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58)
2023(15572)
2022(13688)
2021(12926)
2020(10966)
2019(25470)
2018(25311)
2017(49301)
2016(26727)
2015(30228)
2014(30157)
2013(29736)
2012(27136)
2011(24219)
2010(24206)
2009(22464)
2008(22379)
2007(19634)
2006(17390)
2005(15455)
作者
(75346)
(62353)
(62216)
(59053)
(39877)
(29900)
(28342)
(24638)
(23634)
(22314)
(21235)
(20793)
(19710)
(19638)
(19246)
(19082)
(18641)
(18609)
(17944)
(17854)
(15387)
(15270)
(15068)
(14249)
(13920)
(13881)
(13828)
(13789)
(12590)
(12145)
学科
(104112)
经济(103982)
管理(89360)
(82269)
(71646)
企业(71646)
方法(52403)
数学(44768)
数学方法(44213)
(33317)
中国(27464)
(27183)
业经(23976)
(22996)
财务(22915)
财务管理(22863)
(22086)
企业财务(21792)
(21444)
理论(19131)
(18734)
贸易(18724)
(18213)
(17645)
农业(17624)
地方(17610)
(17516)
银行(17483)
(16473)
(16461)
机构
大学(381999)
学院(378502)
管理(157136)
(150436)
经济(147045)
理学(135062)
理学院(133665)
管理学(131532)
管理学院(130798)
研究(117155)
中国(91088)
(81093)
(75038)
科学(70753)
财经(59651)
(57101)
(54389)
(54301)
(54223)
中心(54214)
业大(53466)
研究所(51480)
北京(51172)
(47965)
师范(47537)
经济学(45003)
财经大学(44762)
(44469)
(42885)
农业(42312)
基金
项目(253035)
科学(199335)
研究(186903)
基金(184726)
(159334)
国家(158008)
科学基金(136927)
社会(117379)
社会科(111186)
社会科学(111153)
基金项目(98263)
(97264)
自然(89281)
自然科(87156)
自然科学(87134)
教育(86485)
自然科学基金(85562)
(81885)
编号(77250)
资助(76125)
成果(62372)
(56712)
重点(55838)
(52393)
(52123)
课题(51721)
教育部(49252)
创新(48819)
科研(48458)
项目编号(48327)
期刊
(165087)
经济(165087)
研究(111438)
中国(67493)
管理(60624)
(60451)
学报(55742)
科学(52068)
(48091)
大学(43503)
学学(40834)
教育(39704)
(33743)
金融(33743)
技术(33712)
农业(33270)
财经(29618)
业经(27093)
经济研究(25495)
(25189)
问题(21597)
图书(19483)
理论(19391)
技术经济(18838)
(18089)
实践(17650)
(17650)
现代(17612)
财会(17506)
商业(17424)
共检索到551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婷  
在我国契约制的基金制度运作下,基金管理公司、公司股东和基金投资者作为利益相关者,必然存在着冲突。本文试图通过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等变量研究基金管理公司治理效率问题。我们的研究表明更高的国有背景股东比例、更大的董事会的规模和更高的独立董事比例能提高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的效率,然而更大的股权集中度和投资决策委员会的规模则会损害董事会的效率。上市公司作为控股股东、外资股东持股、女性作为CEO或董事会成员以及监事会的规模对董事会的效率没有任何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荣辉  孙卫平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公司治理中应用的成功经验为高校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中,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建立多元治理的制度框架是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多元主体治理为核心,分析各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诉求,厘清权责关系,建立多元治理的法律基础,是构建多元治理模式,提高制度运行效率,最终实现高效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关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素春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保险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指出保单持有人、人力资本所有者、保险监管者是保险公司治理的特殊利益相关者。并对股份制保险公司、相互制保险公司、合作保险组织的治理结构和特点做了比较研究。最后是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岳晓光  
本文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绩效评价、公司管理的正负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最后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后我国公司治理模式构建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从刚  权小锋  
公司治理理论自股东治理观逐渐发展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观以来,利益相关者能否有效发挥治理作用一直是被广泛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视角切入,利用文献研究法,通过考察利益相关者能否对高管盈余管理行为形成制约来探讨其公司治理作用。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分析师、机构投资者、媒体、审计师和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对高管盈余管理行为发挥着重要的治理作用,其治理效果可概括为监督效应、压力效应、替代效应;利益相关者与公司利益关联的性质、程度与作用渠道的不同,其公司治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利益相关者治理效果存在替代效应,其异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从刚  权小锋  
