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5)
2023(11571)
2022(10010)
2021(9500)
2020(8269)
2019(19404)
2018(19391)
2017(37513)
2016(20465)
2015(23262)
2014(23320)
2013(22802)
2012(20862)
2011(18695)
2010(18701)
2009(17219)
2008(16857)
2007(14928)
2006(12515)
2005(10748)
作者
(58406)
(49000)
(48972)
(46521)
(30939)
(23735)
(22459)
(19332)
(18427)
(17412)
(16705)
(16395)
(15377)
(15338)
(15309)
(15037)
(15000)
(14556)
(14160)
(13964)
(12150)
(12082)
(11862)
(11234)
(11008)
(10991)
(10783)
(10776)
(9977)
(9722)
学科
(87169)
经济(87089)
管理(57325)
(55703)
方法(45978)
(45551)
企业(45551)
数学(41578)
数学方法(40880)
(22539)
(21107)
中国(20024)
地方(18160)
业经(16875)
(16597)
(15236)
贸易(15230)
农业(15145)
(14740)
理论(13876)
(13653)
财务(13593)
财务管理(13561)
(13303)
企业财务(12813)
(12710)
技术(12224)
环境(12211)
(10942)
(10937)
机构
学院(291180)
大学(289654)
(116983)
管理(115577)
经济(114546)
理学(101308)
理学院(100151)
管理学(97961)
管理学院(97428)
研究(91483)
中国(67344)
(60011)
科学(58445)
(51054)
(48213)
(45776)
业大(45197)
中心(43888)
(42223)
研究所(42052)
财经(42033)
农业(38230)
(38142)
(37774)
师范(37376)
北京(36720)
经济学(36084)
(33747)
(33088)
经济学院(32900)
基金
项目(203833)
科学(161134)
基金(149115)
研究(144682)
(130563)
国家(129544)
科学基金(112136)
社会(91228)
社会科(86596)
社会科学(86569)
(80447)
基金项目(79572)
自然(75304)
自然科(73633)
自然科学(73616)
自然科学基金(72256)
教育(68956)
(67907)
资助(62137)
编号(58858)
成果(46119)
重点(46074)
(45093)
(43313)
(42505)
课题(40057)
科研(39895)
创新(39713)
教育部(38737)
大学(38136)
期刊
(117568)
经济(117568)
研究(75925)
中国(49071)
学报(45068)
科学(42210)
(42098)
(40343)
管理(39857)
大学(34224)
学学(32463)
教育(28968)
农业(28675)
技术(28240)
(20916)
金融(20916)
财经(20067)
业经(19810)
经济研究(19174)
统计(17411)
(17223)
问题(16095)
(16027)
(15723)
技术经济(15160)
决策(14382)
(13985)
资源(13910)
商业(13378)
科技(12936)
共检索到400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彭薇  
根据Meliciani对人均GDP的研究,将人均GDP的构成因素分解为劳动生产率、就业率、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年龄结构4个指标,将中国31个省份各指标的横截面方差分解为3个地区组内方差和组间方差,运用各省人口规模占全国人口规模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尽管3个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差距在缩小,就业率地区间差距也在缩小,但人均GDP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年龄结构的地区间分布变化的异动是推进地区间人均GDP差异扩大的主要驱动力。针对劳动参与率与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就业率的不同步发展,利用空间计量方法,把地区间影响分解为相邻省份、同一地区内省份之间和不同地区省份之间的影响3个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凯  陈涛  罗军伟  卞金莉  王丹  鲁法典  
以山东省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以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山东省调查结果为基础,运用库兹涅茨基本模型,对山东省森林资源变化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了人均GDP变化对森林资源影响的滞后性。研究结果表明: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与人均GDP的复相关系数均大于0.9,说明森林资源变化情况和人均GDP存在相关关系,相关性较强;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对人均GDP的响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效应,森林覆盖率的滞后年份为2年,森林蓄积量的滞后年份为7年。该研究结果可为山东省林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孙彩云  刘翔宇  
人均GDP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地区的经济排名的重要参考指标,还可以判断该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对地区人均GDP的分析与预测,可以得出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为该地区之后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导向。本文根据河北省1988-2018年人均GDP数据序列,分别建立了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和动态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对三个模型的比较研究,发现动态组合模型不仅能综合两个单一模型的信息,而且用其预测,结果比较理想。最后,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推动河北省省全面快速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继宏,胡树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黎华  粟晓玲  
【目的】分析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的增长潜力,为保障城市用水安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2009-2011年858个中国城市用水及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幂函数模型、对数函数模型和ANNBP模型,基于人均GDP的差异分别建立人均生活用水量模型,进行人均生活用水量的增长潜力分析。【结果】在不同的人均GDP水平下,模型对于高收入的数据样本最为敏感;线性回归模型、幂函数模型和ANN-BP模型的模拟效果较为接近,对数函数模型的误差最大。人均生活用水量增长潜力最大的是年人均GDP低于3万元的城市,增长潜力最小的为年人均GDP>3~≤10万元的城市。【结论】基于人均GDP差异可以进行生活用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国富  连飞  
