
- 江(56377)
- 北京(54455)
- 经济学(52970)
- 范(50838)
- 师范(50371)
- 院(49124)
- 财经大学(48003)
- 经济学院(47748)
- 农业(47027)
- 基金
- 项目(276216)
- 科学(219216)
- 基金(204436)
- 研究(202560)
- 家(177412)
- 国家(176034)
- 科学基金(152490)
- 社会(130670)
- 社会科(124050)
- 社会科学(124020)
- 基金项目(107572)
- 省(104018)
- 自然(98433)
- 自然科(96180)
- 自然科学(96157)
- 自然科学基金(94459)
- 教育(93040)
- 划(88421)
- 资助(84922)
- 编号(80944)
- 成果(65469)
- 部(62603)
- 重点(61379)
- 发(57626)
- 创(57211)
- 课题(55216)
- 国家社会(54857)
- 教育部(54501)
- 创新(53543)
- 制(53119)
- 期刊
- 济(180022)
- 经济(180022)
- 研究(120907)
- 中国(74915)
- 财(61267)
- 学报(60347)
- 管理(59698)
- 科学(57164)
- 农(53734)
- 大学(47195)
- 学学(44467)
- 教育(40334)
- 融(37437)
- 金融(37437)
- 农业(36966)
- 技术(34525)
- 财经(32119)
- 经济研究(29634)
- 业经(27803)
- 经(27414)
- 问题(23528)
- 贸(20075)
- 理论(19785)
- 业(19434)
- 技术经济(19328)
- 统计(18487)
- 图书(18307)
- 科技(18000)
- 版(17943)
- 实践(17654)
共检索到587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丁宏术
与成熟国家证券市场的噪声交易零的特征不同,中国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直接影响投资者行为,导致证券市场功能紊乱。其原因在于中外证券市场经历了不同的制度演化路径,中国证券市场制度产生的基础既不是自然演变,也不是投资者的内生需求,而是基于经济改革及企业融资的需要,由政府"有形之手"通过强制制度变革建立起来,中国的噪声交易与证券市场演变过程中的制度安排有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
噪声交易 制度演变 市场机制 融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宋飞 李明
噪声交易广泛存在于我国的证券市场中,从而导致证券市场的振幅进一步加大,大涨大跌的局面时有发生。通过选取我国证券市场2003至2007年A股数据,首次实证检验了影响噪声交易的因素,得出低股利政策、夸小性会计盈余操纵和市场超额收益率是导致其产生的根源。因此,应提高股利的支付水平、加大投资者的教育和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以减少证券市场中的噪声交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聪 段西军
以哈佛大学的梅森 (Mason)和贝恩 (Bain)等人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 ,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 ,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 ,构造了一个既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 (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 (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 (简称SCP框架 )。这一分析方法 ,为个别产业的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所提供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 ,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结构与佣金制度、证券公司在经纪业务中的竞争行为与固定佣金制度 ,证券市场绩效与固定佣金制度 ,证券交易成本的调整...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佣金制度 结构、行为与绩效
[期刊] 改革
[作者]
艾洪德 武志
文章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考察中国证券市场制度 ,从市场初始制度安排与政府地位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市场主体的制度供给行为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不连续性向连续性回归的市场化选择。
关键词:
证券市场 制度供给 连续性 不连续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麟乐 张一 卢方元
QFII制度作为实现资本市场渐进开放的过渡性安排,已经在多个国家成功实施。我国从2003年正式引入QFII制度,希望其能够对证券市场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提高市场的稳定性水平。作者通过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对我国引进QFII前后的市场波动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QFII在总体上对我国市场稳定性改善作用不明显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QFII GARCH 收益波动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志伟
中国证券市场曾经实行过T+0交易制度,由于存在过度投机T+0被取消,进而推出了T+1交易制度。2010年之后,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出标志着中国证券改革正走向纵深,T+1交易制度已经不再适应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光大"8·16"乌龙事件中,机构利用股指期货和ETF变相T+0交易规避风险,市场的公平与效率亟待维护和提升。为此,本文提出在沪深300成分股中率先实行T+0制度的渐次改革原则及其三大理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铁 古志辉
从实证角度对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和基本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得知,证券市场由于缺少组织和制度保障,因而具有突出的投机性和不稳定性。伴随着金融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张,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必须再挖掘和重新定位,证券经营机构也必须壮大和崛起。
关键词:
金融制度 证券市场 制度变迁 制度约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胜刚
噪声交易的存在构成了金融产品交易的一部分 ,实证研究表明 ,中国证券市场主体的噪声交易过度问题相当严重 ,表现在机构投资者对股价的操纵、中小投资者的盲目跟庄等方面。中国证券市场主体过度噪声交易的原因是存在体制性缺陷。为此 ,应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 ,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噪声交易。
关键词:
行为金融 噪声交易 证券市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慕刘伟
不规范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所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作为一种制度创新 ,现代中国证券市场与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金融体制、金融调控方式和管理模式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基于这一认识 ,本文运用制度分析方法 ,对中国证券市场不规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规范 制度 体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宗新
一、问题的提出证券市场效率,一直是证券市场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金融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金融经济理论中,关于证券市场效率问题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应首推 E.F.Fama 在1970年提出的“有效率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若证券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充分而准确地反映全部相关信息,则称该市场为有效率的。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新 姚力 厉格非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形成 ,归因于政府对证券市场发展的隐性担保契约。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均衡”约束及其制度安排上的内在缺陷 ,引致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产生 ,并通过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下的企业上市包装、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投资者行为投机化和市场泡沫“制度化”得以扩散与强化。本文认为 ,制度风险源于市场制度设置本身 ,化解制度风险只有通过制度创新路径 ,解除政府隐性担保契约 ,才能提高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功能效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敏
文章基于分析QFII制度在台湾、韩国和印度等国家实施后对证券市场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阐述了QFII制度是一项通过允许一国 (地区 )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的有限制流动 ,从而解决在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向外资开放本土证券市场问题的有效措施。QFII制度将以其成熟的国际资本市场运作方式、先进的管理模式对中国证券市场在投资理念和盈利模式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QFII 中国证券市场 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光杰 马金良
我国证券市场作为经济轨过程中的新兴市场,是在国家特有的金融体制、金融调控方式和管理模式下发育并成长起来的,具备一系列与之存在逻辑联系性联系的制度特征。本文从这一角度探讨我国证券市场发育的逻辑轨迹及其趋势。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体制环境 制度特征 变迁趋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曼莉
2002年12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QFII制度,这一制度是在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过渡性制度。适时地引入QFII制度,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证券市场逐步开放的现实选择。它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积极应对。
关键词:
FII制度 外资 资本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