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33)
2023(14763)
2022(12129)
2021(11687)
2020(9602)
2019(22495)
2018(22558)
2017(41432)
2016(22983)
2015(25892)
2014(25977)
2013(24121)
2012(21735)
2011(19430)
2010(19606)
2009(17416)
2008(16974)
2007(15312)
2006(12961)
2005(11470)
作者
(59081)
(48865)
(48806)
(46794)
(31178)
(23491)
(22289)
(19044)
(18917)
(17674)
(16729)
(16391)
(15584)
(15359)
(15264)
(14731)
(14703)
(14671)
(14158)
(14119)
(12410)
(11820)
(11741)
(11346)
(11023)
(11019)
(10946)
(10755)
(9752)
(9663)
学科
(83053)
经济(82979)
管理(67170)
(63405)
(55791)
企业(55791)
方法(41631)
数学(35802)
数学方法(35104)
中国(27333)
教育(23495)
(21922)
理论(20961)
(20642)
技术(20567)
业经(19623)
(17702)
(15452)
地方(14691)
(14097)
(14052)
贸易(14037)
财务(14035)
财务管理(13999)
教学(13704)
(13661)
农业(13549)
(13386)
企业财务(13277)
技术管理(13114)
机构
大学(310613)
学院(306173)
管理(119435)
(117750)
经济(115130)
理学(104047)
理学院(102926)
管理学(100756)
管理学院(100149)
研究(93985)
中国(66209)
(65149)
科学(55152)
(54546)
(49137)
师范(48749)
(46653)
财经(43823)
(43557)
中心(43502)
北京(41023)
业大(40314)
(39882)
研究所(39572)
师范大学(39251)
教育(39151)
(37810)
(37184)
经济学(36681)
技术(36220)
基金
项目(206627)
科学(166640)
研究(160489)
基金(147650)
(125855)
国家(124683)
科学基金(109890)
社会(100451)
社会科(95177)
社会科学(95158)
(83513)
教育(83051)
基金项目(77134)
(70709)
自然(69360)
自然科(67878)
自然科学(67869)
编号(67555)
自然科学基金(66658)
资助(59943)
成果(56190)
课题(49242)
重点(47618)
(47584)
(46992)
(44855)
创新(43578)
教育部(42077)
项目编号(42002)
大学(40839)
期刊
(122762)
经济(122762)
研究(95475)
教育(70031)
中国(66593)
管理(47011)
(44389)
学报(39536)
科学(38459)
技术(35291)
大学(33483)
(32052)
学学(29151)
农业(22024)
(21678)
金融(21678)
财经(21676)
业经(20585)
经济研究(19598)
(18790)
职业(18713)
图书(17212)
技术经济(15848)
问题(15522)
科技(14955)
统计(14793)
(14724)
论坛(14724)
(14554)
财会(13385)
共检索到449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立志  黄晓颖  
借鉴科学创造方法论的思想资源,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难题,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话题。特丽莎·阿玛布丽的创造力三结构理论关于创造环境、创造动机与创新教育三者关系的研究,对我国高校建构创新教育实践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并基于此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递进模型"。东北大学顺应国家新型工业化进程,吸收创造力研究的思想资源,探索出"普惠性、递进式、全过程"的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慧娟  杨彦伟  刘合群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重点的新型教学模式,是高职创新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翻转课堂"以视频准备、视频学习、课堂教学、课后拓展四个环节进行设计。实践证明,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培养高职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衢  
何为创造力之本质?这个受到高度重视的问题曾经长期讨论却一直未果,原因是讨论中存在着认识原理和方法的片面性,即对思维与存在等范畴的理解停留在浅层次上,又局限于传统认识方法论中的简单性原则.本文从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等辩证关系出发,运用现代科学探索复杂事物的重要方法,在分析脑科学等方面最近成果后,提出了创造力是主体思维整合机能的新见解.笔者认为,将此观点用于教育实践,定可获得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雨欣  
创造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信息化时代,社会对人才创造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校而言,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在行业的创新能力是检验高校办学成败的关键。然而,当前许多高校对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培养模式。因此积极建设并完善基于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洁  
文章分析了数字媒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创造力内涵,指明了数字媒体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新方向,进而提出了推动数字媒体创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构建立体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融合创造力培养;完善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强化专业岗位技能创造力;融合企业项目构建专业工作室,革新创业教育方式;充分结合地方数字媒体产业,构建创造力实训教学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永安  
创造力体现着人的创造性思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根本动力。围绕创造力教育,高校创业教育需要加速从教学组织形式、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逐步形成二者协同发展的良好关系;要积极深化创造力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基于差异化、特色化高校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和评价体系的建设、优化,从而形成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创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莉珍  
