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95)
2023(19193)
2022(15679)
2021(14586)
2020(11902)
2019(27232)
2018(26815)
2017(50494)
2016(27381)
2015(30710)
2014(30536)
2013(29405)
2012(26828)
2011(24007)
2010(24322)
2009(22208)
2008(21834)
2007(19726)
2006(17308)
2005(15628)
作者
(74763)
(62396)
(62224)
(58742)
(39648)
(29780)
(28204)
(24166)
(23757)
(22460)
(21110)
(21083)
(19839)
(19735)
(19037)
(18949)
(18548)
(18301)
(18009)
(17825)
(15396)
(15294)
(15069)
(14409)
(14045)
(13971)
(13920)
(13825)
(12474)
(12410)
学科
(116256)
经济(116137)
(97894)
管理(90534)
(86394)
企业(86394)
方法(48614)
数学(39217)
数学方法(38529)
(34904)
业经(34641)
中国(33751)
(31971)
地方(26553)
农业(24505)
技术(24102)
理论(23071)
(22627)
财务(22551)
财务管理(22507)
(22289)
企业财务(21284)
(20059)
(19603)
贸易(19583)
(18974)
(18077)
银行(18062)
(17861)
(17844)
机构
学院(380245)
大学(374663)
(154306)
管理(151141)
经济(151107)
理学(129387)
理学院(128048)
管理学(125651)
管理学院(124920)
研究(119674)
中国(93866)
(78790)
(72185)
科学(70590)
(59706)
(57873)
(57840)
财经(56598)
中心(56468)
业大(52397)
研究所(51690)
(51363)
(50238)
师范(49777)
北京(49677)
(47916)
经济学(45806)
农业(44654)
(44195)
技术(42029)
基金
项目(248752)
科学(198632)
研究(188841)
基金(178427)
(152918)
国家(151484)
科学基金(133208)
社会(120102)
社会科(113915)
社会科学(113889)
(101013)
基金项目(93457)
教育(89088)
自然(84130)
(82887)
自然科(82298)
自然科学(82284)
自然科学基金(80813)
编号(78217)
资助(72184)
成果(62691)
(57306)
(56454)
重点(55711)
课题(54827)
(54163)
创新(51929)
国家社会(49021)
项目编号(48292)
大学(47966)
期刊
(177795)
经济(177795)
研究(113777)
中国(83276)
管理(63315)
(59462)
(54551)
教育(54310)
学报(50234)
科学(49594)
大学(41353)
技术(40406)
学学(37708)
农业(37646)
(35783)
金融(35783)
业经(32330)
财经(27961)
经济研究(27198)
(24222)
问题(22781)
(22122)
技术经济(21261)
科技(18679)
图书(18400)
统计(18180)
商业(18157)
现代(18146)
(18060)
财会(17490)
共检索到582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方建强  
协同创新与创业型大学之间存在诸多共同的话语空间和价值追求。勇于变革的创新精神、激发学术活力的组织模式、运行良好的产学研机制和整合一体的创业文化是创业型大学成功转型与发展的基本路径。借鉴创业型大学的发展路径,协同创新要紧紧把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这一核心问题,构建以改革理念为引领的学科组织模式、以机制创新为保障的人才集聚模式、以目标任务为牵引的科研组织模式和以价值认同为前提的文化驱动模式,实现高校创新方式的根本转变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连俊华  李富强  
世界上高度一体化的创新型城市群正成为各个国家参与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全球竞争的关键力量。发达国家城市群创新发展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各类创新要素集聚于中心城市,扮演区域创新的枢纽地位;城市群逐渐形成空间功能分工明确的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区域内部健全的创新协同合作机制,促进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融合。我国积极探索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当前不断完善区域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和框架,把长三角城市群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各城市联手打造"科创走廊";发挥上海区域创新龙头的作用,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发展。本文通过梳理发达国家区域创新一体化经验,总结我国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的模式,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创新地理集聚和空间溢出效应、完善区域协调机制、优化区域创新环境等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符惠明  朱飞  秦永和  
创业教育既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更是破解大学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难题的重要途径。"抢座位不如造椅子",面对"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就业形势,如何进一步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减缓就业压力,更是引起了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江南大学开阔创业教育视野、拓宽创业教育思路,依托大学科技园和地方科教产业园,形成了基于专业的"三区联动互助型"创业教育的协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晓伟  
创新能力薄弱是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瓶颈所在。协同创新是当前我国提升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要紧跟现代产业发展的步伐,构建人才、技术、文化需求导向的协同创新模式,加强协同创新管理,组建协同创新团队,强化协同创新评价,构建协同创新文化,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崔新健  崔志新  
