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6)
- 2023(12202)
- 2022(10160)
- 2021(9652)
- 2020(8006)
- 2019(18535)
- 2018(18468)
- 2017(35347)
- 2016(18598)
- 2015(20651)
- 2014(20332)
- 2013(19519)
- 2012(17486)
- 2011(15502)
- 2010(15398)
- 2009(13927)
- 2008(13043)
- 2007(11074)
- 2006(9252)
- 2005(7653)
- 学科
- 济(73898)
- 经济(73829)
- 管理(58691)
- 业(55391)
- 企(48018)
- 企业(48018)
- 方法(37633)
- 数学(33393)
- 数学方法(32686)
- 中国(21168)
- 技术(18638)
- 财(17267)
- 农(17149)
- 业经(16111)
- 理论(14345)
- 地方(14278)
- 技术管理(12852)
- 学(12787)
- 农业(11657)
- 制(11550)
- 务(11323)
- 贸(11267)
- 财务(11262)
- 贸易(11258)
- 财务管理(11241)
- 环境(11164)
- 和(11031)
- 易(10913)
- 划(10819)
- 企业财务(10591)
- 机构
- 学院(251975)
- 大学(251361)
- 管理(104821)
- 济(100093)
- 经济(97935)
- 理学(92066)
- 理学院(91091)
- 管理学(89164)
- 管理学院(88682)
- 研究(76081)
- 中国(56376)
- 京(51928)
- 科学(46532)
- 财(43506)
- 中心(36790)
- 业大(36031)
- 财经(35921)
- 江(35723)
- 所(35052)
- 农(33537)
- 范(32886)
- 经(32885)
- 师范(32555)
- 研究所(32156)
- 北京(31775)
- 经济学(30445)
- 州(28600)
- 院(28593)
- 经济学院(27515)
- 技术(27492)
- 基金
- 项目(182054)
- 科学(146931)
- 基金(134222)
- 研究(132851)
- 家(116488)
- 国家(115561)
- 科学基金(102458)
- 社会(85636)
- 社会科(81420)
- 社会科学(81400)
- 省(71938)
- 基金项目(71574)
- 自然(67656)
- 自然科(66306)
- 自然科学(66297)
- 自然科学基金(65088)
- 教育(63732)
- 划(60958)
- 资助(54019)
- 编号(53134)
- 创(43170)
- 重点(40859)
- 成果(40705)
- 部(40013)
- 创新(39550)
- 发(38551)
- 课题(36542)
- 国家社会(35765)
- 教育部(35173)
- 科研(34823)
共检索到349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汤鸿 王学军 李竹明
在分析现有的基于终身学习理念、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区域理论的学习型城市三种创建模式的基础上,借鉴知识经济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和创新系统趋法,构建基于创新系统趋法的学习型城市创建模式。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本质是通过促进个人、组织以及组织内部和个人之间、组织之间的"交互学习过程",推动基于知识的获取、共享和使用的创新进程,发展城市经济竞争力和社会凝聚力。在这一过程中,制度支持、组织安排、吸收能力和社会资本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二玲
在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的今天 ,以区位空间结构、生产要素禀赋为基础的传统区域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要求 ,而以学习、创新和网络为基础的学习型区域———一种新型的区域发展模式则日显强大的竞争力。目前 ,国内外许多城市或区域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的目标 ,但各地对如何创建学习型城市还不太明确 ,依据不同的理论出现了不同的创建模式。本文试图对学习型城市创建模式做一初步探讨 ,并进一步阐述如何创建学习型城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单莹洁
区域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分析了其主体元素及其学习与创新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并指出了地方政府在构建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中应发挥的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海超 范诗婕
伴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化,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建立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评价模型,对我国四大经济区域进行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评价与分析,以为我国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评判方法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学习型区域 区域创新系统 成熟度 评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肖锋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的价值凸现。以往适应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组织形态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作为一种崭新的组织形态,学习型组织应用而生。与其他组织相比,学校更有理由和必要成为学习型组织。本文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的十个特征,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学校的五大策略,论述了在学习型学校中校长的六大角色,为创建学习型学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操作步骤。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学校 校长角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欣忆 许玲 苑大勇
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和方向。终身学习资源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基础,当前终身学习资源供给存在因供给驱动导致教育服务与学习需求脱节、学习资源的知识产权界限模糊、动态生成性学习资源被忽视等诸多问题。元宇宙中区块链技术的“确权”,让这个新空间有着更为有效、优质、公平的发展机遇。在新的规则下,数字资源贡献者被高度重视,会产生新的资源供给模式,现阶段学习资源存在的诸多问题将可能在新空间得到破解。从供给形式、供给主体和供给渠道三个层面对元宇宙中学习资源的生成和发展机制进行探讨,期待通过分析元宇宙中的新机制和新规则来破解终身学习资源供给模式的问题,从而推动终身学习资源供给模式改革,满足社会大众的终身学习需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关键词:
