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1)
- 2023(13585)
- 2022(11366)
- 2021(10530)
- 2020(8998)
- 2019(20364)
- 2018(20216)
- 2017(38519)
- 2016(20851)
- 2015(23647)
- 2014(23303)
- 2013(22568)
- 2012(20762)
- 2011(18508)
- 2010(18354)
- 2009(16936)
- 2008(16699)
- 2007(15020)
- 2006(12948)
- 2005(11375)
- 学科
- 济(80076)
- 经济(79951)
- 管理(66460)
- 业(59939)
- 企(50837)
- 企业(50837)
- 方法(37380)
- 数学(32279)
- 数学方法(31767)
- 财(25312)
- 农(22609)
- 中国(22403)
- 制(19520)
- 业经(18678)
- 学(16852)
- 务(16035)
- 财务(15973)
- 财务管理(15932)
- 企业财务(15159)
- 农业(14938)
- 地方(14220)
- 理论(14049)
- 贸(13622)
- 贸易(13614)
- 体(13610)
- 易(13271)
- 银(12906)
- 技术(12894)
- 银行(12871)
- 和(12751)
- 机构
- 大学(290219)
- 学院(288372)
- 济(115132)
- 经济(112690)
- 管理(110787)
- 理学(95382)
- 研究(94510)
- 理学院(94362)
- 管理学(92488)
- 管理学院(91947)
- 中国(71866)
- 京(61102)
- 科学(57420)
- 财(56772)
- 农(48020)
- 所(46415)
- 中心(44952)
- 江(44663)
- 财经(44315)
- 业大(43444)
- 研究所(41752)
- 经(40348)
- 北京(37634)
- 农业(37590)
- 范(36719)
- 师范(36221)
- 经济学(35788)
- 院(35091)
- 州(34659)
- 财经大学(33088)
- 基金
- 项目(196967)
- 科学(155654)
- 基金(143898)
- 研究(143601)
- 家(126041)
- 国家(124962)
- 科学基金(107795)
- 社会(91526)
- 社会科(86586)
- 社会科学(86562)
- 省(76881)
- 基金项目(75517)
- 自然(70483)
- 自然科(68858)
- 自然科学(68834)
- 教育(68039)
- 自然科学基金(67595)
- 划(65137)
- 资助(58710)
- 编号(57599)
- 成果(46940)
- 重点(44996)
- 部(44376)
- 创(41425)
- 发(41213)
- 课题(40385)
- 制(40299)
- 创新(38800)
- 教育部(38467)
- 科研(38339)
- 期刊
- 济(127257)
- 经济(127257)
- 研究(83140)
- 中国(61974)
- 财(47500)
- 学报(47151)
- 管理(43754)
- 农(43668)
- 科学(42551)
- 大学(37197)
- 教育(35300)
- 学学(34868)
- 农业(29403)
- 技术(28229)
- 融(25405)
- 金融(25405)
- 财经(22966)
- 业经(20197)
- 经(19746)
- 经济研究(19346)
- 问题(16466)
- 业(15567)
- 版(14942)
- 图书(14019)
- 技术经济(13889)
- 理论(13278)
- 财会(12974)
- 科技(12921)
- 贸(12541)
- 统计(12349)
共检索到433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芳 董大奎
建设"校中厂、厂中校"实践基地是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本文提出了基于"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校企紧密合作的模式。"校中厂、厂中校"实践基地的成功运行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利益的驱动;需要建立起良好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同时,还应形成价值认同的"基地文化",实现实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校、企业和学生"多赢"的结果。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校中厂、厂中校” 工学交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涤非 王生雨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有很多典型的模式,"校中厂、厂中校"便是其中值得尝试的模式之一。"厂中校"已有较多的实践,"校中厂"目前仍处于不同角度与深度的探索。文章着眼于高职院校"校中厂、厂中校"实践过程中问题的分析,力求寻找改进之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炜
校企共同体是校企双方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协议形式缔约建设的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利益实体,是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通过走访调查分析校企共同体的"校中厂"运行现状,建议重点从优化顶层设计、打破地理局限、深化资源共享、项目专业共建、师资团队共融、校企文化共育等方面创新和完善运行机制。
关键词:
校企共同体 校中厂 高职院校 企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军 周明建
校企合作是实现职业学校学生角色转换,保障职业教育培养质量,强化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必由之路。长沙财经学校以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的整体实施为契机,以四个重点建设专业为抓手,对本地区这四个行业的特点及人才需求进行分析,探索在校企合作中如何发挥双方的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双方的利益互惠,从而达到企业与学校的共赢。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优势互补 利益互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度坤
针对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在实施技能教学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校中厂"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学校通过引厂入校,在校内建立"校中厂"教学基地。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企业资源,由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共同开发课程,实施教学。最后,以本校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其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并对最终的实施效果做了分析,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与教学做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斌 李慧
