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73)
2023(14465)
2022(11955)
2021(11342)
2020(9395)
2019(21359)
2018(21162)
2017(39791)
2016(21548)
2015(24494)
2014(23485)
2013(21955)
2012(19702)
2011(17498)
2010(17552)
2009(15389)
2008(14705)
2007(12927)
2006(10716)
2005(8928)
作者
(56270)
(46893)
(46694)
(44468)
(29764)
(22522)
(21211)
(18343)
(17905)
(16524)
(16105)
(15684)
(14691)
(14563)
(14367)
(14181)
(14033)
(14017)
(13516)
(13411)
(11585)
(11299)
(11257)
(10814)
(10563)
(10414)
(10364)
(10135)
(9342)
(9283)
学科
(78083)
经济(78005)
管理(61972)
(59311)
(50951)
企业(50951)
方法(39664)
数学(34977)
数学方法(34234)
中国(21401)
(20554)
技术(19422)
(18972)
业经(18048)
(17832)
理论(17486)
农业(13748)
地方(13480)
教育(13427)
(13199)
技术管理(13008)
(12698)
贸易(12685)
教学(12507)
(12338)
(12184)
财务(12127)
财务管理(12099)
(12087)
(11531)
机构
学院(282822)
大学(281357)
管理(113105)
(109410)
经济(107133)
理学(98984)
理学院(97908)
管理学(95792)
管理学院(95248)
研究(85577)
中国(62979)
(57316)
科学(52839)
(48384)
(41994)
(41818)
业大(41816)
中心(41193)
(39667)
财经(39261)
(38780)
师范(38361)
研究所(36489)
(35938)
北京(34953)
技术(34053)
经济学(33624)
(33170)
农业(32874)
(31800)
基金
项目(200920)
科学(160655)
研究(149798)
基金(144956)
(125475)
国家(124371)
科学基金(109350)
社会(94796)
社会科(89910)
社会科学(89888)
(81567)
基金项目(76386)
教育(73757)
自然(70580)
自然科(69080)
自然科学(69067)
(67911)
自然科学基金(67850)
编号(61624)
资助(58055)
成果(49150)
(46982)
重点(45397)
(44044)
课题(43242)
创新(43042)
(42355)
大学(39368)
国家社会(39187)
教育部(38716)
期刊
(109821)
经济(109821)
研究(76264)
中国(59313)
教育(46906)
管理(43307)
学报(41887)
科学(38921)
(38457)
(36493)
大学(33332)
技术(30980)
学学(30838)
农业(25365)
(20317)
金融(20317)
财经(18927)
业经(18739)
经济研究(18132)
(16383)
图书(15583)
科技(15120)
(14676)
职业(14627)
技术经济(14436)
统计(14376)
(14234)
问题(13612)
(13367)
(12320)
共检索到400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卞梅  
当前,学生创新素养提升面临着传统教学方式、教育评价机制、实践机会的缺乏三个维度的困境。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作为突破困境的有效手段,根据不同学段的教育特点和任务要求,开发出有针对性的,以大学生为主体,中、小学生共同参与的创新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朋辈榜样作用的发挥,促进全学段学生创新素养提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良雨  汤志伟  
在学科素养场域内,大学有效教学存在诸多现实阻碍,如结果与过程失衡、技术与内容失衡、灌输与互动失衡以及知识与情感失衡。因此,在学科素养提升的视角下,应通过过程强化、技术嵌入、互动促进、情感提升等相应的机制设计来提升大学教学的有效性;以教学赋权、教学赋能、学习取向、自主支持等方式推动大学有效教学的模式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广孚  刘润华  任旭虎  
针对当前中国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二三四"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思想:在课程体系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奠定创新的基础;注重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和多元化考试方法,培养创新意识;注重自主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培养创新精神;坚持自主学习四年不断线,坚持实践环节四年不断线,坚持科技活动四年不断线,以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立体化教材建设,为创新提供优质的培养资源。详细介绍了该模式的实施方法。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在实施了该培养模式后,学生的创新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瑕碧   严丹   蔡迎春  
将阅读推广作为推进AI素养教育的重要路径,利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多层次的服务内容寓教于阅,全方位匹配AI素养多维内涵。针对认知塑造、动机维持、信心建立等关键问题,引入ARCS动机模型设计AI素养教育环节,形成“吸引关注、激发兴趣(A)-关联需求、强化动机(R)-辅助应用、增强信心(C)-创设情境、提升满意度(S)”的完整链条,发挥图书馆整合资源、创新服务与深入互动的平台优势,构建融合阅读推广的素养教育模式,帮助学习者建立提升AI素养的主体自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ARCS模型的AI素养教育推进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静静  
培育学生创新素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但在当前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和实践困惑。为此,本文从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和创新人格与心理三个维度研制出创新素养模型,并进一步分析创新素养的阶段特征和人才类型,提出了以全纳、倾听和高品质学习为核心的学校教育新图景,为基础教育阶段培育学生创新素养提供一种可行方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艳霞  李宇鹏  王晓巍  
本文从传统统计学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结合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阐述了统计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及成功做法: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考核方式;紧密结合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并对统计学教学改革及有益探索进行了总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永诚  周邦瑶  彭叶  
