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1)
- 2023(11752)
- 2022(10160)
- 2021(9568)
- 2020(8338)
- 2019(19371)
- 2018(19394)
- 2017(37305)
- 2016(20555)
- 2015(23454)
- 2014(23709)
- 2013(23208)
- 2012(21561)
- 2011(19280)
- 2010(19195)
- 2009(17736)
- 2008(17367)
- 2007(15623)
- 2006(13156)
- 2005(11523)
- 学科
- 济(82456)
- 经济(82352)
- 管理(58299)
- 业(54340)
- 企(44130)
- 企业(44130)
- 方法(40670)
- 数学(36269)
- 数学方法(35776)
- 农(23318)
- 财(22854)
- 中国(20190)
- 学(18755)
- 制(16536)
- 业经(16222)
- 地方(15717)
- 农业(15085)
- 务(14512)
- 财务(14453)
- 财务管理(14415)
- 贸(14250)
- 贸易(14248)
- 易(13827)
- 企业财务(13637)
- 理论(13193)
- 和(12520)
- 银(12239)
- 银行(12196)
- 体(11928)
- 融(11757)
- 机构
- 学院(288647)
- 大学(288292)
- 济(113962)
- 管理(111924)
- 经济(111292)
- 理学(96150)
- 研究(95455)
- 理学院(95108)
- 管理学(93237)
- 管理学院(92715)
- 中国(72696)
- 京(61408)
- 科学(60651)
- 农(54922)
- 财(52666)
- 所(48745)
- 业大(47488)
- 中心(46402)
- 江(44778)
- 研究所(44413)
- 农业(43498)
- 财经(42006)
- 经(38096)
- 北京(37948)
- 范(36980)
- 师范(36528)
- 院(34973)
- 州(34931)
- 经济学(34408)
- 技术(32354)
- 基金
- 项目(197633)
- 科学(154108)
- 基金(142230)
- 研究(141310)
- 家(125434)
- 国家(124418)
- 科学基金(105750)
- 社会(87333)
- 社会科(82669)
- 社会科学(82642)
- 省(78445)
- 基金项目(75423)
- 自然(70368)
- 自然科(68706)
- 自然科学(68678)
- 自然科学基金(67401)
- 划(66739)
- 教育(66257)
- 资助(58868)
- 编号(58180)
- 成果(46665)
- 重点(44793)
- 部(43851)
- 发(41848)
- 创(40740)
- 课题(40304)
- 科研(38704)
- 创新(38193)
- 计划(37616)
- 教育部(36868)
- 期刊
- 济(121454)
- 经济(121454)
- 研究(78444)
- 中国(58982)
- 学报(49138)
- 农(49112)
- 科学(43727)
- 财(43451)
- 管理(38884)
- 大学(36397)
- 学学(34456)
- 农业(32980)
- 教育(30636)
- 技术(27183)
- 融(23900)
- 金融(23900)
- 业经(20623)
- 财经(20452)
- 经济研究(18684)
- 业(17822)
- 经(17541)
- 问题(16744)
- 统计(15128)
- 版(15110)
- 技术经济(14274)
- 图书(13829)
- 资源(13704)
- 策(13319)
- 理论(13177)
- 科技(12963)
共检索到421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丽 师学义 曲福田
采用问卷调查与社会统计方法对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困境调查,分析了不同利益主体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社会认知、指标分配和实施作用的态度。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一项为实现土地利用公共利益的制度安排,以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为核心的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供给,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结构转型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需求存在矛盾,为从制度分析视角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实施 问卷调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夏春云 严金明
研究目的:为科学地开展上轮规划实施评价提供依据,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和系统工程分析方法。研究结果: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构建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结论:系统地设计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政策执行评价指标(控制指标)体系、土地利用程度提升评价指标(非控制指标)体系、规划方案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规划实施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健 王雷 欧名豪
规划环评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过程中不可或缺,它对于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界定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的内涵,阐述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的研究现状及目的意义,同时探讨了我国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的必要性和关键点,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与规划环评在目标与过程、管理与制度方面实现一体化的思路和方法,为科学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为能有效地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化和解决规划环评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环评 一体化实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焱 黄贤金
文章在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生态效益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现阶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生态效益评价的内容,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生态效益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生态效益 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丽 曲福田 师学义
研究目的: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土地利用规划中利益均衡问题的产生背景、原因及其理念。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可以减少私人决策对社会造成的损失,防止因市场失灵造成的土地资源低效利用。但是,中国现行规划在土地利用主体利益均衡方面存在制度缺陷,使其难以解决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这是现行规划实施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的本质是技术支持下的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应树立土地利用主体的利益与责任、以及利用中的代际之间、人地之间的均衡观,注重土地利用的多目标协调,实现规划代内利益均衡和代际间公平的同时,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利益均衡 外部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未 黄贤金
研究目的明确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利益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实现规划实践的公平性。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中国土地的国家和集体所有性质决定了土地利用规划是公众利益的代表。当前中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在此方面进展滞后,存在诸多问题。(2)西方国家公众利益规划范式的变迁和转移历程的回顾与总结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结论基于“时间”与“空间”和“效率”与“公平”之间平衡的原则,给出公众利益价值取向的基本评判标准。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公众利益 价值取向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宏 邓红蒂 王恒
