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1)
- 2023(15402)
- 2022(12667)
- 2021(12253)
- 2020(10003)
- 2019(22703)
- 2018(21910)
- 2017(41455)
- 2016(21885)
- 2015(24709)
- 2014(24249)
- 2013(23721)
- 2012(21288)
- 2011(18746)
- 2010(18175)
- 2009(16837)
- 2008(16321)
- 2007(13709)
- 2006(11599)
- 2005(10230)
- 学科
- 济(86641)
- 经济(86514)
- 管理(69569)
- 业(62729)
- 企(52354)
- 企业(52354)
- 方法(40082)
- 数学(35767)
- 财(35605)
- 数学方法(35336)
- 中国(27464)
- 农(24425)
- 制(21592)
- 业经(19588)
- 务(18951)
- 财务(18903)
- 财务管理(18846)
- 企业财务(17930)
- 贸(17582)
- 贸易(17572)
- 易(17254)
- 农业(15620)
- 体(15199)
- 银(15060)
- 银行(15051)
- 地方(14740)
- 财政(14353)
- 行(14280)
- 学(14140)
- 融(13905)
- 机构
- 大学(298890)
- 学院(297829)
- 济(131751)
- 经济(129526)
- 管理(117585)
- 理学(102255)
- 理学院(101224)
- 管理学(99755)
- 管理学院(99174)
- 研究(98325)
- 中国(77162)
- 财(68898)
- 京(60967)
- 科学(54637)
- 财经(51803)
- 经(47377)
- 所(45984)
- 中心(45703)
- 经济学(42596)
- 江(41629)
- 研究所(41334)
- 农(40211)
- 业大(38791)
- 财经大学(38694)
- 经济学院(38407)
- 北京(38033)
- 范(36510)
- 院(36188)
- 师范(36181)
- 州(32177)
- 基金
- 项目(205739)
- 科学(165449)
- 研究(154810)
- 基金(154178)
- 家(133033)
- 国家(131965)
- 科学基金(115121)
- 社会(103167)
- 社会科(97994)
- 社会科学(97975)
- 基金项目(80897)
- 省(76700)
- 自然(71500)
- 教育(71460)
- 自然科(69899)
- 自然科学(69882)
- 自然科学基金(68636)
- 划(65251)
- 资助(61684)
- 编号(61085)
- 成果(49408)
- 部(47848)
- 重点(46405)
- 国家社会(44579)
- 制(44067)
- 创(43870)
- 发(43725)
- 教育部(42362)
- 课题(41655)
- 创新(41126)
- 期刊
- 济(138347)
- 经济(138347)
- 研究(91063)
- 中国(58548)
- 财(57997)
- 管理(43801)
- 学报(40410)
- 科学(39836)
- 农(36756)
- 大学(33199)
- 学学(31419)
- 教育(28836)
- 融(27039)
- 金融(27039)
- 财经(26429)
- 技术(25718)
- 农业(25190)
- 经济研究(24056)
- 经(22732)
- 业经(21206)
- 问题(18186)
- 贸(16436)
- 财会(14351)
- 世界(14333)
- 会计(14141)
- 版(13881)
- 技术经济(13701)
- 国际(13649)
- 业(13250)
- 统计(13240)
共检索到438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包丽萍
2010年我国财政赤字首次突破万亿达到历史最高位10500亿元。财政赤字数额陡增固然有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发展变化的原因,但国债、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地方政府债券的出现以及由此带来的财政赤字计算口径的调整是我国财政赤字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我国财政赤字计算口径演变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现行的财政赤字相关政策规定提出了修改建议。
关键词:
财政赤字口径 变迁路径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燕 彭超
财政赤字率一般被定义为财政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欧盟一般将3%作为衡量财政风险的警戒线,我国也基本上按照这一衡量标准,将赤字率长期都控制在3%以下直至2016年。在减收增支、进行结构性调整的改革深化背景下,我国赤字率2016年首次触及3%的警戒线,由此引发了学界对财政风险的讨论。2018年我国的赤字率预算安排下降到2.6%,是201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这又引发社会对积极财政政策变化的猜测。笔者通过梳理近年来对赤字率的讨论发现,忽视赤字率统计口径,仅单纯"比大小"是赤字率讨论中的主流。但事实上由于存在统计口径的差异,这样的比较存在偏颇。通过梳理及对比美国、德国的赤字统计口径差别,笔者得出应对赤字率进行综合考量而不是简单数字比较的结论。
关键词:
赤字率 统计口径 防范风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景明
本文梳理出了2008-2018十年来我国财政赤字特点,总结出十年间中央与地方两方赤字占赤字总额的比重。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有两点内在联系:一是政府发行债务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二是偿还债务会推高财政赤字。近十年我国积极实行财政政策扩大赤字规模,使债务规模急剧放大。从总体制度安排来看,福利型财政赤字在我国将是一种长期性的现象而且具有强烈的增长冲动,具体原因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口结构变化、税收中低速增长三点。我国将从调整财政赤字弥补方式,从预算资源状况出发筹划发展和建立地方债指标分配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挂钩机制三个层面严格管控财政赤字,制定出务实可行兼顾多方利益的财政政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亲培 陈力恒
目前我国财政赤字规模适度,但赤字规模有恶化趋势,财政状况不佳。必须提高财政支出效率,逐步改善财政状况,积极预防财政风险。
关键词:
