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6)
2023(10165)
2022(8618)
2021(8067)
2020(6834)
2019(15428)
2018(15231)
2017(29667)
2016(15592)
2015(17464)
2014(17185)
2013(16587)
2012(14699)
2011(12901)
2010(12510)
2009(11333)
2008(10666)
2007(8957)
2006(7413)
2005(6451)
作者
(40647)
(34304)
(33996)
(32415)
(21598)
(16212)
(15468)
(13300)
(13090)
(11939)
(11643)
(11526)
(10739)
(10686)
(10424)
(10333)
(10186)
(9972)
(9765)
(9743)
(8140)
(8099)
(8044)
(7815)
(7678)
(7575)
(7426)
(7296)
(6636)
(6626)
学科
(60250)
经济(60152)
管理(51692)
(46541)
(40155)
企业(40155)
方法(30926)
数学(27795)
数学方法(27406)
(19921)
(15436)
(15238)
中国(14285)
业经(13647)
(12731)
财务(12684)
财务管理(12653)
企业财务(12046)
(10898)
环境(10242)
(10187)
贸易(10183)
技术(10132)
(9965)
农业(9745)
(9658)
(9581)
(9578)
银行(9566)
(9369)
机构
大学(212105)
学院(211604)
(89532)
经济(87858)
管理(87445)
理学(76687)
理学院(75984)
管理学(74738)
管理学院(74325)
研究(62576)
中国(47486)
(43597)
(41863)
科学(35305)
财经(35003)
(31998)
中心(30689)
(30035)
业大(29960)
(28749)
经济学(28559)
(28023)
财经大学(26512)
经济学院(25895)
研究所(25326)
北京(24985)
(24714)
师范(24427)
(23660)
商学(23328)
基金
项目(152148)
科学(122714)
基金(114299)
研究(112127)
(98395)
国家(97637)
科学基金(86534)
社会(74367)
社会科(70768)
社会科学(70753)
基金项目(60879)
(58589)
自然(55769)
自然科(54514)
自然科学(54501)
自然科学基金(53501)
教育(52800)
(49042)
资助(45819)
编号(44049)
(35123)
(34144)
成果(34081)
重点(33935)
(32865)
国家社会(31818)
(31270)
教育部(31166)
创新(30817)
人文(30441)
期刊
(89863)
经济(89863)
研究(57810)
中国(37159)
(35879)
管理(33238)
学报(28782)
科学(27581)
(25041)
大学(23966)
学学(22834)
技术(20475)
教育(18918)
(17917)
金融(17917)
财经(17514)
农业(16969)
(14965)
业经(14505)
经济研究(14090)
问题(12025)
财会(10438)
理论(10229)
技术经济(9909)
科技(9687)
(9576)
统计(9547)
(9317)
实践(9239)
(9239)
共检索到294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覃琼霞  江涛  
创新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现行双向静态补偿机制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分类水质与分级补偿的双向动态补偿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命题。接着,分别采用理论证明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双向动态补偿机制与双向静态补偿机制在流域水质和上下游间的福利差异性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双向动态补偿机制与双向静态补偿机制相比,不仅可以实现上游福利增进,还具有水质提升效应。最后,采用新安江流域跨界生态补偿实践的算例对相关命题进行分析,再次验证了双向动态补偿机制的有效性。研究结论为生态补偿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覃琼霞  江涛  
创新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现行双向静态补偿机制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分类水质与分级补偿的双向动态补偿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命题。接着,分别采用理论证明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双向动态补偿机制与双向静态补偿机制在流域水质和上下游间的福利差异性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双向动态补偿机制与双向静态补偿机制相比,不仅可以实现上游福利增进,还具有水质提升效应。最后,采用新安江流域跨界生态补偿实践的算例对相关命题进行分析,再次验证了双向动态补偿机制的有效性。研究结论为生态补偿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娇  李智勇  胡丹  
文章提出了森林动态补偿的新机制,明确了动态补偿的原则、目标、对象、周期、方式等补偿要素,初步设计了绩效管理考评及森林重要性"二维"补偿等级分配机制,辅以调整办法,形成一套完整的森林动态补偿机制。通过对辽宁省桓仁县2011年和2012年森林动态补偿标准的实证应用和结果反馈,印证了动态补偿机制设计和思想理念比较贴合实际,在注重提高森林整体效益同时兼顾了公平合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娇  李智勇  胡丹  
文章提出了森林动态补偿的新机制,明确了动态补偿的原则、目标、对象、周期、方式等补偿要素,初步设计了绩效管理考评及森林重要性"二维"补偿等级分配机制,辅以调整办法,形成一套完整的森林动态补偿机制。通过对辽宁省桓仁县2011年和2012年森林动态补偿标准的实证应用和结果反馈,印证了动态补偿机制设计和思想理念比较贴合实际,在注重提高森林整体效益同时兼顾了公平合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黎明  华黎  
药品零加成政策切断了公立医院"以药补医"补偿渠道,而提高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财政补助难以填补取消药品加成的缺口。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长效补偿机制成为当前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切入点和重要保障。本文借鉴全民医保国家的基本经验,构建了医保基金支付、政府财政补助、患者自付和社会投入四支柱补偿体系,从优化结构的视角分别界定了各补偿渠道的比重和投入方向,并强调推进基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构建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核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尊梅  韩学平  
