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47)
- 2023(18029)
- 2022(15596)
- 2021(14351)
- 2020(12055)
- 2019(27333)
- 2018(27046)
- 2017(52022)
- 2016(27658)
- 2015(30775)
- 2014(30307)
- 2013(29627)
- 2012(26846)
- 2011(24202)
- 2010(24111)
- 2009(22219)
- 2008(20852)
- 2007(18085)
- 2006(15720)
- 2005(13325)
- 学科
- 济(126642)
- 经济(126530)
- 管理(82110)
- 业(77291)
- 企(65386)
- 企业(65386)
- 方法(52153)
- 数学(45299)
- 数学方法(44724)
- 农(30037)
- 中国(29810)
- 地方(28026)
- 业经(27387)
- 财(26439)
- 学(24506)
- 技术(22534)
- 农业(20107)
- 制(19707)
- 理论(19196)
- 贸(18818)
- 贸易(18803)
- 易(18147)
- 和(17916)
- 环境(17800)
- 地方经济(16621)
- 务(16605)
- 财务(16528)
- 财务管理(16495)
- 产业(16424)
- 划(15752)
- 机构
- 学院(385364)
- 大学(383648)
- 济(162048)
- 经济(158807)
- 管理(155406)
- 理学(135559)
- 理学院(134146)
- 管理学(131712)
- 管理学院(131016)
- 研究(126251)
- 中国(91936)
- 京(79403)
- 科学(76604)
- 财(69935)
- 所(61053)
- 中心(57289)
- 财经(56930)
- 农(56138)
- 研究所(55791)
- 业大(55244)
- 江(54912)
- 经(51781)
- 范(50125)
- 师范(49684)
- 经济学(49441)
- 北京(49430)
- 院(46401)
- 州(44495)
- 经济学院(44309)
- 农业(43550)
- 基金
- 项目(268512)
- 科学(212997)
- 研究(198220)
- 基金(195016)
- 家(168625)
- 国家(167258)
- 科学基金(145568)
- 社会(126927)
- 社会科(120392)
- 社会科学(120365)
- 省(106072)
- 基金项目(103575)
- 自然(93649)
- 自然科(91501)
- 自然科学(91483)
- 教育(91374)
- 自然科学基金(89839)
- 划(88048)
- 编号(80624)
- 资助(79435)
- 成果(63627)
- 重点(59813)
- 创(58815)
- 部(58794)
- 发(58252)
- 课题(55107)
- 创新(54377)
- 国家社会(52205)
- 教育部(51060)
- 科研(50840)
- 期刊
- 济(178135)
- 经济(178135)
- 研究(112037)
- 中国(69521)
- 管理(58938)
- 学报(55650)
- 科学(53316)
- 财(52703)
- 农(50590)
- 大学(43233)
- 教育(41818)
- 学学(40907)
- 技术(36508)
- 农业(35437)
- 经济研究(29673)
- 业经(29396)
- 融(29028)
- 金融(29028)
- 财经(27688)
- 经(23881)
- 问题(22346)
- 技术经济(20740)
- 科技(19516)
- 图书(18267)
- 业(18212)
- 统计(18088)
- 商业(17954)
- 理论(17552)
- 现代(17319)
- 策(17123)
共检索到553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绍华
创新型经济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聚集丰富的创新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新区理应成为我国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先行区,但其现阶段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文章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高新区必须对其现有的产业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明确主导产业,增强高新区产业协作性及对区域产业的带动促进作用;扩大主导产业规模经济,提升主导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培育发展品牌龙头企业,增强新兴产业发展的带动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俊峰
在当前资源与环境约束性日趋严峻的背景下,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由物质投入推动转向创新要素推动是必然趋势。文章从禀赋科教资源优势明显,创新氛围基本形成,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和能力已基本具备等方面分析江苏省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并研究江苏省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存在的障碍与成因,包括对引进大项目的过度偏好,外资企业比重过大,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有待完善,软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滞后等问题。提出推动高新区由开放优势向科技创新优势、向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高新区 高新技术产业 创新型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松 胡树华
本文以2003-2008年的国家高新区数据为依据,构建了国家高新区强弱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极化指数测量了国家高新区的马太效应及其空间方向,并对应地规划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空间布局。研究结果表明:近6年间国家高新区整体趋势上存在马太效应,并表现在南方-北方和发达城市-次发达城市两个方向上,沿海-内陆方向上未显现;但就平均极化水平而言,发达城市-次发达城市方向跃沿海-内陆方向跃南方-北方方向。最后根据实证结果,选定北京、长春、上海、西安、武汉、广州或深圳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参考对象,形成了近"十字"型的空间布局。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马太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麻智辉
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在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文化、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在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打造昌九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浙赣铁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临港生态产业带、环鄱阳湖生态农业产业带、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带,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使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
关键词:
环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产业布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寿育 彭钊 姚秀元 江红兵
确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方向,必须考虑北部湾经济区的总体功能,并在此条件下对可以发展的产业进行优势选择。从现有基础出发,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标准以及产业的市场趋势、发展空间、生命周期、竞争力、解决就业能力等因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选择加工贸易、造船、生物质、海洋、铝业加工、钢铁、石化、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林浆纸、现代中药产业为发展方向。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来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应着重处理好制度安排的调控作用,按照"十群、四港、十五柱"框架来布局。
