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09)
- 2023(16863)
- 2022(14558)
- 2021(14015)
- 2020(11611)
- 2019(26773)
- 2018(26677)
- 2017(49713)
- 2016(27768)
- 2015(31608)
- 2014(31231)
- 2013(29525)
- 2012(27042)
- 2011(24044)
- 2010(23937)
- 2009(21246)
- 2008(20307)
- 2007(17564)
- 2006(14938)
- 2005(12541)
- 学科
- 济(96634)
- 经济(96532)
- 管理(77255)
- 业(72293)
- 企(62129)
- 企业(62129)
- 方法(46914)
- 数学(39819)
- 数学方法(39222)
- 中国(31182)
- 农(26991)
- 教育(25734)
- 财(24316)
- 业经(23565)
- 学(22467)
- 理论(22169)
- 技术(22137)
- 地方(20762)
- 农业(18176)
- 和(16542)
- 贸(16424)
- 贸易(16412)
- 制(16172)
- 易(15883)
- 务(15583)
- 财务(15512)
- 财务管理(15481)
- 环境(14991)
- 企业财务(14583)
- 划(14204)
- 机构
- 大学(370371)
- 学院(364113)
- 管理(144704)
- 济(133937)
- 经济(130775)
- 理学(126604)
- 理学院(125128)
- 管理学(122705)
- 管理学院(122003)
- 研究(117087)
- 中国(81074)
- 京(79118)
- 科学(72902)
- 财(59990)
- 范(58648)
- 师范(58216)
- 所(55608)
- 中心(53778)
- 江(53024)
- 业大(52936)
- 农(52451)
- 研究所(51112)
- 北京(49787)
- 财经(48987)
- 师范大学(47473)
- 经(44753)
- 教育(44544)
- 院(43357)
- 州(43243)
- 技术(41938)
- 基金
- 项目(257024)
- 科学(204683)
- 研究(195141)
- 基金(183760)
- 家(157930)
- 国家(156437)
- 科学基金(136154)
- 社会(121206)
- 社会科(114551)
- 社会科学(114524)
- 省(102595)
- 基金项目(98183)
- 教育(96542)
- 自然(87689)
- 划(87154)
- 自然科(85684)
- 自然科学(85665)
- 自然科学基金(84108)
- 编号(81967)
- 资助(73786)
- 成果(67491)
- 课题(58117)
- 重点(57812)
- 部(57638)
- 创(56455)
- 发(54986)
- 创新(51966)
- 项目编号(50550)
- 教育部(50532)
- 大学(50088)
- 期刊
- 济(139262)
- 经济(139262)
- 研究(111225)
- 中国(76179)
- 教育(74906)
- 学报(54537)
- 管理(52465)
- 科学(50619)
- 农(46746)
- 财(45741)
- 大学(44062)
- 学学(38996)
- 技术(36696)
- 农业(32911)
- 融(24536)
- 金融(24536)
- 业经(24295)
- 财经(22818)
- 图书(22242)
- 经济研究(21380)
- 经(19569)
- 科技(18967)
- 职业(18235)
- 问题(18190)
- 业(17441)
- 技术经济(16744)
- 版(16669)
- 坛(16485)
- 论坛(16485)
- 发(16464)
共检索到524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严玉萍
大学服务社会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成为社会发展的创新动力,为实现该目标,大学组织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其自身的文化创新更为关键。本文借助企业创新文化中的创新商数研究,结合爱尔兰高等教育部门的大规模调研结果,梳理分析爱尔兰地区大学组织文化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与传统大学相比,应用技术学院组织文化创新性较低,STEM教职人员对大学文化中的创新程度认可度更低。研究结果对我国各类大学组织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喻岳青
通过对中外高等教育研究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指出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和大学的创新是一个密不可分的互动过程,必须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才能促进大学的创新,并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参考意见。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大学创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小热
2006年,以国家助学贷款为载体,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开发了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简称学贷险),并主导建立、不断健全了银行、保险公司、高校、政府等参与主体分工合作的机制。学贷险在全国部分地区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助学贷款应贷尽贷,增加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进而推动了高等教育公平和减贫。学贷险鲜明地体现了财政、金融杠杆及保险机制、私营部门在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和推动高等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学贷险 高等教育 助学贷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克利
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是实现高等教育创新的前提,而研究的创新必然建立在研究系统创新的基础之上。高等教育研究系统的创新,应注重每一个环节的创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系统在成果产出环节、成果传播环节以及成果应用环节还存在不少问题。转变教育研究思想、促进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互动、加强和发展院校研究、建立有效的教育研究传播机构,是推动高等教育研究系统的创新值得尝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系统 创新 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懋元
上世纪90年代初,党的十四大系统总结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2年11月,国家教委召开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此形势下,时任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及后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同志领导组织了一项重大课题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简称"理论要点")。这项研究从1993年启动,1997年结题,历时5年,动员了全国一大批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余继 闵维方
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探讨了体制因素在大学创新能力建设中的深刻意义。本文首先借助"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和"路透社全球最具创新力大学排名",分别对比美国和欧洲大陆在大学创新能力的两大核心要素——知识生产和科研成果转化上的态势。基于此,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欧美在高等教育体制上的主要差异及其对大学创新能力的影响。具体而言,通过制度安排使"学术自由"和"教学科研相结合"等现代研究理想得以落实和维持,并促使其成为大学内部的共享价值观,是大学创新活动得以蓬勃发展的土壤和动力;而将高深知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哲学观,以及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法律保障是大学创新能力得以实质性跃升的关键,也是当前美国大学具有创新优势的重要原因。本文的讨论为我国大学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思考方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克利 孙宗禹
