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65)
- 2023(17541)
- 2022(15274)
- 2021(14432)
- 2020(12362)
- 2019(28831)
- 2018(28870)
- 2017(56575)
- 2016(30710)
- 2015(35210)
- 2014(35499)
- 2013(35228)
- 2012(32572)
- 2011(29456)
- 2010(29784)
- 2009(27835)
- 2008(27651)
- 2007(25005)
- 2006(22053)
- 2005(19552)
- 学科
- 济(127086)
- 经济(126934)
- 业(90092)
- 管理(87972)
- 企(67806)
- 企业(67806)
- 方法(58443)
- 数学(51219)
- 农(50774)
- 数学方法(50514)
- 农业(33477)
- 中国(33348)
- 财(32944)
- 业经(30159)
- 学(26766)
- 制(26141)
- 地方(24921)
- 贸(24189)
- 贸易(24180)
- 易(23514)
- 银(20482)
- 务(20458)
- 银行(20427)
- 财务(20374)
- 财务管理(20318)
- 理论(19856)
- 行(19428)
- 企业财务(19143)
- 技术(19077)
- 环境(19017)
- 机构
- 学院(450174)
- 大学(448850)
- 济(179237)
- 管理(176512)
- 经济(175199)
- 理学(152234)
- 理学院(150597)
- 管理学(147851)
- 研究(147314)
- 管理学院(147048)
- 中国(112886)
- 京(95243)
- 科学(92473)
- 农(86287)
- 财(83268)
- 所(75494)
- 业大(71237)
- 中心(68886)
- 研究所(68197)
- 江(67318)
- 农业(66802)
- 财经(66416)
- 北京(60213)
- 经(60164)
- 范(58738)
- 师范(58215)
- 州(54418)
- 经济学(52730)
- 院(52593)
- 财经大学(48980)
- 基金
- 项目(298854)
- 科学(233003)
- 研究(218683)
- 基金(214625)
- 家(186497)
- 国家(184895)
- 科学基金(157838)
- 社会(135433)
- 社会科(127941)
- 社会科学(127903)
- 省(117815)
- 基金项目(114240)
- 自然(103075)
- 自然科(100555)
- 自然科学(100525)
- 教育(100423)
- 自然科学基金(98698)
- 划(98297)
- 编号(91636)
- 资助(89049)
- 成果(74564)
- 重点(66444)
- 部(66026)
- 发(63707)
- 课题(62122)
- 创(60957)
- 科研(57280)
- 创新(56894)
- 教育部(56085)
- 大学(55666)
- 期刊
- 济(200099)
- 经济(200099)
- 研究(130464)
- 农(83172)
- 中国(82335)
- 学报(72389)
- 科学(65666)
- 财(63725)
- 管理(60988)
- 农业(56217)
- 大学(54882)
- 学学(51835)
- 教育(46746)
- 融(42107)
- 金融(42107)
- 技术(39192)
- 业经(37215)
- 财经(32043)
- 经济研究(29861)
- 问题(28136)
- 业(27399)
- 经(27254)
- 版(22749)
- 图书(22700)
- 技术经济(22416)
- 理论(22314)
- 科技(20793)
- 统计(20684)
- 商业(20604)
- 实践(20374)
共检索到659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长健 辛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为利益关系。从哲学的主客体二元对立出发,利益是独立于主体世界而存在。利益是人的本能追求,是人们奋斗的动力之源。转型社会下各种利益群体逐渐显化、利益矛盾空前尖锐、利益需求的多元化不断显现,因此同样作为社会主体之一的农民工的利益理应也愈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以利益参与、利益发展、利益和谐为逻辑起点,我们透彻分析了农民工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中的障碍,以动力、基础、主导、发展为基点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利益生成和利益驱动机制、利益表达和利益代表机制、利益分配和利益保障机制、利益协调和利益共享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崔秀荣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队伍迅速壮大,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的出现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因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民工问题。尽管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但实际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导致了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产生。究其深层原因还在于我国农民工权益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保护。因此,积极探索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机制,调动农民工参加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既是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农民工权益 法律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晨夕
随着农民工代际转移,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生力军。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程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各方面有着自身的特征,这给和谐社会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及"三农"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一庞大群体,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合法权益显得尤为紧迫。通过探讨农民工权益受侵害原因,尝试提出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特征 权益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云霞
