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44)
2023(17330)
2022(15010)
2021(14282)
2020(12002)
2019(27635)
2018(27593)
2017(51802)
2016(28670)
2015(32537)
2014(32288)
2013(30530)
2012(27676)
2011(24832)
2010(24805)
2009(22272)
2008(21491)
2007(18533)
2006(16133)
2005(13679)
作者
(78302)
(65118)
(64681)
(61702)
(41336)
(31340)
(29520)
(25638)
(24920)
(23091)
(22349)
(21819)
(20807)
(20477)
(20060)
(19930)
(19574)
(19363)
(18704)
(18621)
(16234)
(16053)
(15741)
(14959)
(14588)
(14562)
(14461)
(14271)
(13194)
(13038)
学科
(101380)
经济(101254)
管理(81665)
(75839)
(65331)
企业(65331)
方法(47434)
数学(40942)
数学方法(40271)
中国(29623)
(27790)
(27350)
业经(24263)
(22863)
(21882)
技术(21774)
理论(21559)
地方(20567)
教育(18723)
农业(18185)
(16811)
(16746)
财务(16661)
财务管理(16619)
(16542)
(16497)
贸易(16488)
银行(16484)
(16298)
(15974)
机构
大学(383561)
学院(380554)
管理(150159)
(143530)
经济(140196)
理学(130250)
理学院(128752)
研究(126338)
管理学(126183)
管理学院(125481)
中国(91334)
(81712)
科学(79701)
(67085)
(62224)
(61611)
业大(58068)
中心(57354)
研究所(56974)
(56641)
(54263)
师范(53718)
财经(53218)
北京(51383)
(48556)
农业(47984)
(47013)
(45421)
技术(44394)
师范大学(43226)
基金
项目(267034)
科学(209966)
研究(197925)
基金(190140)
(165746)
国家(164288)
科学基金(141447)
社会(122069)
社会科(115407)
社会科学(115377)
(107215)
基金项目(101015)
教育(94801)
自然(92123)
(90150)
自然科(90038)
自然科学(90012)
自然科学基金(88356)
编号(81956)
资助(77439)
成果(67052)
重点(60076)
(58492)
(58382)
课题(58221)
(56425)
创新(53876)
大学(51220)
科研(50835)
项目编号(50584)
期刊
(153624)
经济(153624)
研究(113205)
中国(82035)
教育(63330)
学报(62144)
管理(56096)
科学(55418)
(54815)
(51777)
大学(48425)
学学(44111)
农业(37984)
技术(37445)
(29324)
金融(29324)
业经(26071)
财经(25371)
经济研究(24272)
(21775)
图书(21540)
科技(20328)
(20192)
问题(19238)
技术经济(18103)
(18091)
理论(17276)
职业(16939)
(16120)
论坛(16120)
共检索到558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桥  谭小宏  
大学生创新对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却令人担忧。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应当重构大学生学业评价观,构建多元化的学业评价体系,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推动学业评价的多元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锦冲  
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大众化背景下,大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能力,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整合资源、完善平台、组织培训、加强评价,真正把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激发出来,亟待形成明晰的思路和可操作办法。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运用系统化原理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在大学生科技创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德君  段慧达  白晶  苏承慧  
针对如何培养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问题,从创新能力培养实施基础、采取措施及做法入手,转变教学理念,构建了符合个性化发展CDIO+5S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辅之以学生创新教育的实践,推动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全  程国富  肖金华  伍晓雄  张翅  蒋思文  赵俊龙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生产类专业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学校发展出发,坚持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和产学研互促共进的办学理念,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机构;整合校内外科教资源,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整合课内外创新创业活动,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系统构建了组织领导体系、支撑体系、科研训练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等"四系一体"的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五新  李尧  杨俊杰  
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体系支撑的现状,文章提出构建"3训1赛2结合"的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指出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管理机构,制订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建设便于学生进行创新制造的活动场地,建立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指导模式等实施方略,介绍了实施这个培养体系所取得的成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殷宝双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内容,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试方法和内容四个方面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阐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军红  
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模型。通过应用分析,证明构建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领导评价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军红  
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模型。通过应用分析,证明构建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领导评价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慧东  杨颖  郑伦楚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当前高校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鹤玖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转变思想观念是先导、优化课程体系是根本、改革教学方法是切入点、营造创新环境是着力点。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波  张晓雪  付学鹏  刘丽杰  孙婴宁  焦德志  
针对生物类专业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提出了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通过各种科技活动的实施,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实现生物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桑椹  
当前高职毕业生作为大学毕业生群体的一部分,就业压力巨大。创业能够带动就业,不但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而且有利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文章指出高职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对创业过程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及个人的多位一体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利  史国栋  龚方红  
工科高校是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何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时代课题。工科高校应正确分析现状,找出原因,从教育观念、教师素质、实践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孟昭学  
大学生科研能力是创新素质的直接体现,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阐述了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定位,同时结合教学与管理实际,从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改革、考试模式改革、学生科研保障机制的建立、科研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分析了构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有效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小娟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对此,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全面变革教育教学机制与管理模式,创设开放包容、宽松自由的创新教育环境,以期取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成效。由刘明亮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管理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一书,围绕高等教育管理内容,深入分析了如何发挥高等教育管理效能,以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价值。该书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以高等教育管理学为研究对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