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2)
- 2023(12055)
- 2022(10060)
- 2021(9546)
- 2020(8051)
- 2019(18516)
- 2018(17915)
- 2017(34219)
- 2016(18101)
- 2015(20270)
- 2014(19814)
- 2013(19694)
- 2012(17909)
- 2011(15835)
- 2010(15170)
- 2009(13567)
- 2008(12898)
- 2007(10657)
- 2006(8692)
- 2005(7441)
- 学科
- 济(76002)
- 经济(75910)
- 管理(48151)
- 业(47648)
- 方法(40557)
- 企(37152)
- 企业(37152)
- 数学(36954)
- 数学方法(36471)
- 中国(21728)
- 财(21588)
- 农(19432)
- 贸(15395)
- 贸易(15387)
- 学(15143)
- 易(15104)
- 业经(14049)
- 农业(13385)
- 制(12736)
- 务(12233)
- 财务(12195)
- 财务管理(12167)
- 企业财务(11644)
- 银(11441)
- 银行(11424)
- 融(11163)
- 金融(11162)
- 行(10911)
- 技术(10898)
- 环境(10854)
- 机构
- 大学(253893)
- 学院(250331)
- 济(112604)
- 经济(110896)
- 管理(98266)
- 理学(86787)
- 研究(86195)
- 理学院(85837)
- 管理学(84274)
- 管理学院(83808)
- 中国(65561)
- 京(52133)
- 科学(51917)
- 财(49231)
- 所(41830)
- 农(41533)
- 财经(40844)
- 中心(39576)
- 研究所(38748)
- 经(37779)
- 业大(37722)
- 经济学(37171)
- 经济学院(33765)
- 农业(32936)
- 江(32440)
- 北京(32174)
- 院(31397)
- 财经大学(31090)
- 范(30309)
- 师范(29946)
- 基金
- 项目(182047)
- 科学(146451)
- 基金(139612)
- 研究(127773)
- 家(123384)
- 国家(122499)
- 科学基金(106219)
- 社会(85817)
- 社会科(81728)
- 社会科学(81712)
- 基金项目(72969)
- 自然(69765)
- 自然科(68285)
- 自然科学(68267)
- 自然科学基金(67068)
- 省(66496)
- 教育(58605)
- 划(57951)
- 资助(57536)
- 编号(47222)
- 部(42069)
- 重点(41115)
- 国家社会(38299)
- 创(38122)
- 发(38022)
- 成果(36742)
- 教育部(36471)
- 科研(36233)
- 创新(35936)
- 大学(34600)
共检索到347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贺建风 吴慧
收入流动性是衡量经济社会中微观个体收入固化、机会均等的重要指标。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居民的收入流动性状况,将Konsy等提出的列联表方法从单一水平维度的测度扩展到包含水平与结构多角度的立体化测度框架,并利用该方法针对1989―2015年中国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水平与结构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1)传统的两期测度结果波动较大,利用列联表方法的多期测度结果更加平滑,更能反映收入流动性的持续变化状况,且列联表方法的测度结果具有稳健性;(2)测度样本期内,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即存在收入固化的态势;(3)从不同维度的分组来看,城市、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水平分别显著低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工作性质为自雇类型的收入流动性水平远高于他雇类型,但不同性别分组的收入流动性没有显著差异;(4)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结构并不理想,明显阻碍了社会不平等程度的降低。为此建议各地区根据其收入流动性的特点实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谷晓然 刘维娜
本文从收入流动性的视角,基于1989—2011年的CHNS数据,采用马尔可夫转换矩阵和新构造的长期贫困均衡指数,探讨了中国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平等性,并重点考察了贫困阶层的收入变动情况。研究发现:居民相对收入流动性呈"U"型,而非"倒U"型特征;绝对收入流动性呈"倒U"型;收入流动性对城乡福利改善程度逐渐减弱。收入流动加剧收入分配格局僵化,城市与农村的脱贫率随时间发展呈不断下降趋势,但返贫率却不断上升。长期来讲,收入流动有助于长期贫困均衡。
关键词:
机会公平 收入流动 相对贫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娟 王璐 刘延平
文章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从收入流动性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结构与流动趋势,研究发现:总体上居民收入流动性在下降,农村与城市的居民收入流动性均是先上升后下降,这与我国同时期的经济政策走向趋同。农村居民脱离贫困的概率大于城市同期,但农村居民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福利的提高,这与收入水平的波动、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有着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CHNS数据 城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臧微 白雪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本文基于收入流动性结构视角,研究区域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公平性,通过CHNS提供的中国9省份调查数据,运用转换矩阵分析区域居民家庭1989~2011年收入流动性结构。结果表明西部地区贫富僵化的现象最为严重,东北地区则是富人的收入地位固化。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揭示职业特征、收入结构、支出结构和期初收入地位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显著。从制度和体制上推进"提低、扩中、控高"确实已刻不容缓。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宗胜 杨希雷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8年数据,系统研究了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程度、方向、趋势、合意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从绝对收入流动指标来看,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在考察期内下降30.68%;从流动性质量来看,考察期内向上流动大于向下流动,总体上是合意的。收入流动能够促进收入均等化,但其作用随时间逐渐降低。结构分解表明,在增长、分布、交换三类流动中,交换流动对总流动性的贡献最大,决定着总流动性的变化;增长流动次之,分布流动最小。子群分解表明,低收入群体的流动性对总体流动性贡献最大,中等群体次之,但均呈下降趋势,而高收入群体流动性最低,地位趋于固化。家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量、体制内就业、工资性收入比重均有利于居民向上流动;城镇居民和东部地区居民向上流动的可能性相对较高;期初收入较高或家庭规模较大的居民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较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尚娟 王璐
本文利用1989~2006年CHNS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收入转换矩阵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低收入居民向上流动的概率大于同等收入阶层城镇居民向上流动的概率;在相同时期内,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高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Shorrocks指数在1989~2006年间都是先上升、后下降。King指标表明,收入流动性的提高对社会福利增进的影响非常有限。因此,政府要高度关注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逐渐减弱的状况,制定有效措施提高收入流动性,并通过强化收入再分配来提高城乡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谷晓然 冯乾
