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3)
- 2023(10748)
- 2022(9268)
- 2021(8652)
- 2020(7690)
- 2019(17870)
- 2018(17788)
- 2017(34625)
- 2016(18742)
- 2015(21217)
- 2014(21330)
- 2013(21079)
- 2012(19307)
- 2011(17273)
- 2010(16852)
- 2009(15387)
- 2008(15201)
- 2007(13411)
- 2006(11129)
- 2005(9536)
- 学科
- 济(82175)
- 经济(82086)
- 管理(55524)
- 业(52638)
- 企(43939)
- 企业(43939)
- 方法(43710)
- 数学(39527)
- 数学方法(39070)
- 财(21233)
- 农(19847)
- 中国(17016)
- 业经(15191)
- 学(14874)
- 务(14554)
- 财务(14509)
- 财务管理(14474)
- 贸(14472)
- 贸易(14471)
- 易(14072)
- 企业财务(13792)
- 地方(13020)
- 农业(12971)
- 制(12425)
- 理论(11545)
- 和(11110)
- 技术(10747)
- 环境(10733)
- 银(10347)
- 银行(10307)
- 机构
- 大学(267307)
- 学院(266633)
- 济(109479)
- 管理(108071)
- 经济(107382)
- 理学(94753)
- 理学院(93781)
- 管理学(92086)
- 管理学院(91595)
- 研究(81719)
- 中国(61240)
- 京(54041)
- 科学(51368)
- 财(49112)
- 农(45967)
- 业大(42519)
- 财经(40564)
- 所(40483)
- 中心(39873)
- 江(38268)
- 研究所(37131)
- 经(36981)
- 农业(36623)
- 经济学(33782)
- 北京(32742)
- 范(32463)
- 师范(32075)
- 经济学院(30877)
- 财经大学(30515)
- 州(29805)
- 基金
- 项目(186575)
- 科学(147684)
- 基金(137995)
- 研究(131671)
- 家(120437)
- 国家(119476)
- 科学基金(103704)
- 社会(84182)
- 社会科(80043)
- 社会科学(80016)
- 基金项目(74023)
- 省(73018)
- 自然(69665)
- 自然科(68143)
- 自然科学(68123)
- 自然科学基金(66968)
- 教育(62199)
- 划(61565)
- 资助(56826)
- 编号(52563)
- 部(42069)
- 重点(41565)
- 成果(41106)
- 创(38832)
- 发(38544)
- 科研(37018)
- 创新(36323)
- 教育部(36304)
- 大学(35489)
- 人文(35230)
- 期刊
- 济(108437)
- 经济(108437)
- 研究(68486)
- 中国(43430)
- 学报(42946)
- 财(40146)
- 农(39442)
- 科学(38691)
- 管理(36628)
- 大学(32647)
- 学学(31116)
- 农业(26778)
- 技术(24125)
- 教育(22559)
- 融(20795)
- 金融(20795)
- 财经(19814)
- 业经(18100)
- 经济研究(17719)
- 经(16933)
- 问题(14984)
- 业(14640)
- 统计(14495)
- 技术经济(13881)
- 版(13178)
- 理论(13031)
- 策(12952)
- 商业(12557)
- 财会(12482)
- 实践(11914)
共检索到365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志来 章仁俊 倪自银
房价的形成是政府、房地产商、银行、消费者(投资者)和专家自身行为同环境博弈的理性选择。房价又是利益相关者理性选择的共振结果的外在表现,利益相关者博弈使得共振强弱和路径趋向于非均衡,并加大房价波动的预期,从而决定了房价形成过程由发散到收敛的多次循环,发散的起因决定了收敛结果。该文根据前面的分析思路和各利益相关者同房地产市场博弈失衡问题,给出一些针对房价在上涨和下跌过程中如何减小波动幅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价 利益相关者 预期 博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时筠仑 雷星晖 苏涛永
从房地产价值的自然增长、市场供求关系和心理预期三个方面探讨了房价波动的构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房价调控对策。
关键词:
房价波动 心里预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继玲
房地产价格剧烈波动是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文章从人口因素、宏观经济因素、房地产行业因素、市场需求因素四个方面,收集2005-2015年与商品房价格有关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房地产施工面积与商品房价格呈负相关,并非推动房价上涨的因素;城镇化水平、房地产国内贷款额和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与商品房价格正相关,是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其中城镇化水平影响最显著。
关键词:
房价波动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继玲
房地产价格剧烈波动是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文章从人口因素、宏观经济因素、房地产行业因素、市场需求因素四个方面,收集2005-2015年与商品房价格有关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房地产施工面积与商品房价格呈负相关,并非推动房价上涨的因素;城镇化水平、房地产国内贷款额和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与商品房价格正相关,是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其中城镇化水平影响最显著。
关键词:
房价波动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涛
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价格呈不断上涨的趋势,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频繁,需求也随之变化。从理论上看,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机制主要有理想与变异两种状态,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和需求的实证分析表明:伴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升,需求量也不断上升,具有明显的需求变异特点。理论与现实差异的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特殊性质,宏观调控以及多元化主体的参与。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房地产市场 需求变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新 季雷
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理论 ,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角度对公司购并进行动态博弈分析。为刻画行为主体利益动态均衡过程 ,论文应用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 ,揭示公司购并过程中利益均衡及其对公司购并的推动作用。为解开“购并公司股东损益之谜” ,论文引进购并公司信息占优条件下的风险套利模型 ,分析购并公司溢价购并损失在市场背后的风险套利补偿。在此基础上 ,采用市场分析法对上市公司购并利益分配进行实证 ,检验结果显示中国证券市场同样存在“购并公司股东损益之谜”。
关键词:
利益均衡 股东损益之谜 风险溢价套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杰 王国松
