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50)
- 2023(16395)
- 2022(14431)
- 2021(13652)
- 2020(11440)
- 2019(26798)
- 2018(26438)
- 2017(50934)
- 2016(27342)
- 2015(31031)
- 2014(30864)
- 2013(30157)
- 2012(27526)
- 2011(24367)
- 2010(24528)
- 2009(22162)
- 2008(21207)
- 2007(18200)
- 2006(15543)
- 2005(13330)
- 学科
- 济(105937)
- 经济(105809)
- 管理(77113)
- 业(72812)
- 企(60671)
- 企业(60671)
- 方法(52366)
- 数学(46055)
- 数学方法(45268)
- 农(28797)
- 中国(27402)
- 财(26918)
- 业经(23144)
- 贸(22537)
- 贸易(22526)
- 学(22278)
- 易(21966)
- 地方(21336)
- 农业(19279)
- 理论(18992)
- 制(17501)
- 技术(17179)
- 和(16961)
- 务(16485)
- 财务(16399)
- 财务管理(16358)
- 环境(15890)
- 企业财务(15306)
- 划(14517)
- 融(14476)
- 机构
- 大学(376328)
- 学院(374393)
- 管理(151302)
- 济(145252)
- 经济(142058)
- 理学(131924)
- 理学院(130463)
- 管理学(127741)
- 管理学院(127065)
- 研究(119503)
- 中国(89065)
- 京(79586)
- 科学(75267)
- 财(66190)
- 所(58192)
- 农(57529)
- 业大(56273)
- 中心(55660)
- 财经(53624)
- 江(53460)
- 研究所(53207)
- 范(50027)
- 北京(49708)
- 师范(49570)
- 经(48946)
- 农业(44960)
- 院(44212)
- 州(43571)
- 经济学(43456)
- 师范大学(40189)
- 基金
- 项目(264621)
- 科学(208493)
- 研究(193688)
- 基金(192056)
- 家(167245)
- 国家(165654)
- 科学基金(143294)
- 社会(120743)
- 社会科(114319)
- 社会科学(114288)
- 省(103246)
- 基金项目(101914)
- 自然(94436)
- 自然科(92274)
- 自然科学(92254)
- 自然科学基金(90568)
- 教育(90530)
- 划(86827)
- 编号(79982)
- 资助(79786)
- 成果(63709)
- 重点(58596)
- 部(58165)
- 发(55297)
- 创(55150)
- 课题(54270)
- 创新(51349)
- 科研(50928)
- 教育部(50341)
- 大学(50097)
- 期刊
- 济(152141)
- 经济(152141)
- 研究(106122)
- 中国(69891)
- 学报(58570)
- 管理(54591)
- 科学(54141)
- 农(51675)
- 财(50847)
- 教育(45425)
- 大学(45348)
- 学学(42285)
- 农业(36233)
- 技术(35582)
- 融(28267)
- 金融(28267)
- 业经(25396)
- 财经(24983)
- 经济研究(24132)
- 图书(21370)
- 经(21282)
- 问题(19990)
- 业(19386)
- 科技(18570)
- 技术经济(18131)
- 版(17830)
- 理论(17409)
- 统计(17244)
- 资源(16614)
- 实践(16054)
共检索到536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人合 张志强 高志
[目的/意义]科研论文产出时间序列的传统研究均基于科研人员整体的平均论文产出,此种方法研究所得规律能否代表全部科研人员个人的论文产出规律,既是科研人员成长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科技政策评价的重要内容。[方法 /过程]实证分析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分段线性回归模型对杰青基金资助前后杰青科学家个人论文产出规律进行研究,并与杰青科学家整体论文产出规律进行对比。[结果 /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杰青基金资助前后,杰青科学家整体论文产出呈现持续增长的规律,杰青科学家个人论文产出呈现4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田人合 张志强 高志
以1994—2013年杰青基金地学项目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科研论文发表量和顶级期刊论文发表量评价指标,衡量科研成果产出能力和创新性科研成果产出能力;其次,引入"科技期刊收录膨胀率"消除因WOS中SCI和SSCI收录期刊增加对科技论文带来的放大式增长;最后,通过构建分段线性回归模型对杰青科学家科研论文发表量和顶级期刊论文发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杰青基金资助后,66.5%的杰青科学家科研论文发表量和顶级期刊论文发表量都得到了提高,21.6%的杰青科学家只提高了科研论文发表量,7%的杰青科学家只提高了顶级期刊论文发表量,4.8%的杰青科学家科研论文发表量和顶级期刊论文发表量均未提高。最后,结合已有杰青科学家访谈资料,从科研环境、激励、考评机制等角度对造成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人合 张志强 于洁 王萍
[目的/意义]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改革开放后,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科技政策旨在促进科技发展,但是这些科技政策的资助效应如何,科技政策实施历史周期中资助效应的变化情况如何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方法/过程]以已经实施了20年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为克服样本选择偏误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采用DID模型评估杰青基金对科学家科研论文产出效率的影响,提出"环境-动机-行为"模型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1994-2008年杰青基金资助效应显著的年份达到12年,显著比例达到80%;相比没有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可以多发表论文0. 412-3. 234篇/年;数据换算后,与每年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科学家的同时期其他科学家相比,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可以多发表论文0. 426-3. 277篇/年;资助效应最大的是2002年杰青基金,2007、2008年杰青基金资助效应不显著;科技政策资助效应评估时,可以通过该方法构建对照组,实现因果效应推断的研究目的。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田人合 张志强 王非 窦超 崔静静