关键词:
北部湾经济区 产业发展 方向 布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 张冀新
为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的影响作用,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国家高新区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准自然实验。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更多资源要素,能够提高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创新型产业集群对高新区集聚效应的提高程度,呈现显著空间差异:东部地区政策效果最为显著,仅略高于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效果最不明显。需通过强化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集聚功能,提升高新区创新载体功能,积极发挥产业集群培育的外部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 张冀新
为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的影响作用,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国家高新区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准自然实验。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更多资源要素,能够提高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创新型产业集群对高新区集聚效应的提高程度,呈现显著空间差异:东部地区政策效果最为显著,仅略高于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效果最不明显。需通过强化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集聚功能,提升高新区创新载体功能,积极发挥产业集群培育的外部效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玉砚
产业布局的优化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及城镇化是互促互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在对山西产业布局和城镇化的现状及问题的研究基础上,认为应该通过以"一核一圈三群"的"人"字形城镇化格局为依托,选择具有区位优势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优化三次产业布局,升级调整三次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结构;以产业链延伸为导向进行多元化发展,加快资源型经济平稳转型;强化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增强城镇化产业布局的合理推动力等路径优化山西产业布局。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城镇化 产业布局 山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庆
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其主城区产业布局的合理性至关重要。通过分析重庆主城区产业布局特征,提出了布局调整构想,并对调整对策作出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润斌
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选择。南宁高新区具有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良好经济条件、创新环境和平台基础。文章认为,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重点是要以科学的创新创业理念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制度设计;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增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支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翠
小城镇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着力点,产业是新型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布局直接影响新型小城镇发展的质量与水平。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更强调有利于促进产城融合、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促进城乡一体化、促进有序发展。在理论探讨基础上,从经济支撑、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与区域协同四大维度构建了我国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糊综合评价计量模型,并通过协调度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修正,最后以湖北省为例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才志 杨羽頔 邹玮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已进入调整优化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本文从环渤海地区各沿海城市海洋产业发展基础的角度出发,利用环渤海地区17个沿海城市2008-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D-S证据理论进行主客观权重结合,对各城市海洋产业发展结构基础进行评价,并引入NRCA模型,计算各海洋产业的比较优势。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政策导向,参考各地实际情况,对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进行全面的、合理的、科学的布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东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经济发展必须由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传统经济转向以创新驱动为动力的创新型经济。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新区必须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和辐射力以及突破原有的发展模式。文章认为,高新区的当务之急是要树立科学的创新型经济发展理念;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推进产业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
创新型经济 高新区 自主创新 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欧光军 孙骞 王茜
作为地方实施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型经济转型载体存在的高新区,走集群化道路是其内生发展的依据和方向,其集群化水平决定了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程度。本文结合定量分析工具设计了测度评价高新区集群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内高新区集群化程度进行实证测评,得出湖北省内高新区在集群化水平因子和发展因子都比较低下的基本实情;提出了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定位招商,优化产业链,走内生发展道路,以及加大社会资本建设步伐,促进园区协同创新;最后,根据集群化综合评分将湖北高新区划分为三个发展梯队,根据不同梯队的集群化状况提出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安树伟,崔宏义
在综合分析蒙、晋、陕、豫四省区交界地带的区位优势及经济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域产业布局的框架,阐述了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加快经济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