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00)
- 2023(21163)
- 2022(17861)
- 2021(16706)
- 2020(13868)
- 2019(31872)
- 2018(31445)
- 2017(59832)
- 2016(31863)
- 2015(35726)
- 2014(35361)
- 2013(35025)
- 2012(31881)
- 2011(28697)
- 2010(28518)
- 2009(26609)
- 2008(25994)
- 2007(22919)
- 2006(20176)
- 2005(17667)
- 学科
- 济(133037)
- 经济(132892)
- 业(111539)
- 管理(101084)
- 企(91982)
- 企业(91982)
- 方法(58777)
- 农(52799)
- 数学(48559)
- 数学方法(47961)
- 业经(38320)
- 中国(36843)
- 财(36446)
- 农业(35100)
- 制(25909)
- 地方(25732)
- 贸(24956)
- 贸易(24937)
- 务(24659)
- 财务(24583)
- 财务管理(24545)
- 学(24526)
- 技术(24411)
- 易(24286)
- 企业财务(23189)
- 理论(22846)
- 和(22488)
- 环境(21672)
- 划(20928)
- 策(20488)
- 机构
- 学院(452403)
- 大学(448411)
- 济(187211)
- 经济(183458)
- 管理(183407)
- 理学(158793)
- 理学院(157159)
- 管理学(154626)
- 管理学院(153799)
- 研究(147509)
- 中国(115645)
- 京(95063)
- 科学(89203)
- 财(83398)
- 农(79244)
- 所(71667)
- 中心(68669)
- 业大(67793)
- 财经(67129)
- 江(66136)
- 研究所(65244)
- 经(61324)
- 农业(60630)
- 北京(59714)
- 范(58112)
- 师范(57621)
- 经济学(55938)
- 院(53566)
- 州(53384)
- 经济学院(50510)
- 基金
- 项目(308997)
- 科学(245489)
- 研究(229417)
- 基金(226098)
- 家(195593)
- 国家(193871)
- 科学基金(168690)
- 社会(147628)
- 社会科(139706)
- 社会科学(139671)
- 省(119973)
- 基金项目(119852)
- 自然(107920)
- 自然科(105438)
- 自然科学(105415)
- 教育(103992)
- 自然科学基金(103561)
- 划(99725)
- 编号(93625)
- 资助(91537)
- 成果(74323)
- 部(68397)
- 重点(68293)
- 发(66486)
- 创(66398)
- 课题(63164)
- 创新(61505)
- 国家社会(61257)
- 教育部(59076)
- 人文(58282)
- 期刊
- 济(209459)
- 经济(209459)
- 研究(130555)
- 中国(86455)
- 农(77381)
- 管理(69076)
- 学报(66784)
- 财(65046)
- 科学(64673)
- 农业(52944)
- 大学(52697)
- 学学(49691)
- 教育(46131)
- 技术(41161)
- 融(40237)
- 金融(40237)
- 业经(39429)
- 财经(32325)
- 经济研究(32031)
- 业(27904)
- 经(27874)
- 问题(27825)
- 技术经济(23387)
- 版(22284)
- 科技(22027)
- 图书(21201)
- 现代(21088)
- 资源(20827)
- 世界(20678)
- 商业(20228)
共检索到664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邹立凯 梁强 宋丽红
与一般创业活动相比,农村电商创业对区域生态系统内的要素更加依赖,文章以6家中国淘宝村为案例对象分析农村电商创业,基于生态系统理论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构建农村电商创业生态系统框架。案例分析发现,首先,基础设施和创业文化是农村电商创业形成必要且关键外部因素,其中,信息与通信技术和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则使得在农村创业者可以直接对接目标市场和消费者。而商业文化可以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的浪潮中来,首位创业成功者的故事则会激励村里的其他村民学习纷纷投入到电商创业。其次,电商平台的低门槛以及农村熟人社会效应构成农村电商创业的运行机制。电商平台的低门槛使得大量村民有机会参与到电子商务,而农村的熟人社会效应会鼓励和诱发更多的村民迅速模仿。最后,文章还揭示了创业带头人和当地政府在推动农村电商创业发展的关键角色。研究结论清晰勾勒出农村电商创业活动的要素以及形成机制,对中国农村电商创业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指导作用,也进一步丰富了农村电商创业的相关理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海云 汪长玉 赵增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我国农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我国农村许多地区通过电商创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出现了电商创业集聚现象。然而,该现象背后的原因还不明晰。本文通过江苏沭阳花木"淘宝村"的纵向案例研究,从动态演化视角阐释了农村地区电商创业集聚过程及每个阶段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沭阳"淘宝村"电商创业集聚的萌芽、形成和发展、成熟、转型和升级四个阶段对应的关键动因分别是地区文化传统、创业带头人的榜样示范效应、基础设施状况改善、制度支持与政府引导,解释了在道路和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时创业文化传统以及创业榜样的带头示范作用可以帮助创业者克服困难,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的制度支持与引导又能促进电商创业集群的快速转型与升级。因此,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应该侧重于基础设施投入、创业带头人的培育及产业集群的引导和治理,同时重视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在促进农民创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瑞梅 邢小强
