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35)
2023(15159)
2022(13202)
2021(12382)
2020(10327)
2019(23928)
2018(23752)
2017(46448)
2016(24891)
2015(27968)
2014(27865)
2013(27556)
2012(25010)
2011(22449)
2010(22228)
2009(20295)
2008(19614)
2007(17028)
2006(14875)
2005(12665)
作者
(69911)
(58950)
(58152)
(55407)
(37114)
(28271)
(26325)
(23349)
(22260)
(20571)
(20027)
(19638)
(18358)
(18189)
(17973)
(17757)
(17534)
(17320)
(16880)
(16545)
(14507)
(14296)
(14132)
(13614)
(13171)
(13011)
(12895)
(12792)
(11807)
(11599)
学科
(104130)
经济(104007)
(75513)
管理(69754)
(54690)
企业(54690)
(49178)
方法(47986)
数学(41706)
数学方法(41162)
农业(32576)
业经(26249)
(24834)
中国(24350)
(22826)
地方(19508)
(18119)
(17259)
贸易(17254)
理论(16964)
(16773)
技术(15992)
(15651)
环境(15649)
财务(15581)
财务管理(15548)
(15071)
企业财务(14787)
(14255)
(14217)
机构
学院(351920)
大学(350628)
管理(144458)
(140888)
经济(137966)
理学(126655)
理学院(125356)
管理学(123109)
管理学院(122488)
研究(111543)
中国(83757)
(73152)
(71397)
科学(70229)
(61232)
业大(58544)
农业(54822)
(54573)
中心(52684)
财经(50260)
研究所(49967)
(49878)
(46064)
(45489)
师范(45099)
北京(45029)
经济学(41451)
(40239)
(40212)
经济管理(39268)
基金
项目(248551)
科学(196080)
研究(182373)
基金(181472)
(157489)
国家(156131)
科学基金(135197)
社会(115332)
社会科(108989)
社会科学(108959)
基金项目(97176)
(97078)
自然(88355)
自然科(86209)
自然科学(86186)
自然科学基金(84608)
教育(82781)
(80657)
编号(75653)
资助(73748)
成果(59310)
(55196)
重点(54771)
(52632)
(51408)
课题(50073)
创新(47911)
科研(47532)
国家社会(47265)
教育部(47214)
期刊
(152590)
经济(152590)
研究(96943)
(71455)
中国(64158)
学报(55771)
科学(52284)
农业(48831)
管理(48086)
(45540)
大学(43470)
学学(41328)
教育(34936)
业经(30801)
技术(30437)
(28300)
金融(28300)
财经(23719)
(22857)
经济研究(21828)
问题(21357)
(20140)
(18253)
技术经济(17071)
科技(17026)
图书(16775)
理论(16571)
资源(16571)
现代(15748)
业大(15376)
共检索到495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辉  刘卫东  张恒义  
现阶段征地中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主要是因为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权力-依赖关系,且双方对对方的影响和权力是不对称的。通过利益相关者的结盟,可以改善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权力之间的不对称程度。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权力-依赖理论,提出从5个方面保护失地农民合理、合法权利。(1)征地补偿标准由市场确定。(2)完善土地产权权能,提升失地农民对地方政府的影响力。(3)失地农民通过与其他群体结盟(如媒体、网民、民间维权组织等),增强应对地方政府的力量。(4)在失地农民和地方政府之间实行相对封闭的链式管理,使其相互制约。(5)提高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管力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九兴  王秀兰  
造成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是集体土地产权模糊、国家法律政策之间的冲突、农民自治组织性差、经济人政府利益驱动等。为保护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可采取以下措施:明晰农民土地产权,强化法律保护;创设土地发展权,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提高农民自治组织化程度,增加与政府对话的筹码;严格土地征用程序,增加征地成本,约束政府征地行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进才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各地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流转,成为非农用地;大量的农民成了失地农民。由于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设置虚化、征地目标泛化;征地补偿不合理、征地程序不民主和缺乏司法救济权等法律内在的缺陷,致使失地的农民不仅享受不到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反而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劳保无份"的"三无"游民,其结果必然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如何从法治角度保护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是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素  罗必良  
基于农户视角,利用中国大陆26个省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微观层面就农户自身能力及其可动员的资源对土地权益保护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在农村社区所拥有的政治资源以及参与合作社组织能够提高农户的农业经营满意度;农户自身拥有的谈判能力和缔约能力,以及通过参与合作社组织能够提高农户的农地流转满意度;农户拥有的政治资源能够提高农户的农地征用补偿满意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长健  张伟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核心在于农民土地利益的实现与发展,进而需完善农民土地权益的利益结构与利益机制。基于农村社区发展的视角,从农民土地权益的利益代表和利益表达、利益产生和利益分配、利益协调和利益保障、利益发展和利益共享等方面,构建农民土地权益的利益结构。在分析农户禀赋、农地流转风险、土地利益相关者、农村制度环境等农村社区发展要素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的基础上,创新农民培育、风险防范、纠纷解决、制度保障,构建农民土地权益的利益机制,使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保障,以推进农村社区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远熙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土地资源合理配置,而土地流转依法、合理、有序进行是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条件。土地流转也是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内在要求和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由于存在行政强制、社会服务不到位、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等不利因素,致使土地流转存在诸多问题,并给农民土地权益造成很大损害。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充分发展村民民主、减少行政干预、加强服务管理,是土地流转和农民土地权益得以保护的关键环节,也是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必然要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明义  