预期作为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本文从一致性预期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的预期特征,结合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采用2002-2014年季度数据,实证考察了一致性预期对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和房地产商对房价的一致性预期显著存在。当市场形成一致性预期时,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对房价波动影响最大,此时政府出台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业能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预期 一致性预期 调控政策 房价波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朝龙 胡爱民
本文对股价波动进行了定义、分类,对股价波动的内在原因进行了研究,以及对股价波动对各利益主体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股价的市场作用机理与股市的自我加强特性,为政府有效引导股价走势,为投资者正确分析股价,为上市公司争取自身利益,为券商与中介机构正确引导投资者提供理论依据与研究基础。
关键词:
股价波动 利益主体 相关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米晋宏 刘冲
该文利用我国90个地级市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的新建住宅均价数据,运用倍差法考察了住房限购政策对房价的抑制效应。研究发现住房限购政策使房价降低了1.04%~2.36%。进一步考察限购政策在城市间的异质性效应,发现需求特征对限购作用的影响微弱,而供给因素房地产开发投资(住宅)占GDP比重越高的城市,限购抑制房价的效果也越强。
关键词:
限购 房价 城市特征 异质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米晋宏 刘冲
该文利用我国90个地级市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的新建住宅均价数据,运用倍差法考察了住房限购政策对房价的抑制效应。研究发现住房限购政策使房价降低了1.04%2.36%。进一步考察限购政策在城市间的异质性效应,发现需求特征对限购作用的影响微弱,而供给因素房地产开发投资(住宅)占GDP比重越高的城市,限购抑制房价的效果也越强。
关键词:
限购 房价 城市特征 异质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司登奎 李小林 葛新宇
本文通过构建含有金融摩擦的异质性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深入探讨了房价波动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动态传导机制,结果发现,房价上涨会增加银行风险承担并对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冲击,金融摩擦不仅会收紧银行的流动性约束,并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而且还会放大房地产市场波动向金融市场的动态传导效应。本文进一步选取TVP-SV-BVAR模型分别基于不同时点和不同时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房价波动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动态传导及反馈效应在不同时点及不同时期下呈现非一致情形,致使房地产与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效应具有时变性特征。本文不仅能为厘清房价波动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机制提供规范的分析框架,而且能为相关部门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选取合适的政策以有效降低房地产市场波动及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供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妍 郭品
推动企业创新成为破解当下我国房地产价格与实体经济发展趋势背离困境的关键。基于2003-2017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纳入房价效率的结构宏观模型,析解了房地产价格定价的组成部分;分离并测算出房地产定价的效率因素和非效率因素;构建地区错配系数衡量资本错配与劳动力错配程度;实证检验了房价不同组成部分通过资本错配、劳动力错配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定价中非效率因素是近年来房价持续上涨的重要影响因素;且房价非效率因素的增加是价格扭曲的体现,会引起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错配;房地产定价效率的提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资源错配的情况,而非效率因素的增加则是房价影响企业创新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
房价 资本错配 劳动力错配 企业创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豫
从住宅购买者收入波动和住宅供给弹性角度,论证住宅价格波动与住宅价格之间一个显著的U型关系:低价和高价住宅比中等价位的住宅价格波动幅度大,并使用1985~2009年美国American HousingSurvey微观面板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实证角度证实这个结论。
关键词:
房价波动 收入波动 供给弹性 美国数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璐
经济(房地产)周期,按照时间长度可分为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三大类,"基钦周期"属短周期。从百城房价指数动态看,中国住房均价波动的短周期特征非常明显,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惊人的相似,用基钦周期理论研究中国住房价格波动规律并进行外推预测的现实意义较大,可以为中央"逆周期"调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住房均价 基钦周期 实证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倩茹 许向阳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阶段,而企业技术创新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尤为重要。碳市场是碳配额和碳汇交易的结合,我国碳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对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文章在波特假说和创新补偿效应理论基础上,对2014-2021年62个林业上市公司的493个样本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林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并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在微观层面探讨碳价波动影响因素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国际碳价和汇率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促进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即国际碳价和汇率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1和0.28。(2)煤炭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并不显著。(3)由于区域发展差异,汇率对深圳市影响程度更高,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对湖北省则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汇率对深圳市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影响系数比湖北省多0.17;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对湖北省影响更大,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对深圳市影响不显著。文章提出3点政策启示:(1)完善碳市场机制,减小外部影响;(2)激励企业创新,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3)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