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4)
2023(12481)
2022(10081)
2021(9507)
2020(7809)
2019(18062)
2018(17833)
2017(34989)
2016(18704)
2015(21052)
2014(21275)
2013(20291)
2012(17984)
2011(15787)
2010(15506)
2009(14020)
2008(13852)
2007(12425)
2006(10553)
2005(9730)
作者
(49755)
(41008)
(40906)
(39262)
(26434)
(19575)
(19013)
(16199)
(15961)
(14821)
(14159)
(13925)
(13075)
(13051)
(12783)
(12647)
(12340)
(12026)
(11977)
(11907)
(10131)
(9967)
(9650)
(9597)
(9381)
(9327)
(9071)
(9038)
(8250)
(7932)
学科
(73661)
经济(73586)
(54251)
管理(53075)
(43757)
企业(43757)
方法(35676)
数学(31686)
数学方法(31311)
中国(22729)
(22665)
银行(22518)
(21762)
(21078)
(20536)
(20213)
业经(17354)
(16710)
金融(16708)
(13998)
财务(13949)
财务管理(13911)
(13417)
贸易(13404)
农业(13190)
企业财务(13174)
(12891)
理论(12793)
地方(12593)
(12262)
机构
学院(251860)
大学(250564)
(105792)
经济(103618)
管理(101331)
理学(85978)
理学院(85200)
管理学(83778)
管理学院(83297)
研究(74917)
中国(69220)
(53391)
(51188)
财经(42546)
科学(41483)
(39044)
(38743)
中心(38599)
(36247)
(34821)
经济学(33891)
业大(33081)
财经大学(32062)
北京(31682)
(31450)
研究所(30935)
经济学院(30725)
(29787)
师范(29483)
(28277)
基金
项目(165850)
科学(132316)
研究(124458)
基金(122519)
(104372)
国家(103484)
科学基金(91544)
社会(80656)
社会科(76512)
社会科学(76491)
基金项目(64480)
(64050)
自然(58438)
教育(58331)
自然科(57142)
自然科学(57131)
自然科学基金(56103)
(53143)
编号(51233)
资助(50276)
成果(40110)
(37262)
重点(36780)
(35112)
(34617)
课题(34103)
国家社会(33824)
教育部(33122)
创新(32825)
人文(32626)
期刊
(114607)
经济(114607)
研究(78862)
中国(48251)
(43373)
(43123)
金融(43123)
管理(38755)
(32744)
学报(32368)
科学(31680)
大学(26610)
学学(25125)
教育(25085)
技术(24099)
财经(21741)
农业(20301)
业经(19570)
(18510)
经济研究(17719)
问题(15343)
理论(14281)
实践(13006)
(13006)
财会(12438)
技术经济(12416)
商业(12181)
(12024)
现代(11729)
统计(11296)
共检索到383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超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多层资本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利率作为调节资本市场货币供求关系的重要杠杆,其形成机制和发挥作用以及向着市场化导向转变的各项条件也日趋成熟,这必然会对长期处于行政干预下的利率形成机制的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诸多的风险。本文在阐述利率及利率市场化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指出了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取向下主要面临着信用风险、盈利风险和利率风险,并就每一种风险产生的机制及其规避策略进行研究,着重从表外业务金融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建立科学的风险识别防范机制以及加强提高现代金融衍生工具组合的使用等来改善目前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质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巫卫专  
在利率市场化提速与商业银行经营状况下滑并存的背景下,本文基于利率市场化影响商业银行的一般逻辑和现实情况,选取2007~2014年13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经营绩效和经营风险两个角度深入考量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通过利差效应、竞争效应等传导机制对商业银行产生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因银行类型不同、货币政策松紧而存在异质性。最后,围绕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商业银行应对策略,本文从外部环境、机制建设、商业银行行为等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于宝国  
(一)建立和完善内控监督机制。1、风险防范机制。为防范信贷资产风险,应设立“三道防线”:一是对贷款发放实行受理、调查、核实、审批、发放、检查环节分离,并且必须有两人以上签字才能生效,克服人情因素干扰和个人偏见。二是全面实行贷款抵押、担保,同时确保抵押物的独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丽文  柳洪斌  
实现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将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各种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商业银行面临更加自由的经营环境,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提高经营效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海英  聂廷晋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将面临由利率波动引起的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基本点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内含选择风险等利率风险。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应建立专门风险管理机构,采用利率风险缺口、利率互换、利率期货等利率风险管理方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俊江  张东奎  
二战结束后,日本利率政策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历史变革,每个阶段都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商业银行在前两个阶段中经历了风险酝酿和危机爆发后,于第二个阶段末开始加强风险管理,使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得以提升。我国当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相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日本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期望  张清霞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加入 WTO,金融业利率改革成为我国金融资本参与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利率市场化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促使商业银行运用以规避利率风险为核心内容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开展商业化经营 ,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华  李艳萍  
近年,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2012年央行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扩大为基准利率的1.1倍,2013年7月更是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以中国工商银行抚顺分行为例,对基层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受到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作简要剖析。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赵大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以人民银行为领导的,以专业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转为以人民银行为领导的,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管理体制。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它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从事风险中介业务。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各商业银行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屣,为此,要求商业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必须坚持“三性”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在这“三性”中,尤以安全性最为重要,这不仅因为安全性是盈利性的前提条件,商业银行要想达到盈利的目的,首先就必须尽量避免或减少风险,以保证其自身资本的安全,而且还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飞  
利用三个相关行业的债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某些行业在风险传递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与企业的到期债务比较,讨论了负债企业违约概率的估计问题。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企业债券市场投资活动,采用动态分析方法研究了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并将VAR模型和行业债券数据结合起来分析相关行业间的风险传递,针对行业风险大小和风险传递方向,设计了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来规避市场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玺年  杨虎锋  武朝  
论文通过构建利率市场化指数,运用2011~2017年福建省60家农村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基于盈利性、风险性、流动性三个方面对农商行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旨在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农商行经营绩效产生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与盈利能力之间呈倒U型关系、与流动性和经营风险之间呈U型关系。即短期来看,利率市场化对农商行的冲击不大,农商行的盈利能力、抵御风险能力以及流动性风险将会增强,这对农商行的经营绩效产生了促进作用。长期来看,伴随着存款利率的放开,农商行将会面临盈利能力下降、风险增大以及流动性增强等严峻问题,这对农商行的经营绩效造成了负面影响。总体上看,利率市场化对农商行的经营绩效产生了负向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冯传奇  洪正  
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开启时期正是银行经营快速转型阶段,研究银行经营结构对存款利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1—2017年中国105家银行数据,本文验证了银行经营结构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两类非利息收入影响存款利率的方向不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降低了存款利率,而其他经营收入提高了存款利率。(2)存款负债占比越高,存款利率越高,且这一作用在城商行和农商行中更明显。(3)非利息收入和存款负债存在交互作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存款负债减弱了彼此调节存款利率的作用,其他经营收入、存款负债增强了彼此调节存款利率的作用。(4)影子银行规模越大、存款利率越高,但这一作用随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扩大而减弱。随着利率"双轨制"的逐步取消与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银行需尽快完善存款定价机制,防范利率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段超良  陶有珠  单克强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确定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尤其是2004年,利率市场化迈出了重要步伐:1月1日再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3月25日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10月29日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倍,实行人民币存款利率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宏宇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 ,内部管理的不断加强 ,如何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 ,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 ,已经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种类、成因进行浅显分析 ,并切实提出对策 ,以期为同仁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