以淘宝村为案例,研究了包容性创业中数字技术通过赋权机制对个人和社区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个人提升了信息与沟通能力、增强了商业意识和能力、人力资本增加以及自尊等心理因素得到改善;对社区而言,整体信息能力提升、经济发展和经济形态发生变化、组织模式(产业链)发生变化、本地文化改变以及社区影响力扩大。包容性创业中的赋权结果体现为个人收入增加、有多种选择、选择自由以及低收入人群被纳入主流经济与文化中,实现了社会公平,体现出包容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桂兰 梅强 刘建一
本文以淘宝网为对象,研究网络创业团队绩效问题。认为团队文化、共同愿景、制度建设、加强沟通、团队提升整体决策能力等有助于创造高网络创业绩效。
关键词:
网络创业 创业团队 团队绩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梁静鑫 祁明德 桂拉旦
农村创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农村创业支持型空间,对促进农村创业意义重大。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对社区企业主导构建农村创业生态系统的具体探讨,未能凸显社区企业在资源强约束的农村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逻辑差异性。本文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采用针对社区企业M公司的单案例研究设计,对本土创业情境下社区企业主导构建农村创业生态系统的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社区企业通过价值主张联结本、异地核心行动者,进而匹配“内嵌行动”激活村落本土社会资源的生产、“回嵌行动”向村落组合本地匮乏而异地拥有的传统创业生态系统资源要素,形成兼具资源生产及资源组合的资源关系秩序,最终农村创业生态系统与村落社会在价值交换中产生“乡村振兴价值溢出”,是农村创业生态系统实现完全构建的重要标志,形成了“价值主张-行动者-行动-价值溢出”的内在逻辑。研究推进了创业生态系统微观层面的理论研究,并为农村社区企业管理实践及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新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宝峰 刘金林
乡村创业生态系统是塑造支持乡村创业活动有序开展的创业环境指标的综合。基于乡村创业环境视角构建了乡村创业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了乡村创业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模型,并在山西省万荣县通化镇予以实证。评价结果显示:当前通化镇乡村创业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等级一般;在一级指标中,仅有"基础设施环境"的适宜度等级为"比较适宜",其余均为"一般适宜"。在对其评价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健全乡村创业政府服务体系、加快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营造乡村创业文化氛围、推进乡村创业培训体系建设、完善乡村创业融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化通化镇乡村创业生态系统,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乃至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创业生态系统 适宜度评价 通化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谢智敏 陈翀
创业是中国在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应对就业创造、产业升级等挑战的关键手段,而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大规模的人口跨区域流动,流动人口与城市创业之间的关系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构建流动人口与创业生态系统共同影响城市创业的理论模型,并基于497份中国城市样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规模和多样性特征对城市创业具有相反的作用,其中,规模维度负向影响城市创业,而多样性维度正向影响城市创业;创业生态系统的市场规模、创新能力、创业文化和金融资本要素均对流动人口与城市创业之间的关系起着中介作用,而政府规模、交通设施、互联网和人力资本要素均对流动人口与城市创业之间的关系起着调节作用。该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对城市创业的影响可能是直接影响,也可能是间接影响,而且流动人口的不同维度特征对城市创业的影响并不一致。为提升城市创业水平,各城市政府应该升级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结构;优化财政支出政策,树立有为政府目标;搭建人才交流平台,营造开放包容环境;优化市场和文化环境,丰富创业机会来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陆娟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创新创业已成为各国的重要战略,美国北爱荷华州区社区学院是乡村社区学院的典范。该学院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探索其实现路径包括创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剖析帕帕约翰创业中心的功能和运行模式;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主推全校性创业教育模式,涵盖学位、证书等学分式项目以及针对乡村创业者的非学分式项目;创业服务体系和合作伙伴建设,包括与区域大学创业中心的合作、各级政府对乡村创业的支持、创业网络平台的搭建、非营利机构的广泛参与和创业融资渠道的探索等,以期能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姜忠辉 吕晓菲 罗均梅
