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4)
- 2023(13775)
- 2022(11786)
- 2021(11029)
- 2020(9295)
- 2019(21970)
- 2018(22001)
- 2017(42239)
- 2016(22865)
- 2015(26086)
- 2014(26096)
- 2013(25498)
- 2012(23428)
- 2011(21044)
- 2010(20919)
- 2009(19278)
- 2008(18747)
- 2007(16469)
- 2006(14018)
- 2005(12020)
- 学科
- 济(94773)
- 经济(94681)
- 管理(65001)
- 业(60571)
- 企(49408)
- 企业(49408)
- 方法(47148)
- 数学(42154)
- 数学方法(41425)
- 农(25181)
- 中国(24569)
- 财(22299)
- 地方(21503)
- 学(19769)
- 业经(19075)
- 农业(16819)
- 环境(16273)
- 贸(16182)
- 贸易(16172)
- 理论(15765)
- 易(15616)
- 制(14960)
- 务(14450)
- 和(14392)
- 财务(14380)
- 财务管理(14345)
- 技术(13983)
- 企业财务(13464)
- 划(13010)
- 融(12643)
- 机构
- 学院(322818)
- 大学(321180)
- 管理(127267)
- 济(126075)
- 经济(123123)
- 理学(110812)
- 理学院(109513)
- 管理学(107144)
- 管理学院(106533)
- 研究(103229)
- 中国(76826)
- 京(67568)
- 科学(66904)
- 财(55386)
- 农(54382)
- 所(51382)
- 业大(50974)
- 中心(49890)
- 江(47631)
- 研究所(47178)
- 财经(45231)
- 农业(43109)
- 范(42754)
- 师范(42292)
- 北京(41583)
- 经(41003)
- 州(38306)
- 经济学(38155)
- 院(37857)
- 技术(35179)
- 基金
- 项目(226243)
- 科学(178210)
- 基金(164036)
- 研究(161048)
- 家(143778)
- 国家(142617)
- 科学基金(123393)
- 社会(100709)
- 社会科(95478)
- 社会科学(95449)
- 省(89905)
- 基金项目(87733)
- 自然(82951)
- 自然科(81042)
- 自然科学(81024)
- 自然科学基金(79531)
- 划(75883)
- 教育(75258)
- 资助(67465)
- 编号(65437)
- 重点(51193)
- 成果(51106)
- 部(48901)
- 发(48439)
- 创(47347)
- 课题(45167)
- 创新(44259)
- 科研(43969)
- 计划(42225)
- 大学(42081)
- 期刊
- 济(130136)
- 经济(130136)
- 研究(85509)
- 中国(58385)
- 学报(50691)
- 科学(47595)
- 农(47300)
- 管理(44139)
- 财(44003)
- 大学(38369)
- 学学(36138)
- 教育(32585)
- 农业(32264)
- 技术(31702)
- 融(24225)
- 金融(24225)
- 业经(22006)
- 财经(21128)
- 经济研究(20715)
- 问题(18895)
- 业(18237)
- 经(18138)
- 统计(17518)
- 资源(16910)
- 技术经济(16268)
- 策(16099)
- 版(15919)
- 图书(15747)
- 科技(14736)
- 决策(14492)
共检索到454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杰 张浪 季益文 张青萍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特征及布局结构遵循规律性机制进行演替。基于上海市1983年、1994年和2002年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背景、政策推进及建设成效等,结合形态维模型和聚集维模型,对中心城区绿地进化的多维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规划引导是影响城市绿地时空进化的关键因素,且具有系统性、阶段性及动态性特征;(2)在发展阶段上,上海市的绿地建设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和质量跃升阶段,趋于"量"到"质"的优化;(3)在绿地空间形态结构上,自组织及演化未达到最优化状态,但形态维数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降低,绿地空间形态整体趋于整合,系统性增强;(4)在绿地分布格局上,聚集维数先增强后减弱,绿地斑块由分散、割裂状态趋向环廊结合、通达性较好的网络系统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雁斌 钱欣 蔡蒙蒙 赵正
新时代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是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之一。现有研究缺乏以市民视角的功能价值量化评价,难以客观分析当前特大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的现状与需求。以上海市为例,构建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人居环境、文化遗产、教育和美学共4个方面,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项功能的价值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重要性和绩效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就功能价值的差异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与探讨,并就提升特大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雁斌 钱欣 蔡蒙蒙 赵正
新时代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是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之一。现有研究缺乏以市民视角的功能价值量化评价,难以客观分析当前特大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的现状与需求。以上海市为例,构建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人居环境、文化遗产、教育和美学共4个方面,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项功能的价值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重要性和绩效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就功能价值的差异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与探讨,并就提升特大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柏蒗 胡志明 吴健平 钱杰 胡春凌 谈文琦 过仲阳
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评价其社会服务功能需同时考虑服务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为科学合理的定量分析城市公园绿地的部分社会服务功能,建立了一套评价体系,包括公园绿地服务范围覆盖率、公园绿地服务重叠度和单位面积公园绿地服务人口数等3项指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介绍了3项指标的定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计算流程,并对上海市中心城区主要公园绿地对于居住区的社会服务功能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2009年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主要公园绿地对于居住区的服务范围覆盖率已超过80%,服务重叠度平均值为2.21,单位面积公园绿地服务人口数的平均值为1.17人/m2。3项指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涛