提升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是当前高校推进实践育人的主要目标,是现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核心内容。在简述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就如何提升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进行深层剖析,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左惟  
增强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 实效性,不能只 是空讲理论,必 须结合大学生成 长成才的实际。 近年来,东南大 学以大学生科技 创新活动为重要 平台,寓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于 提高科学素养 中,促进了学生 的全面发展和健 康成长。 一、引领大 学生在科技创新 活动中成长成才 大学生科技 创新活动是指学 生为全面提高自 身能力和素质, 在学校的组织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伯平  
学生学术素质的评价一直是个难题,它不仅需要一个好的评价方案,还需要为评价方案构建一个与其契合的实施场景,否则再好的方案亦难发挥好的作用。在研究性课程中,学生学术素质的各个层面可以完美展现,这样的课程非常适合用作学生学术素质测评的场景。基于石墨烯相关研究性实验,创建了学生学术素质评价模式。该模式采用了"在基础分上加减"的简化计分方法,兼顾了可定量、公平、准确、易操作的要求,且遵从奖优罚过、最终实验结果不作为计分项等规则,可发挥良好的激励与导向作用,经适当调整后可试用于其他研究性课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俊梅  
在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环节。高校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高校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将音乐核心素养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对于高校的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育正向着多元音乐文化发展,在音乐理论教学与实践基础上,多元音乐文化成为音乐教育的延伸与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加强了对我国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从音乐核心素养角度进行分析,探究新时期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创新实践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维和  
加强档案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是档案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开放实验室制度,加强校馆合作,才能实现档案学专业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祁春节  王刘坤  曾光  雷泽奎  
本文在梳理中国农业全产业链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现代农林业对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总结"新农科"背景下对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对这3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保障机制进行研究,针对性地提出3种类型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建设设想,并对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若干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是:(1)"新农科"背景下,大多农林类院校对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未有明显区别且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农林类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应针对不同类型人才设计不同的培养模式及配套保障机制;(2)校企联合、产融结合、理论与实践并行是当前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的主要趋势,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托政府、企业等力量创新培养模式,丰富培养内容,改进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愿;(3)部分农林类高校已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践,且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新时代背景下农林业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积累了改革经验。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教育、农业部门以及全国农林类高校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润孝  李小聪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饶家辉  王宏娟  张乃生  
培养造就高水平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任务。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按照系统性、渐进性、探索性和个性化原则构建学生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理论基础与实践教育、专业技艺与创新创业、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本土培养与国际化培训相结合,全面促进学生基本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使学生实验、实习、实训、创新实践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实现层次化、一体化和综合化,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和持续创新能力培养之目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建平  蒋雍君  
文章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精髓,结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传统手工艺行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阐述"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并总结了"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包括校企合作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就业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