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52)
- 2023(16136)
- 2022(13959)
- 2021(13239)
- 2020(11167)
- 2019(25829)
- 2018(25446)
- 2017(48839)
- 2016(26731)
- 2015(30051)
- 2014(30190)
- 2013(29377)
- 2012(26899)
- 2011(23394)
- 2010(23629)
- 2009(21476)
- 2008(20564)
- 2007(17561)
- 2006(14959)
- 2005(12756)
- 学科
- 济(97554)
- 经济(97426)
- 管理(82471)
- 业(74045)
- 企(63536)
- 企业(63536)
- 方法(48423)
- 数学(41806)
- 数学方法(41202)
- 财(39772)
- 中国(27130)
- 农(26318)
- 学(22259)
- 务(22232)
- 财务(22138)
- 财务管理(22054)
- 业经(21497)
- 企业财务(21009)
- 制(20648)
- 地方(20415)
- 理论(17686)
- 农业(16955)
- 贸(16170)
- 贸易(16159)
- 技术(16158)
- 易(15682)
- 和(15655)
- 财政(15589)
- 体(15237)
- 环境(15010)
- 机构
- 大学(360689)
- 学院(359899)
- 管理(145050)
- 济(138160)
- 经济(135059)
- 理学(126480)
- 理学院(125155)
- 管理学(122876)
- 管理学院(122227)
- 研究(114768)
- 中国(86120)
- 京(76054)
- 财(73490)
- 科学(72425)
- 农(57652)
- 所(56954)
- 财经(55484)
- 业大(54640)
- 中心(53273)
- 江(52572)
- 研究所(51327)
- 经(50552)
- 北京(46923)
- 范(45640)
- 师范(45128)
- 农业(45049)
- 院(42616)
- 州(42017)
- 财经大学(41462)
- 经济学(40860)
- 基金
- 项目(252945)
- 科学(198365)
- 研究(183854)
- 基金(183605)
- 家(160052)
- 国家(158727)
- 科学基金(136957)
- 社会(114545)
- 社会科(108550)
- 社会科学(108519)
- 省(99260)
- 基金项目(97664)
- 自然(90623)
- 自然科(88504)
- 自然科学(88476)
- 自然科学基金(86850)
- 教育(85238)
- 划(83102)
- 资助(75918)
- 编号(75324)
- 成果(60686)
- 重点(55974)
- 部(55662)
- 创(52396)
- 发(52038)
- 课题(51407)
- 科研(48927)
- 创新(48887)
- 教育部(47947)
- 大学(47412)
- 期刊
- 济(146310)
- 经济(146310)
- 研究(105185)
- 中国(72109)
- 财(62892)
- 学报(58851)
- 管理(51826)
- 科学(51660)
- 农(50950)
- 大学(44948)
- 学学(42492)
- 教育(39352)
- 农业(35186)
- 技术(31938)
- 融(27055)
- 金融(27055)
- 财经(26748)
- 业经(24352)
- 经济研究(24110)
- 经(22680)
- 财会(18619)
- 问题(18595)
- 图书(17973)
- 版(17932)
- 业(17594)
- 会计(17280)
- 科技(16877)
- 理论(16726)
- 技术经济(16608)
- 实践(15347)
共检索到522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晓芳 范英杰
现代企业理论将企业看作由一系列与之有利害关系的利益相关者所结成的合约体。由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合约中的契约权利不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趋向也不同。因此,以满足"共同需要"为目标的传统"通用型财务报告"模式就难以实现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差异性需求满足,这无疑会局限现代会计决策相关性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笔者认为,应建立以同一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生成依据并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信息需求的个性化财务报告,即利益相关者适用型财务报告体系。为此应在统一的基本准则基准上制订各主要利益相关者适用型财务报告具体准则,以实现在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与会计信息披露改进的协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键 王金阳 刘捷
本文从政府财务报告的内涵出发,将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当前态势和存在的欠缺之处作为比较基石,传递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形成以受托责任观为核心的目标理念,最后结合自身特点,研究美国政府财务报告的特征并从中得出实践经验与启示,基于受托责任观构建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并对其规范及优化提出了建议。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姜宏青 李科辰
政府会计改革意味着政府要通过财务报告对外披露会计信息,双轨制的政府财务报告既包括收付实现制的预算决算信息,也包括权责发生制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果信息,如何有效利用这些信息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完整有效的分析体系。政府财务报告分析是在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建立有效利用财务报告信息的桥梁。因此,需要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重分类以明确其需求,同时转变现有的预算分析观念,基于政府治理的目标将财务报告分析体系分为基础性分析体系和个性化分析体系。基础性分析体系包括政府宏观经济分析、政府部门的绩效分析和社会评价分析,个性化分析包括多元与多维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政府财务报告分析体系的构建旨在最大限度利用财务报告的原始数据,在宏观层面建立起可以在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在不同时间段之间的信息对比,为各类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和评价服务。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姜宏青 李科辰
政府会计改革意味着政府要通过财务报告对外披露会计信息,双轨制的政府财务报告既包括收付实现制的预算决算信息,也包括权责发生制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果信息,如何有效利用这些信息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完整有效的分析体系。政府财务报告分析是在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建立有效利用财务报告信息的桥梁。因此,需要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重分类以明确其需求,同时转变现有的预算分析观念,基于政府治理的目标将财务报告分析体系分为基础性分析体系和个性化分析体系。基础性分析体系包括政府宏观经济分析、政府部门的绩效分析和社会评价分析,个性化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建英 王彦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将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分析应用体系作为重要任务之一。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综合"包括两重含义:一是综合了部门财务报告的政府层面甚至包括下级政府的政府整体的财务报告,二是综合了财务报告使用者所需的财务信息和与理解使用这些信息相关的综合信息的财务报告。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提供,强化了政府整体作为被监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文华