本研究根据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功能,即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为导向,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特色城市理论、系统学理论、城市开发策略理论等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构造满足生态功能的生态安全格局、营造满足社会功能的宜人特色场所、布置满足经济功能的过渡提升空间,并由此构建出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基础上,自下而上满足耦合功能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模型。并以宜兴环科新城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为实践案例,探讨了新城区园林绿地系统的建设运营,以期进一步完善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为新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健康良好地建设运营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园林绿地 城市空间 耦合 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云路 李雄 邵明 汤林子
绿地作为城市空间中调蓄雨洪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当前海绵绿地建设多是宏观概念提出或微观局部技术改造,缺少城市绿地系统角度对于城市绿地雨洪管理功能的体系研究。在基于城市绿地系统优化下开展城市绿地雨洪管理功能的专项探索,以通辽市为例提出绿地雨洪管理规划原则、内容和方法,从城市绿地系统角度探索城市雨洪管理功能指引。既能够科学理性地呼应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潮,也为优化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应对城市新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孟桐 杨令宾 魏冶
合理的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空间可达性是度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是否合理的方法之一。在诸多的研究方法中,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由于直观且运算简便,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方法也有不足之处,本文运用格网GIS方法,以上海市的绿地空间可达性为例,对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模型方法的改进研究,并对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和格网化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后者可降低空间可达性的误差,提高可达性精度,对上海市绿地空间可达性反映更加真实、客观。如果选择合理的数据将其格网化,该方法也可以用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邱冰 张帆 申世广
针对历史城区空间格局保护的基本问题,结合城市绿地的特点,归纳了城市绿地系统保护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作用机理,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城市绿地类型上和转化为易于操作的图式模型。以国内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若干城市进行案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绿地系统保护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规划意识和措施已存在于实践中,但显现出系统性、整体性不足的缺陷。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培峰 蔡云楠
以问题导向为视角研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方法。通过对太原城市地缘关系、发展构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其非平衡态程度,认为太原城市发展必须从生态系统辨识入手,再进行相应城市建设的观点,并提出了稳态城市发展模式、稳态空间模式和稳态建设模式等观点。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仅应建构系统的完整性,还需应对当地主要城市生态环境的观点。制约太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为气、水、绿三方面,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绿地系统建设模式、重点生态分区和蓝脉绿网的建设模式等规划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田逢军
公园绿地是一类重要的城市游憩资源,城市游憩对公园绿地开发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首先通过比较游憩和旅游在设施、目的地等方面选择上的差异,来说明城市游憩对于公园绿地功能开发的意义;其次通过分析政府导向型公园绿地开发存在的问题,引出城市游憩导向的概念;再次通过比较城市游憩导向的公园绿地开发与传统园林绿化的不同特点,构建城市游憩导向的概念框架;第四,通过对城市游憩导向概念框架中深度开发的内涵解析,探讨公园绿地发展的新方向;最后,以上海市为例,从综合开发、整体开发、开发内容的深化以及管理模式的更新等4个方面对城市游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城市游憩 深度开发 上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伊 金云峰
此次研究基于满足居民的日常休闲需求的目标,选择社区生活圈视角研究公共开放空间绩效。首先依据上海市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中提出的社区生活圈中对公共开放空间的要求,讨论了生活圈概念,分析了社区公共开放空间的核心价值与标准,并设定空间绩效评价的指标;构建绩效评价的工作框架,借助Arc GIS平台,对各项指标做出具体分析,并得到基于社区生活圈的公共开放空间绩效的5点结论,旨在从规划角度为未来公共开放空间优化提供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肖骢 康慕谊
本文以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 ,对其发展现状及其生态和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 ,并就目前城市绿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城市 绿地系统 功能 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田逢军 沙润
探讨了基于城市本质的休闲理念、城市休闲开发的目的和内涵。通过对上海市公园绿地休闲者的休闲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城市休闲理念提出对公园绿地开发的启示,并从休闲设施综合体建设、项目体验设计和空间环境整合三个方面提出了公园绿地休闲开发的途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丽娟 周亮 王新杰 李俊清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多样性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在GIS支持下对北京五环内城市绿地景观斑块的等级与分布、空间结构的度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该市的城市绿地景观按城市梯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五环内城市绿地斑块18 470个,绿地面积11 023.29 hm2,斑块数以面积小于3 000 m2的中小型斑块为主,占总数的72%,绿地面积以面积大于3 000 m2的大中型和大型斑块为主,占总面积的86.64%;北京五环内城市绿地斑块密度为167.6个/km2,边缘密度为2.58 m/hm2,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32,均匀度为0.82;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沿城市梯...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景观多样性 北京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树伟 冯仲科 龚威平 汪波
根据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等文件,对园林城市评审程序及遥感测试标准的要求,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对某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园林绿化现状进行调查。计算城市建成区内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以及人均公共绿地等各项指标,根据指标测试城市绿化水平,给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促进地方相关部门加大力度搞好城市绿化,使城市绿化建设更加规范化、人性化。对保障城市的宜居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