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87)
2023(15928)
2022(13907)
2021(12964)
2020(10879)
2019(25322)
2018(24933)
2017(49161)
2016(26169)
2015(29550)
2014(29337)
2013(28756)
2012(26149)
2011(23243)
2010(23191)
2009(20938)
2008(20235)
2007(17652)
2006(15057)
2005(12755)
作者
(73560)
(61188)
(60800)
(57842)
(39147)
(29401)
(27629)
(24072)
(23322)
(21817)
(21030)
(20441)
(19201)
(19169)
(19052)
(18747)
(18219)
(18038)
(17593)
(17534)
(14976)
(14879)
(14847)
(14007)
(13764)
(13554)
(13411)
(13322)
(12326)
(11995)
学科
(106789)
经济(106676)
管理(78082)
(74188)
(62558)
企业(62558)
方法(56169)
数学(50035)
数学方法(49281)
(28209)
(26668)
中国(26020)
业经(22854)
(20670)
(20048)
地方(19462)
(18996)
贸易(18985)
(18772)
财务(18689)
财务管理(18642)
(18393)
理论(18285)
(17748)
企业财务(17733)
银行(17714)
农业(17673)
(17533)
金融(17531)
(16802)
机构
大学(368857)
学院(368211)
管理(151669)
(148322)
经济(145257)
理学(132694)
理学院(131364)
管理学(128792)
管理学院(128139)
研究(114704)
中国(87695)
(76398)
科学(70024)
(68604)
财经(56294)
(55451)
(54893)
业大(54241)
中心(53904)
(51443)
(51424)
研究所(50610)
北京(47599)
(45949)
经济学(45699)
师范(45506)
农业(43067)
财经大学(42467)
(42106)
(42000)
基金
项目(259358)
科学(205580)
基金(190661)
研究(188117)
(165428)
国家(164114)
科学基金(143284)
社会(119233)
社会科(113234)
社会科学(113205)
基金项目(100812)
(100549)
自然(94920)
自然科(92813)
自然科学(92794)
自然科学基金(91111)
教育(88039)
(84549)
资助(80195)
编号(76251)
成果(59702)
(57793)
重点(57413)
(54181)
(53712)
课题(51696)
创新(50499)
教育部(50336)
科研(49900)
国家社会(49177)
期刊
(150352)
经济(150352)
研究(103829)
中国(63504)
学报(55703)
管理(54532)
(52435)
科学(51673)
(47896)
大学(43173)
学学(40909)
教育(38220)
(34153)
金融(34153)
技术(33851)
农业(33316)
财经(27565)
业经(25030)
经济研究(24961)
(23405)
问题(19461)
统计(18811)
理论(18392)
技术经济(18262)
(17301)
(17239)
图书(17026)
商业(17014)
科技(16910)
实践(16772)
共检索到516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万冰魂  张海  
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作用的发生可分为市场监督和市场影响两个阶段,而市场监督是市场约束形成的首要环节,因此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市场监督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文章运用利差模型对2004-2009年我国15家商业银行的46支样本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我国次级债券的市场监督作用较为显著,但次级债券对国有银行的市场监督作用却强于对非国有银行的市场监督作用。文章以隐性担保实际覆盖了所有银行这一原因对这一与预期相悖的结果做出了解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隆炯  刘红  
因次级债券的持有人风险大于其他银行债权人,所以有强烈的动机随时监督该银行的风险状况,并通过二级市场的活动对银行形成影响。文章运用最小二乘法(OLS)估计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对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功能进行实证分析,证明我国目前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功能存在,但次级债券发挥市场约束作用的条件尚不完全满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侯宇鹏  金砭  
本文在CKLS单因子利率模型中加入跳跃过程,并对银行间固定利率AA级3年期企业债信用利差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跳跃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AA3品种企业债信用利差的运行过程,且该品种企业债信用利差存在均值回复特征,但不存在水平效应与波动聚类特征,信用利差过程的跳跃性不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晶妹  王涛  罗松  
如何在信用市场条件下合理定价次级债券成为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商业银行信用池(Credit-Pool)的概念及模型,与传统债券定价理论模型相结合,将债券发行主体的信用状况纳入定价模型中,建立了信用市场条件下次级债券的新定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和说明目前我国次级债券发行市场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喻鑫  庄毓敏  李威  
次级债券与普通金融债券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清偿顺序靠后,且到期前不能提前赎回,这使得次级债券投资者格外关注发行银行的经营风险,也正是基于这一特性金融监管机构倾向于将次级债券作为银行市场约束工具来使用。从国外的实践和研究来看,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效果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文通过借鉴国外研究方法,采用我国次级债券价格和银行风险指标对次级债券市场约束有效性趋势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以探讨影响我国银行市场约束效应的有关因素,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丹丹  耿华  