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历程表明,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以来,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国R&D经费投入持续增加,科研论文成果增加显著,但是原始创新成果的产出是否取得显著增长引起广泛质疑。实证研究以1994—2013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项目为研究对象,以杰青科学家发表顶级期刊论文产出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析已有的针对杰青基金的研究后,提出"环境-动机-行为"分析框架及理论假设,采用DID模型克服样本选择偏误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分析杰青基金对科学家创新能力的资助效应,验证理论假设并基于"环境-动机-行为"分析框架解释可能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杰青基金对1994—2008年杰青基金资助效应显著的年份达到9年,显著比例达到60%,资助效应显著且为正的共8年,这8年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相比没有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每年可以多发表0.151~0.698篇顶级期刊论文,相对同时期科学家论文产出科学家可以多发表1.094~3.378篇顶级期刊论文。资助效应最大的是2002年杰青基金,杰青基金资助效应从2006年开始下降,2007年、2008年杰青基金资助效应不显著。科技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时,可以通过该方法构建对照组,实现因果效应推断的研究目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人合 郑军卫 张志强 于洁 杨芳娟
[目的/意义] 杰青基金实施25年来,资助者年龄呈大龄化趋势发展,深入分析该现象对完成杰青基金的影响,对未来杰青基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研究以1994-2018年杰青基金地球科学项目为研究对象,构建科研论文产出效率、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三个评价指标,提出"科技人力资本投入-科研产出"理论模型及假设,采用DID模型克服样本选择性偏误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验证理论假设,实现对杰青基金资助年龄异质性的研究。[结果/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杰青科学家大龄化趋势日趋严重,存在明显的45岁现象;杰青基金实施20年中,支持"资助年龄越大,资助效应越好"假设的比例较低;三个评价指标维度,资助效应最大且资助年龄在39-42岁之间的年份在杰青基金实施20年中所占比例最大。因此,无论从杰青基金设立宗旨、还是从评估结果来看,都应该避免杰青科学家大龄化趋势,扩大对中低龄优秀青年人才的资助。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任晓亚 张志强 陈云伟
重大科学突破的产生离不开科学知识和学术思想的积累与继承,了解有关学科领域杰出科学家群体科研产出的一般规律,有助于科研人员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和发展特点,实现"继承-创新"式研究;有利于管理和决策者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科学发展规律,完善学科领域的管理资助政策和机制等。本文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定性聚类分析与定量聚类分析方法。以生物医学领域获得拉斯克医学研究奖的319名科学家为代表样本,经过数据清洗最终得到文献31095篇,通过LDA主题模型提取研究主题并进行共现网络分析,从语义层面分析该领域杰出科学家科研产出的一般规律。本文得出了生物医学领域杰出科学家在获奖成就细分学科、研究主题演变与分布、获奖年龄趋势及发文期刊等方面的规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包秦雯 顾立平 张潇月
[目的/意义]开放科研数据面临着科研人员参与度和认同度不高的挑战。文章旨在明确科研人员开放科研数据的行为影响因素,为各利益相关者更好地激励科研人员参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建立模型,探究行为信念、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地球科学领域科研人员开放科研数据行为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工具SmartPLS3.0分析数据验证模型。[结果/结论]地球科学领域科研人员对开放科研数据态度直接显著影响行为;行为信念(包含感知职业利益与感知职业风险)、感知行为控制(包含感知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管理培训实用性)显著影响科研人员的态度,且通过态度间接影响行为;主观规范对科研人员的态度影响不明显,但对行为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代还 段异兵 潘紫燕
海归科学家既有基于母国纽带关系的国内网络,又有基于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国际网络。这种职业关系的二元网络对科学产出起着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首批"青年千人计划"143位海归科学家为研究对象,探讨国际与国内的二元关系网络对科学产出数量和质量的影响。选取该群体个人履历信息、职业发展轨迹信息、从博士毕业至2013年间发表的3061篇国际SCI科学论文建立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面板模型进行计量回归。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合作网络对海归科学家的科学产出具有显著影响,国内关系纽带对海归科学家科学产出的作用呈倒U型曲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仲华 李立睿 陆颖隽
文章阐述了地球科学领域科研用户的知识服务需求,剖析了嵌入式知识服务团队对地球科学领域科研用户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地球科学领域科研用户的情景要素与情景感知。在此基础上,从基于地球科学数据生命周期和地球科学项目生命周期的角度,展示了地球科学领域科研用户情景感知的嵌入式知识服务过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示波 仲伟俊
