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7)
- 2023(15079)
- 2022(13030)
- 2021(12303)
- 2020(10209)
- 2019(22955)
- 2018(22818)
- 2017(43338)
- 2016(23102)
- 2015(25534)
- 2014(24877)
- 2013(23766)
- 2012(21465)
- 2011(18873)
- 2010(18735)
- 2009(17041)
- 2008(16257)
- 2007(14440)
- 2006(12118)
- 2005(10238)
- 学科
- 济(86896)
- 经济(86800)
- 管理(73241)
- 业(68011)
- 企(59119)
- 企业(59119)
- 方法(39623)
- 数学(33654)
- 数学方法(33126)
- 财(25347)
- 农(23894)
- 中国(23178)
- 业经(21890)
- 技术(20835)
- 地方(17898)
- 制(17089)
- 理论(16663)
- 农业(15638)
- 贸(15629)
- 贸易(15616)
- 务(15338)
- 财务(15281)
- 财务管理(15235)
- 易(15173)
- 学(15061)
- 企业财务(14388)
- 产业(13696)
- 和(13519)
- 银(13475)
- 银行(13462)
- 机构
- 学院(306653)
- 大学(301452)
- 管理(124135)
- 济(122645)
- 经济(120126)
- 理学(107959)
- 理学院(106923)
- 管理学(105012)
- 管理学院(104419)
- 研究(89701)
- 中国(69027)
- 京(60466)
- 财(58504)
- 科学(52920)
- 财经(46341)
- 江(46167)
- 中心(44530)
- 经(42065)
- 所(41245)
- 业大(41035)
- 农(40795)
- 范(39398)
- 师范(39007)
- 经济学(37587)
- 州(37048)
- 研究所(36967)
- 北京(36600)
- 财经大学(34448)
- 经济学院(33989)
- 技术(33668)
- 基金
- 项目(209616)
- 科学(168163)
- 研究(159019)
- 基金(152371)
- 家(130066)
- 国家(128931)
- 科学基金(114236)
- 社会(102412)
- 社会科(97148)
- 社会科学(97128)
- 省(84525)
- 基金项目(80912)
- 教育(75074)
- 自然(72281)
- 自然科(70739)
- 自然科学(70727)
- 自然科学基金(69493)
- 划(69119)
- 编号(65787)
- 资助(60618)
- 成果(52067)
- 创(48638)
- 重点(46495)
- 部(46038)
- 发(45259)
- 创新(44604)
- 课题(44493)
- 国家社会(42223)
- 项目编号(41304)
- 教育部(40842)
- 期刊
- 济(133566)
- 经济(133566)
- 研究(85736)
- 中国(60448)
- 管理(48724)
- 财(48154)
- 学报(39939)
- 科学(39298)
- 教育(39129)
- 农(37038)
- 大学(32330)
- 技术(30984)
- 学学(30269)
- 农业(25416)
- 融(25181)
- 金融(25181)
- 业经(24470)
- 财经(22690)
- 经济研究(21408)
- 经(19651)
- 问题(16808)
- 技术经济(15715)
- 科技(15537)
- 图书(15334)
- 商业(14635)
- 财会(14109)
- 版(13935)
- 策(13825)
- 现代(13788)
- 理论(13765)
共检索到442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丽华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冲击金融体系的同时,也深深的冲击了各国的实体经济。如何减少危机对各国实体产业的影响,增强产业抵抗全球风险的能力,是各国政府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我国而言,转变过去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升级是必然选择。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创新在推动产业集群升级中地位重要。推动创新的发生与发展步伐,加快集群升级进程,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
关键词:
创新 地方政府 产业集群升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丘海雄 徐建牛
本文在回顾和分析技术创新研究的范式、集群技术创新的概念、分析模型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研究中国集群技术创新研究的“动态主体模型”,并以之描述、分析中国集群技术创新的起源、功能、效用、问题以及相关行动者在此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动因。我们发现我国的地方政府是集群技术创新的最主要行动者,其积极性和作用远甚于西方的地方政府。产业竞争加剧、市场失灵、社会缺位是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的客观需求。财政分权带来的制度激励则是其积极参与的主观动因。但是地方政府的角色是动态的,经历了“地方法团主义”、“后地方法团主义”的过程,并将演进为“后后地方法团主义”。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地方政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学栋 袭亮
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与之相伴的经济社会文化的深刻变革,要求山东必须加快推进地方政府创新。地方政府创新在战略层面应在施政理念、功能角色、行为方式等方面做出适时调整;在实践和战术层面,应把握好体制空间、官员政绩需求以及公众主要关切三者的平衡,尤其要以公众需求作为创新的主要考量。不论从逻辑上还是历史发展要求上,服务型政府都应该成为地方政府创新的价值指向。
关键词:
山东省 地方政府 创新 服务型政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花
近年来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持下,我国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我国发展,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产业,但也存在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结构欠合理、高端人才缺乏、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等突出问题。其深层原因是政府干预过多,未能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强化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规划、引导、服务及监管职能,应通过构建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加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力和政府引导力的互补作用作用,共同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转型升级 政府职能 市场化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洁 夏飞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缺乏防范债务风险的法律法规,缺乏偿债意识,以及缺乏科学的预警机制和评价体系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赋予地方财政部门对债务的统一监管权,加强全过程动态监管,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加强跟踪审计监督及完善审计评价体系等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元军
