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97)
2023(16484)
2022(13921)
2021(12874)
2020(10766)
2019(24138)
2018(23756)
2017(45432)
2016(23831)
2015(26450)
2014(25703)
2013(25301)
2012(23003)
2011(20909)
2010(21048)
2009(19614)
2008(18664)
2007(16732)
2006(14868)
2005(13056)
作者
(64609)
(54891)
(54234)
(51550)
(34391)
(25972)
(24300)
(21235)
(20757)
(18961)
(18643)
(18222)
(17358)
(16952)
(16692)
(16583)
(16021)
(15604)
(15584)
(15428)
(13530)
(13076)
(13057)
(12729)
(12348)
(12236)
(11866)
(11793)
(10898)
(10756)
学科
(117535)
经济(117397)
(78440)
管理(74479)
(57626)
企业(57626)
(50885)
方法(42758)
数学(37426)
数学方法(37008)
农业(33938)
业经(29776)
中国(27582)
(26014)
地方(25993)
(23323)
技术(20656)
(19313)
(17452)
(16401)
贸易(16389)
(16303)
银行(16280)
(15922)
(15838)
金融(15835)
(15768)
(15613)
(15568)
环境(15549)
机构
学院(337393)
大学(332804)
(153253)
经济(150552)
管理(135375)
理学(117340)
理学院(116209)
管理学(114482)
管理学院(113831)
研究(110721)
中国(86132)
(68189)
(66847)
(62746)
科学(62342)
财经(53772)
(52677)
中心(52664)
(50747)
业大(49923)
(48948)
农业(47474)
经济学(47306)
研究所(47237)
经济学院(42247)
(41050)
北京(40943)
师范(40680)
财经大学(39585)
(39459)
基金
项目(227528)
科学(183138)
研究(171169)
基金(168093)
(144198)
国家(142910)
科学基金(125565)
社会(114399)
社会科(108347)
社会科学(108324)
(90102)
基金项目(89310)
自然(77886)
教育(77683)
自然科(76131)
自然科学(76115)
自然科学基金(74789)
(73495)
编号(68100)
资助(66064)
成果(53780)
(51940)
(51349)
重点(50645)
(50258)
国家社会(48158)
创新(47922)
(47733)
课题(46510)
教育部(44955)
期刊
(177879)
经济(177879)
研究(100182)
中国(69350)
(65047)
(52827)
管理(51684)
科学(45796)
学报(45066)
农业(43899)
大学(37359)
学学(35764)
(33941)
金融(33941)
业经(32444)
技术(31649)
教育(30470)
财经(27265)
经济研究(26936)
(23587)
问题(23540)
(21211)
技术经济(18972)
世界(17953)
(16509)
科技(16488)
经济问题(16014)
农村(15863)
(15863)
统计(15764)
共检索到506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金洲  
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审视了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历史演进。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创新的客观必要性,并提出了组织形式创新的路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祥松  罗海平  
按照邓小平"两个飞跃"的设想,要真正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这一根本矛盾,突破口仍在发展"集体经济"即实现体制内生产过程的"联合",也就是通过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来实现"大生产",从而以"大生产"应对"大市场"。但创新农村经济组织形式不能"就组织形式谈组织形式"。因而基于新农村建设对"三农"问题的重新定位,借鉴城市企业的改革思路去设计和构建适应"统一大市场"竞争需要的农村经济组织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农联模式"正是根据该思路而构建的以"仿股制"企业"农联"为核心的一系列农村社会的改革模式,其中包括"农联"制度环境和"农联"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的构建和设计。这也是建成旨在促进乡村工业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祥松  王朝辉  
尽管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特征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确立,使我国开始进入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创新时期。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组织需要新的创新理念、确立新的创新原则与目标,探寻新的创新路径和模式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广东  
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需要普遍信任的社会结构和平等的价值观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它与此相悖的价值观和信任结构 ,这种倾向在农村表现得尤为明显。农村浓烈的传统文化背景和供给不充分的正式制度使非正式制度安排严重冲击正式制度安排 ,致使农村难以形成可由第三方裁决的正规契约 ,不利于经济组织的可持续成长。要淡化传统体制和文化对经济组织的负面影响 ,农村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自由流动取决于产权的明晰化。确定农地的私有权、废除现有的户籍制度成为实现这一切的根本条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山林  
本文简要回顾和分析中国近 4 0年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绩效的关系。基本结论是 ,市场化改革之前 ,农村没有高效率地利用农业资源 ;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后 ,农业在较短时期里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 ;市场深化过程中 ,农业结构发生调整 ,农业生产追寻比较优势 ,但 1 980年代中后期粮食生产徘徊不前 ,目前农业收入对农民收入地区差异贡献不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戴琼  于东家  
本文基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十余年的审计咨询服务实践,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置于微观视角,从不同历史阶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表现形式入手,着重分析现阶段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存在形式和特点,及其产权状况,试图对理顺其管理体制和决策程序的决定性因素——产权关系提出建议,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研究提供不同视角。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幼军  
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线,展开的第一阶段农村改革,改变了整个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其彪炳功绩,无论如何评价也不会过份。然而,随着中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向纵深推进,实践向中国农村提出了新的问题: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赖于存在、运作的组织形式是什么?社区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诞生回答了这个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段进朋  
经济组织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如何建立和完善这种形式,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用系统论的观点对此做初步探讨。所谓系统是指由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结构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灿云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正是适应这一要求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适应市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当前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一些致命弱点,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有时还对农民进入市场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洪斌  熊德平  冉光和  谢丹  
通过对我国农村经济制度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过程的考察,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农村经济制度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与主要内容、影响因素及基本特征进行相关比较研究,最后对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总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志英  
20世纪的经济发展已为政府财政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改善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效率也成为所有国家(发展中和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经庭如  崔志坤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斌  
信息不对称、治理不规范等问题的存在,不仅要影响到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的绩效,而且有可能使村民的利益受到侵害,从而在根本上制约集体经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创新集体经济组织信息披露制度,减少村民和村委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行为,是提高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绩效,优化组织治理机制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环节。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旭  李竣  
基于乡镇企业改制的视角,通过对转型后村办企业的要素禀赋、产业特征以及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动态分析,解读外部约束条件的变化对企业自生能力的影响,从而说明"村企合一"这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存在的合理性。研究认为:集体产权改革不彻底,农村基础设施供需失衡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导向使得村企共建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现行的政策环境下,乡村企业与村庄协同发展的趋势将长期存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洁  祁春节  
本文以制度变迁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农技协会演化规律的制度解析得出: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是组织创新根本原因,而价值观因素则影响着制度在边际上的调整;农技协会发展的成功案例说明,股份合作制的实体经营模式是能够满足现阶段成员互助和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创新选择,是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