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4)
2023(16545)
2022(14185)
2021(13347)
2020(11211)
2019(25756)
2018(25251)
2017(49294)
2016(26284)
2015(29270)
2014(29123)
2013(28654)
2012(26143)
2011(23170)
2010(23040)
2009(21313)
2008(19755)
2007(17017)
2006(14438)
2005(12500)
作者
(73501)
(60956)
(60426)
(57622)
(38831)
(29401)
(27722)
(24030)
(23268)
(21559)
(20833)
(20511)
(19154)
(19009)
(18998)
(18799)
(18202)
(18146)
(17430)
(17415)
(14904)
(14855)
(14796)
(13884)
(13742)
(13490)
(13465)
(13269)
(12333)
(12000)
学科
(97714)
经济(97604)
(75414)
管理(74877)
(62205)
企业(62205)
方法(49431)
数学(43615)
数学方法(43033)
中国(32034)
(29558)
金融(29556)
(29386)
银行(29346)
(29031)
(28139)
(25546)
(22839)
业经(22256)
(20894)
地方(20308)
(20175)
财务(20102)
财务管理(20065)
企业财务(19152)
理论(17889)
(17513)
贸易(17496)
农业(17255)
(17043)
机构
大学(358262)
学院(356788)
管理(144080)
(140626)
经济(137576)
理学(125400)
理学院(124056)
管理学(121708)
管理学院(121068)
研究(114057)
中国(94209)
(74236)
科学(70986)
(67339)
(57819)
(55725)
中心(55417)
财经(54675)
业大(54384)
研究所(51203)
(50152)
(49969)
北京(46291)
农业(45578)
(44338)
师范(43862)
经济学(43290)
(41763)
(41739)
财经大学(41403)
基金
项目(253134)
科学(199194)
基金(185303)
研究(182375)
(161714)
国家(160401)
科学基金(138675)
社会(115118)
社会科(109197)
社会科学(109165)
基金项目(98638)
(98604)
自然(91984)
自然科(89923)
自然科学(89899)
自然科学基金(88257)
教育(83884)
(83124)
资助(76774)
编号(73557)
成果(58011)
重点(56423)
(55772)
(53049)
(52892)
课题(49799)
创新(49533)
科研(49362)
教育部(48086)
大学(47658)
期刊
(141809)
经济(141809)
研究(103298)
中国(65308)
学报(57961)
科学(52504)
(51592)
(51501)
管理(50703)
(47628)
金融(47628)
大学(44343)
学学(42163)
教育(35198)
农业(34892)
技术(30415)
财经(26287)
业经(23153)
经济研究(23041)
(22365)
理论(18269)
问题(18120)
(17781)
实践(16889)
(16889)
科技(16809)
(16746)
图书(16428)
技术经济(16293)
现代(15325)
共检索到511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严伟祥  徐玉华  
快速发展的资管市场创新出大量的交叉性金融产品和业务,使金融各行业的联系愈加密切和复杂化,由此产生的交叉性风险也越来越值得警惕。利用分层阿基米德Copula模型,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之间的交易数据,刻画中国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和基金五个金融子行业间的尾部风险相依关系,捕捉它们在极端事件下可能产生的危害。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五个金融子行业的尾部风险存在明显的分层相依结构,不同行业间的风险相依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且风险相依性整体偏高,因此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容忽视。业内机构需提高风险自律意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学强  
Copula函数在金融中的应用大多限于二元情形,而对高维Copula函数及其动态模型的研究相对不足。文章在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框架下,构建了动态分层阿基米德Copula模型,并使用EM算法估计了模型的参数;然后将协变量引入到隐马尔科夫模型的转移概率中,以考虑其他因素对所考虑变量的相关性动态的影响;最后,将模型用于股票组合动态相关性的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敏华  
文章以混合正态分布的形式拟合单个金融资产收益分布,采用阿基米德Copula结构度量投资组合的相关关系,改进了传统的蒙特卡罗法并给出了相应算法。利用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较之传统方法,用阿基米德Copula结构的蒙特卡罗法度量投资组合的风险值更为有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许晔  