本文从收入流动性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城市居民不同群体获取收入的机会平等性差异。基于1989~2011年的CHNS数据,采用Markov转换矩阵,考察了中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流动强弱、趋势、质量变动情况。研究发现:居民相对收入流动性呈U型,而非倒U型特征;不同群体居民具有明显的群体性差异,受教育水平越高,则其收入流动性水平越高、流动性质量越好;50~59岁的壮年群体及政府与事业单位人群的收入流动性最好、流动性质量最高。中国城市居民收入流动不仅存在趋势性差异,而且存在群体性差异。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权衡
文章认为引入收入流动性以后,传统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替代论的分析框架将会被拓展为"经济增长—收入差距—收入流动—收入平等"的新框架;新框架的实质在于强调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过程中的机会均等,特别是强调公民的教育机会与基本医疗和健康机会的公平,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效率,而且还可以通过促进收入流动来缓解收入差距过大所带来的社会冲突与压力。文章在此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1989-2006年CHNS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居民相对和绝对收入流动性的大小、方向,并将绝对收入流动性分解为增长和转移部分,并进一步探讨了收入流动性与长期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收入流动受宏观经济景气度、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冬
本文利用2000-2009年间CHNS调研数据,重点分析了中国农村贫困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并进一步关注了贫困居民脱贫后收入地位的改善程度。研究发现,在相对较高的世行1.25美元/人日和2美元/人日贫困标准下,中国农村贫困居民的收入流动性程度并不乐观,而且绝大多数贫困居民在脱贫后并没有实现收入地位的明显改善。因此,对未来扶贫政策的制定而言,在提高官方贫困线标准的同时,应努力提高贫困居民向中高收入阶层的流动空间,并逐步建立扶贫长效机制,通过借助开设金融扶贫保险、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以及拓展政府短期救助等方式,提升脱贫农户的经济基础以巩固扶贫成果。
关键词:
贫困 收入流动性 农村居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朝明 胡棋智
本文精选了7个收入流动性测度指标,基于CHNS数据测度了我国的收入流动性,结果表明:第一,从统计口径的影响来看,King指标更容易受到样本量或极端值的影响,而其他指标的较不容易受到影响。第二,我国居民在1991~1997年间的收入较缺乏流动,而在2000~2004年间的收入较富于流动。以1997年为界,城市与农村地区的收入流动模式都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典型两阶段特征。第三,从总体走势看,King指标的走向与其他6类指标相反,呈向下走势,说明收入流动性对社会总体福利的改善非常有限。第四,农村的收入流动性总体要高于城市,但这种高收入流动性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较之城市而言更大的收入水平波动带来的,而不...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测度 农村 城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超 商玉萍 李芳芝
文章基于1988—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使用双样本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2SLS)获取父辈收入,估计了中国居民2013年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水平。结果表明:中国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水平存在异质性,城镇居民高于农村居民,父子高于父女,中等收入群体高于高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体。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 孙殿明 李佳
鉴于不同学者对收入流动性实质的价值判断不同,收入流动性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本文将利用由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联合执行的中国经济、人口、营养和健康调查数据,分别用公理方法和福利方法分析指标对中国居民的收入流动性进行经验分析,发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对收入平等的促进作用也逐渐减弱。对不同群组的分析可以看到,在经济越发达的城市或沿海地区,收入流动性的下降越明显,而其对于降低农村和内地地区收入不平等的作用则更大。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公理方法 福利方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守哲 杨春山
过去的30多年,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超过9%,成为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那么,关于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分配结果问题,传统研究方法的结论是贫穷现象急剧减少,但贫富差距迅速拉大。收入分配研究的新方法是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收入流动性。与静态的研究方法相比,收入流动性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对目前研究国内收入的文献进行综述,内容涵盖收入流动性的概念、测算方法、数据来源和实证研究国内情况的进展,最后对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做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转换矩阵 流动性指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繆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阶段。居民收入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收入分配与市场经济增长不相匹配,社会经济处于这种发展环境中极易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发生。基于此,需对社会居民收入分配进行优化,从而促使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良性增长。本文基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对中国家庭追踪数据,通过转换矩阵对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基本情况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随后通过Logit模型对影响我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如教育培训、幸福指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平衡发展。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杜冰青 吕之望
本文基于CHNS数据建立一个多项Logit模型,分析教育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总体上,教育对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教育程度越高,收入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越大;不过在更具体的层面上,虽然较高的教育程度可以有效阻止农村居民收入的下滑,但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对收入向上流动的影响却没有对向下流动的影响显著。
关键词:
教育 收入流动性 多项Logit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