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8)
2023(14058)
2022(12330)
2021(11553)
2020(9579)
2019(22383)
2018(22080)
2017(43222)
2016(23094)
2015(25695)
2014(25380)
2013(24814)
2012(22548)
2011(20052)
2010(19617)
2009(17619)
2008(16842)
2007(14169)
2006(12129)
2005(10167)
作者
(63867)
(53378)
(52762)
(50443)
(34038)
(25694)
(24021)
(20970)
(20410)
(18586)
(18345)
(17824)
(16761)
(16692)
(16552)
(16082)
(15948)
(15793)
(15181)
(15158)
(13015)
(12903)
(12789)
(12183)
(11917)
(11788)
(11618)
(11459)
(10573)
(10477)
学科
(93707)
经济(93613)
管理(65174)
(61950)
(52427)
企业(52427)
方法(46671)
数学(40632)
数学方法(40067)
(23803)
(23097)
中国(22504)
(20688)
业经(20686)
地方(19395)
理论(16459)
农业(16006)
(15379)
贸易(15373)
(15186)
(15057)
财务(14988)
财务管理(14958)
(14844)
(14770)
环境(14339)
企业财务(14213)
技术(14122)
(12562)
(12016)
机构
大学(321771)
学院(319531)
管理(130969)
(126209)
经济(123558)
理学(115624)
理学院(114343)
管理学(112134)
管理学院(111561)
研究(101615)
中国(72753)
(66988)
科学(64545)
(55845)
(48712)
业大(48287)
(47813)
财经(46437)
中心(46372)
研究所(45075)
(43776)
(42810)
(42428)
师范(42402)
北京(41335)
经济学(38533)
(38301)
(37994)
农业(37386)
财经大学(35033)
基金
项目(231746)
科学(183677)
基金(170028)
研究(168079)
(147929)
国家(146768)
科学基金(127778)
社会(106474)
社会科(101024)
社会科学(100998)
基金项目(91383)
(90036)
自然(84600)
自然科(82664)
自然科学(82646)
自然科学基金(81149)
教育(77520)
(75838)
资助(69586)
编号(67918)
成果(53232)
重点(51721)
(51023)
(48724)
(48170)
课题(45982)
创新(44928)
科研(44698)
教育部(44108)
国家社会(43802)
期刊
(128684)
经济(128684)
研究(89483)
中国(51053)
学报(50401)
科学(46780)
管理(46107)
(41877)
(41532)
大学(38637)
学学(36483)
教育(33597)
农业(29498)
技术(28335)
财经(22072)
(21499)
金融(21499)
业经(21434)
经济研究(20796)
(18768)
问题(17236)
图书(16496)
科技(15514)
理论(15289)
技术经济(15200)
(14631)
(14572)
资源(14509)
实践(14054)
(14054)
共检索到436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正永  孙大君  
文章通过计算集聚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从城镇空间随机集聚的向心性、空间分布的均衡性和城镇要素空间相关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徐州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测算结果表明:徐州都市圈城镇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集聚性,但城镇空间向心性集聚分布的特征并不显著,城镇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均衡性,城镇要素的空间分布具有相关性,城市之间联系较为紧密,相互作用比较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车前进  曹有挥  马晓冬  姚士谋  郭垚  
基于迭代原理的城市形态分形研究方法,运用分形维数(相关维数、半径维数、膨胀维数)和标度曲线,定量分析了徐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分形维数可以定量揭示城市用地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组织结构,标度曲线可以定量揭示不同空间尺度下各类用地的标度行为,二者相互结合可以更好地测度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徐州城市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空间分布的均质程度在逐渐增强,但公共设施用地空间分布的均质性较差;随着城市的扩张,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表现出显著的外迁趋势,市中心区的商服功能则进一步加强,城市由市中心向外围逐渐形成明显的"公共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布局的圈层结构,并在城市外围形成新的商服中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泓,陈修颖,顾朝林  
从非场所理论产生背景、内涵入手,分析了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探讨了都市圈概念和形成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以徐州为例,剖析了其发展条件,提出了徐州都市圈发展的空间组织和发展思路。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媛媛  罗永刚  李强  王丽雯  
运用分形维数和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测算重庆都市圈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集聚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的方法,对其自组织演化空间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重庆都市圈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是分形的,旅游景区从中心向外围由密到疏,具有向河流、交通、山脉集中的趋势,都市核心区空间关联性较都市拓展区空间关联性弱,并提出"疏通文化景区脉络,打造环城观景走廊",实行"藤结瓜"型旅游景区集聚发展格局的优化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正永  
为了定量分析南京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特征,文章通过计算集聚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从城镇要素空间相关性、城镇空间随机集聚的向心性和空间分布的均衡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南京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文钊  董晓峰  
以兰州都市圈为例,对都市圈范围划分和空间组织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首先,分析了日常都市圈范围划分的依据与兰州都市圈规划范围的确定;接着,对兰州都市圈的结构特点与兰州都市圈的基本范围划分进行了分析,同时讨论了标准都市圈范围划分的重要性与原则方法,探索了都市圈规划与管理统计中关于范围问题的解决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传耿  张纯敏  仇方道  袁荷  马晓冬  