采用资料比较与归纳分析方法,总结了上轮规划实施评价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需求、围绕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建设目标,提出在《土地管理法》修订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条例》研究制定中,明确涉及规划实施评估的条款;对规划实施评估的目的、时限、主体、程序予以规定;并依据规划层级的不同功能定位和评估需求,开展工作体系与技术体系等基础建设工作,为建立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完善规划体系和保障规划顺利实施提供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婉晶 揣小伟 黄贤金 郭怀成
研究目的:全面回顾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法,对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系统评述,梳理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方法及评价流程。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内涵的界定、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级别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和评价方法选择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研究结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系统,建立综合、系统、高效、动态的评价方法体系,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管理体系,促进规划实施评价在规划中的应用等是未来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土地规划 规划评价 土地利用 规划实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健 苏黎馨
我国城市规划(城规)与土地利用规划(土规)从各自为政到矛盾激化,再走向统筹融合的互动过程,与相关参与主体愈发多元且利益分化格局逐渐复杂有着密切关系。发展趋势表明,政府发挥着最关键的作用,但需要从纵向和横向府际关系来细化对政府主体的认识。未来,随着政府角色转型、公众参与机制健全、城乡统筹用地、市场监管体系成熟,多元主体的相互制衡将成为引导规划编制价值理性的核心机制,从而促使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两规融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美球 魏晓华 刘桃菊
土地利用规划是协调社会经济活动中各方利益冲突、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手段,而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不同行政级别之间、土地发展权与公共利益这三对关系的协调是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协调各方利益的主要体现。本文通过大量文献综述,对国外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协调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不同行政级别之间、土地发展权与公共利益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我国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修编提供积极的借鉴。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关系协调 国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骆东奇 罗光莲 张孝成 田水松
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规划基本特性分析,提出土地利用规划生态风险源的五个方面,即土地利用规划的预测性、实施的长期性、决策主观性、土地利用的低可逆性、土地资源的系统性,描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生态风险的主要表征:诱发泥石流或其发生频率增加、水土流失加剧、人居环境恶化、森林覆盖率降低、气候异常变化。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风险 风险源 风险表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杰 欧名豪 刘琼 欧维新
情景分析是指,在对过去历史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构想,提供详细的、逻辑一致的情景方案,最后分析各种情景下对应的决策或采取的措施。首先应分析土地利用系统组成,研究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的利益相关者,将之划分为若干群体。然后,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典型调查和访谈,明确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分析当前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罗列出能够影响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邓红蒂 俞冠玉 张佳 刘康 田志强
研究目的:分析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公众参与案例,总结国内公众参与的实践,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公众参与对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行性有积极的作用。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应体现以人为本、统筹兼顾、集思广益、科学论证、民主决策的规划理念,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需从符合国情和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的角度进行完善。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公众参与 案例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群 喻光明 张文波 车懿 林小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包括对传统环境影响评价要素的影响及对区域人—地系统的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刚性方案与弹性方案的环境影响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使得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变得更为复杂。鉴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一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特殊性,提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生态满意度评价的方法。根据仙桃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识别了各种污染源。在MAPGIS支持下进行了面域分析与空间统计处理,预测了规划实施后主要环境指标的变化;根据预测的规划实施后的生态指标变化,进行生态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规划区预测生态满意度值为74.85,生态环境总体处于良好水平,但水污染还比较严重,应该加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贾克敬 谢俊奇 邓红蒂
研究目的:识别与分析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地质环境因素,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因果分 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与地质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研究结论:地质环境因素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地质环境因素 识别与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