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09)
- 2023(16953)
- 2022(14891)
- 2021(13920)
- 2020(11929)
- 2019(27814)
- 2018(27761)
- 2017(53710)
- 2016(29373)
- 2015(33488)
- 2014(33706)
- 2013(33264)
- 2012(30531)
- 2011(27442)
- 2010(27373)
- 2009(25431)
- 2008(25336)
- 2007(22431)
- 2006(19338)
- 2005(17031)
- 学科
- 济(117699)
- 经济(117541)
- 管理(89293)
- 业(83312)
- 企(70367)
- 企业(70367)
- 方法(57705)
- 数学(50598)
- 数学方法(49929)
- 财(33830)
- 农(31159)
- 中国(28651)
- 业经(25713)
- 学(25308)
- 制(25120)
- 地方(22139)
- 务(21762)
- 财务(21671)
- 财务管理(21619)
- 贸(21164)
- 贸易(21154)
- 易(20529)
- 企业财务(20496)
- 农业(20396)
- 理论(19337)
- 和(18431)
- 银(18278)
- 银行(18220)
- 环境(18096)
- 技术(17818)
- 机构
- 大学(422564)
- 学院(420790)
- 管理(166790)
- 济(166243)
- 经济(162516)
- 理学(144777)
- 理学院(143182)
- 管理学(140485)
- 管理学院(139727)
- 研究(136394)
- 中国(101932)
- 京(89224)
- 科学(85949)
- 财(78545)
- 农(69575)
- 所(68878)
- 业大(64635)
- 中心(63079)
- 财经(62692)
- 研究所(62670)
- 江(61681)
- 经(56754)
- 北京(56031)
- 农业(54808)
- 范(54294)
- 师范(53737)
- 经济学(49906)
- 州(49694)
- 院(49456)
- 财经大学(46618)
- 基金
- 项目(287373)
- 科学(225024)
- 基金(208143)
- 研究(207900)
- 家(181189)
- 国家(179711)
- 科学基金(154300)
- 社会(129369)
- 社会科(122538)
- 社会科学(122504)
- 省(112905)
- 基金项目(110829)
- 自然(101980)
- 自然科(99564)
- 自然科学(99537)
- 自然科学基金(97718)
- 教育(96451)
- 划(94845)
- 资助(86433)
- 编号(85376)
- 成果(69152)
- 重点(64106)
- 部(63452)
- 发(59986)
- 创(59207)
- 课题(58480)
- 科研(55500)
- 创新(55345)
- 教育部(54285)
- 大学(53926)
- 期刊
- 济(178084)
- 经济(178084)
- 研究(119756)
- 中国(77460)
- 学报(68081)
- 财(62521)
- 农(62384)
- 科学(61308)
- 管理(59589)
- 大学(51463)
- 学学(48570)
- 教育(44009)
- 农业(42581)
- 技术(37469)
- 融(34390)
- 金融(34390)
- 财经(30584)
- 业经(29328)
- 经济研究(28034)
- 经(26000)
- 问题(23498)
- 业(22003)
- 技术经济(20661)
- 图书(20548)
- 理论(20548)
- 版(20410)
- 科技(19618)
- 统计(19560)
- 实践(18803)
- 践(18803)
共检索到604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茜 戴文涛
公司破产风险、财务舞弊事件通常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存在密切关系,研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判别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以深交所2007—2008年138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与138家非重大缺陷公司为样本,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构建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判别模型,帮助监管方、外部投资者等更好地预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研究表明,相比非重大缺陷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上市年限较长、规模较小、外部审计师变更更加频繁,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较差,但流动性、营运能力指标的检验结果是混合性的。交互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70%以上。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判别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瑾 赵纳晖
企业在全面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机制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报喜不报忧”现象,信息披露与真实运营情况严重脱节,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基于机器学习的重大缺陷预测模型能挖掘特征信息,对可能存在的重大缺陷进行识别和预警,以防止潜在的经营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在发生损失后才引起重视。通过构建包括内部治理机制、外部环境风险、财务状况、监管与信息沟通四个维度的预测指标体系,利用2012~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经过研究后发现:以XGBoost为代表的集成模型在预测性能上强于个体学习器,在不平衡、高维度、相关关系不明确的数据集上的预测效果较为稳健,营业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产品市场竞争等指标对预测结果的贡献程度较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越冬 刘伟伟
文章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与不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进行分组、对比,发现其业务复杂性、企业变化性、上市时间、资金投入可能性和获利能力等企业自身内部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考虑行业和年度变量的情况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了企业内部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文章的贡献在于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从内部控制缺陷中分离出来研究,且把企业内部特征划分为五类,并考虑事务所特征、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等企业外部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验证基于不同层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企业治理的作用,扩展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敬懿 蔡琳
一、引言2001年安然公司的财务舞弊促使美国在2002年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财务报表的同时,在年报中披露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受《萨班斯法案》的影响,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制定了《企业内部控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刘逢春 池国华 占军华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是检验其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是否有效的常见手段,尤其是内部控制中重大缺陷的披露,更值得外界相关利益者关注。文章首先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尤其是结合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界定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类型,并利用工商银行2007—2009年年报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对其披露的重大缺陷的数量和类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最后针对上市银行存在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信息披露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工商银行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信息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兢 苏金香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是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和鉴证的基础,但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仍存在很大分歧,现有指南可操作性比较欠缺,本文利用COSO新内部控制框架从公司层面和账户层面建立了一套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为进一步推进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焱 姚海鑫
