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9)
- 2023(13776)
- 2022(11875)
- 2021(11310)
- 2020(9673)
- 2019(22410)
- 2018(22593)
- 2017(42988)
- 2016(23321)
- 2015(26596)
- 2014(26329)
- 2013(25571)
- 2012(23374)
- 2011(20959)
- 2010(21103)
- 2009(19429)
- 2008(19220)
- 2007(17387)
- 2006(14650)
- 2005(12659)
- 学科
- 济(92008)
- 经济(91916)
- 管理(72571)
- 业(69959)
- 企(59678)
- 企业(59678)
- 方法(46976)
- 数学(41318)
- 数学方法(40596)
- 财(24528)
- 农(24312)
- 中国(23375)
- 技术(20373)
- 业经(20134)
- 学(17976)
- 理论(17362)
- 地方(17264)
- 贸(16785)
- 贸易(16772)
- 制(16762)
- 易(16283)
- 农业(16172)
- 务(16063)
- 财务(15995)
- 财务管理(15951)
- 企业财务(15053)
- 和(14460)
- 银(14043)
- 银行(14007)
- 技术管理(13270)
- 机构
- 学院(326757)
- 大学(323463)
- 管理(130765)
- 济(129332)
- 经济(126521)
- 理学(113387)
- 理学院(112212)
- 管理学(109931)
- 管理学院(109312)
- 研究(99989)
- 中国(76196)
- 京(67068)
- 科学(62676)
- 财(59193)
- 农(51606)
- 江(49810)
- 所(49616)
- 业大(48767)
- 中心(48255)
- 财经(47431)
- 研究所(44986)
- 经(42951)
- 北京(41548)
- 范(41190)
- 师范(40743)
- 农业(40612)
- 州(39858)
- 经济学(39031)
- 技术(37163)
- 院(36424)
- 基金
- 项目(220393)
- 科学(174238)
- 研究(160523)
- 基金(158792)
- 家(137918)
- 国家(136744)
- 科学基金(119011)
- 社会(100007)
- 社会科(94789)
- 社会科学(94763)
- 省(89183)
- 基金项目(84094)
- 自然(78808)
- 自然科(77097)
- 自然科学(77077)
- 教育(76699)
- 自然科学基金(75688)
- 划(74103)
- 编号(66273)
- 资助(65636)
- 成果(52504)
- 创(50322)
- 重点(49445)
- 部(48162)
- 发(46705)
- 创新(46299)
- 课题(45710)
- 科研(42664)
- 大学(41870)
- 教育部(41592)
- 期刊
- 济(137080)
- 经济(137080)
- 研究(88407)
- 中国(63312)
- 管理(49326)
- 学报(48641)
- 财(48530)
- 农(45557)
- 科学(45310)
- 教育(38877)
- 大学(37312)
- 学学(34962)
- 技术(33965)
- 农业(30743)
- 融(26493)
- 金融(26493)
- 业经(24034)
- 财经(22922)
- 经济研究(21938)
- 经(19653)
- 技术经济(18035)
- 统计(17864)
- 问题(17774)
- 业(17757)
- 策(17134)
- 科技(16509)
- 图书(16236)
- 商业(15769)
- 版(15587)
- 财会(14987)
共检索到469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士海 韩之俊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并依据耐用品品牌的市场特征,系统地提出了耐用品品牌的垄断品牌扩散模型、寡头品牌扩散模型、品牌竞争扩散模型和品牌竞争扩散一般模型;采用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品牌的实际数据对前三个模型进行了验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清非 李宏怿 陆艳飞
本文基于我国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数据,对Gompertz、Logistic和Bass三种创新扩散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创新扩散模型对我国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趋势有较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Gompertz模型在拟合时表现较好的原因在于,我国耐用消费品的扩散速度较快,在成熟期的累积销量增长量较大。数据量较少会使得创新扩散模型对数据波动比较敏感,预测的结果易高估最大市场潜量或过早地估计市场趋于饱和。结合我国耐用消费品的发展趋势,建议厂商多发掘产品新功能,提高产品设计感,以扩大口碑传播效应,在营销上可多关注市场潜力巨大的农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维双 刘涛
对技术创新扩散环境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并就环境因素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技术创新扩散轨迹的不稳定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从环境因素的影响入手,分别对基本的Bass模型和扩展的Bass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对新模型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技术创新扩散 扩散环境 扩散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超杰 王新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精神满足的追求,作为能够承载人们诸多精神需求的时尚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时尚是如何从现象成为消费潮流的?如何使消费者认同、接受时尚?如何对时尚产品进行推广?一直是营销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主要课题。文章将创新扩散的理论和模型引入对时尚这种非功能特征的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并推导出适合时尚推广的模型,以期能够从新的角度为时尚的传播和推广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时尚 创新扩散 Bass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傅荣 王佩珊