本文阐述了当前次级债券的定价模型,并以B-S期权定价模型为基础,根据次级债券的特性量身定做了一类定价模型,对未引入破产成本及引入破产成本两类模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我国工商银行2005年第1期次级债券的发行情况,就前一种模型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发行的次级债券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即票面利率没有充分反映次级债券实际存在的风险,债券存在一定的隐含担保。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宇  张蕾  
本文基于国际石油价格和9个主要石油进口国2004—2021年主权债券收益率数据,利用TVP-VARDY方法构建网络模型,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主权债券市场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将石油价格冲击分解为总需求冲击、预防性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不同类型石油价格冲击对不同国家主权债券市场的溢出效应差别较大,且主要集中在与需求相关的冲击上;第二,石油价格冲击对债券市场的溢出效应具有时变性,溢出效应的大小与经济和地缘政治事件有关;第三,石油价格冲击的溢出效应具有较强的板块集聚特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差异明显。研究结论对我国应对石油价格波动、维护主权债券市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筱峰   符环宇  
基于TVP-SV-VAR模型,采取2014年6月至2023年3月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及中国各类代表性债券收益率等数据,从不同滞后期及时点的角度探究美国加息对中国多层次债券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多层次债券市场产生了明显冲击,同时对于各层次债券收益率的冲击影响不尽相同;对企业债和金融债的冲击影响更为复杂,对长短期债券的冲击效应也有不小区别。因此,中国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美国加息政策变动情况,尽量做到事前有提前预判,着重完善债券市场发行制度,打造规范统一的交易平台,强化跨境资本流动监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晓波  李杨  
由于现代金融体系的全球化,以及参与美国次级债券的投资机构众多,美国次级债危机很快在全球蔓延开来,逐步演变成了一场全球信用危机,而一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信用评级机构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危机中却备受指责。这场全球性的信用危机为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小军  
本文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研究基础,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与公开市场业务利率的互动关系。实证分析表明:(1)在二者的互动关系中,公开市场业务利率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的影响、冲击效应及解释力远远大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对公开市场业务利率的影响、冲击效应及解释力;(2)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不是引起公开市场业务利率变化的Granger原因,只存在公开市场业务利率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的单向引导的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袁鲲  梁红漫  
本文运用等价鞅理论建立了一个信用风险的混合定价模型,在该模型中,违约风险与公司资产负债表密切相关,具有结构模型的典型特征,同时引入刻画违约强度的损失大小、发生速度等变量,承继了简约模型的构建思想。本文也对影响债券信用利差的资本结构、信用等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信用利差及其期限结构,对信用债券定价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荣喜  王先良  杜思楠  王永超  
针对我国债券市场,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国债和企业债月度交易数据,利用SV模型和遗传算法求得国债和企业债的利率期限结构,进而得到企业债的信用价差。然后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提取影响我国企业债信用价差的显著宏观经济因素,并将其作为内生变量加入VAR模型当中,最后运用VAR模型对我国债券市场信用价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VAR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我国债券市场的信用价差,不同期限的信用价差的时间序列呈现不同的时间序列特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超  
在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信用风险逐步暴露的形势下,加强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传染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在本研究中,信用风险传染模型利用违约强度过程和图聚类方法对发债企业之间的信用风险关系进行刻画。当债券市场中给定企业发生信用事件时,通过信用风险传染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需要重点关注的企业。实证结果表明,上述模型有能力识别和预警发债企业及行业的信用风险,同时揭示发债企业之间可能的信用风险传染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天  周丹丹  
发行次级债券提高资本充足率是我国商业银行今年来通行的做法,也获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次级债券发行利率的风险与收益的匹配问题往往容易被投资者忽视。本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风险,并通过实证分析来检验哪些因素与次级债券价格强相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