本文以2011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统计了样本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整体状况、财务状况以及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样本公司财务指标并没有低于行业均值,样本公司中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比例较总体水平也偏高,但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会引致市场的负面反应,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不足的明显特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继勋 刘文欢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投资倾向、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类型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公司存在账户层面重大缺陷情况相比,投资者对存在公司层面重大缺陷情况的市盈率估计和投资吸引力评价更低。投资倾向与内控重大缺陷类型共同地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当投资者有较高投资倾向时,投资者对存在公司层面重大缺陷情况的市盈率估计和投资吸引力评价显著低于存在账户层面重大缺陷的情况;但在较低投资倾向时,两类重大缺陷情况下投资者做出的投资判断没有显著差异。同时还进一步发现了管理层可信度、市盈率的中介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芦雅婷 田宇
为构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识别模型,选取2014年和2015年A股上市公司内控自我评价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及其配对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贝叶斯判别分析对内部控制目标偏离后果的22个指标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可从内控合规目标、资产安全目标、报告目标和经营目标做出有效识别,由此构建的重大缺陷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在85%以上,重要缺陷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在65%以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芦雅婷 田宇
为构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识别模型,选取2014年和2015年A股上市公司内控自我评价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及其配对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贝叶斯判别分析对内部控制目标偏离后果的22个指标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可从内控合规目标、资产安全目标、报告目标和经营目标做出有效识别,由此构建的重大缺陷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在85%以上,重要缺陷识别模型的识别率在65%以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董卉娜 朱志雄
本文分析了2012-2016年纳入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范围的主板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和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迹象的匹配程度。研究发现:其一,2012-2016样本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以标准无保留意见为主,非标准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占比仅为4.3%,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仅为1.1%,而存在重大缺陷迹象的公司占比为17.5%;其二,相关性检验表明,样本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迹象是整体匹配的;其三,分类分析发现,部分存在明显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迹象的公司,注册会计师为其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比例明显偏低,这些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受到质疑,内部控制审计未能充分发挥外部监督效应。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丁家丰 郭树楠
内控规范正式实施3年以来,上市公司被出具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13份。本文以其中的重大缺陷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上市公司重大缺陷常见类型,缺陷描述的规范性,内控审计与评价结论的差异及其原因,并分别从上市公司、审计师和监管部门的角度,提出了做好内控规范实施工作的启示和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晓荣 丁棠丽 陈骏
本文以2011~2012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虑到公司规模、财务弹性、长短期偿债能力等因素,实证检验了CFO专业素质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ICMW)整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FO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CFO持证人数的增加、CFO职称与ICMW整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FO学历、CFO任期与ICMW整改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我国监管部门应完善内部控制相关政策和CFO制度,明确CFO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职责,重视提高CFO的专业素质,以提高公司ICMW的整改效率,提升内部控制水平。
关键词:
CFO专业素质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盛永志
本文从对近两年里的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分析入手,着力探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何更多更早地被揭露审查,旨在构建更加符合要求的内部控制审计理念、规则和环境。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先决判断 性质 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涛 黄寰
上市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人为操纵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以及错误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会引发企业未来的经营风险。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有效预测,有助于企业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实证研究表明:与判别分析、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等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模型相比,随机森林模型在预测的准确率、精准率、召回率、F1-score和AUC值方面综合表现更好。在使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过程中,审计费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总资产增长率等特征变量起到了重要预测作用。进一步采用SHAP方法对特征变量进行贡献分布可视化分析,深度挖掘特征变量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出现的影响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