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7)
- 2023(10103)
- 2022(8637)
- 2021(8302)
- 2020(6912)
- 2019(15849)
- 2018(15565)
- 2017(29040)
- 2016(16301)
- 2015(18697)
- 2014(18757)
- 2013(17243)
- 2012(15621)
- 2011(13742)
- 2010(13411)
- 2009(11312)
- 2008(10400)
- 2007(9113)
- 2006(7259)
- 2005(5829)
- 学科
- 济(53030)
- 经济(52965)
- 管理(42744)
- 业(37722)
- 企(31140)
- 企业(31140)
- 方法(27296)
- 数学(24528)
- 数学方法(24078)
- 农(15290)
- 中国(15260)
- 财(14941)
- 理论(13274)
- 业经(11485)
- 教学(11205)
- 制(10917)
- 学(10909)
- 技术(10381)
- 教育(9987)
- 地方(9895)
- 农业(9770)
- 务(9398)
- 财务(9350)
- 财务管理(9326)
- 体(8910)
- 企业财务(8836)
- 贸(8798)
- 贸易(8797)
- 易(8570)
- 银(8296)
- 机构
- 学院(209518)
- 大学(201726)
- 管理(78318)
- 济(76087)
- 经济(74352)
- 理学(67946)
- 理学院(67250)
- 管理学(65821)
- 管理学院(65453)
- 研究(64947)
- 中国(45645)
- 京(41289)
- 科学(40594)
- 农(35388)
- 财(35178)
- 业大(32783)
- 江(31815)
- 技术(31515)
- 所(31277)
- 中心(31203)
- 研究所(28865)
- 范(28505)
- 财经(28431)
- 师范(28125)
- 农业(27965)
- 职业(26107)
- 经(26082)
- 州(24935)
- 北京(24653)
- 院(24613)
- 基金
- 项目(151119)
- 科学(118526)
- 研究(114319)
- 基金(105618)
- 家(92523)
- 国家(91714)
- 科学基金(78866)
- 社会(68763)
- 社会科(65017)
- 社会科学(64998)
- 省(63094)
- 教育(57891)
- 基金项目(56103)
- 划(52725)
- 自然(51172)
- 自然科(50037)
- 自然科学(50013)
- 编号(49230)
- 自然科学基金(49071)
- 资助(42712)
- 成果(38616)
- 课题(35367)
- 重点(35044)
- 部(33345)
- 创(32783)
- 发(32310)
- 创新(30437)
- 项目编号(29645)
- 年(29209)
- 科研(29172)
- 期刊
- 济(75829)
- 经济(75829)
- 研究(54223)
- 中国(44873)
- 教育(39648)
- 学报(34158)
- 农(31214)
- 科学(28831)
- 财(28624)
- 管理(28275)
- 大学(26433)
- 技术(25019)
- 学学(24881)
- 农业(21529)
- 职业(15939)
- 融(14353)
- 金融(14353)
- 财经(13649)
- 业经(13358)
- 经(11809)
- 经济研究(11783)
- 业(11561)
- 技术教育(10423)
- 职业技术(10423)
- 职业技术教育(10423)
- 版(10363)
- 坛(10309)
- 论坛(10309)
- 问题(10077)
- 图书(9612)
共检索到294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菊素 祝志勇
基于分类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中应遵循注重生源的多样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生学习的可选择性等原则,并构建和有效实施与分类培养相配套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形成通识教育平台、专业群平台、岗位群平台、工作岗位方向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或分类培养衔接模块选修课程群和通识选修课体系,同时需构建基于学生选择的学分制教学制度和学生学习管理制度给予保障。
关键词:
分类培养 课程体系 构建与实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颂梅 崔瑞霞 王爱芳 赵朝霞
高职院校社科类课程教学的改革,应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学生应用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获得;在培养方式上实现个性化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考核方式上体现学科特点,引导课程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大军
教育类实验型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它的开设,满足了职业教育发展对中职教师教学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改善了目前中职师资职前培养中教育实践能力训练效果不佳的现状,有利于学生形成科目教育学知识,促进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发展成职业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类实验型课程采取网络化合作活动学习的方式实施,体现了"做中学"基础上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
关键词:
职教师资培养 教师教育 教育类实验型课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石
高职院校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承担的不仅是择业与创业知识和技巧的传授,更应该承担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任务。高职生的职业素养由保障要素、拓展要素、支撑要素三方面构成。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应强化人本性,凸显职业性,注重隐形性。其课程目标可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构建,可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三个方面以模块形式架构,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设计要贯穿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放鸣
高职教育要重视能力培养,树立"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以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思路是:以"竞赛活动"为驱动,构建基础能力课程模块;以系列产品(服务)为驱动,构建专业能力课程模块;以"情商培育活动"为驱动,构建社会能力课程模块;以"大案例"为驱动,构建"一体化"课程标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晓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职业能力培养成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文章根据三大会计专业岗位群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对会计职业能力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职业能力的"通用+专用"高职会计课程体系,并依据以上分析,提出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通用+专用"高职会计课程体系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
职业能力 高职会计专业 通用+专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静怡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色,它包含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应加快推行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实行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多维度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等途径,构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并重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
关键词:
职业能力 综合素质 课程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黎 杨琳芳
深入电子行业企业调研,开展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及职业素质与能力要求分析,按照工作岗位定位、工作任务分析、工作过程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化、课程体系形成的思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将创新能力培养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开设《电子产品创新设计》课程以及在每门专业课程中设置职业能力拓展项目,并组织各种创新小组科技活动,保证创新能力培养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桂霞 张一非 钟建珍
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将"模块化"与"三段式"综合集成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余中樑
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影响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内容可以提炼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四个方面。而人文类课程可以作为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平台。目前,高职人文类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课程地位尴尬,不受学校和师生重视;课程定位模糊,缺乏目的性与系统性;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日常教学管理不足,评价体系单一,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课程群建设的模式,优先设计主干教学模块和若干分支模块,注重各教学模块之间的有机整合,在公共选修课的基础上尝试开设专业拓展类课程,充分实现其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与此同时,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完善教学管理和学生评价体系,确保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职业核心能力 人文类课程体系 高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锦平
课程体系构建关系到能否培养社会所需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一般步骤,包括:调研、确定岗位核心能力、根据岗位核心能力设置系列课程、确定综合实训项目和顶岗实习要求,并对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就业导向 能力本位 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淑梅 宋维堂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特点,培养创业型人才是民族进步的需要,是国家振兴的需要,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从构建课程体系、选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四个方面来探讨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创业 创业型人才 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蓓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充分满足相关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成为高职人才教育与培养的关键,而从岗位能力出发,使职业素质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并重又成为人才培养关键中的核心部分。文章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构建高职综合性外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思路,以期进一步促进外贸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和完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颖 马鹏飞
高职教育问题的核心是课程问题,课程又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及核心资源。专业顶层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是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文章对构建新课程体系应考虑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分析了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阐述了根据专业对应的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
技术技能 高职 工作任务 课程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前军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分析了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典型职业岗位,与行业专家一起归纳、梳理这些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知识与素质要求,以此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职业岗位 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