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3)
- 2023(17020)
- 2022(14306)
- 2021(13307)
- 2020(11002)
- 2019(25226)
- 2018(25004)
- 2017(47714)
- 2016(25605)
- 2015(28556)
- 2014(27932)
- 2013(27156)
- 2012(25112)
- 2011(22508)
- 2010(22459)
- 2009(20322)
- 2008(19638)
- 2007(17167)
- 2006(15024)
- 2005(13370)
- 学科
- 济(107335)
- 经济(107228)
- 管理(74491)
- 业(73349)
- 企(61043)
- 企业(61043)
- 方法(45439)
- 数学(39139)
- 数学方法(38449)
- 中国(30329)
- 农(29642)
- 地方(27234)
- 业经(25735)
- 财(24363)
- 技术(21957)
- 农业(20214)
- 学(20174)
- 理论(19027)
- 制(18385)
- 贸(17555)
- 贸易(17538)
- 易(16901)
- 银(16612)
- 银行(16589)
- 融(16313)
- 金融(16310)
- 和(16205)
- 环境(16158)
- 行(15966)
- 务(15157)
- 机构
- 学院(349249)
- 大学(346092)
- 济(141524)
- 经济(138537)
- 管理(137925)
- 理学(118872)
- 理学院(117561)
- 管理学(115296)
- 研究(114991)
- 管理学院(114627)
- 中国(88095)
- 京(73480)
- 科学(70390)
- 财(64375)
- 所(56161)
- 中心(53849)
- 农(53485)
- 江(52836)
- 研究所(50915)
- 财经(50756)
- 业大(50185)
- 范(47344)
- 师范(46887)
- 北京(46116)
- 经(46074)
- 州(42908)
- 院(42837)
- 经济学(42538)
- 农业(41352)
- 技术(38212)
- 基金
- 项目(237638)
- 科学(189057)
- 研究(175905)
- 基金(171608)
- 家(148943)
- 国家(147620)
- 科学基金(128595)
- 社会(111609)
- 社会科(105781)
- 社会科学(105756)
- 省(95587)
- 基金项目(90794)
- 自然(83121)
- 教育(81831)
- 自然科(81292)
- 自然科学(81275)
- 自然科学基金(79805)
- 划(79087)
- 编号(71587)
- 资助(69370)
- 成果(56690)
- 发(54696)
- 重点(53500)
- 创(53498)
- 部(51457)
- 课题(50102)
- 创新(49297)
- 国家社会(45737)
- 科研(45089)
- 教育部(44646)
- 期刊
- 济(159413)
- 经济(159413)
- 研究(101929)
- 中国(74154)
- 管理(54587)
- 财(50731)
- 学报(49758)
- 科学(49236)
- 农(48919)
- 教育(44097)
- 大学(39275)
- 学学(36712)
- 技术(35640)
- 农业(33848)
- 融(31532)
- 金融(31532)
- 业经(27963)
- 经济研究(25085)
- 财经(24683)
- 经(21266)
- 问题(20443)
- 业(19166)
- 技术经济(18596)
- 科技(17891)
- 图书(17146)
- 统计(16493)
- 策(16252)
- 商业(16025)
- 资源(15999)
- 版(15920)
共检索到524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高军波 魏梦思 颜俊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淮河源花岗岩石材开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结构访谈,系统剖析转型期我国地方特色资源开发中的利益主体关系、现实矛盾及运行机制,并提出优化开发模式。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通过创设工业园区、引入企业投资、发动村集体与村民参与,主导石材资源开发。企业通过与政府合作剥夺集体与村民的决策参与权,村集体由于自身职能不足,难以协调村民内部及与企业间利益关系,而企业生产又因政府、集体与村民的系统监督缺失陷入恶性循环,一并引发石材资源开发过程中经济、社会、管理、资源和环境的系统危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链式"石材开发模式,以多主体参与、利益协调为核心,通过明确政府主导地位,赋予集体与村民参与权利...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开发模式 创新 淮河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战慧
韶关、梅州、河源作为广东省的生态发展区,保护环境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影响。生态发展区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要发展经济,需要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利益驱动模式和机制,可以实现生态发展区的可持续发展。该模式和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广东省政府通过合意的行为来加以引导和扶持,以促进产业生态集群模式的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施一峰 王兴平
在现阶段人才驱动的模式转换、产业升级的动力转轨、空间更新的需求转型趋势下,国内诸多开发区面临创新导向的产业升级及空间再开发问题。本文在梳理创新驱动再开发的内涵和特征基础上,从再开发土地识别、功能分解再构、空间差异化再组织三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导向的再开发规划路径,最后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国内同类型开发区再开发具有较强的参考性。
关键词:
创新 开发区 再开发模式 苏州工业园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凯军 吴贵生
中小企业发展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的一个难题,随着中小企业集群化式地发展,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本文从集群发展循环经济与集群的长价值链相容性、规模经济性、高效性和创业可能性探讨了集群发展循环经济所存在着的优势。山东日照石材加工集群的案例说明了集群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是现实可行的。最后本文还探讨了集群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条件及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集群 循环经济 污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吕娜 朱立志
[目的]生态循环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探索有效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利益联结机制意义重大。[方法]在对河南省漯河市生态循环农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成本收益方法、博弈论等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在模式构建上,提出农业企业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主体,构建了以农业企业为核心力量的企业内部自循环、企业间链条循环和区域内大循环等3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归纳了各模式的运行特点及适用场合。在利益联结机制上,阐明企业内自循环取决于循环与不循环两种方式成本的比较情况;企业间链条循环模式稳态存在的实质是各个独立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博弈过程,各方在满足各自经济利益和环境目标需求下形成一种均衡状态,这是企业间链条持续循环存在的基础;区域内大循环既要遵从企业内自循环和企业间链条循环的基本条件,更要从区域的总体要求出发,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经济、产业扩散效应等获得更大的效益。[结论]研究认为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中要重视农业企业的作用,培养农业企业的生态意识、循环经济意识,通过系统化措施鼓励、引导企业采用适合自身实际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并在参与主体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柯任泰展 陈建成
