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1)
- 2023(15907)
- 2022(13197)
- 2021(12631)
- 2020(10346)
- 2019(24079)
- 2018(24047)
- 2017(44456)
- 2016(24447)
- 2015(27750)
- 2014(27900)
- 2013(26315)
- 2012(23820)
- 2011(21138)
- 2010(21140)
- 2009(18659)
- 2008(17918)
- 2007(15994)
- 2006(13467)
- 2005(11537)
- 学科
- 济(85095)
- 经济(84987)
- 管理(70566)
- 业(65522)
- 企(55282)
- 企业(55282)
- 方法(39501)
- 数学(34334)
- 数学方法(33571)
- 农(25327)
- 中国(25277)
- 财(22345)
- 技术(20612)
- 业经(20211)
- 理论(20124)
- 地方(18313)
- 制(17820)
- 学(17501)
- 农业(16800)
- 教学(16354)
- 教育(14907)
- 和(14136)
- 务(13953)
- 财务(13875)
- 财务管理(13835)
- 贸(13835)
- 贸易(13819)
- 银(13749)
- 银行(13712)
- 体(13472)
- 机构
- 学院(321960)
- 大学(319184)
- 管理(124976)
- 济(118199)
- 经济(115208)
- 理学(107313)
- 理学院(106104)
- 管理学(103803)
- 管理学院(103165)
- 研究(100027)
- 中国(75473)
- 京(67387)
- 科学(62824)
- 财(55740)
- 江(51015)
- 农(49690)
- 中心(48507)
- 所(48018)
- 业大(47418)
- 范(46369)
- 师范(45859)
- 财经(43865)
- 研究所(43553)
- 北京(41580)
- 技术(40768)
- 州(40597)
- 经(39811)
- 农业(38569)
- 院(37804)
- 师范大学(36294)
- 基金
- 项目(221488)
- 科学(174623)
- 研究(167615)
- 基金(156076)
- 家(135075)
- 国家(133832)
- 科学基金(116255)
- 社会(102309)
- 社会科(96644)
- 社会科学(96625)
- 省(91188)
- 基金项目(82715)
- 教育(81848)
- 划(75648)
- 自然(75078)
- 自然科(73396)
- 自然科学(73375)
- 自然科学基金(72033)
- 编号(70993)
- 资助(63107)
- 成果(57671)
- 课题(50401)
- 创(50327)
- 重点(49834)
- 部(47977)
- 发(47515)
- 创新(46246)
- 项目编号(43375)
- 大学(42570)
- 科研(41998)
- 期刊
- 济(130809)
- 经济(130809)
- 研究(92029)
- 中国(73739)
- 教育(57047)
- 管理(48459)
- 学报(48449)
- 财(46048)
- 农(44973)
- 科学(44679)
- 大学(38273)
- 技术(36537)
- 学学(34935)
- 农业(30447)
- 融(25437)
- 金融(25437)
- 业经(23195)
- 财经(20918)
- 经济研究(19626)
- 图书(19459)
- 经(18111)
- 职业(18077)
- 科技(17190)
- 业(16956)
- 问题(16441)
- 版(15980)
- 技术经济(15825)
- 坛(15434)
- 论坛(15434)
- 统计(14601)
共检索到480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冯万军 杜慧玲 贺立恒 冯伟
针对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涉及学科领域多、实践性强的特点,探讨新形势下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定式,通过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满足区域种业发展需要、加强专业与企业合作以及专业间交流、建立多样性开放式实验等措施来开展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水平,培养创新型种业人才。
关键词:
种子科学与工程 实践培养体系 创新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波 周朋红
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误区,紧扣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在要求,以山东职业学院为例,阐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个性培养与共性培养相补充的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并分析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 人才培养 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亓呈明 胡立栓 孙雪 程肖冰
围绕物流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在分析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供应链课程体系为实践教学改革突破口,提出了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以库存管理为例,探讨了物流工程专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亓呈明 胡立栓 孙雪 程肖冰
围绕物流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在分析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供应链课程体系为实践教学改革突破口,提出了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以库存管理为例,探讨了物流工程专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云 朱崇先 魏仲香 范海燕 曹庆景 赵岐刚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基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双线并行、课证行赛四位一体"的梯度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单项基本技能—单项核心技能—综合技能"三级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培训+测评"的教师培养模式;建立了"校企共育"养成教育模式。通过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静 穆慧玲
围绕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创新性提出了服装专业CDTA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理念,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学科体系、平台建设、考核体系和监控体系建设方面对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董海芳
当下,社会各行业发展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面对新形势,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构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的支持下,新型"智慧"物流体系已经出现,物流各环节精细化操作与管理的要求更高。基于此,立足于现实需求构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会促使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如今物流体系发展需求,从而为我国提供更多物流领域人才。在未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体系还需立足于市场需求向纵深发展,为国家输送更多的高精尖专业人才。由郭兆平、郭美娜等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一书,紧紧围绕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路径,阐述了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构建的措施,为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科学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德仿 王旭华 阳程
我国工程教育科学化问题比较严重,对于如何适应社会需求、深化应用型工程教育的改革,是大众化阶段本科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近年来盐城工学院优集学院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框架结构,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并重,强化能力综合实训"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在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能力培养 教学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亚玲 唐瑶 肖瑾 孙丹 范昌波 吴星明
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为了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奉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对电气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通过设置与当今科技发展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项目,鼓励本科生尝试设计和实践个人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培养科研实践能力。经实践运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大幅提高,同时也给今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电气实验教学 实践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元元 李正 徐向民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创新”的根本在实践。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学生学会横向思考,学会联系实际地学习,学会对各部分内容进行综合,处理好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学会团队合作。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国方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冲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创新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在明确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取向和依据的基础上,笔者结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实践,论述创新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创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创新,并以此形成办学特色,实现培养合格技术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华 汪娟
本文通过分析新升本科院校现有实践教学模式的不足,结合新升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规律,提出构建一套包含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适合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如兵 蒋凤昌 陈鹏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基于工作而学习"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国际上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施了"1+3+N"的试点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协同育人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三段培养、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对其他院校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龙志鹤
结合大连大学近几年的办学实践,探索创新秘书人才培养方向与模式,提出“二文三动”的培养方向及“3+1”的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优化课程设置模块、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提出“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等。
关键词:
培养方向 培养模式 教学模式 秘书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航 张琤 李卫国 赵慧
太原理工大学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泛在化"的非正式学习驱动教育流程再造,进而实现个性化的教育目标。本文重点介绍了云顶书院的教育理念、运行机制、保障体系及育人成效等,为地方高校开展书院制建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东省为例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刑事科学技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以吉林警察学院为例
水产养殖及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拔尖创新型)水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国际化视野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生态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专业为例
高职机械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以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为例
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