进入21世纪,区域成为参与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利益体,单个区域或行为主体在多元环境的创新活动常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区域协同创新成为一种最佳可行性解决方案。文章从过程理论的角度研究多区域协同创新,探讨多区域协同创新演化路径,并依据参与协同创新的区域及行为主体的不同,将演化路径分为同主体多区域协同创新、同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和跨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三条。研究发现,在同主体多区域协同创新中,由于相同的行为主体存在共性,易达成利益共同体,协同创新目标特点由行为主体类型决定;在同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中,不同类型的行为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目标,协同需要逐步融合,但主体知识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可以弥补其它主体的不足;在跨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中,相比前面两者,协同创新范围更广、形式更灵活、专业性更强,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多元环境障碍,但显然也存在更多的协同障碍。文章还在三条演化路径分析的基础之上,以三个区域协同创新为例,构建了3×3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及演化路径,为多区域协同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冰  
结合扩招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多年来学界对高等教育模式的探索,本文分析了我国当下高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明确了产学研模式在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并提出了构建高校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以期培养出更多社会和企业所需求的合格优秀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其龙  
文章首先分析了资源观照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教学资源的表征与影响,政策资源的具象与影响,实训资源的外显与影响,社会网络资源的表象与影响。然后阐述了资源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机制的构建:全方位教学运行机制的构建,浸润型政策文化体系的构建,立体化实践育人机制的构建,开放式社会促进机制的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国凤  
梳理创业教育三层次目标,提出创新精神培养是创业教育的本质目的:运用协同理论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具体包括目标协同体系、课程协同体系、师资协同体系、支撑协同体系、评价协同体系五个方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白云  薛莉  
本文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角度,将模式与绩效影响因素直接联系起来,考察项目纽带模式、协作平台模式与战略联盟模式在绩效影响因素方面的表现。一方面,产学研各方要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协同创新模式,另一方面,要使龙头企业带领中小企业参与协同平台模式和战略联盟模式,提高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晓东  王涛  
加快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速度是融入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也是企业自身科研成果转化的必然要求,从创新模式上看,可以通过风险投资、设立融资担保基金协会、知识产权证券化和创业板上市进行,同时本文提出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发展路径,具体为:加快企业科技创新速度、完善多元化的金融扶持体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评估机制、完善企业财务管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家喜  金新元  
界定了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内涵、分类及特征,得出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选择,从根本上是模式制度化水平选择的研究结论。归纳了以交易成本理论为代表的十大理论,以及各理论有关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的理论主张。指出了影响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的五大类核心因素,并就各个影响因素对于模式选择的机理进行了理论推演,得出相关结论。最后,提出了一个协同创新模式选择过程的概念模型——R-M-C-G模型,并运用案例检验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及有关模式选择内在机理理论的合理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国忠  巫程成  
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服务类高职院校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但由于受制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性不足、政策引导功能不强、院校内部自身动力不连贯等诸多因素,导致在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时面临困局。文章试图从协同创新视角剖析院校、社会、政府方面协同要素、创新要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构建多维协同的服务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汤国辉  刘晓云  汤辰雨  
在分析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及农技推广与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以创建特色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工作站,组建政产学研用合作的创新与服务团队,组织多学科、多专业专家,对接江苏射阳洋马菊花特色产业,协作攻克产业发展难题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农技推广之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中建  卓泽林  
为进一步深化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而推动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2013年7月,在美国140多位研究型大学校长联名推动下,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创新与创业型大学》报告,其主要通过促进学生创新和创业、鼓励教师创新和创业、积极支持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校企合作,参与区域与地方经济发展等路径来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实现大学科技与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构建和谐的国家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实施创新创业的多样化路径,对于破解我国大学在协同创新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茵  
文章针对高职思想政治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全员""全时间""全空间"三方面协同,促使思想政治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全面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