公司治理理论自股东治理观逐渐发展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观以来,利益相关者能否有效发挥治理作用一直是被广泛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视角切入,利用文献研究法,通过考察利益相关者能否对高管盈余管理行为形成制约来探讨其公司治理作用。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分析师、机构投资者、媒体、审计师和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对高管盈余管理行为发挥着重要的治理作用,其治理效果可概括为监督效应、压力效应、替代效应;利益相关者与公司利益关联的性质、程度与作用渠道的不同,其公司治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利益相关者治理效果存在替代效应,其异质性和公司特征、内部治理机制、外部环境都会影响各主体的成本和收益,最终影响公司治理效果。因此,应从强化内部治理机制和改善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改善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效果,以最大化地发挥其监督效应并减少压力效应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专项课题组  钱毅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及发展在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中,利益相关者已经成为公司治理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与企业休戚与共的利益相关者。如何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完善公司治理,已经成为包括银行在内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葛丽君  
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公司不仅仅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还应当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它集中体现了对公司本质的新认识、对人力资本价值的重视,符合经济民主化的要求,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公司应当推行职工参与制度,有效吸收职工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作为主债权人的银行应该有限地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但供应商、消费者、社区与政府却不宜介入公司的内部治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远方  吉瑞霞  
随着科学技术和专业化程度的加深、市场不确定性和企业对外部环境依赖性的提高,利益相关者治理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公司治理理念和方式,但是现有对利益相关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识别、管理方式以及其影响的认识仍存在不足。通过对雷士照明公司的案例分析,文章对这些研究的不足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发现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认知是以对其所拥有的资源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企业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而且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可能会被管理者的自我服务行为、管理者间的政治性行为所利用,继而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美玉  
20世纪80年代以前,股东主权至上和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市场经济的黄金定律,股东拥有公司治理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地位。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强烈挑战。本文旨在突破传统公司治理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局限,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针对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存在的主要弊端,构建保险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机制,探索我国保险公司共同治理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晶  王明  
已有文献主要从正式制度的角度研究利益相关者如何参与公司治理。通过对雷士照明的案例研究,本文发现: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非正式方式参与公司治理。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游说策略、隐形代理人策略、动员集体行动策略、路径策略4种非正式方式参与公司治理;同时,利益相关者会根据焦点企业特征和自身群体特征对参与策略进行权变决策。本文突破了既有的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研究的正式制度分析框架,建立了一个利益相关者非正式参与公司治理的分析范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涵  吴东立  
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商行后,由于农商行所涉及的利益主体是多元的,农商行公司治理问题变得日益重要而复杂。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以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当前农商行治理模式,提出农商行的治理应保证各主体权益,包括内部股东、员工等的权益,同时还需考虑外部政府、客户及社会的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其治理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砚秋  李玉龙  李桂君  贾传亮  
回顾了项目治理理论,并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识别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的利益相关者,进而对4个典型的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的合同签订过程、团队组建、外部环境和项目效益等进行剖析,从中析出具有一般性的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的治理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复杂产品系统项目治理模型是由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和环境治理组成的,是反映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划分、参与方式及项目沟通协调的综合治理模型。提出:内部治理反映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的领导力;外部治理反映契约关系的作用;环境治理是项目各利益相关者权利的保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邢小丽  
目前,品牌关系在我们的眼界中已由过去的"品牌同顾客关系"逐步转化为目前的"品牌同利益相关者关系"。而"品牌同其利益相关者关系",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就是品牌关系。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也就是品牌关系的视角对他们关系模式及互动关系特征给予系统的研究,最终探讨正确的企业品牌经营管理战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殷爱贞  滕顺平  
一、引言企业各利益相关主体分别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股东的诉求。股东对企业拥有所有权,换句话说,股东是企业的主人。股东最关心的就是企业的利润以及持续的发展能力,一个企业能够获利,而且发展潜力比较大,才算得上是个好企业。管理层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最关注的就是企业的获利能力,表现形式就是净利润数额。股东通过企业利润的多少,来判断管理层管理的水平。员工的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