当前,科学家创业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热点。聚焦科学商业情境下科学家创业过程规律,通过扎根理论分析构建科学家创业过程模型。该模型将科学家创业过程划分为创业基础、组织生成和成长绩效3个阶段,包括科技成果、创业意愿、制度环境、技术禀赋、创业素质、价值放大、创业绩效7个关键要素。结果发现,科学家创业组织生成涉及4个核心环节:机会识别与获取、创新活动、公司治理、市场开拓;科学家创业对技术创新具有强烈偏好,科学家创业资源禀赋优势强于一般创业;科学家创业过程伴随着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步进行,创业组织生成和现代公司治理是科学家创业成功的关键,其中发展策略和资本融资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
技术创业 扎根理论 创业过程 科学商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志 陈兰杰 张志强
[目的 /意义]综述目前顶尖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变化规律研究,为发现顶尖科学家学术成长规律提供研究方向。[方法/过程]首先界定顶尖科学家的范围,总结个人学术影响力的内涵及其定量测度方法,然后重点从学术影响力测度方法、规律研究方法、规律研究结果和顶尖科学家学术影响力变化规律假说这4个角度对顶尖科学家学术影响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结果 /结论]认为顶尖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变化规律现有研究中存在数据处理过于笼统等问题,指出今后5个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素矿 姚玉鹏
本文以我国地质学基础研究领域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探讨其成长成才过程和特征,针对做好我国地质学青年拔尖人才培育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质学 青年拔尖人才 成长成才特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宁 范巍 张锐昕
以科睿唯安公司2014—2020年发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为基础,分析、比较不同国家入选者的结构特征和趋势变化,对其中入选者工作地在中国境内的"高被引科学家"基本情况和成长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中国内地"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学科分布及成长规律特点包括中国"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和占比具有显著增长性;三分之一学科领域具有全球引领性;地域分布具有高度集中性;海外经历具有阶段普遍性;职称破格具有一致认可性。据此提出中国实现战略科技领域精准引才用才育才的政策建议,包括制定精准引才专项计划,绘制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地图;制定精准用才专项方案,提升高层次人才使用效能;避免ESI学科领域"木桶效应"现象,实现战略科技人才前瞻培养等。
关键词:
高被引科学家 结构特征 成长规律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张九庆
多年来,一国科学家发表的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论文总数被看成是评价该国科学实力的指标,论文数越多,实力就越强。当人们认识到只考察论文数量显得过于简单粗略后,就希望用更好的指标来反映科研质量,"高被引科学家"人数就成为新的质量评价指标。2019年11月19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美国人次继续位居第一,占全部人次的比例为44%,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内地人次(占比10. 2%)首次超越英国(占比8. 3%),位居第二。按照定义,在科睿唯安分析依据的科学论文数据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中,某位科学家论文被引
关键词:
高被引科学家 科研评价 高被引论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慧淋 李凤日 董利虎
利用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79株人工红松解析木4 538个枝条的实测数据,基于样条函数的分段回归技术,通过推导满足冠形曲线生物学约束(即梢头处树冠半径为0,拐点处树冠半径最大)连续分段函数,构建了人工红松的冠形曲线模型(分段抛物线方程、分段单分子式方程和分段幂函数方程)。采用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标、模型的检验指标及对模型拐点参数估计的合理性对备选模型进行评价,选出拟合人工红松冠形曲线的最优模型。采用模型再参数化方法,分别分析模型各参数与林木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最终在最优冠形曲线模型中加入胸径作为自变量,建立了人工红松树冠形状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分段抛物线函数为描述人工红松冠形曲线的最优模型。人工红松...
关键词:
红松 分段回归 冠形曲线 冠形预估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跨学科经历与学术产出的实证性复杂关联——以化学、数学物理、生命科学领域“杰青”学者为例
基于非期望产出和门槛回归模型的环渤海地区生态效率
系数为一般模糊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大型PPP项目平稳演化风险非线性回归测度模型及实证分析
城市住房价格影响因素及其空间规律研究——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省域林业要素产出弹性空间异质性研究——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测度
货运量回归模型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基于Lasso回归模型的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引力模型与回归分析的城市群地价空间结构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区域生态用地演变影响因素分析——以京津冀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