选取了9个主要经济指标,提取其主成分,并考虑地理空间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近年来中国地区GDP数据的真实性进行了经验分析。总的来看,中国地区GDP同各经济指标的匹配性较好。分年份来看,没有发现GDP被系统高估的迹象。但分省区来看,仅有9个省区的GDP数据可靠性较高,而其他省区的GDP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或低估。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静  
本文应用Eviews软件对甘肃省1953-2010年人均GDP数据建立时序模型,利用模型的先验信息给出两种先验分布下的贝叶斯模型与算法,并依次计算出2011-2015年的甘肃省人均GDP的预测值,结果显示,两种贝叶斯模型的拟合效果都优于传统模型。与经典时序模型相比,贝叶斯时间序列模型能充分利用样本信息和参数的先验信息,因而具有更小的平方误差,估计参数更科学。文章最后运用稳健先验的贝叶斯模型对甘肃省"十三五"时期人均GDP进行了预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娜  周一星  
在阐明当前我国城市人均GDP水平差异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揭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结论是目前我国城市人均GDP水平差异很大,资本投入是影响城市人均GDP的决定性因素,其次是城市的产业结构。外资只对东部和大中城市有明显影响。人口规模与城市人均GDP之间关系不大,在大城市组甚至呈负相关。分析表明转变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非常迫切,片面"做大"城市规模对提高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于事无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毛琦梁  王菲  李俊  
笔者针对在经济集聚对地区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研究中内生性问题的处理难度和对空间自相关性的忽视,建立了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System GMM估计方法,利用2000年~2009年地级市数据探讨了中国地区集聚经济,发现劳动生产率对就业密度的弹性系数达到3.44%左右,低于先前的研究结果。这表明对于内生性问题处理的改进以及空间滞后变量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估计结果的偏差,同时也更加有效地说明了中国存在明显的集聚效应,经济活动更为密集的地区劳动生产率更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振宇  王煊  
首先将中国各地区的人均GDP情况划分为5种状态,然后使用Markov方法建立一个预测中国各地区人均GDP在10年后和20年后发展状况的分析模型,利用此模型对中国各地区人均GDP的演化和变化情况进行了科学地分析和预测,它对研究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保持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均衡,实施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涛  胡宜国  胡宜朝  
本文利用基尼系数对地区经济分布进行分析。首先考察了我国1991 ̄2002年人均GDP基尼系数逐步上升的变动趋势。然后从理论上探讨地区分解对基尼系数的影响,证明地区分解时基尼系数不降只升,并计算了东中西部的基尼系数,从而指出东中西部差异是我国地域经济差异的主要表现。最后计算了各省市的人均GDP基尼系数,并利用人均GDP指数和基尼系数构成了综合判断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均衡程度的4区域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佟金萍  马剑锋  刘高峰  
本文引入Laspeyres指数及其完全分解方法思想,构建万元GDP用水量的完全分解模型,从产业和地区两个层面对我国1997年至2009年万元GDP用水量的变动进行分解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997年-2009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是推动其大幅下降的两个重要因素;在产业层面,技术进步引发的各产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万元GDP用水量降低的累计贡献率分别为59.41%和40.59%,且第一产业贡献高于第二、三产业;在地区层面,各地区用水效率的提高对万元GDP用水量降低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8.67%,且东部贡献高于中、西部;而地区经济结构由于变动幅度小,使得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力  
利用theil指数详细分解我国1978~2008年的人均GDP,发现人均GDP不平等指数在波动中上升。人均GDP不平等指数主要来源于劳动生产率不平等指数,其次来源于非劳动生产率不平等指数。劳动生产率不平等指数中的产业间不平等指数在波动中上升,已经成为不平等的主要因素,而产业内的不平等指数在缓慢缩小。我国的就业率不平等指数是非劳动生产率不平等指数中的主要因素,各地劳动生产率与国家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各地的私人投资与国家平均私人投资的差距、各地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全国平均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三者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公共基础投资是一个抑制收入差距扩大的变量。加快中西部第二、三产业潜在的先进技术向现实生产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柳亚琴  赵国浩  
根据2000~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GINI系数为衡量指标,测算了人均CO2排放水平的地区差异,分析了人均CO2排放水平随时间的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回归的Shapley Value分解方法,对中国人均CO2排放水平地区差异形成原因进行了考察,探究各影响因素对差异程度的影响水平,从而为有效缩小地区差异和制定CO2减排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结果表明:人均能源消费量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大,平均贡献率为72.80%,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是人均CO2排放水平省际差异的第二大贡献因素,其平均贡献率依次为8.01%与10.20%,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其结果有所不同。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的因素分...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鹏程  
目前上海市房地产需求处于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发展阶段,本文以上海市人均GDP为基础,采用上海市1985-2003年的历史数据,建立了上海市人均住房面积与人均GDP的回归模型,利用这一回归模型对上海市2020年前的主要年份住房需求进行了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