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87)
2023(16614)
2022(14404)
2021(13303)
2020(11161)
2019(25701)
2018(25403)
2017(49293)
2016(26160)
2015(29003)
2014(28854)
2013(28346)
2012(25893)
2011(23199)
2010(23150)
2009(21074)
2008(19870)
2007(17344)
2006(15137)
2005(13069)
作者
(72818)
(60875)
(60400)
(57587)
(38657)
(29183)
(27396)
(23881)
(23107)
(21427)
(20565)
(20508)
(19291)
(19081)
(18791)
(18455)
(18120)
(17654)
(17319)
(17283)
(14997)
(14811)
(14540)
(13961)
(13719)
(13530)
(13273)
(13071)
(12208)
(11839)
学科
(120930)
经济(120821)
管理(78328)
(74163)
(61931)
企业(61931)
方法(50766)
数学(44408)
数学方法(43857)
(28434)
中国(28307)
地方(27266)
(26215)
业经(25051)
(23483)
技术(21068)
农业(19795)
(18177)
(17937)
贸易(17922)
理论(17752)
(17310)
环境(17104)
(16987)
(16224)
财务(16154)
财务管理(16120)
地方经济(16061)
企业财务(15254)
(15079)
机构
大学(365523)
学院(364876)
(155051)
经济(152010)
管理(148133)
理学(129183)
理学院(127783)
管理学(125565)
管理学院(124893)
研究(120992)
中国(88972)
(76412)
科学(73411)
(67534)
(58799)
中心(54937)
财经(54698)
研究所(53708)
(53666)
业大(52803)
(51889)
(49802)
北京(47765)
经济学(47284)
(47112)
师范(46697)
(44260)
经济学院(42361)
(42074)
农业(41517)
基金
项目(254640)
科学(201845)
研究(186816)
基金(185943)
(161398)
国家(160091)
科学基金(139228)
社会(119780)
社会科(113620)
社会科学(113592)
(99236)
基金项目(99037)
自然(90118)
自然科(88087)
自然科学(88069)
自然科学基金(86508)
教育(85795)
(82992)
资助(75869)
编号(75316)
成果(59613)
重点(56517)
(56121)
(55941)
(54728)
创新(51662)
课题(51217)
国家社会(49618)
教育部(48754)
科研(48410)
期刊
(169002)
经济(169002)
研究(108254)
中国(66385)
管理(56324)
学报(53941)
科学(51359)
(51351)
(47928)
大学(42004)
学学(39660)
教育(38616)
技术(34442)
农业(33268)
(28458)
金融(28458)
经济研究(27928)
财经(26802)
业经(26332)
(23035)
问题(21392)
技术经济(19984)
科技(18578)
图书(17646)
(17138)
理论(16961)
统计(16851)
现代(16199)
商业(16037)
(15831)
共检索到529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选功  郭为  
设定了构成省际创新能力的3个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包括专利及其市场化程度、进出口和FDI流入;在此基础上,将1999年作为发展的基点,考察了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分省之间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如果用进出口、专利及其市场化程度和FDI流入来衡量分省之间的创新能力,那么,分省的创新能力可以解释近5年来经济增长的52%。像以前一样,进出口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FDI在增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不同的是,专利及其市场化的程度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文章研究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以全国样本进行回归,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果不能确定;分样本考察显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反,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技术创新作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考察,则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效果显著,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效果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可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文章研究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以全国样本进行回归,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果不能确定;分样本考察显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反,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技术创新作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考察,则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效果显著,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效果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可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宁  李国平  刘光岭  
本文基于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视角,通过因素分析法提取八个区域自主创新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各地区自主创新资源投入水平差距显著,经济发达地区在自主创新资源投入上拥有比较优势。自主创新人才实现能力、自主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与地区生产总值呈负相关关系。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辐射能力、自主创新网络能力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在平衡区域间自主创新资源投入的同时,还要兼顾创新人才实现能力、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创新支撑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扬  李云海  
基于中国30个省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别以银行贷款余额/GDP、股票交易额/GDP、私募风投(PEVC)融资额/GDP3个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为门限变量,运用面板门限模型研究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银行贷款余额/GDP、股票交易额/GDP为门限变量且变量值超过门限值时,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加强;以PEVC融资额/GDP为门限变量时,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U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当风险投资方向过度集中于虚拟经济时,对于实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会减弱。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辛璐  罗守贵  
以R&D经费支出和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基于1998—2017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两阶段模型,探究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滞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在滞后期为1~3年时,对专利产出具有促进作用;专利产出在滞后期为1~2年时,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婷婷  任丽艳  
本文从实证分析层面对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探讨。基于我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单独的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二者的交互作用则对经济增长起显著性正向作用。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将抑制经济增长,也会间接阻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从金融机构与创新企业相接轨共同提高创新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等角度提出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婷婷  任丽艳  
本文从实证分析层面对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探讨。基于我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单独的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二者的交互作用则对经济增长起显著性正向作用。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将抑制经济增长,也会间接阻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从金融机构与创新企业相接轨共同提高创新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等角度提出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倩倩  
文章基于2004~2010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GDP的回归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GDP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并提出研发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在于,研发投入促进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引入和扩散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成军  潘燕  余晓芳  刘渐和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在中国自主创新战略实施中起重要作用。鉴于安徽是中部省份自主创新的典型代表,这里运用安徽省1998—2012年的统计面板数据,对区域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安徽省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本文给出相应实践启示,以期更好地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卫刚  程长林  
本文利用2009~2011年我国30个省市科技R&D人员、人力资本存量和创新效率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分析科技人力资源与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范围而言,科技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重要,科技人力资源中的R&D人员次之,人力资本存量最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较大,东部、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效应最高,但对中部地区的经济效应为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兴邦  
本文基于2000—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结果显示:总体上,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中国综合经济增长质量。分项来看,一方面技术创新有助于显著增加经济增长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改善社会福利;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平等,扩大了贫富悬殊。本文认为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可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政府决策者应积极营造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建立良好的基础性科学研究体系和教育体系,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持续推动高水平技术创新,进而带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与此同时,政府决策者应及时对就业市场预警,完善相关社会保障配套政策,协助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转型和再就业,降低技术创新对收入分配失衡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娇  李刚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各省域创新驱动能力的基础上,借助混合线性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考察了创新驱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驱动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水平的提升,还可以通过作用于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进而间接提升区域经济增长水平。我国各地区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整体偏低,其主因在于低水平的间接驱动效应。分地区来看,相较于西部地区来说,东部和中部地区获得了更多的驱动效应红利。部分省域创新驱动能力和创新驱动效应排名不相符合,但却说明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它不仅取决于某一种创新要素数量或质量,更受制于多重创新的综合发展及其与传统要素之间的融合程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熊晓琳  
本文通过改造Keynes宏观经济理论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加工贸易活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着积极和显著的影响,我国应采取措施鼓励加工贸易活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我们还发现,消费增长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超过了投资因素已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仲常  章翔  陈锡崑  
本文从阐述"资源诅咒"的命题出发,以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选择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三种主要的能源矿产作为研究对象,既从静态角度讨论了地区能源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又从动态角度研究了能源供求比的变动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其实证结果表明,煤能源供求比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同时"资源诅咒"现象在中国客观存在但并非普遍存在,具有相同能源状况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表现并不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