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70)
- 2023(19388)
- 2022(16411)
- 2021(15299)
- 2020(12554)
- 2019(29136)
- 2018(29086)
- 2017(55119)
- 2016(30158)
- 2015(34010)
- 2014(34242)
- 2013(33457)
- 2012(31042)
- 2011(27982)
- 2010(28271)
- 2009(25833)
- 2008(24979)
- 2007(22235)
- 2006(19621)
- 2005(17043)
- 学科
- 济(124132)
- 经济(123985)
- 管理(82715)
- 业(81590)
- 企(64160)
- 企业(64160)
- 方法(53301)
- 数学(46328)
- 数学方法(45552)
- 农(41330)
- 中国(35556)
- 地方(30866)
- 业经(29483)
- 财(28923)
- 农业(27455)
- 学(27395)
- 制(23493)
- 理论(21147)
- 贸(20444)
- 贸易(20429)
- 易(19726)
- 银(19661)
- 银行(19610)
- 技术(19110)
- 和(19059)
- 融(19049)
- 金融(19040)
- 环境(19024)
- 行(18833)
- 发(17493)
- 机构
- 学院(423913)
- 大学(421720)
- 管理(164900)
- 济(164441)
- 经济(160626)
- 研究(144270)
- 理学(142082)
- 理学院(140435)
- 管理学(137523)
- 管理学院(136762)
- 中国(108109)
- 科学(91279)
- 京(90914)
- 农(75422)
- 财(75291)
- 所(72786)
- 江(66903)
- 中心(66367)
- 研究所(66341)
- 业大(65870)
- 财经(59387)
- 范(58280)
- 农业(58092)
- 师范(57644)
- 北京(57043)
- 经(53897)
- 院(52989)
- 州(52169)
- 经济学(48261)
- 技术(47450)
- 基金
- 项目(290667)
- 科学(227704)
- 研究(212161)
- 基金(208080)
- 家(181958)
- 国家(180396)
- 科学基金(154552)
- 社会(131531)
- 社会科(124326)
- 社会科学(124291)
- 省(116061)
- 基金项目(109743)
- 自然(101197)
- 自然科(98828)
- 自然科学(98803)
- 教育(98581)
- 自然科学基金(96960)
- 划(96602)
- 编号(87798)
- 资助(86189)
- 成果(71064)
- 重点(65269)
- 发(64342)
- 部(63006)
- 课题(61471)
- 创(59774)
- 创新(55747)
- 科研(55336)
- 教育部(53604)
- 大学(53401)
- 期刊
- 济(187133)
- 经济(187133)
- 研究(123071)
- 中国(88365)
- 农(71770)
- 学报(69453)
- 科学(63421)
- 管理(61197)
- 财(56942)
- 教育(53431)
- 大学(53040)
- 学学(49891)
- 农业(48872)
- 技术(40222)
- 融(38299)
- 金融(38299)
- 业经(33903)
- 经济研究(28595)
- 财经(28199)
- 业(24118)
- 问题(24038)
- 经(24026)
- 图书(22656)
- 版(21341)
- 科技(20764)
- 技术经济(20439)
- 统计(19690)
- 资源(19476)
- 理论(19244)
- 商业(18767)
共检索到633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玢 左俊玮
赣南古村旅游作为以独特文化为根基的一种旅游业态,其发展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的目标,并已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引擎。然而,由于当前古村发展的各类主流模式仍旧受到地方政府资金短缺、旅游开发非专业化、监管权责不明等问题的限制,阻碍了古村落再生发展的进程。针对此类问题,对古村再生开发过程中各方利益主体关系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一套政企合作的多元化开发模式,并根据当前政策完善政企合作项目融资操作细则,同时通过制度立体化建设、古村经济文化价值挖掘和合作监管机制三个关键政策,确保古村再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赣南古村落 再生发展模式 旅游 利益主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庆杰
农村空心化所导致的农村产业凋敝、社会散落、文化失序的公共性消解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发展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空间分析路径能够为乡村社会秩序和公共性建构提供一种结构和关系路径。研究发现传统民间文化仪式能够在个体、家庭、宗族、宗族之间、村落之间、跨越省域的空间之间进行有效社会整合,进而建构空间社会网络的公共性。仪式的神圣空间和世俗空间、制度空间和民间空间中多元参与主体在博弈实践中探索行动边界与合作共识之可能性。因此民间信仰仪式的空间流动拓展、多元参与主体的博弈共识能够形成合力,促进乡村社会公共性的重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海萍 王燕华 李经龙
古村落型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均衡关系一直倍受关注。文章通过对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旅游开发历程、现状深入的调查,对西递、宏村两种旅游开发模式下的经济、社会影响做了比较,指出古村落型世界遗产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实施社区参与的开发模式(Commun ity-BacedDevelopm ent)的同时融入企业经营因素,根据当地实际探索适宜的开发模式。
关键词:
古村落 社区参与 西递 宏村 开发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邵秀英 冯卫红
古村落是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的重要载体,贫困却是古村落的普遍现象。以保护为基础、产业为途径、减贫为目标,实现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与社区发展协调统一,是古村落面临的主要任务。山西省是我国古村落遗存最多的省区之一,目前古村落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传统农业、旅游开发以及资源开采等产业类型,不同的模式面临的保护与减贫任务各有侧重。本文根据山西省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价值、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以及产业发展的潜力,从产业发展角度提出旅游开发、文化创意、生态农业、政府救助等适于古村落保护与减贫发展的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适用对象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古村落保护 减贫模式 山西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凡 蔡桢燕
古村落既是旅游的热点,也与其他类型风景区存在差异。本文以广东省大旗头古村为例,应用利益主体理论,在对利益主体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利益主体的层次分析模型、概念模型,并提出假设命题,对模型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可靠性和拟合程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对上述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并构建起大旗头古村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图谱。研究表明,古村落不同利益主体的关注点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但对古村落的文化和环境方面是共同关注的地方。最后,根据通径决定系数的差异,将古村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密切型、中间型和疏