介绍原有创新扩散模型及其局限性,根据移动互联网产品特点进行改进,构建适用于迭代产品扩散的改进模型。利用移动互联网产品实际数据对产品迭代扩散改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采用仿真软件中的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拟合,揭示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迭代扩散特点。对比原有模型和改进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结果说明产品迭代扩散改进模型对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更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超 武华维 赵燕清 许海云 方曙
[目的/意义]知识内容扩散强度的研究对于把握知识向技术、产业转化程度,有效推动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文章立足于创新过程,明确创新过程的3个创新活动环节,将论文、专利、产品说明书分别作为3个创新环节的知识内容反映载体,同时引入"场论"构建基于创新全过程的知识扩散模型。然后,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借鉴引力模型构建知识内容的扩散强度分析模型。最后,以东部地区中成药产业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知识向应用研究扩散的强度高于向产业应用扩散的强度,一方面说明中成药产业技术以科学理论为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说明中成药技术尚未在产业中得到充分应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士海 韩之俊
总结回顾了基于Bass模型的品牌扩散模型的主要研究进展,依据是否考虑了重复购买因素将品牌扩散模型分为品牌首次购买模型和品牌尝试-重复购买模型,并对两类模型进行了归纳和比较;探讨了在放宽基本扩散模型限制性假设方面的主要成果,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海欣
在考虑负面口碑及其与其它因素交互的前提下,文章针对不同情景构造了相应的消费者创新采纳决策模型。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存在口碑效应的创新扩散与不存在口碑效应的创新扩散在过程与最终扩散程度上存在不同;随着负面口碑的增大,创新的扩散过程与最终扩散程度均会受到抑制;不同的网络结构也将影响最终扩散程度,并明显改变创新扩散过程;此外,局部世界大小也是影响创新扩散一个要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海荣 董景荣 刘超
本文对附录中20个扩散模型的分类方法进行了概述,这些分类法分别从模型结构、拐点位置、内外部影响系数等角度对模型进行分类。这些不同的分类法不仅能为给定的数据集进行模型选择提供帮助,而且还能为研究更为柔性的扩散模型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拐点 影响系数 组合预测 模型选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超 罗洪林 王君祥
从Fourt and Woodlock(1960),Mansifeld(1961),Floyd(1962),Bass(1969)模型的提出起,创新扩散的预测模型就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扩散模型的研究领域出现了大量的、各色具备的创新扩散模型。本文对扩散模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扩散模型 技术预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晋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日常管理中不断运用新的管理经营方法,积极实施营销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创新扩散的产品定价以及广告组合营销等相关的决策优化,以切实提升企业市场营销组合的科学性、有效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代明 郑闽 王颖贤
集散效应是城市的主体核心功能,其演变过程则是城市形态转换的主要表征。通过构建知识集聚-创新-扩散(AID)的数理模型,阐释知识集散过程中知识集聚、知识创新及知识扩散间的影响机理,并用以对我国东中西部和港澳台地区样本城市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丰富发展中的城市和知识经济理论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集散催生出"知识城市"形态。知识集散效应是知识城市的核心功能:知识的集聚(A)、创新(I)与扩散(D)呈现为一个正向互动循环累积的过程,知识城市主要担当这一过程的集聚点、创新枢纽与扩散源的角色,持续发挥着知识集散的功能和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斌 邵鲁宁 尤建新
根据创新扩散理论,通过对广义Bass模型的扩展,提出了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和价格下降影响的中国电动汽车的创新扩散模型。利用混合动力汽车在美国扩散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通过该模型,预测了在自由、基本和理想三种市场效能情景下2012~2020年电动汽车在中国的销量情况。结果表明,对电动汽车的创新采用者来说,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比价格更能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在理想情景下,电动汽车的年销量在2019年达到最高点,2020年累计销量达到635万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燕群 何永芳
为研究企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采纳企业微观决策对宏观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文章以企业合作专利创新网络为载体,研究企业间个体技术创新采纳博弈及技术创新扩散模型,以及技术创新的扩散机制、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于合作专利的创新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的特性;技术创新扩散的速度和规模与网络结构、网络规模、选择强度、采纳技术创新的成本和收益有关。
关键词:
企业集群 创新网络 博弈 创新扩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士海 韩之俊
品牌生命周期研究主要集中于模型构建、参数估计、阶段划分及相应营销策略研究等方向。本文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在考虑品牌重复购买因素并结合品牌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快速消费品品牌生命周期模型;并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且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检验;根据首次购买和重复购买的变化趋势,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阶段划分方法,从而为企业做出营销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