本文借鉴非对称斜率模型,改进了CoVaR估计,应用LASSO方法和单指标分位数回归估计了中国24家上市金融机构的尾部关联性水平,并通过构建尾部风险网络分析了这些金融机构对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性。实证结果表明,该指标具有一定的先导性特征,其在金融危机与股灾期间都显著上升,能够较好地反映并预测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水平。本文所改进的系统性风险度量方法对有效防范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有一定借鉴意义。监管当局可根据各金融机构在尾部风险网络中的度中心性动态识别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性,实时监测重要性靠前的机构能够有效减小机构的个体风险在金融网络中传染的可能性,从而降低金融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严伟祥  张维  
本文运用Copula函数刻画了2005-2016年间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尾部风险相依结构,同时,利用MSBVAR模型分析了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情形下的四个金融市场尾部风险冲击。结果发现四个金融市场间存在极弱的风险相依关系;在低风险状态时,金融市场非常稳定,市场间的风险冲击较小;在高风险状态时,金融市场变得极不稳定,极易向低风险状态转移,而且各市场之间的风险冲击显著增加。尾部风险相依不明显,说明金融市场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因此,应该加大力度推进金融各市场深度融合,消除市场间的壁障,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严伟祥  张维  
本文运用Copula函数刻画了2005-2016年间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尾部风险相依结构,同时,利用MSBVAR模型分析了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情形下的四个金融市场尾部风险冲击。结果发现四个金融市场间存在极弱的风险相依关系;在低风险状态时,金融市场非常稳定,市场间的风险冲击较小;在高风险状态时,金融市场变得极不稳定,极易向低风险状态转移,而且各市场之间的风险冲击显著增加。尾部风险相依不明显,说明金融市场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因此,应该加大力度推进金融各市场深度融合,消除市场间的壁障,使四个金融子市场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的尾部风险变化要进行动态监控,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金融创新的同时,要构建应急举措化解高风险状态时的风险溢出,维护金融安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佘笑荷  艾蔚  袁芳英  徐吟川  
文章以中信证券、太平洋证券、国海证券等10家上市证券公司为研究对象,借助多种类型的Vine Copula模型,结合极值理论,基于尾部相依视角对证券业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度量。结果表明,各证券公司收益率序列有明显的尾部相依性和不对称性,Kendal Tau系数在0.5~0.7之间,证券公司之间具有较为显著的尾部相依关系,条件相依结构也证实了我国证券行业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风险。另外还发现,利用Vine Copula模型研究尾部相依结构,不仅可以捕捉到金融风险的系统性,还能够刻画出微观机构在系统性风险中引发以及传染的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舒明  周颖  
银行危机的本质是资产配置失误,行业资产配置又是银行资产配置的顶级层次。避免银行巨额亏损乃至银行危机的核心是控制资产配置的极端风险。本研究建立了基于尾部风险控制的行业贷款配置模型。本研究的创新和特色:一是通过建立不同行业的尾部相关系数与尾部风险价值的函数关系,建立了基于极端风险控制的行业贷款配置模型;改进了经典均值方差模型由于使用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导致的无法度量尾部极端风险的弊端。二是建立了基于t分布的VaR约束,提高了VaR约束与"尖峰厚尾"特征的契合度,增强了VaR约束控制尾部极端风险的能力;解决了VaR约束的正态性假设与"尖峰厚尾"特征不一致的弊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子平  刘升旭  
EUA和CER已成为碳期货市场最重要的两种交易商品,文章基于BP检验将2008—2017年两资产连续期货数据分为三时期;通过VAR模型,以线性、非线性格兰杰检验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方法研究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而运用GARCH-Copula分析各时期动态相依结构;基于Copula函数,结合蒙特卡罗方法计算EUA资产及投资组合的风险值。结果表明:(1)各时期两者间均存在单向或双向的先导关系,且联动性逐渐降低;(2)EUA序列用ARMA-GARCH-t模型拟合较好,而CER的非对称波动更倾向于ARMA-GJRGARCH-N模型;(3)三时期最优连接函数分别为t-Copula、Gumbel Copula和时变RG Copula,且尾部相关系数依次减小;(4)投资组合风险显著低于单个EUA资产风险,且风险降低比例较大。这些结论为以碳期货为投资主体的投资组合策略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朱子言  刘晓星  
