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0)
- 2023(15966)
- 2022(13569)
- 2021(12831)
- 2020(10623)
- 2019(24927)
- 2018(24655)
- 2017(47764)
- 2016(25454)
- 2015(28624)
- 2014(28356)
- 2013(27534)
- 2012(24809)
- 2011(22133)
- 2010(21955)
- 2009(19779)
- 2008(18941)
- 2007(16434)
- 2006(14080)
- 2005(11968)
- 学科
- 济(97972)
- 经济(97872)
- 管理(77249)
- 业(73818)
- 企(63599)
- 企业(63599)
- 方法(49926)
- 数学(43577)
- 数学方法(42821)
- 中国(25150)
- 农(25060)
- 财(24092)
- 业经(23073)
- 技术(21227)
- 学(19830)
- 理论(19429)
- 制(18600)
- 地方(18500)
- 贸(17049)
- 贸易(17036)
- 农业(16936)
- 银(16701)
- 银行(16666)
- 易(16463)
- 和(16020)
- 务(15978)
- 财务(15894)
- 财务管理(15862)
- 行(15636)
- 企业财务(14993)
- 机构
- 大学(350824)
- 学院(350413)
- 管理(146021)
- 济(135260)
- 经济(132298)
- 理学(127970)
- 理学院(126643)
- 管理学(124118)
- 管理学院(123475)
- 研究(106412)
- 中国(80369)
- 京(73142)
- 科学(66807)
- 财(60579)
- 业大(51720)
- 农(50783)
- 所(50326)
- 中心(50109)
- 财经(49839)
- 江(49464)
- 研究所(46340)
- 范(45729)
- 经(45507)
- 北京(45449)
- 师范(45307)
- 州(40847)
- 经济学(40360)
- 农业(39710)
- 院(39485)
- 技术(38254)
- 基金
- 项目(249366)
- 科学(197934)
- 研究(183146)
- 基金(181381)
- 家(156959)
- 国家(155669)
- 科学基金(136380)
- 社会(115136)
- 社会科(109143)
- 社会科学(109116)
- 省(98480)
- 基金项目(96463)
- 自然(89899)
- 自然科(87941)
- 自然科学(87923)
- 自然科学基金(86325)
- 教育(86202)
- 划(82294)
- 编号(75229)
- 资助(74636)
- 成果(59027)
- 创(55267)
- 重点(55116)
- 部(54583)
- 发(52014)
- 课题(51115)
- 创新(50952)
- 科研(47650)
- 教育部(47516)
- 大学(47324)
- 期刊
- 济(138307)
- 经济(138307)
- 研究(97273)
- 中国(63740)
- 管理(54328)
- 学报(52089)
- 科学(49229)
- 财(45722)
- 农(44686)
- 教育(43637)
- 大学(40797)
- 学学(38179)
- 技术(34722)
- 农业(31182)
- 融(28992)
- 金融(28992)
- 业经(24241)
- 财经(23371)
- 经济研究(22320)
- 经(19872)
- 图书(19553)
- 科技(18549)
- 技术经济(17925)
- 问题(17467)
- 理论(16936)
- 业(16517)
- 统计(16182)
- 商业(16074)
- 版(15704)
- 实践(15676)
共检索到489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永周 刘旸 贺海涛
对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开发与保持一直是国家人才、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与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是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创新型人才开发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但目前普遍面临入孵企业对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孵化器孵化能力相对不足和二次创业等问题。本文以创新人才网络嵌入的全新视角,审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新要素系统集成、知识流动与共享、风险防范与化解等创新网络孵化的运行机制,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
创新人才 网络嵌入 孵化器 商业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永周 权德衡 吴礼雄
以22个湖北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从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3个维度剖析创新人才对高校协同创新网络嵌入机理,并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22个中心进行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湖北高校协同创新绩效整体情况表现良好;创新人才的结构嵌入和认知嵌入维度对高校协同创新绩效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关系嵌入维度的作用相对较弱。最后,探讨强化创新人才网络嵌入的战略举措,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策略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德春 郑凯
网络经济下,"构成要素-单点"或"价值链-线性"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忽视了内部入孵企业和外部创新主体在价值主张上的内在联系,从而无法设计出共赢的运营和盈利模式。不同于价值链,价值网络关注整体利益,强调互相合作以实现共赢,因此,有必要围绕"价值识别-价值主张-价值组织-价值获取"的网络价值逻辑,重新设计孵化器的经营战略、运营系统和盈利模式,以发挥各孵化主体之间的资源互补效应和联结经济效应。
关键词:
孵化器 商业模式 价值网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永周 黄珍珍 谭蓉 阳静宁
本文基于创新人才的异质性需求特征和创新网络嵌入视角,剖析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人才网络嵌入机理和作用机制,并从创新人才的创新网络结构、关系和认知嵌入维度,构建了协同创新中心规模和结构、协同机制体制、创新环境和文化氛围多维度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提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网络建设的优化和完善措施,以期更好地发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引领创新人才引进和集聚开发的战略导向作用。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庆金 李如玮
众创空间是开放式经济背景下的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创业企业嵌入到众创空间中,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其商业模式创新。以网络嵌入和共生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众创空间网络嵌入对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制。基于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杭州梦想小镇等知名众创空间中181家创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众创空间网络嵌入与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共生行为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迪云 王耀中 徐莎