我国城乡居民电价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即城乡居民、生产经营企业、各级政府,实现利益共赢是理论界和实业界乃至政府相关部门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文在对我国居民电价预测仿真分析、博弈均衡及利益协调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成熟国家或地区关于居民电价管理经验,探索了我国居民电价政策的利益机制构建问题,并从阶梯电价、电价补贴、控制电网行业盈利预期等方面提出相应实施路径和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石华 徐元俊 罗孝高
股份制"校中厂"实训基地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集团签订股份制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公司,对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内开展实训教学。这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问题及管理问题,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股份制"校中厂"实训基地要通过建立理事会开展决策、委任职业经理人参与企业经营、建立规范的人财物管理制度以及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式完善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黎明
本文从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必要性着手,通过对校企合作平台的定义、分类的研究,从构建校企合作的利益链、增强学校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完善校企合作平台的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思路,旨在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利益 平台 校企合作 高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东明 王忠诚 李贺伟 沈会超
通过向职业院校和企业发放调查表,调查并分析职业院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不同需求和矛盾,研究如何建立双方的利益平衡机制。最后得出,只有通过政府扶持,校企双方努力搭建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或者通过职教联盟和职教集团等新形式实现双方利益平衡,校企合作才能长远,并给双方带来收益。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企业 需求 利益平衡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桂林 童云飞 巢新冬
集团化办学条件下的"厂中校"建设是指在集团化办学条件下,职业院校和企业实现全方位对接,双方遵循"校外基地教学化"的原则,系统架构以课程为载体、将教室建在企业车间、将课堂链接到生产线上、将教学回归到真实产品制作中的生产性教学基地。其特点是强调生产过程中教学元素的增设,教学过程的项目(任务)设计,实践过程中的"双师"辅导,教学评价中的生产性考核,职业素质的企业文化熏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冷士良 张达志 柳峰
创业教育目标是指创业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是创业教育总体设计所要解决的基本定位问题。本文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三者融合实施的角度,提出了基于"校中厂"的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目标,设计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五个实践环节。
关键词:
校中厂 创业教育目标 路径设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廖细春
契合高等职业教育属性要求的教学组织范式能助推教学改革,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校中厂"以其融合教学生产的双重功能,革新高职教学组织范式,构建起以行动导向为指导的行动体系教学框架,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用以对接企业标准精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中厂” 教学组织范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蒙忠
建立"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重要模式,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同时还是资源优化整合和高效利用的最佳平台。文章分析了当前"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合作模式在思想认识、管理机制和运行制度上存在的不足,提出要通过校企共同体、产教共同体、学工共同体这三个"共同体"合作办学制度建设,来实现和确保校企深度融合的"厂中校"合作办学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厂中校 校企合作 办学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娜 孙娜
探索建立"校中厂",将现代工厂引入学校,将职业教育的教学行为融入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符合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文章分析了推动高职院校"校中厂"运行的三个主要内在动力,积极探索学校、企业以及政府三方在"校中厂"运行过程中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中厂 运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绮云 万伟平
校企合作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由于政府未能有效介入校企合作,职能缺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主导作用,导致校企合作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困境无法解决。政府要有效介入校企合作,发挥好政府的主导、协调、监督、推动等作用;各级地方政府和人大要重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推动校企合作法律体系建设,从而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