关键词:
利益主体 旅游开发 大旗头古村 通径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洪霞芳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利益的关系,社区居民普遍处于利益被排斥的无权状态,导致了旅游发展中尖锐的社会冲突,这逐渐成为我国旅游发展面临的最大约束和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源。增权是促进旅游发展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图基于增权视角,以江西省婺源县古村落旅游发展为例,探索旅游增权去权理论应用于江西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实践。
关键词:
增权 古村落 旅游发展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徐欣云 刘迪
古村落档案"泛化"现象与"正统"现象相比较而存在,"正统"现象有章可循,而"泛化"的文化遗产档案是古村落的身份证。古村落档案"泛化"现象依据形成者,可分为"他者"调查记录的文本、村民"自我"传世的文献、乡村博物馆的记录三种。"泛化"收集有主体多元化、内容扩大化、时间随时化等特征,可适应古村落档案"泛化"现象,主张村民自觉参与,采用田野征集、收购、捐赠等具体方式,这具有方法论上革新的意义。
关键词:
档案 古村落 泛化 博物馆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庆 张勇
古村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区域特色。在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建设中,对古村落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资源开发不当或过度、发展模式与当地社会不协调等问题还造成传统文化传承的困难,导致古村落资源开发与当地人居生活和生态环境不均衡发展,影响了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开发中实现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需要创新古村落旅游发展模式,实现古村落资源保护与人居环境和谐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庆 张勇
古村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区域特色。在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建设中,对古村落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资源开发不当或过度、发展模式与当地社会不协调等问题还造成传统文化传承的困难,导致古村落资源开发与当地人居生活和生态环境不均衡发展,影响了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开发中实现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需要创新古村落旅游发展模式,实现古村落资源保护与人居环境和谐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生东
古村落已经成为一类重要的旅游景点,然而随着旅游开发的推进,旅游者的进和原住居民的退,使古村落面临过度商业化与空心化的困境。运用生态学的共生理论,以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为案例,分析了古村落空间的演化轨迹,结合村落遗产旅游从物质景观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到农业遗产的开发历程,提出了村落遗产旅游的共生整体开发模式。并认为留住村落原住居民,合理分配相关者利益,活态保护村落整体遗产是村落遗产旅游共生整体开发的保障。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古村落 遗产旅游 整体开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文智 张薇 庄志民
村落式农家乐集群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形态,在发展中受到传统经营理念的桎梏而表现出诸多问题。本文以苏州市明月湾古村落为例分析发现,村落内部一般存在成熟型、潜力型、粗放型和滞后型四类农家乐经营业主,其利益诉求各有侧重,由此在满足与平衡不同利益诉求的基础上,要引导村落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经营,鼓励农户纵向合作与联合体经营,补齐农家乐产业链条,实现农家乐专业化、规模化与品牌化经营,从而推进村落式农家乐集群经营创新。应积极建立相应的配套管理机制,利用当地政府和农家乐协会的力量,为农家乐分工与合作经营提供相应的公共设施、服务平台及一些专项性政策措施,改善农家乐经营的整体环境,扩大村落旅游利益分享空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建生 党昱譞 曹佳慧 李裕瑞 吴晓燕 郑翔
研究目的:农村居民点重构是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保障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和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综合措施,但部分实践忽视了农户的利益导向,造成农民利益受损,违背了政策初衷。本文基于农户利益导向视角,以江西省赣县南塘镇大都村为案例,深度解析其在重构过程中的实施过程、运作模式、治理方式、重构效果,并提炼出农户利益导向的农村居民点重构模式的理论特征。研究方法:行为事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分期分批的实施方式与农民建房需求周期相吻合;自下而上的理事会运行方式体现了农民的自主地位,实现了农村的自主管理;农户利益导向的农村居民点重构既包括对其生活、生产、生态等方面的改善,又体现在整个过程的知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贺海芳 郑侃 倪绍敏 冷浩然
古村落是农耕文明时期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以江西省古村落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对近20年来江西古村落的研究历程进行梳理,重点将目前研究内容分为基于古村落个体研究的一般性结论、古村落文化遗产研究、古村落保护策略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总结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展望,以期为江西古村落的保护、发展及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江西 古村落 研究综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熊超 夏健
村民是古村落保护的主体,研究认为村民的组织动员及意愿表达机制是村民参与保护的关键。通过"村民本位"的社会网络建构将原子化的村民组织起来,通过村民参与的自上而下的保护和村民自下而上的日常性保护措施健全村民参与的意愿表达机制,最终建构村民参与的古村落保护模式。
关键词:
古村落保护 村民本位 社会网络 村民参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运娟 程宪文
本文在分析赣南脐橙业发展现状及提出赣南脐橙现有供应链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针对当前发展现状的"政府主导型"赣南脐橙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并从协会和合作组织的建设、市场开拓和品牌维护、赣南脐橙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建设、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就"政府主导型"赣南脐橙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现实运作进行了理论探讨。
关键词:
赣南脐橙业 供应链管理模式 构建与运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