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32)
- 2023(16964)
- 2022(14561)
- 2021(13700)
- 2020(11478)
- 2019(26367)
- 2018(26097)
- 2017(50912)
- 2016(27363)
- 2015(30822)
- 2014(30607)
- 2013(30055)
- 2012(27115)
- 2011(24428)
- 2010(24309)
- 2009(22381)
- 2008(21744)
- 2007(19122)
- 2006(16816)
- 2005(14463)
- 学科
- 济(110976)
- 经济(110821)
- 业(83812)
- 管理(81465)
- 企(62628)
- 企业(62628)
- 农(49477)
- 方法(48999)
- 数学(42867)
- 数学方法(42284)
- 农业(32824)
- 财(29627)
- 业经(28542)
- 中国(27392)
- 制(24490)
- 学(21423)
- 地方(20970)
- 贸(18758)
- 贸易(18750)
- 务(18312)
- 易(18265)
- 财务(18234)
- 财务管理(18189)
- 技术(18100)
- 体(17660)
- 企业财务(17248)
- 理论(17185)
- 环境(16824)
- 银(16574)
- 银行(16535)
- 机构
- 学院(384214)
- 大学(382679)
- 济(155465)
- 管理(155295)
- 经济(152198)
- 理学(135576)
- 理学院(134188)
- 管理学(131824)
- 管理学院(131128)
- 研究(123382)
- 中国(92988)
- 京(79390)
- 科学(75523)
- 农(73491)
- 财(71296)
- 业大(61237)
- 所(60131)
- 中心(57918)
- 财经(57131)
- 农业(56425)
- 江(55394)
- 研究所(54676)
- 经(52176)
- 范(49267)
- 北京(49107)
- 师范(48830)
- 经济学(46347)
- 院(44583)
- 州(44492)
- 财经大学(42441)
- 基金
- 项目(268151)
- 科学(212037)
- 研究(198654)
- 基金(195627)
- 家(169391)
- 国家(167950)
- 科学基金(145592)
- 社会(126224)
- 社会科(119417)
- 社会科学(119387)
- 省(104874)
- 基金项目(104346)
- 自然(93871)
- 自然科(91659)
- 自然科学(91639)
- 教育(90645)
- 自然科学基金(89964)
- 划(87292)
- 编号(81895)
- 资助(79340)
- 成果(65342)
- 部(59762)
- 重点(59488)
- 发(56995)
- 创(55931)
- 课题(54934)
- 制(52460)
- 创新(52203)
- 国家社会(52040)
- 教育部(51465)
- 期刊
- 济(169871)
- 经济(169871)
- 研究(109547)
- 农(72939)
- 中国(71365)
- 学报(59128)
- 科学(55050)
- 财(54490)
- 管理(53917)
- 农业(49525)
- 大学(46604)
- 学学(44198)
- 教育(39794)
- 融(33954)
- 金融(33954)
- 技术(33458)
- 业经(32825)
- 财经(27351)
- 经济研究(24912)
- 业(23347)
- 问题(23322)
- 经(23297)
- 版(19528)
- 科技(18565)
- 理论(18286)
- 技术经济(18081)
- 图书(17384)
- 现代(17334)
- 实践(16750)
- 践(16750)
共检索到551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富堂
本文分析表明,农地产权制度的有效率演进是农村经济组织自觉追求制度利润的结果。在农地制度选择上政府和农村经济组织目标的不一致,往往导致政府对农地产权制度的过度干预和农地产权制度的无效率演进。组织对农地产权制度的选择要与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政府在产权制度演进过程中不但要发挥其增加制度收益的积极作用,如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建立城乡人力资源互动机制,适当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等,而且要约束其增加制度成本的行为。
关键词:
农村经济组织 制度利润 农地产权制度演进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军松
产权制度是关于稀缺资源利用的权利行为规则安排。排他性权利界分是产权发挥作用的前提性条件。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呈弱排他性,主要表现为:农地所有权缺少排他性;农地使用权排他性虚弱;农地处分权排他性不强;农地收益权排他性有限。改革和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必须转变指导思想,整体推动农地非排他性产权制度变迁,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构建物权性农地承包经营产权制度,复造民事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结构。
关键词:
农地产权 排他性权利 经济效率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燕燕 耿明斋
工业化在中国的全面展开和快速推进是最近30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发生的最大的事件。工业化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结构变动是异常剧烈的,这包含农地的产权制度。先梳理改革开放30年来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历史轨迹,然后分析我国农地产权结构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工业化背景下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方向。
关键词:
工业化 农地产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宗藩 姜军松
产权制度是权力主体博弈所形成的利益分配制度。通过对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演化的历史考察,发现将产权赋予产权主体并不能使其自动获得排他性产权,而应在赋予产权主体产权的同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即保障产权不受侵蚀的力量。只有权力与权利统一,产权主体才真正拥有完整的排他性产权。
关键词:
农地产权 产权制度 权力 权利 制度演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洪曙
本文旨在解释相同的土地质量但其产出效益却相差巨大的谜题,认为完善的农地产权制度是提高农村经济绩效的基础,并指出我国农地产权改革的路径应该是把农民树立为农地所有权的人格化主体、赋予农民完整的处置权和收益权。经过这一改革,将有利于农地价值的显性化、农地的资本化、农地产出效率的提高以及租、费、税的明确界定。
关键词:
农地产权 经济绩效 改革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盛 郭明顺 孙军