文章在分析我国财务报告目标发展历程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剖析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目标如何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需要,指出财务报告提供全面、客观反映企业利益相关者受托资源管理使用情况和决策资源如何使用的高质量会计信息,是我国现阶段财务报告的内在目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昱彤 王虹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体制的改革与政府财务报告改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据公共受托责任的观点,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可以看成是协调国家财产主权的所有者(全体人民)与国家的管理者(政府)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其与公司治理目的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分析其与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相似性,参考公司治理结构重新构建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体系,并对国家审计机关进行了重新定位,对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政府财务报告 审计制度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昱彤 王虹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体制的改革与政府财务报告改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据公共受托责任的观点,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可以看成是协调国家财产主权的所有者(全体人民)与国家的管理者(政府)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其与公司治理目的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分析其与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相似性,参考公司治理结构重新构建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体系,并对国家审计机关进行了重新定位,对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政府财务报告 审计制度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文华
随着投资和经营理念的转变,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思想被广为接受,企业财务报告目标不能仅定位于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息需求,要扩展到满足企业直接利益相关者投资决策的信息需求。本文对满足企业直接利益相关者共性需求的企业价值创造过程、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财务分析和成果分享信息的财务报告进行了研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天西 杨海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 ,网络财务报告成为一种新的财务呈报方式。本文基于一次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 ,运用Cyert和Ijiri关于财务报告的分析框架 ,了解了信息使用者、信息提供者、中介机构、监管者以及财务软件商等利益相关者对网络财务报告的基本态度 ,并分析了各方利益关系者之间的差异。该研究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报告改革提供了初步的证据 ,并为未来网络财务报告在中国的发展提出政策性的建议。
关键词:
网络财务报告 利益相关者 问卷调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潘琰 蔡高锐
如何完善与发展政府财务报告,使其在财政报告体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结合新颁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和相关三项编报制度,尝试从一个新的视角,即政府财务报告与GFS、SNA比较的视角,分析界定政府财务报告的定位及功能作用,区分不同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属性差异。笔者认为,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完善发展应基于中国国情,关注受托责任功能,借鉴GFS、SNA发展历程、参考GFS、SNA的信息需求,从报告主体范围的界定、报告报表体系的完善、报表栏目的设置、与GFS衔接协调等方面综合考虑,推动中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曾强
政府改革的深入使得公众作为政府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更加关注有关政府资源使用效率的信息,但公众并非在何时候都会关注政府财务报告。本文试图利用博弈分析法分析公众作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并不关心政府财务报告所蕴含的资源使用效率信息,选择成为财务报告缺失使用者的情况。
关键词:
政府财务报告 公众 缺失的使用者 博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陶元磊 李莹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与海量信息给传统信息公开模式带来了挑战,也为完善高校财务透明度体系提供了契机。当前高校财务透明度体系在公开质量、信息应用、沟通渠道、内生动力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主要是由忽视利益相关者治理诉求所致。将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开放与传统的信息公开进行有机融合,以高校财务信息需求的满足为基点,以高校利益相关者为参与主体,运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收集、处理多元财务信息,建立兼顾高校内外的开放共享平台,沿着治理驱动和政策驱动两条路径,构建新型高校财务透明度体系,并从制度建设、财务认知、沟通机制、技术基础、安全保障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实施建议。新体系能够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促进财务信息的流通与增值,为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美英 郭红莲
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的财务信息透明度,缓解审计机关资源短缺压力,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业务外包成为现实选择。外包会引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要求政府对承接外包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实施有效监管。政府与社会审计机构之间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表明,监管部门的处罚力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监管部门的监管强度,社会舆论监督则可提高处罚力度和监管强度之间的替代程度。通过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结合的双重监督机制,构建制衡社会审计机构的路径,可以为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业务外包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在此过程中,应严格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管,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并加强政府会计审计相关知识的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