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就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创新。当前,既要克服高等教育研究脱离高等教育实践的倾向,也要克服高等教育实际工作者远离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局面。而加强院校研究是促进高等教育研究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新 科学研究 实践 院校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建伟 葛岳静 刘璐 万为
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全球价值链中存在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产业的依附现象,形成俘获型价值链,从而难以实现功能和价值链的升级。实现俘获型价值链的突破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爱尔兰和印度为例,分析了其软件产业的发展历程,论证其实现俘获型价值链突破的程度,并从竞争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的角度多因素地分析其软件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分析发现两个国家借助自身资源、市场等优势和创新,其软件产业正逐渐从价值链的中低环节向中高环节推进,产业链不断升级。产业上发展落后的国家可能借助传统比较优势的提升和新的竞争优势的形成,实现产业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这也是突破俘获型价值链的可能之所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磊
形成于职业培训的"双元制"在德国高等教育中继续延伸,并因应人才需求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了发展创新,一方面将"双元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融合到德国高校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传统中,形成教学与企业相结合的思想;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把"双元制"的岗位导向转变为职业导向。同时,德国高等教育实施"双元制"的专业类别由工科向经济学领域延伸,这是德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双元制 德国 高等教育 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小娟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对此,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全面变革教育教学机制与管理模式,创设开放包容、宽松自由的创新教育环境,以期取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成效。由刘明亮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管理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一书,围绕高等教育管理内容,深入分析了如何发挥高等教育管理效能,以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价值。该书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以高等教育管理学为研究对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家德
学术组织是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媒介。从学术组织创新看世界科教活动中心的形成与转移,可以得出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在于这些国家根据环境的变化创新了与此对应的学术组织。中国要成为未来世界科教活动中心之一,应重视创新学术组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东平
对于创造型人才生长而言,培养能孕育创造力的土壤是一项更为重要的基本建设。为此,必须进行深刻的观念变革和制度创新。教师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第一位因素,因此必须重建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制度,恢复大学作为学术机构之本义。
关键词:
创新人才 观念变革 制度创新 教师为本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健生 孙珂
高等教育创新的"保健机制",是消除高等教育创新活动中不满意情绪的政策、制度安排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方式。美国在宏观层面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护知识产权和学术自由权利,在中观层面通过建立终身聘任制度、学术自治制度和合理的教师休假制度,在微观层面通过采用同行评审、形成性评价和多专家评价等评价方式,为高等教育创新活动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保健机制",其做法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保健机制"的构建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美国教育 高等教育创新 “保健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少华
讨论大学治理与制度创新问题,必须回到问题原点,即努力厘清和明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定位,这是大前提。明确定位高等教育需要深入探究三个层面上的关系:第一个层面上的关系是,在整个社会分工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其他行业或职业之间的实然和应然关系,即高等教育现实与应有的社会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根据对全国部分大学的调查,大学教学方法数十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西方大学教学方法创新是与其现代化同步进行的,德国大学创立了习明纳,美国大学将习明纳与班级授课制结合来,形成了第二代教学方法。影响我国大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因素主要有大学政策制度、教师和学生的意愿以及相关教学条件等。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找准切入口,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智慧的活动。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大学 高等教育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为“学术独立”而“办现在中国的大学”——冯友兰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创新高地的高等教育组织结构变革研究——以美国旧金山湾区为例
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学费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以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和美国为例
高等教育对区域科技创新的贡献率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提升成人高等教育实效性研究——以北华大学为例
美国高等教育公私合作的典型与趋势——以普渡大学收购卡普兰大学为例
区域高等教育投资效益研究——以L大学为例
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调查分析——以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为例
爱尔兰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演变、现状与变革趋势
201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文化传承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