近年来基于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背景下的项目式教学、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等教学模式已被普遍确立与实践。以"传统工作室"的形式提炼与内容浓缩为基础,在高职工业设计专业提出了"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新概念。高职工业设计专业中微工作室概念与传统工作室二者有显著区别,前者积极性在于发展学生自主,实现个体机会均等化;促进设计多元化、整体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我规划能力。同时针对高职工业设计专业,从学生、教师、科研与高职教育四个层面出发,对"微工作室"的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与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梦琳  
美术教育是通过美术鉴赏和绘画创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绘画理论和技巧,而且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其中的精神和意蕴,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与美术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高校美术教育为了取得更好效果,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在正确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美术专业素养。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美术专业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对促进高校美术教学创新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古继宝  王茜  吴剑琳  
导师在研究生创造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内部-外部动机理论从理论上分析比较了高支持高控制、高支持低控制、低支持高控制、低支持低控制四种指导模式下研究生创造力的高低,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高支持高控制指导模式下学生的创造力水平最高,低支持低控制指导模式下学生的创造力显著低于高支持高控制、高支持低控制,但与低支持高控制没有显著差别。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导师培养研究生的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金辉  
目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为社会输出更多、更高层次的计算机人才成为了众多高校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此外,从我国一线城市发展趋势得知,计算机人才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需要及时补充新鲜血液,特别是在国家提出深化教育改革需走高质量核心道路之后,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需要不断创新与变革。陈典全、翟金梅二人合编的《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一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东初  裴旭明  
作者从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入手,分析了工业设计中创造力开发的重要性。提出了我国企业界创造力的开发方式和教育界建立以设计创新为重点的设计教学系统的新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习胜  
创造力开发的学科平台是创造力研究。基于脑科学、心理学等实证学科成果上的创造力研究,因其前提学科发展的滞后性致使其实证层面的研究陷于徘徊。创造力开发始终未能很好地解决其理论基础薄弱、开发方法缺乏充分的学理依据以及确立较高确信度的评估标准等问题。现实的创造力开发的功能是有限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华  颜正英  
文章对台湾地区实施的创造力教育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台湾创造力教育的政策体系和推动措施,总结了台湾高校创造力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供借鉴的启示:制定完整性和延续性的创造力教育政策;构建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运行机制;构建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文   李原  
数字人民币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围绕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与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争议性话题,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数字人民币对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作用效应。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数字人民币发行的不同阶段,基础货币总量保持不变,而货币乘数先变大后变小或者不变。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对银行存款产生挤出效应但效应较小;导致货币乘数先小幅上升再缓慢下降;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同时,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对此,立足数字人民币的独特优势,尝试从代理发行、支付结算、资金管理、输出科技服务、引导资金回流等方面探索数字人民币的商业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文   李原  
数字人民币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围绕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与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争议性话题,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数字人民币对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作用效应。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数字人民币发行的不同阶段,基础货币总量保持不变,而货币乘数先变大后变小或者不变。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对银行存款产生挤出效应但效应较小;导致货币乘数先小幅上升再缓慢下降;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同时,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对此,立足数字人民币的独特优势,尝试从代理发行、支付结算、资金管理、输出科技服务、引导资金回流等方面探索数字人民币的商业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