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77)
2023(17436)
2022(14872)
2021(13772)
2020(11600)
2019(26477)
2018(26151)
2017(50649)
2016(27005)
2015(30041)
2014(29515)
2013(29019)
2012(26101)
2011(23129)
2010(22824)
2009(21100)
2008(20550)
2007(17925)
2006(15591)
2005(13471)
作者
(75309)
(62900)
(62358)
(59268)
(39877)
(30092)
(28238)
(24594)
(23798)
(22149)
(21462)
(21063)
(19736)
(19666)
(19373)
(19032)
(18803)
(18455)
(17967)
(17861)
(15401)
(15144)
(15059)
(14434)
(13984)
(13896)
(13813)
(13805)
(12421)
(12334)
学科
(110442)
经济(110325)
(99141)
管理(91996)
(88192)
企业(88192)
方法(52246)
数学(42477)
数学方法(41913)
(33962)
业经(32922)
(32181)
中国(27095)
农业(23772)
(23529)
财务(23456)
财务管理(23424)
技术(23104)
企业财务(22200)
地方(21429)
理论(20786)
(20744)
(20279)
(20204)
环境(19503)
(18961)
(18099)
贸易(18086)
(17532)
(16685)
机构
学院(378513)
大学(374848)
管理(158105)
(151153)
经济(148011)
理学(137549)
理学院(136129)
管理学(133811)
管理学院(133123)
研究(117165)
中国(89565)
(78961)
科学(73334)
(68381)
(60181)
业大(56752)
(56306)
财经(55563)
(54936)
中心(54592)
研究所(51429)
(50689)
北京(48946)
(47433)
师范(46993)
农业(46924)
经济学(44579)
(44459)
(43596)
商学(41981)
基金
项目(264675)
科学(210813)
研究(193966)
基金(193854)
(167839)
国家(166418)
科学基金(146076)
社会(123794)
社会科(117458)
社会科学(117430)
(104370)
基金项目(103837)
自然(95822)
自然科(93656)
自然科学(93636)
自然科学基金(91981)
教育(88207)
(86459)
编号(78500)
资助(78360)
成果(60680)
(58383)
重点(58341)
(57626)
(56345)
创新(53852)
课题(52750)
国家社会(50915)
科研(50281)
教育部(49716)
期刊
(164413)
经济(164413)
研究(105353)
中国(66831)
管理(61589)
学报(55240)
(54747)
(54248)
科学(53239)
大学(43105)
学学(40791)
农业(38480)
教育(37314)
技术(35912)
业经(30023)
(29010)
金融(29010)
财经(26530)
经济研究(24853)
(22769)
(22010)
问题(21407)
技术经济(20530)
科技(19575)
现代(18447)
图书(17789)
商业(17477)
资源(17378)
理论(17191)
(17101)
共检索到538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向永胜  古家军  
选取新一代众创空间——浙江润湾创客中心,对其创业孵化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新型众创空间通过聚焦创业企业孵化过程中的多种需求与关键发展资源及服务提供,构筑了双生态、多要素、全过程孵化融合的创业生态系统。由内而外,该系统包括"产业+服务"双生态圈核心生态层、多要素功能网络空间的完整要素层、全过程专业辅导的外围动态保护层,从而提高了企业孵化速度和成功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荣华  张建民  
当前我国众创空间建设如火如荼,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作为创业研究的重要基础,能够有效指导众创空间建设并支撑其学术研究开展。在梳理国内外创业生态系统和众创空间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众创空间研究的一个系统框架,提出基于创业生态系统开展众创空间研究应以价值共创为核心,关注众创空间发展阶段和创业流程,着力解决如下问题:众创空间的内涵与外延,众创空间的纵向演化与横向比较,众创空间的需求、供给及其均衡,众创空间的结构维度及其相互关系,众创空间的运行机制与绩效评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主恩   宋立丰   李长硕  
从众创空间的物理场地这一基础性资源要素切入,基于创业生态系统与资源协奏的理论视角,通过对优客工场、创新工场和腾讯众创的对比研究,分析不同类型的众创空间物理场地资源编排的基本逻辑。研究发现,物理场地是众创空间提供创业服务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源,物理场地的编排是一个以众创空间的多元化服务目标为基础,以使用群体的异质性需求为导向的差异化配置和动态化演化的过程。不同模式的众创空间根据自身的独特目标或形式,有针对性地获取、设计或配置物理场地,以满足生态系统内使用群体的不同需求,进而提供多元化的创业服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海花  熊丽君  谢萍萍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以经科技部备案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的82家上海众创空间为研究样本,识别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运行模式。研究得出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六类众创空间运行模式的组成和影响机理;并得出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六类众创空间运行模式中,不同的创业过程对应的创业环境有共性也各有特色和不同点。基于此,为众创空间的建设运营、创业主体选择入驻众创空间的类型和政府的创新发展规划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群  
众创空间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实践平台。本文参考国内外研究,从生态学的视角提出了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并且认为这一系统具有网络性、动态性、开放性、竞争性和共生性五大特征。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主要由创客生态圈、服务支持生态圈、上下游企业、孵化器、消费者群以及创业环境组成。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通过资源获取、优胜劣汰和价值交换三大运行机制维持生态平衡。最后,从三个层面提出了构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议:培育众创精神、建立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制度体系以及加快建设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硬件设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徐剑波  
"众创空间"创业平台的构建,顺应了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对于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业团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众创空间"的内涵分析,以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为学理依据,以泰州市蜂鸟空间站的成功模式为现实依据,从"众创空间"的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3个层面,探索构建大学生"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可行性路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史欢  李洪波  