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地方政府合理利用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通过参股方式扶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资本市场,促进地方政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产业引导基金 地方政府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芳 梁淑华
2014年起我国开展的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对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评级提出了要求,然而我国现有的政府会计系统无法充分满足评级机构对政府资产、负债和收支等会计信息的需求,制约了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工作的开展。为此,本文从依据可变现性和流动性对政府资产进行确认与分类,扩大政府负债的核算范围、确认与计量政府隐性和或有负债,引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会计、完善地方政府收支信息,构建全面的政府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等四个方面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进行了探讨,以便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提供必要的信息,促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剑峰 范潇允
文章从梳理国内外关于集群创新与产业升级路径方面的文献入手,通过文献分析吸取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成果,把研究的思路定位于纺织产业创新升级的路径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纺织行业的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构建了回归模型,以从辽宁纺织行业协会获取的主要纺织企业为分析对象,获取问卷数据。指出集群创新对纺织产业升级具有积极的作用,最后分析不同类型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并给出了具体的适合我国纺织产业升级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创新 纺织 实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丽曼
本章首先剖析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诱因及校企协同创新的内涵,揭示了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阻力与动力,并从技术协同、人才协同、制度协同等角度给出完善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协同创新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业转型升级 协同创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莉 吴文清
2005年起,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10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旨在鼓励地方政府探索自下而上制度内生的改革模式,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区域发展并总结攻克共性难题的经验。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自主性的提高以及区域综合改革本身的复杂化,客观上要求政府决策寻求多领域的知识支持。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政府知识采集的重要来源,理应在区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中发挥智库的作用。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治理创新 地方高校 智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勇 陈莉莉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和财政收入超高速增长的背后,积累了财政风险、金融风险、社会矛盾激化、粮食安全风险、投资和消费结构失衡等问题,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促使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模式,关键在于改革和完善现有财政体制,构建地方政府"税收财政"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江峰 刘海峰
本文运用组织惰性理论探讨了地方政府行为在产业升级中存在的问题,从地方政府的制度惰性、资源惰性和行为惰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阻碍产业升级的行为特征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升级 组织惰性 地方政府 技术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尉纲 曾国平
地方政府举债,一旦形成债务风险将引发地方财政支付危机,一方面将会大大限制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教育、科技等地方公共产品的投入,使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难以改善,延缓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财政支付危机造成的干部职工工资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磊
近年来,过度投资问题引起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密切关注。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有多方面原因,如委托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以及政府干预,在中国转型经济的特殊背景下,政府干预是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对过度投资界定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地方政府干预企业投资的动机和能力、过度投资的经济后果,最后提出相关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政府干预 过度投资 经济后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旭东 杨硕 周煜皓
"防风险"和"稳增长"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两个需要平衡的目标,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分别是"防风险"和"稳增长"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对我国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及体现债务结构的显性债务、隐性债务规模进行重新估算的基础上,分析并检验我国2008—2017年间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企业创新的内在关联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企业创新具有显著制约作用,且制约作用存在融资挤出和投资挤出双重效应;但从债务结构看,只有隐性债务同时具有双重挤出效应,显性债务对区域企业创新只具有融资挤出效应,且其融资挤出程度也弱于隐性债务,这为"隐性债务显性化"搭建了合理性框架;此外,本文基于自上而下的债务规制约束和自下而上的舆论监督约束探索"隐性债务显性化"实施路径,进一步说明在债务刚性增长趋势无法短时扭转的背景下,以"隐性债务显性化"为代表的债务结构变迁,对于缓解"防风险"与"稳增长"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