本文运用PPP模式解决公益性建设项目的地方政府投融资问题,架构了基于投资方、投资方式和回报机制的理论框架。通过对河南省某水生态文明项目的纵向案例分析,发现引入社会资本与政府方组成项目公司提供资本金,依靠政府逐年回购,在社会资本为国有资本的情况下是可行的,并突破了案例中社会资本的属性,提出了吸引非国有资本为主体的社会资本在公益性建设项目上投资的基本思路和可行性办法。
关键词:
公益性建设项目 PPP 投融资模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肖卫东 渠立权 舒帮荣 朱虎啸
生境斑块破碎及孤岛化威胁着区域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网络,提高生态斑块间景观连通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服务功能维系具有重要意义。以淮河源为研究区,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InVEST)模型筛选生态源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构建阻力面,识别区域生态廊道,叠加现有结构性廊道后形成生态网络。最后通过景观连接性指数、重力模型分别对源地和廊道分级并提出规划建议。结果表明:(1)淮河源地区总体生态状况较好,但生境质量空间分布不均。生境质量高值区集中在西、南部山区丘陵地带,而东、北部平原地区的生境质量较差。(2)淮河源生态源地共68处,生态廊道191条,其中重要生态源地3处,重要廊道97条。源地呈现西、南部大而密,东、北部少而稀的格局,生态廊道则是东、北部地区相对较长。(3)未来还需增设23处踏脚石、修复155处生态断裂点以优化淮河源生态网络。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建设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翔 田源
以徐州回龙窝历史街区的改造为例,从砖石民居的现状出发,阐释为什么要保护利用旧石材,并以徐州传统民居的石砌建构文化在美学、历史、经济等方面的价值为例,进一步论证对旧石材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
民居 旧石材 再利用 改造 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一方
以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络为发展平台与媒介的"互联网+三农"为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互联网+三农"背景下农产品营销面临的新变化,阐释了发展"互联网+三农"营销的意义,剖析了"互联网+三农"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面临的营销瓶颈与发展机遇,最后提出新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发展途径,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三农 农产品 营销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一方
以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络为发展平台与媒介的"互联网+三农"为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互联网+三农"背景下农产品营销面临的新变化,阐释了发展"互联网+三农"营销的意义,剖析了"互联网+三农"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面临的营销瓶颈与发展机遇,最后提出新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发展途径,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三农 农产品 营销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永辉
在分析军民融合创新特性基础上,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治理理论提出了军民融合创新治理体系,并将该体系分为内部治理、外部治理两个层次。基于各利益相关者的治理需求和责任,提出了融合创新的利益相关关系治理模型,进而提出两种典型的融合创新治理模式,即军工单位主导的治理模式和民工单位主导的治理模式。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比较了两种治理模式的代表性案例,结果证明了理论成果的合理性。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创新治理 利益相关者 治理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洋洋 于昭 邹晓东
2012年,深圳市存量土地供应首次超过新增供地,标志着该市已步入以存量土地开发为主的深度城市化阶段。然而相较于新增用地,存量土地开发面临更为直接的利益分配难题,这些利益盘根错节,成为城市规划实施的最大障碍。特别是公益设施,落地难度极大。如何推动存量土地高效开发支持城市转型发展,已成为深圳市土地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深圳以"利益共享"为核心思路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斌义
运用SWOT分析法探讨了厦门石材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研究了厦门石材物流的发展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威胁与机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厦门石材物流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SWOT分析 厦门 石材物流 发展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际平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中部农业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的主要生产基地,作为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本文以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例,探讨中部农业生产区农业保险经营和发展模式的选择及对策。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农业保险 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庞贞燕
PPP项目投资大,资金需求大,河南省通过设立多种基金,以基金形式吸引、撬动社会资本,推动PPP项目建设河南省推进PPP模式的基本情况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措施2014年11月,河南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2015年2月,河南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管理中心成立。5月,河南省发改委和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