共生机制是推进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关键,基于共生理论构建了以创业企业、利益相关者和政府为主体的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三方共生行为策略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探究了各主体不同行为策略的影响因素及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创业企业、利益相关者以及政府选择合作的初始意愿对彼此行为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相较于利益相关者,创业企业对政府的补贴政策和惩罚力度更为敏感;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能够促进系统向互利共生方向演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姚晨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渗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各个环节,催生出大量新的创业机会和创业情境。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众创空间头部企业创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揭示数字化情景下创业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1)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演化过程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即创业主体和创业要素集聚阶段、数字平台嵌入创业网络形成阶段以及线上、线下空间相融合的创业生态系统形成阶段;(2)线上、线下双网络机制推动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演化,成为创业生态系统可持续运行的重要机制;(3)随着创业生态系统的不断演化,创业生态系统根据市场变化,通过双网络机制实现自组织模式,呈现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芹良  解学芳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将生态学理论引入到创新发展中,突出强调创新发展中联动、开放、协同、共生、演化等生态特征,实现了创新范式的变革;众创空间在主体结构、内在属性、组织等方面与创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拟合性,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作为众创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具有合理性。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依据探索得出众创空间四大作用机理:内生竞合是众创空间生成的需求牵引机理;开放协同是众创空间成长的资源集聚机理;系统多样是众创空间共生的功能聚合机理;动态演化是众创空间形成的系统优化机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珊珊  陈玉梅  
始于英美的数据开放运动在短短几年内风行全球,研究重心逐渐转移到如何通过数据开放驱动创新以产生巨大价值。中国目前正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际,通过政务数据开放实现数据资源的再利用,能极大助力中国的众创空间。本文基于价值理论并借鉴国内外数据开放生态系统和应用产业链的研究成果,提出以价值实现为内在驱动,充分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利益相关者通过创新创业活动,积极利用政务数据资源,从而实现政务数据价值的生态系统模型。最后,通过剖析贵州、上海等地实践,对构建成熟良好的政务数据开放生态系统以促进众创空间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夙  项丽瑶  俞荣建  
众创空间作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兴载体,具有无边界、自组织与客户化等创业生态系统特征。文章以杭州梦想小镇众创空间为例,阐释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征与功能,将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结构化为众创精神、创客生态圈、资源生态圈以及基础平台与创业政策等四个维度,分析了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代谢、多层次创业网络嵌套、异构创业资源整合、创业能力建构以及用户价值创造等五个核心机制。基于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特征、结构与机制,分析众创空间绩效提升路径,并从众创空间层面和政府创业政策层面,提出众创空间建设的策略选择与政策安排。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新民  孙向彦  吴士健  
为应对经济转型与大众创业难的重大挑战,发展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我国政府当务之急,而政府扶持是促进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运用MATLAB仿真分析和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三方参与者,政府、众创空间及创业企业的初始意愿以及政府规制对三方参与者行为策略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较于政府对创业企业直接补贴模式,政府对众创空间进行补贴更有利于众创空间向提供优质创业服务和创业企业向接受孵化方向演化。(2)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发展初期,政府行为策略向积极规制方向演化,待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发展成熟后,政府行为策略向消极规制方向演化。(3)相较于政府规制,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发展中三方参与主体的初始意愿对三方行为策略演化的方向和速度影响更加显著。政府积极规制初始意愿、众创空间提供优质创业服务初始意愿以及创业企业接受孵化初始意愿较低时,政府规制对众创空间和创业企业行为演化的影响微弱,但当各主体相应初始意愿较高时,较低的政府规制水平即可实现较高的预期目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姜忠辉  吕晓菲  罗均梅  
公司创业生态系统是以大公司为核心企业构建的支持创业企业孵化和成长的生态系统,作为典型创业生态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并不多见。从结构视角出发,对公司创业生态系统进行分类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8家企业作为样本,提炼出基于价值主张视角的公司创业生态系统与基于行动视角的公司创业生态系统两个主范畴,进一步得出结构视角下公司创业生态系统这一核心范畴。依据价值主张和行动方式两个维度构建分类模型,将公司创业生态系统划分为产品互联型、内部驱动型、授人以渔型、技术变革型,并进一步阐释4类生态系统内涵特征和选择策略。结论可丰富公司创业生态系统分类研究,对我国具备平台化能力的大公司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夏轶群  苏洪锐  
随着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推进,创客空间模式得以快速发展,其重要形式之一就是图书馆创客空间。文章基于创客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从创客创业精神、创客生态环境、资源生态环境和创业基础服务四个系统维度,实证研究图书馆创客空间用户参与意愿,结果表明创业意愿、合作性模式、人际关系网络和技术性创业支持等与图书馆创客空间用户参与意愿呈正向显著相关。本研究旨在为图书馆创客空间更好地满足创客用户需求和完善其系统服务模式提供有价值的研究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谢智敏  陈翀  
创业是中国在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应对就业创造、产业升级等挑战的关键手段,而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大规模的人口跨区域流动,流动人口与城市创业之间的关系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构建流动人口与创业生态系统共同影响城市创业的理论模型,并基于497份中国城市样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规模和多样性特征对城市创业具有相反的作用,其中,规模维度负向影响城市创业,而多样性维度正向影响城市创业;创业生态系统的市场规模、创新能力、创业文化和金融资本要素均对流动人口与城市创业之间的关系起着中介作用,而政府规模、交通设施、互联网和人力资本要素均对流动人口与城市创业之间的关系起着调节作用。该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对城市创业的影响可能是直接影响,也可能是间接影响,而且流动人口的不同维度特征对城市创业的影响并不一致。为提升城市创业水平,各城市政府应该升级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结构;优化财政支出政策,树立有为政府目标;搭建人才交流平台,营造开放包容环境;优化市场和文化环境,丰富创业机会来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