基于上市金融机构尾部风险感知模型,通过QRNN(神经网络分位数回归)对多种状态下的CoVaR进行估计,结合中国63家上市金融机构2011—2021年的市场数据,研究了各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溢出与脆弱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尾部风险感知模型通过选择非线性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金融机构的尾部风险,且以此测度的风险溢出可以解释系统性风险在具体事件中的累积;与银行和保险类相比,证券类机构和其他类金融机构向金融系统溢出了更多风险,但溢出水平自2015年起已显著降低;通过测度系统溢出度和脆弱度,发现少数机构具有显著的“风险缓释”作用,“吸收”了系统整体风险,而有些机构则具有“反脆弱性”,能够在市场下行时获益;通过个体效应控制前后的回归结果对比,显著影响系统溢出度与脆弱度的是机构自身风险,而非机构的规模、杠杆等。本文构建的模型和研究结论可为监管部门识别重要性金融机构和机构脆弱性测度提供经验佐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月丽  史道济  
文章把分位数回归理论和相关结构函数Copula结合起来,介绍了分位数回归和相关结构函数Copula,给出了阿基米德Copula和Copula分位数回归曲线的定义,推导出了阿基米德Copu-la分位数回归曲线。最后,通过模拟研究表明Copula分位数回归估计方法的精确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君  郭宝才  
考虑到实体经济行业与金融行业间的相依关系存在杠杆效应,本文采用GJR门限结构将杠杆效应纳入包含高频信息的广义已实现自回归得分Copula(GRAS Copula)模型中,构建广义已实现门限自回归得分Copula(RT-GAS Copula)模型。利用RT-GAS Copula模型揭示实体经济行业与金融行业间时变相依关系对行业收益的非对称响应,并进一步分析经济金融行业间风险溢出的非对称性和时变特征。研究发现:各行业间的相依关系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某一行业收益的上涨和下跌对该行业与其他行业间时变相依关系的影响是非对称的;行业间的相依关系会受到国家调控政策和各类市场风险事件的影响;行业间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存在非对称性,且会受到严重风险事件的影响。此外,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当行业间相依关系存在显著杠杆效应时,RT-GAS Copula模型的拟合和预测能力优于现有时变Copula模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玮强  郭慧敏  姚爽  
金融机构的尾部风险关联模式及结构在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形成演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CoVaR指标及分位数回归方法,衡量金融机构之间的尾部风险传染强度,进而建立金融机构尾部风险动态网络。分析全连接网络及阈值法下过滤网络的全局和局部拓扑结构特征及其动态演化规律。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全连接网络的节点强度,能有效地衡量金融机构尾部风险传染强度及承受强度,并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各机构的尾部风险传染强度及承受强度排序匹配性存在差异;随着时间推进,各金融机构间的平均尾部风险传染路径缩短、系统性风险更易迅速累积和爆发;滞后一期的节点出度、节点入度及聚集系数越大,相应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越小;滞后一期的节点介数和节点接近中心度越大,相应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越大。研究结果对于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监管及系统性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基于金融机构尾部风险网络的视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银忠  张荣  
采用Copula函数进行相关分析,能够测度到变量间的非线性、非对称的相关关系,特别是容易捕捉到变量分布的尾部相关关系。基于此分别采用Clayton Copula函数和Gumbel Copula函数对深市各行业间的尾部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了服务行业外,其他行业之间均具有显著的非对称的尾部相关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卜林   李纪欣  
本文利用2003—2022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探究了全球金融周期对我国企业尾部系统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全球金融周期的繁荣阶段,我国企业的尾部系统风险呈现下降趋势;在衰退阶段,我国企业的尾部系统风险将显著攀升。渠道检验发现,跨境资本流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水平是全球金融周期影响企业尾部系统风险的主要传导路径。处于繁荣阶段时,全球金融周期将促进跨境资本流入,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以及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水平,抑制企业尾部系统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沪深港通投资者以及合格境外投资者持股能够明显弱化全球金融周期对我国企业尾部系统风险的影响。本文为防范外部金融风险冲击,构筑企业尾部系统风险的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