"用工荒"实质上是民工权利荒,是农民工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和回应的"诉求荒"。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民工依然未能摆脱低工资、低待遇、低保障、低权利的生存状态,诉求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进一步加剧了用工结构短缺。赋予农民工应有的社会地位,从法律上切实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是破解"用工荒"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农民工 权利缺失 权益保护 用工荒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金华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以劳资关系为核心的农民工问题,正在影响并制约着我国经济和谐发展。,但我国劳动法律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所提供的保护存在不足。对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民工劳资关系权益的法律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法 劳动权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范艳萍
该文从国家与地方政府、资方(工厂)和农民工三类利益相关者互动的视角,讨论了《劳动合同法》立法与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农民工权益保护状况及其原因。研究发现,权益保护现状并不乐观,《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过程中政府与资方加强联合,通过制造"去合法化"条件、选择性利用政策等方式,农民工权益被阻隔在法律保护之外;进而,农民工自身产生了畏惧心理,缺乏维权的内在动力与意愿,形成地方政府、资方和农民工三方"共谋"的局面。
关键词:
农民工 权益保护 利益相关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芙 段文静
本文从强化立法有利于加快制度创新、法律援助制度有助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改善农民工生活状况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长效法律机制,来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这一目前社会热点问题。
关键词:
农民工权益 长效法律机制 思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卫民
加强农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收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文章阐述了农地流转视角下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认为农地流转中一定要让利于民,遵循平等保护和确保收益的价值理念,健全法律法规是前提,规范政府职责是核心,构建市场机制是关键,完善社保体系是保障。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民土地权益 平等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晶
农民工是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产物,由于其自身和社会的原因导致其权益经常遭到侵害。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农民工这个庞大弱势群体的利益,赋予其应有的社会地位,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农民工 和谐社会 弱势群体 法律保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陆文聪 李元龙
文章从环境公平的视角,在阐述农民工面临的环境不公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研究农民工健康权益与环境不公关系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揭示环境不公情况下农民工健康损害程度与社会经济地位、人体易感性、环境污染暴露和政府干预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认为,政府应该为农民工建立一个高效的社会与医疗保险制度,以实现农民工私人环境健康损害成本的外部化。这不完全是政府给予农民工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对农民工以损害自身健康为代价换取的一种经济补偿。
关键词:
农民工 健康权益 环境公平 社会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安
当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权益受损难以救济。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要创新制度,建立平等的就业环境,改革户籍制度,统筹社会保障,修改劳动立法,建立正式和非正式组织,创新纠纷解决机制,培育中介组织。
关键词:
农民工 权利保障 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玉瑶
为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改革政策,面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中成员权的保护问题,从农民相关权益受损现状、原因着手分析,为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完善权利保护救济机制,做出相关提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屈志一
我国城乡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农村生产结构转变带来了劳动关系的新问题。这与城乡协同发展背景下农村生产关系转变有关,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乡村产业振兴与城乡产业交流使得农村劳动关系具有复杂性,对此,如何保护好农民劳动权益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与保障。为了保障乡村振兴与城乡协同稳定发展,本文给出保护农民劳动权益的法律对策措施。
关键词:
劳动权益 乡村振兴 法律法规 城乡协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孝彦
加强和完善对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是必要的。为了解决农民工权益的保护问题,应当取消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的规定;应当扩大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把农民工讨薪诉讼纳入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在涉及农民工的相关诉讼中,应当降低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应当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在争议的案件事实最终真伪不明时,由雇主承担败诉的风险;应当建立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的检察长追缉制度;应当针对农民工完善欠薪支付令制度并建立农民工诉讼案件执行的绿色通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