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7)
- 2023(14949)
- 2022(12720)
- 2021(12305)
- 2020(10317)
- 2019(24011)
- 2018(24200)
- 2017(45236)
- 2016(25472)
- 2015(28934)
- 2014(29163)
- 2013(28078)
- 2012(26147)
- 2011(23451)
- 2010(23539)
- 2009(21375)
- 2008(21059)
- 2007(19135)
- 2006(16581)
- 2005(14391)
- 学科
- 济(93865)
- 经济(93769)
- 管理(68477)
- 业(63331)
- 企(51041)
- 企业(51041)
- 方法(44338)
- 数学(39498)
- 数学方法(38918)
- 中国(29383)
- 农(28628)
- 财(26218)
- 教育(22705)
- 地方(21386)
- 业经(19804)
- 学(19731)
- 农业(18696)
- 理论(18277)
- 贸(18061)
- 贸易(18054)
- 易(17531)
- 制(17113)
- 务(16056)
- 财务(15990)
- 财务管理(15951)
- 企业财务(15037)
- 技术(14857)
- 和(14469)
- 环境(14351)
- 策(14103)
- 机构
- 大学(344988)
- 学院(343204)
- 济(133235)
- 管理(130150)
- 经济(130001)
- 研究(114544)
- 理学(111656)
- 理学院(110362)
- 管理学(108182)
- 管理学院(107497)
- 中国(83178)
- 京(73774)
- 科学(68880)
- 财(62938)
- 所(56227)
- 中心(54564)
- 江(54330)
- 农(54135)
- 范(53419)
- 师范(52992)
- 研究所(50846)
- 财经(49287)
- 业大(49219)
- 北京(46638)
- 经(44623)
- 州(42814)
- 师范大学(42692)
- 农业(42358)
- 院(42159)
- 教育(40535)
- 基金
- 项目(227395)
- 科学(179559)
- 研究(173613)
- 基金(160695)
- 家(138263)
- 国家(136961)
- 科学基金(117667)
- 社会(105896)
- 社会科(100018)
- 社会科学(99991)
- 省(91330)
- 教育(86830)
- 基金项目(84550)
- 划(77844)
- 自然(75633)
- 编号(74061)
- 自然科(73777)
- 自然科学(73754)
- 自然科学基金(72408)
- 资助(66330)
- 成果(62228)
- 课题(53511)
- 重点(52032)
- 部(51725)
- 发(49793)
- 创(47287)
- 教育部(44831)
- 项目编号(44341)
- 创新(43965)
- 大学(43816)
- 期刊
- 济(145959)
- 经济(145959)
- 研究(106844)
- 中国(74445)
- 教育(66469)
- 财(50418)
- 学报(48404)
- 农(48061)
- 管理(45779)
- 科学(44942)
- 大学(38399)
- 技术(36129)
- 学学(34273)
- 农业(32850)
- 融(29685)
- 金融(29685)
- 业经(24483)
- 财经(23614)
- 经济研究(22280)
- 经(20283)
- 问题(19267)
- 图书(18625)
- 职业(18083)
- 业(17700)
- 技术经济(16623)
- 统计(16531)
- 坛(15754)
- 论坛(15754)
- 版(15703)
- 理论(15283)
共检索到517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春惠
本文从利益博弈的视角对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效果评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政策评估是利益相关方博弈的过程,以"211工程"为例,构建了政策效果评估利益博弈分析框架,分析了重点建设政策效果评估过程中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博弈关系,以及政策执行部门与评估专家之间、评估专家与政策受益院校之间的博弈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维懿 胡咏梅
政策工具是政策目标与结果之间的重要连接,政府通过采用一种或多种政策工具来实现政策目标。虽然政策设计者用意良苦,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产生多重结果。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实施的历史演进说明,基于利益相关者逻辑的主要行动者(包括高校组织、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对于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工具的反应、行为选择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多重结果。在多样性社会背景下,相关行动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不断分化,而政策工具没能跟上形势变化并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政策工具与制度情境间的这种不匹配,引发了各种矛盾、冲突,以及非预期的政策结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谢安邦 周玲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地位日益提升。发达国家纷纷调整高等教育政策,对部分大学和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本文比较了美英德日四国重点建设政策现状,分析比较了这种政策的背景与特征。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重点建设 比较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婷婷 李广平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影响最大的政策之一,系统研究这一政策的演进过程以及内在逻辑对“双一流”建设政策的调整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政策文献计量分析和政策文本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重点大学建设、重点学科建设“、211和985工程”建设“、双一流”建设四个政策演进阶段的政策主体、目标和内容变化,认为这一政策体现着以点带面的发展逻辑、需求导向的价值逻辑、学科核心的建设逻辑和项目牵引的管理逻辑。未来在“双一流”建设阶段的政策优化方面,应走出精英教育的思维定势、学科固化的惯性桎梏、部门管理的条块分割和项目牵引的路径依赖,真正提升政策效果,使这一政策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德吉夫 包艳华