耕地保护作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经济活动,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为全社会的稳定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是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的核心,而生态补偿引入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是实现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策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熊瑞文  
一、医院补偿机制的内涵医院的补偿机制是指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卫生资源的耗费进行弥补和充实的方式和途径,也就是对医院经济活动的耗费有补偿作用的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这些要素运转和作用的基本功能,就是保证医院在经济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得到足额的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世安  王万山  
本文从经济学原理角度分析公共支出补偿中非税补偿的最主要形式———收费补偿 ,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补偿机制优化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满洪  高登奎  
水源保护补偿机制实质上是依托在水源这个客体、借助补偿费这个工具反映经济主体之间水资源产权关系的经济制度。通过分析水源区上级政府、上下游区域政府和上下游公众等多重主体关系表明:在近期,水源区政府是水源保护补偿机制的受偿主体;在水源保护受益主体不明晰的情况下,流域中下游的企业、居民和区域政府均难以成为补偿主体,流域最高政府才是补偿主体。在中长期,政府应推动水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由近期的"政府补偿"模式转向中期的"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相结合模式,进而转向长期的"市场补偿与社会补偿"相结合模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卞正鹏  
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公益性福利事业。医院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福利事业的载体。文章从分析医院耗费和补偿两个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入手,提出了保证财政投入、调整收费标准、理顺管理机制、优化收入结构等完善医院补偿机制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立华  
在当前中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性任务。由于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依附资源产权的不完整,使得相关各方利益分配出现了显失公平的失衡,从而降低了社会福利。因此,需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重新调整相关各方的利益分配,以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效率。生态补偿效率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成本、支付意愿以及交易成本等。而要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社会最优供给,生态补偿需要在补偿客体对象及数量、补偿主体对象及数量、补偿方式等方面作出科学判断以及针对性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坚  
CEPA是使香港单方面受惠的双边自由贸易安排,为保证其的顺利和连续实施,有必要建立香港对内地的内部补偿机制。与一般自由贸易区着眼于政府间补偿不同的是,CEPA在政策取向上应采用生产者补偿,考虑内地企业的实际,生产者补偿具体包括了显性补偿与隐性补偿两部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锋  侯超波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环境资源有偿利用的重要政策工具,结合流域及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对于在全国范围切实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述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进展及其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构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框架体系,揭示其基本环节的主要特点,并从补偿资金来源的视角,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划分为上下游政府间协商交易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上下游政府间共同出资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和基于出境水质的政府间强制性扣缴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等类别,系统阐释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与适用条件,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波  岳琳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非自由处置变量的DEA模型,利用2008—2011年辽宁省新农合统计数据,以新农合各项补偿比为视角,对新农合补偿机制绩效做出评价,明确了改善绩效的空间,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提高补偿比的最优方案,提出了提高新农合补偿机制绩效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辽宁省各县(市、区)绩效水平的差异在逐年缩小,各城市的整体绩效水平在逐年接近;绩效不足的各县(市、区)绩效指标有待改善的空间最高不超过10个百分点。按照新农合补偿机制绩效对新农合基金支出的弹性最大的筛选方案原则,提高县级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或乡镇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是绝大多数县(市、区)的最佳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彬彬  李晓燕  
新形势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除了秉承一般意义上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基本内容、实施层次以外,还需要顺应新形势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发展要求,从农业生态环境的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入手,破解现有制度实施中遇到的难题。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有机统筹起来,这就要求进一步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构建多方主体参与,政府市场互补,市场供求、农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与政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