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83)
2023(15346)
2022(13108)
2021(12544)
2020(10739)
2019(25032)
2018(24831)
2017(47681)
2016(25612)
2015(28972)
2014(29206)
2013(28759)
2012(26226)
2011(23348)
2010(23482)
2009(21837)
2008(22282)
2007(20542)
2006(17660)
2005(15954)
作者
(71886)
(59637)
(59526)
(56919)
(38115)
(28642)
(27548)
(23354)
(22630)
(21623)
(20379)
(20131)
(18841)
(18807)
(18658)
(18433)
(18252)
(17876)
(17308)
(17226)
(14686)
(14681)
(14508)
(13752)
(13492)
(13430)
(13403)
(13398)
(12082)
(11830)
学科
(96558)
经济(96455)
管理(86332)
(83444)
(70252)
企业(70252)
方法(47523)
数学(40838)
数学方法(40265)
(31150)
(28838)
中国(27620)
(26792)
(25667)
银行(25521)
(23899)
业经(22528)
(21051)
财务(20981)
财务管理(20922)
技术(20802)
(20292)
贸易(20275)
企业财务(19779)
(19635)
(19295)
金融(19292)
理论(18484)
(18031)
地方(17836)
机构
学院(357115)
大学(354924)
管理(145655)
(144246)
经济(140915)
理学(122756)
理学院(121529)
管理学(119563)
管理学院(118848)
研究(108247)
中国(94759)
(74261)
(72857)
科学(64300)
(57012)
财经(56420)
中心(55154)
(55054)
(53244)
(50973)
业大(49419)
研究所(47472)
北京(46762)
(46021)
(43625)
经济学(43424)
师范(43189)
农业(43063)
财经大学(41857)
经济学院(39279)
基金
项目(228881)
科学(180771)
研究(170262)
基金(165497)
(141773)
国家(140528)
科学基金(122784)
社会(106656)
社会科(101077)
社会科学(101049)
(91272)
基金项目(87651)
教育(79920)
自然(79868)
自然科(78078)
自然科学(78058)
自然科学基金(76664)
(75577)
编号(70480)
资助(68248)
成果(56952)
(51758)
(50753)
重点(50706)
课题(48108)
(47819)
创新(47648)
科研(44257)
教育部(44151)
大学(43798)
期刊
(160803)
经济(160803)
研究(107532)
中国(74248)
(60984)
管理(57150)
(49137)
学报(48255)
(47983)
金融(47983)
科学(46306)
教育(39290)
大学(37739)
学学(35208)
技术(35093)
农业(31710)
财经(28162)
业经(27576)
经济研究(24191)
(24088)
问题(20870)
技术经济(19301)
(19023)
理论(18564)
财会(18197)
图书(17765)
统计(17264)
商业(17111)
实践(16861)
(16861)
共检索到548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艾蔚  任丹蕾  
本文从创新产品交易和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在次贷危机中深陷困境的原因。通过信用风险转移交易,商业银行未实现信用风险完全转移,而期限错配、充当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和信用增级机构等问题使其在危机爆发后促不及防地遭遇了交织在一起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因而本文从创新产品合约设计、基础资产信用风险管理、内部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改进风险管理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芝斌  
本文主要探讨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及所产生的影响。最后从牢固树立服务业务、促进发展的风险管理理念,持续完善关口前移、警钟长鸣的风险防范措施,不断强化履职尽责、敢作善为的风险管控意识,有效运用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的风险经营策略,有效运用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的风险经营策略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蓓蓓  
商业银行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如今,人们的生活、企业的发展、市场的运作都离不开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文章主要结合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指出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及风险管理内涵,分析了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的风险特点及类别,提出了现有的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夏敏  王睿  
将杠杆率作为衡量商业银行风险的指标,基于我国45家上市商业银行2013—2017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检验杠杆率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首先运用混合效应模型(pool)、固定效应模型(FE)、随机效应模型(RE)以及动态GMM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再将银行按国有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分为三个子样本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杠杆率滞后一期相对于当期的影响十分显著,不良贷款率、盈利能力、贷款增长率、权益乘数负向影响杠杆率,存贷比正向影响杠杆率,宏观层面的GDP与M2增长率对杠杆率影响显著。由异质性检验可以得出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其客观条件存在显著差异,监管机构应及时调整监管策略,保证各类银行的稳健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士学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根源探析张士学探析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根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为它必须从导致风险的底层构筑因素上去探寻,而这些底层构筑因素又大量导源于客观的制度安排。所以探析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根源,就不能不从制度分析上着手。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有振  
本文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银行风险分类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认为这些风险分类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然后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以引发银行风险的直接原因为依据,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新的分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殷孟波  张桥云  
加强风险研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金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我国先后出现了中银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被关闭,海南城市信用社支付危机,海南发展银行被关闭等事件。这表明过去聚集的金融风险已开始在个别机构、个别地区释放出来。因此...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哲华  尚静  
随着金融业的开放、全球化、银行交易的复杂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操作风险在最近10年成为银行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国际性监管组织也一直在积极将操作风险纳入监管的范畴。但已经建立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金融机构并不多见,用于衡量和监控操作风险的各种模型和工具也远不及信用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那样成熟。本文分析、总结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并对操作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的引入和管理框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路莎  
从商业银行诞生开始,收益与风险就共同伴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追求的最终目标是高收益,但是高风险却是商业银行为了取得高收益而必须付出的代价,风险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造成侵蚀,甚至对它的生存造成威胁。有鉴于此,文章从商业银行的地位、概念、特性以及相关监管指标的理论基础上,以某商业银行数据为例,对其部分的监管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并且提出有参考性的解决意见和建议,以达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日趋完善以及我国银行业的长期稳步发展的目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守川  杨瑾  
风险策略管理是基于银行战略实现与价值创造视角对全面风险管理的考察。风险策略管理把银行面临的各类风险通过风险计量统筹、整合为一个整体并与资本和银行战略建立紧密的联系,进而通过风险偏好的传导、与业务计划的互动达到价值创造的目的。本文基于对银行战略与风险管理关系的分析,提出了风险策略管理的概念与核心要素,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风险策略管理框架,并以房地产行业为例阐述了风险策略管理的运行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新娥  张琴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日趋增大。毫无疑问,建立健全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迫在眉睫。本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风险防范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的基本框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饶舜  
近年来,商业银行转型发展需要寻求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平衡。为了对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进行有针对性地识别和管理,论文积极梳理和借鉴包括上海自贸区在内的金融创新经验和趋势,并根据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特点,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守川  
从巴塞尔协议Ⅰ到巴塞尔协议Ⅲ的演变逻辑20世纪8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在拉美债务危机中遭受重大损失,而日本银行业的资本全球扩张也给欧美银行带来极大威胁。巴塞尔委员会在1988年出台巴塞尔协议Ⅰ,基本出发点就是用银行有限的资本限制其业务扩张,促进国际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