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进行梳理,将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以政治逻辑为主要取向的重点高校阶段、以经济逻辑为主要取向的工程建设阶段和以教育逻辑为主要取向的内涵发展阶段,对各阶段政策工具的特点展开论述,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新时代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长期性,阐述了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工具选择的复杂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 政策工具 制度变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姜尔林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韩国、日本相继实施了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本文对三国的重点建设政策进行了比较,并对其中的趋同与趋异现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全球化 高等教育 重点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兵 苏林 谢智敏
运用经典的扎根理论,以上海109家企业调研问卷文本为数据基础,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等,总结了科技创新政策实施过程中有待改进的5个方面,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评估 扎根理论 后评估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伍海泉 赵人伟 韩兴雷
高等教育学费定价涉及大学、学生及其家庭、政府、企业和社会公共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利益各方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相互博弈。从公共决策机制来看,学费定价既是市场与政府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利益相关者多方博弈的结果。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行为对学费定价决策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学费 利益相关者 博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莉华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财政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导致的旺盛需求与公共支出短缺之间的矛盾面临改革的压力。在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改革过程中,中央政府逐步采取了绩效专项经费作为按传统的投入因素公式分配的经常性经费的补充之一。其中规模最大的"211工程"和"985工程"专项资金产生了积极的、显著的影响,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其执行效率、公开性和增强成本与收益意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允修 宗刚
分析探讨了高等教育项目引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并就我国高等教育重大项目——“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中如何实施项目管理提出了几点初步设想。
关键词:
现代管理 高等教育 项目管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国强
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五年来各类高等教育"创优"工程项目实施成效进行总结概括的基础上,梳理了"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创优"工程项目调整政策方向、改进实施方式的转折过程,指出了高等教育"创优"工程项目改进实施方式面临的核心问题,并从资源统筹、合理评价、精准投入三个方面,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创优"工程项目改进管理和实施方式的若干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新立
在高等教育发展中进行重点建设,是我国政府的一贯方针,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重点建设是在资源相对不足情况下发展高等教育的有效措施。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继续坚持重点建设的方针,必将有力地带动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同时,也会为应对世界性的高等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做出有益的探索。一、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为探索新中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道路,1954年原高等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重点高等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战略已开始从单位制到项目制的战略转型:建国后重点高校建设有明显的"单位制"特征;"211工程"、"985工程"具有"项目制"的部分特征;"2011计划"已具有显著的"项目制"特征。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实现战略转型的基本思路是淡化或停止实施"单位制",深化和扩大实施"项目制"。为顺利实现这种战略转型,必须拓展国际视野,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制度建设,深入开展体制机制创新。
关键词:
单位制 项目制 高等教育 重点建设 战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远
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技术类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之一,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技术类无形资产产生的价值。因此,合理评估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价值直接影响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整体价值。本文针对如何提高技术类无形资产评估的准确性,着重分析案例评估实务中折现率和分成率存在的问题,并对原评估方案进行改进,合理性、敏感性以及一致性分析表明改进方案更具合理性。
关键词:
收益法 技术类无形资产 折现率 分成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红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开展得较晚,发展很快,特别是高等教育评估的实践活动蓬勃发展,但教育评估的理论研究与国外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理论研究不足的体现之一就是与评估相关的一些概念模糊不清,这些给评估实践造成了相当的制约。本文拟从理论上将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作简单梳理,并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作进一步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