公司创业生态系统是以大公司为核心企业构建的支持创业企业孵化和成长的生态系统,作为典型创业生态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并不多见。从结构视角出发,对公司创业生态系统进行分类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8家企业作为样本,提炼出基于价值主张视角的公司创业生态系统与基于行动视角的公司创业生态系统两个主范畴,进一步得出结构视角下公司创业生态系统这一核心范畴。依据价值主张和行动方式两个维度构建分类模型,将公司创业生态系统划分为产品互联型、内部驱动型、授人以渔型、技术变革型,并进一步阐释4类生态系统内涵特征和选择策略。结论可丰富公司创业生态系统分类研究,对我国具备平台化能力的大公司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范轶琳 姚明明 吴卫芬
本文以淘宝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包容性创新的模式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淘宝村初创时期的创新资源禀赋和创新驱动主体二大维度,淘宝村包容性创新模式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模式Ⅰ自发驱动型、模式Ⅱ自发培育型、模式Ⅲ政府培育型、模式Ⅳ政府驱动型;在不同类型的包容性创新模式下,淘宝村的内生状态和包容性创新驱动因素的构成要素有所不同,而创新集聚和包容性创新的构成要素并无变化;内生状态和包容性创新驱动因素的交互作用有助于淘宝村创新集聚的形成,淘宝村创新集聚的形成有助于实现包容性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中国情境下的本土化包容性创新理论,同时对不同模式下的淘宝村包容性创新发展亦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淘宝村 包容性创新 模式 机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秀丽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为农村创新创业打造了可持续生态,也为城乡等值化提供了现实性指导。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本文以返乡大学生作为研究主体,拟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关照下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生态系统,即"ITC+R"创业生态系统,"ITC"分别指征三个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的要素体系:返乡大学生创业培训体系(Entrepreneurial Training,简称T)、创新精神体系(Initiative Spirit,简称I)和创业资本体系(Entrepreneurial Capital,简称C);"R"则代表乡村振兴战略(Rural Revitalization,简称R)。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岗位不匹配问题,帮助大学生提升返乡创业成功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卢向华
网络个体创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自主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本文对网络个体创业的内涵及其特点进行了界定,并以淘宝网的网络卖家为例,总结了网络个体创业的成长轨迹及其面临的约束。在此基础上,从网络个体创业的外部环境角度对这一创业途径的可持续性与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网络个体创业是可持续的,而且可以成为培育更高层次创业的基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瑛 舒元 郑贵辉 刘攀 徐容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中国未来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源泉。创新创业需要教育的投入和研究的跟进,更需要服务的提升。创新创业需要良好生态系统的构建。"众创、众筹、众扶、众包"是构筑这一生态系统的着力点和发展源。"四众"并非是个割裂的概念,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个融合的闭环。唯有通过"创新—创业—产业"的全链条战略,方能够做到"创客—创业者—企业家—产业家"的全链条培育。如何进行全链条的培育,中大创新谷的启示是要把握和运用好政府、市场、企业三种力量,这将从源头上解决社会创新力的释放,又将为社会持续地创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四众 生态系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智敏 乔芳琦 陈翀
基于系统性思维,构建了人口流动通过影响创业生态系统要素进而影响区域创新创业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带来的总量和结构多样性主要通过影响区域的文化、资本和市场这三方面系统要素,进而影响创新创业活动。文化要素通过促进新知识产生、推高交易成本对创新创业起“双刃剑”作用;资本要素通过提升劳动力互补、增加企业家人力资本供给对创新创业产生积极影响;市场要素通过增大市场潜力、提高机会成本对创新创业起“双刃剑”作用。研究结论为区域各行业创新创业水平的提升,尤其为面临较大创新创业挑战的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提供实践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电商物流布局与农村居民消费——基于农村淘宝的跟踪
基于“淘宝村”、“电商产业园”的电商空间集聚现象研究——以浙江金华市“义乌商圈”为例
农村电商的扶贫强刺激效应:菏泽“淘宝镇”案例
平台型电商普惠能否提振农村居民消费?——来自中国淘宝村的证据
农村电商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空间涉及差异研究——江苏淘宝村的调查
基于电商生态系统的中小企业可持续营销研究——以阿里巴巴电商生态系统为例
中国农村特色食品电商销售影响分析——基于淘宝“特色中国馆”的数据挖掘
农村电商生态系统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农村网商的合作动机:维度划分、定量测度与差异研究——基于淘宝村数据的调查分析
电商平台、熟人社会与农村特色产业集群——沙集“淘宝村”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