通过构建工业碳熵与区域碳熵概念模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基于低碳视角,探讨了2000—2015年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特征及优化路径。发现:(1)徐州都市圈优先发展行业产值比重呈上升趋势,且呈现由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主演变;适度发展行业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限制发展行业以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且产值占比呈下降趋势。空间上,三类行业均呈核心外围格局且集聚程度有增强之势,且优先发展行业由中心城向外围工业技术梯度逐次降低。(2)徐州都市圈高效率行业呈现由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演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仇方道  刘继斌  朱传耿  陈永生  王耀宇  
整合区域差异、空间极化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深入分析了1995—2012年徐州都市圈服务业空间差异及极化特征。结果表明:1徐州都市圈服务业空间极化程度和发展差异均呈现波动性减弱态势,而空间集聚呈增强之势;空间上形成相对稳定的以徐州、济宁以及连云港为增长核心的"三足鼎立"空间格局,而南部和西部区域边缘化现象明显。2徐州都市圈服务业空间极化格局呈现中心高外围高的核心边缘型格局,且在极化方向上从外围向核心区域的极化程度较弱,服务业发展中心尚未形成。3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交通通达性、对外开放、市场等因素对徐州都市圈服务业空间极化有促进作用,其中工业化程度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德云  
城市是人口和经济的聚集地,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具有分形几何特征。将分形理论与中心地理论相结合,通过城市体系的关联维数模型计算出广西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维值,发现广西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是具有分形特征,城市体系自组织演化在空间结构方面具有优化趋势,可以强化中心、极化南宁核心地位,重点扶持桂林、柳州、北海三个副中心建设,构建"一枢纽、二港口、三通道、四辐射"大通道体系和点轴面相结合发展的广西城市体系空间结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边美婷  马晓冬  赵洁  车前进  
基于2005年统计数据,运用分形理论及GIS技术,从规模结构、空间结构、职能结构三方面,对徐州都市圈城市体系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徐州都市圈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明显,城市首位度高,小城市发展滞后;城镇密度分布呈带状延伸的特征,空间结构呈较典型的港城"双核结构";城市职能结构单一,类型趋同,资源型城市比重大,属于工矿型城镇体系。最后提出优化徐州都市圈城市体系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成书  程玉申  
都市圈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有演变为区域经济合作主体模式的倾向。杭州都市圈实践活动活跃、发育成长迅速,对其空间结构和演进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政府和市场找准突破点协同推进都市圈建设。采用"城市断裂点理论",运用经济距离、引力模型和场强模型等定量指标,初步划定了杭州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并借鉴"企业集团层次论"揭示其圈层结构特征:包括核心区、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市场两个视角研究了都市圈的演进机理:包括区域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背景影响、城市规划调整、行政区划变更、企业和高校搬迁、基础设施建设、人口郊区化和周边县市主动对接等多方面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成书  程玉申  
都市圈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有演变为区域经济合作主体模式的倾向。杭州都市圈实践活动活跃、发育成长迅速,对其空间结构和演进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政府和市场找准突破点协同推进都市圈建设。采用"城市断裂点理论",运用经济距离、引力模型和场强模型等定量指标,初步划定了杭州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并借鉴"企业集团层次论"揭示其圈层结构特征:包括核心区、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市场两个视角研究了都市圈的演进机理:包括区域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背景影响、城市规划调整、行政区划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仇方道  朱传耿  袁荷  马晓冬  白亮宇  
整合多部门经济模型、偏离份额分析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模型,分析了1996—2014年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并揭示了驱动经济增长的产业作用。结果表明: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贡献呈减弱之势,且空间相对差异呈拉大之势;产业结构转型的经济增长效应呈现由市区向外围递减的核心边缘型空间格局,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层次高而外围县域低的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空间关联上,HH型县域逐渐向豫东、皖北地区集中,LL型县域逐渐向京沪铁路线以东地区集聚,第二产业是驱动整个都市圈空间两极分化的主要动因;核心区域第二、三产业的结构推动效应在降低而竞争优势增强,而外围地区第三产业的结构推动效应在增强而竞争优势在减弱,产业结构合理化更益于外围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仇方道  朱传耿  袁荷  马晓冬  白亮宇  
整合多部门经济模型、偏离份额分析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模型,分析了1996—2014年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并揭示了驱动经济增长的产业作用。结果表明: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贡献呈减弱之势,且空间相对差异呈拉大之势;产业结构转型的经济增长效应呈现由市区向外围递减的核心边缘型空间格局,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层次高而外围县域低的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空间关联上,HH型县域逐渐向豫东、皖北地区集中,LL型县域逐渐向京沪铁路线以东地区集聚,第二产业是驱动整个都市圈空间两极分化的主要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秀玲  
本文在研究兰州都市圈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兰州都市圈经济空间结构的目标,并结合都市圈内城镇紧密分工协作,都市圈内基础设施统一布局,都市圈内建设统一市场,都市圈内建设主体功能区等优化思路,提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都市圈内基础设施一体化;大力发展次级中心城市,有效弥补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不足;加强各地重点开发区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开发区的集聚带动效应;加快城市等级体系合理化调整步伐,促进都市圈和谐发展等兰州都市圈经济空间结构调控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