明晰的产权是农民实现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必要前提,也是农民依法进行土地流转行为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总结了目前承包地界限不清、所有权主体模糊、物权登记不完善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坚持和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集体和个人权责、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确权力度等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土地产权制度 土地确权登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红 姜军松
农地占有关系是农地产权关系的内在质的规定性。百年来,中国农地产权占有关系改革始终秉持农地公有制发展方向的"初心",肩负为广大农民争取更多地权占有利益的"使命",通过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奠定坚实的物质与制度双重支持基础。在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存在农地主体的地权占有权能不尽充分与完善,农地占有关系与农业生产力及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问题。鉴此,应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强化农地所有权主体和非所有权主体的地权占有权能,发展农地公有权和使用权两个市场,着力优化社会主义农地占有产权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军成 赵丽江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由于产权界定不合理和农地产权的缺失,导致违法征地现象严重,土地交易成本昂贵,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引入产权理论,特别是从农地的使用权和处置权方面,分析农地问题造成的原因,提出"确权、流转、保障"三位一体的制度建设,让农民分享农地产权增值的成果。
关键词:
农地 产权制度 承包经营权 流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公茂刚 辛青华
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确立农地的集体所有权,后一阶段是在巩固农民集体所有权基础上放活农地的经营权。整个历程是一个先将产权集中然后又进行分解的过程,并遵循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进行的。产权在不同的时期,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可以进行集中也可以进行分解。"三权分置"改革就是对产权中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解,是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需要和发展高效现代农业要求的改革。我国"三权分置"改革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土地流转流程不够规范,土地流转不够普遍,土地转出意愿比转入意愿更加强烈,农业规模经济的形成难度较大等。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应继续不断完善我国农地产权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盛济川
本文对传统的新兴古典模型进行了动态化处理,在农地产权制度变迁过程中引入制度试验的概念,讨论知识在制度试验中的作用,将时间维度和知识问题引入模型,求解瓦尔拉斯序贯均衡及其超边际比较动态分析,从试验费用的农地产权制度对社会搜索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制度的影响角度,揭示制度变迁的机理,认为实现中国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前提,是建立自由定价制度和农地市场体系。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 制度试验 制度变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明月 胡竹枝
分析了现行农地征用制度对农地产权的侵害 ,以及其运行过程中所折射的农地产权的残缺。提出要完善农地产权需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引入市场化手段改革征地制度 ;二是进行农地产权制度建设 ,即明确所有权主体 ,界定产权边界 ,设立农地发展权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 制度建设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徐智环
产权决定决策权的配置,决策权的配置影响产权的经济效率。现阶段我国公有性质且事实上不明晰的农地产权制度,造成了农村集体代理人和国家(政府)的公共决策权对农民私人决策权的严重侵害,进而也影响了农业的经济效率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农民的充分的私人决策权,必须对公共决策权进行制度性约束,而约束的根本举措就是彻底改革农地产权制度,实行农地私有化。
关键词:
产权 决策权 经济效率 农地私有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祥炎 林木西
农地作为一种"社会化"的生产要素,其产权制度效率不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更重要的体现在这种产权制度对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重大贡献上。在宏观产权制度视角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农地产权制度是极其有效的,是整个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制度性条件。但随着制度边际效率递减,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正面临新一轮调整。本文认为,基于地区资本形成的差异性,农地产权进一步改革应该实行地区差别。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宏观产权制度 地区差别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玉娟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由此衍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然而,受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缺陷的影响,农民在失地过程中权益严重受损。因此,必须改革农地产权制度,为保护失地农民权益提供有效的内部激励和外部约束。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 失地农民 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