目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农地市场不完善等问题损害了农民土地权益。为此应健全农地市场制度与机制,如完善农地法律制度,确立市场交易规则;健全政府规制机制,严格市场监督、规范仲裁;建立土地合作组织,鼓励合作组织市场运作;扶持农地市场中介,逐步完备农地融资市场;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完善城乡统一社保体系等。惟其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顺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玉瑶  
为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改革政策,面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中成员权的保护问题,从农民相关权益受损现状、原因着手分析,为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完善权利保护救济机制,做出相关提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珂  周荣伟  王春平  吴德富  李国栋  
集体林地流转应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分析了农民林地流转中所涉及的相关权益;指出当前农民林地流转中存在着选择权受到限制和收益权遭受侵害的表现;从林权制度存在缺陷等5个方面分析农民林地流转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从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及林地流转制度等方面提出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建华  卢昌强  
生物多样性管理经历了从个别物种保护、物种和栖息地保护到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发展阶段。建立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但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当地居民的生计构成了潜在威胁。应当通过增加自然保护区的财政投入,完善自然保护区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实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等措施,实现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之间的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伟  李长健  
研究目的:总结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方式和特点,对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进行分析,为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提供借鉴意义。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美国土地交易和土地立法实践形成了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三层次"保护机制,即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价值层、机制制度层、机制实体层。研究结论: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三层次"保护机制对中国有借鉴作用;中国应建立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价值层;加快颁布实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完善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制度层;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创新中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实体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兢  徐锋  
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与广东省“外嫁女”类似的土地权益问题正在或逐渐会在全国其他地区出现。基于此,本文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较突出的“外嫁女”土地权益问题为观察点,探讨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用途或权属变更后的土地权益分配方式。在讨论“村农民集体”成员身份确认条件和对土地权益性质进行详细解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分别采用“身份确认”和“股份固化”这两种方法,以安排不同性质的土地权益的分配方案。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范辉  刘卫东  吴泽斌  
梳理国内外农民土地权益领域的研究进展,从农民土地权益的界定、受损的表现形式和原因、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对策等6个方面进行了概括。研究结果表明:1学术界对农民土地权益的界定没有达成共识;2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地权稳定性、地方政府行为监管、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等方面,对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表现形式、原因和对策等进行了探索;3研究方法以规范分析方法为主,还包括计量经济分析、案例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4研究视角以宏微观经济学为主,并包含法学、新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总结了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了今后农民土地权益领域研究发展的方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虹  
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现有法律对上述问题的规定存在缺陷和空白。因此,需要完善法律、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卫民  
加强农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收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文章阐述了农地流转视角下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认为农地流转中一定要让利于民,遵循平等保护和确保收益的价值理念,健全法律法规是前提,规范政府职责是核心,构建市场机制是关键,完善社保体系是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