财政 赤字 赤字规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崔惠民 王书越 马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一直处于赤字状态,理论上来讲,长期的财政赤字如果不能以税收收入作为担保,政府必然最终会通过通货膨胀的方式来弥补,而且如果财政当局处于主导地位,在政府的举债能力不受到任何限制情况下,极有可能会引起恶性通货膨胀。本文基于扩展VAR模型的实证检验显示,在当前的政府融资体制安排下,我国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财政现象,财政政策在价格水平决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货币政策处于从属地位。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治愈周期性的通货膨胀,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财政政策调整、财政体制改革和货币体制改革,健全政府融资体制。
关键词:
财政赤字 通货膨胀 铸币税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超愚 张燕
本文在财政赤字分解的传统两缺口模型基础之上,建立财政赤字构成的三缺口理论模型,并据此对 1992—2003年间中国财政赤字进行分解,进而运用实际分解结果,建立中国经济波动的政策响应函数,描述和阐释中国财政支出政策的经济稳定效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雍君
财政赤字是判断财政可持续性的最常用的指标。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和预决算报告披露,2016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但人们很少设问:现行口径计算的财政赤字是否正确?其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实际上,现行口径计算的财政赤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问题,容易产生误导性。鉴于财政赤字及其涉及的收入和支出都是影响宏观经济管理和财政政策分析的最重要的数据,有必要重新界定并正确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春荣
随着《预算法》的出台和财政制度的规范化, 关于财政赤字是“硬赤字”,还是“软赤字”已无需争论了, 但关于财政赤字统计口径, 仍有一些误解需要澄清, 本文通过对几个方面的讨论, 以期对财政赤字口径有较为确切的认识
关键词:
财政赤字 预算外 收支赤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邵培德
纵观国际范围内财政赤字的历史发展,对之作些比较分析,即可发现: 一、财政赤字的基本定义因国而异由于各国对财政收支范围界定不一,因而导致对财政赤字基本定义的不同。归纳起来,大致分成三类:(1)“赤字的总差额概念”,即财政赤字是财政总支出(含经常性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庆旺 三好慎一郎 赵志耘
本文根据传统的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模型(即IS—LM模型)所建立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赤字对利率的影响。作者认为,在用发行公债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的情况下,赤字无论是由于增加财政支出还是由于减税速成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市场利率水平上扬.但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经济运行中,计划利率体制使得利率水平对预算赤字的反应灵敏度很小;财政银行仍捆在一起的传统体制使得公债利率对银行利率没有推动作用;银行透支是中国预算赤字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所有这些原因使得预算赤字对利率水平几乎没有上扬的压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何乘才
自 1 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 ,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都大大增加了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近年来的财政赤字过大吗 ?是否会引起财政危机 ?本文根据政府跨时预算约束理论 ,利用协整方法 ,从动态角度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赤字的可持续性。我们发现 ,尽管 2 0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财政赤字 ,而且近年来财政赤字增加了 ,但没有证据表明我国的财政赤字过大。因此 ,我们的结论是 ,我国的财政赤字政策是可持续的。
关键词:
财政赤字 政府跨时预算约束 协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浩江
本文在分析财政赤字与税收、国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指出财政赤字的内生性。通过VAR模型模拟了财政赤字对GDP的冲击效应。
关键词:
财政赤字 冲击效应 国内生产总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彩虹
论财政赤字行为与赤字政策陈彩虹在财政赤字理论中,已有的理论似乎过于重视财政赤字的政策性意义,对于财政赤字的一般性内容,即赤字本身的规定性,可以说没有过细的分析与研究,或者说是有所忽略。通常将其作为双重性的经济政策来看待,一方面,将赤字作为财政政策的内...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在改革开放的20年里,我国的财政赤字成为低通货膨胀的发展手段。目前的财政赤字规模并不可怕,需要关注的可能是财政状况的恶化趋势。而当前是否要竭尽全力改善财政状况,最终取决于决策者是更关心财政状况,还是更关心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关键词:
财政状况 财政赤字 规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惠民 马涛 崔永
我国财政收支持续近30年的赤字状态,长期赤字如果不能以税收收入作为担保,政府必然最终会通过征收铸币税的方式来弥补,在政府的举债能力不受到任何限制情况下,极有可能会引起恶性通货膨胀。基于此,我们从政府跨期预算约束方程着手,建立一个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探讨我国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计量检验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在当前政府融资体制安排下,我国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财政现象,财政政策在价格水平决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货币政策处于从属地位。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治愈周期性的通货膨胀,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财政政策调整、财政体制改革和货币体制改革,健全政府融资体制。
关键词:
财政赤字 通货膨胀 铸币税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