学习资源 元宇宙 学习型社会 供给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龚轶 王峥 高菲
以城市群协同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创新地理学视角,从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内涵出发,探讨城市群协同创新系统的理论框架,进而分析城市群协同创新系统的基本特性,并结合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实践案例,归纳出城市群协同创新的三种模式:纵向协同模式、横向协同模式和网络协同模式。最终得到构建多层级网络化协同创新治理体系、着眼于经济发展和产业引领、在关键子区域上落实和突破、围绕创新价值发挥城市特色功能的启示。
关键词:
城市群 协同创新系统 创新地理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莉
随着人们学习意识的增强,学习型社会已经由概念转变为现实。作为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重要力量,成人继续教育承担着为每个社会公民提供教育机会的责任。本文以成人继续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学习型社会下成人继续教育模式为研究目标,首先对学习型社会以及其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分析了成人继续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下表现出来的特点;最后,针对学习型社会以及成人继续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四种成人继续教育模式。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成人继续教育 创新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苑大勇
当今世界,学习型城市的理念正在成为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过程中,有个人学习、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等不同的层次,学习型城市是其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学习型城市是城市发展水平、发展后劲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建设学习型城市可以发挥其城市的引领性、辐射性、服务性、基础性的功能,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发力点,形成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重要基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卫洁 牛冲槐 陈怀超 芮雪琴
高等院校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相关研究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在对高等院校协同创新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科技型人才聚集为视角,提出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复杂系统。通过分析协同创新环境与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系统的作用过程,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相应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并利用拟合优度方法验证系统有效性。应用灵敏度分析方法,结合工作实际,得到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管理启示如下:制定以科技型人才为主导的协同创新战略,强化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制度支撑,完善高等院校协同创新投入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理军 严良
本文梳理了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文献,基于商业网络和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一个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系统模式框架,并分析了该模式的特征。
关键词:
生态创新 资源密集型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潘久艳
本文对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 ,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核心在于通过一种组织化的学习活动 ,努力营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城市文化和精神 ,提高城市的综合素质、运作效率和竞争能力 ,推进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分析 ,作者认为 ,创建学习型城市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适应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选择 ,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竞争能力等。作者指出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途径是 ,培育“活件” ,形成一种创新文化以及对政府进行“流程再造” ,并发挥政府的先导作用 ;同时 ,全社会要普遍建立“学习型组织” ,构筑社会化、开放式的终身学习体系。
关键词:
学习型城市 作用 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忠海
作为率先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上海,如何把握未来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方向和趋势?如何在创建活动中起到应有的服务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仅就21世纪初上海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目标、特色和重点,作一概要的论述。一、创建的目标根据上海市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现状,上海创建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琼妮
场景驱动创新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创新模式。针对数字化应用场景因需求多样性带来不易复用的问题,从场景资源共享和场景系统定制化设计两方面研究基于场景的创新系统快速复用模式。从本研究愿景出发构建场景资源,将数字化应用场景中共性部分抽取成为场景模板,可变部分通过外部文件进行配置,实现创新系统功能和机制的整体性复用。结合浙江省“亲农在线”应用场景向龙井茶和三门青蟹数字化系统的复用案例,阐明不同条件下如何基于场景模板实现功能复用,并基于愿景实现创新理念复用。结果表明,对场景的合理划分有助于解决系统级复用中的需求复杂性问题,理念的同步复用可使管理模式和配套机制更快作用于新系统。研究为数字化创新成果的快速推广提供了参考思路。
关键词:
应用场景 创新系统 快速复用 模板 愿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