基于商业模式创新中介效应,依据全国314家企业问卷调查的样本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考量网络嵌入性、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结果发现:关系嵌入性、结构嵌入性与竞争优势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商业模式创新在关系嵌入性、结构嵌入性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鉴此,企业应注重构建不同形式的网络嵌入,推动商业模式的调整与变革,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薛静 陈洪根 李丹
在科教兴国和“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大背景下,针对知识经济时代人才需求的特征,以西北工业大学创新实验中心建设为依托,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高效创新人才孵化器建设模式。该模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四三模式”,内容包括基于创新人才孵化的功能目标的确立、四大服务功能的构建和三大基础支撑体系的建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峰
我国对于孵化器的定位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应当从不同的定位功能分析中国特有的孵化器商业模式思路,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孵化器商业模式的逻辑结构和价值创造机理。
关键词:
孵化器 商业模式 价值创造 界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承龙 夏清华
本文利用科技型小微企业调研数据,对网络嵌入、商业模式及类型与技术创业绩效间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嵌入对商业模式维度配置产生积极影响,商业模式维度有中介作用;商业模式不同类型对网络嵌入与技术创业绩效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其显著程度因类型选择而异。
关键词:
科技型小微企业 网络嵌入 商业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夏德 王林
新产品开发与创新工作通常由企业内部团队完成,工程技术人员长期形成的思维模式以及技术习惯严重地阻碍着产品的创新性设计。而网络社区日益庞大的消费者以其掌握的真实需求信息、独特的阅历以及各自的思维方式,在日益发达的使能技术的支持下,其可能参与到产品创新过程之中,与传统企业创新资源相比,这恰是一种极具互补性的战略创新资源。本文致力于探索将网路社区这种创新资源融入产品创新领域的途径,在分析了网络社区参与产品创新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社区产品创新的本质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服务于产品创新的网络社区创新资源整合方式及培育与管理问题。
关键词:
网络社区 创新资源 新产品开发(NPD)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黎明 刘猛 郝琳娜
本文通过对虚拟科技孵化器和众包模式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基于众包模式的虚拟科技孵化器的新运营模式,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初创企业寻求外部资源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创造了条件,也为推动我国虚拟科技孵化器的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价值指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生金
本研究从顾客价值增加的角度出发,识别了B2C模式下的关键要素与流程,在此基础上对B2C商业模式提出了以产品、流程和网购安全为重点的商业模式创新设计。首先,根据顾客增加值有关理论进行问卷设计、调研和因子分析,提炼出B2C模式下影响顾客增加值的3个要素(产品、流程与安全);然后,运用商业模式创新的有关理论,开发了以顾客价值增加为核心的B2C模式创新设计的总体思路与框架,包括产品创新设计,流程创新设计和网购安全创新设计;最后,在总框架的基础上,针对顾客价值增加的三要素分别给出了B2C商业模式下的以产品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为重点的产品创新设计和以订单处理、物流配送及售后服务为重点的流程创新设计的具体思...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清华 黄剑
衍生企业的初始商业模式一般传承于母体企业,独立性相对较低;在自主成长过程中,有必要对初始商业模式进行创新,构建适合自身独立发展的全新商业模式。本文基于嵌入与脱嵌的二元动态平衡视角,选择上海思芮和东软控股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衍生企业在动态成长过程中如何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发现,衍生企业在创建期,通过行政嵌入、市场嵌入和角色嵌入的形式嵌入在母体企业内部网络中,提升了存活的概率;进入成长期,内部网络嵌入导致衍生企业商业模式出现刚性特征,且商业模式刚性的消极作用逐渐显现,阻碍了商业模式创新;而通过内部网络脱嵌降低商业模式刚性,并维持嵌入与脱嵌的二元动态平衡,可构建创新型的商业模式,这也标志着衍生企业进入了成熟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司春林 梁云志
企业孵化器是创业企业成长的摇篮,其能为创业企业提供优质孵化服务的前提是自身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商业模式理论出发,对比剖析上海市运行良好的两个孵化器的目标客户、价值主张、价值链、动态能力和收支平衡模型,并探讨这两个典型孵化器如何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服务创业企业。本研究揭示了孵化器对创业企业的价值源泉是其服务能为创业企业产生正向现金流,特别指出孵化器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能力与其孵化服务能力呈正相关,从而论证了孵化器本质是一个智力型服务机构,可自我持续发展的孵化器是一个能与创业企业、合作伙伴共赢共生的创新生态系统。
关键词:
商业模式 孵化器 创业 创新生态系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阎明宇
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于新创企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创新集群可以为新创企业成长提供外部资源。本文从入孵企业的视角探讨创新集群的创业网络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的关系,选择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等收集和处理数据,证明了创业网络对于入孵企业创业绩效的积极影响,以及知识转移和孵化环境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实践和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创新集群 科技企业孵化器 创业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