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0)
- 2023(8544)
- 2022(7193)
- 2021(6587)
- 2020(5405)
- 2019(12535)
- 2018(12150)
- 2017(23807)
- 2016(12203)
- 2015(13506)
- 2014(13114)
- 2013(12527)
- 2012(11048)
- 2011(9684)
- 2010(9129)
- 2009(8008)
- 2008(7445)
- 2007(5948)
- 2006(4652)
- 2005(3627)
- 学科
- 济(55041)
- 经济(54984)
- 管理(36686)
- 业(35191)
- 方法(31034)
- 企(30560)
- 企业(30560)
- 数学(27268)
- 数学方法(26927)
- 财(13856)
- 农(12152)
- 中国(11895)
- 业经(11882)
- 理论(9511)
- 学(9114)
- 贸(9033)
- 贸易(9032)
- 务(8926)
- 财务(8894)
- 财务管理(8879)
- 易(8772)
- 企业财务(8481)
- 技术(8468)
- 地方(8402)
- 农业(8293)
- 和(8016)
- 环境(7973)
- 制(7264)
- 划(7090)
- 融(6901)
- 机构
- 大学(168832)
- 学院(167840)
- 济(75464)
- 经济(74363)
- 管理(72604)
- 理学(65291)
- 理学院(64733)
- 管理学(63724)
- 管理学院(63407)
- 研究(47087)
- 中国(34393)
- 财(33087)
- 京(31790)
- 财经(28392)
- 科学(26795)
- 经(26249)
- 经济学(25354)
- 经济学院(23211)
- 中心(23196)
- 业大(23171)
- 财经大学(21921)
- 江(21325)
- 农(20935)
- 商学(20215)
- 商学院(20028)
- 范(19866)
- 所(19848)
- 经济管理(19762)
- 师范(19680)
- 研究所(18546)
- 基金
- 项目(127323)
- 科学(104169)
- 基金(97671)
- 研究(92632)
- 家(84032)
- 国家(83415)
- 科学基金(74939)
- 社会(63785)
- 社会科(60899)
- 社会科学(60887)
- 基金项目(52225)
- 省(48565)
- 自然(48164)
- 自然科(47167)
- 自然科学(47158)
- 自然科学基金(46323)
- 教育(43306)
- 划(40574)
- 资助(38709)
- 编号(35380)
- 部(29466)
- 重点(28359)
- 国家社会(27979)
- 创(27780)
- 发(26706)
- 教育部(26483)
- 人文(26074)
- 创新(25946)
- 成果(25881)
- 科研(24991)
共检索到213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晓 汤继龙 胡汉辉
文章以产业集群转移为背景,通过提出产业集群链及其链式效应的概念用以描述集群间关联性,试图从微观的集群间企业的关联与活动角度对其进行剖析,在借鉴共价键理论剖析产业集群链的共价键结构的基础上,再运用分子轨道理论中的Mulliken集居数分析法,通过构建集群链稳定度的计算方法来测度集群链式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贵生 林敏
本文认为,不仅存在技术轨道,而且存在其他轨道,如市场轨道、技术组织轨道、商业模式轨道、业务组合轨道等。由此提出广义轨道理论,以期扩展技术轨道理论,为后发企业的追赶提供更宽广的机会空间,为处于追赶阶段的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创新战略实施提供新的启示。
关键词:
追赶机会 技术轨道 广义轨道理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熊鸿儒 吴贵生 王毅
基于"创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提出拓宽轨道理论的新构想,将研究焦点从"技术视角"延伸至"市场视角"。认为:市场轨道的理论源头是技术轨道理论和市场颠覆理论;基于市场轨道演化的创新产品或服务可获取侵蚀或替代现有市场的市场渗透机会,即新市场逐渐侵蚀已有的主流市场空间,甚至全面颠覆原有的主流市场;市场轨道的特性和效应与技术轨道具有对称性。
关键词:
技术轨道 市场轨道 市场颠覆 理论延伸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敏 吴贵生 熊鸿儒
技术轨道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技术创新理论和实践所关注的前沿和热点。本研究在全面概述技术轨道的概念、特性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技术轨道理论在技术发展规律和后发追赶领域的应用,研究得出以下重要启示:①累积性弱的技术轨道对后发国家而言更易于打开机会窗口,实现跨越。但也需注意,累积性是路径依赖的来源。②加强技术预警和对技术极限的预测至关重要,是研究开发战略选择和研发资源配置的基础。③由于技术轨道的累积性和排他性,先发者会存在转轨时较高的转换成本,而后发者由于转换成本低而更易于实现转轨,从而实现后发优势。④技术早期开发和市场规模对技术轨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把握和利用环境也是夺取轨道竞争优势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技术轨道 追赶 机会窗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燕航
文章对技术轨道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演化研究进行了梳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技术轨道理论与混沌经济学的逻辑斯蒂(Logistic)方程结合起来,引入初始状态、随机涨落和非线性反馈,构建了技术轨道理论视角的技术创新混沌模型,用数学语言描述技术创新的发展变化。文章先分析了只存在一条技术轨道并忽略涨落因素的简化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逐步加入轨道因素和涨落因素的更接近现实情况的复杂模型。模型先是探讨了不考虑政府外力作用,在自组织情况下技术创新发展的轨迹,然后分析了加入政府外力作用后如何改变技术创新的发展轨迹,并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军 吴贵生
目前,国内外对企业文化领域的研究,国外重点在于企业文化基因的研究,国内重点在于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本文第一次提出企业文化轨道的研究方向,并就企业文化四个层面的发展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通过介绍文化与企业文化明确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发展连续性以及可传承性;其次,通过建立一系列的企业文化测量指标作为支撑,形成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函数曲线;最后,将四层曲线———即企业文化发展的四个轨道,重叠在一起,发现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有一定的层次而且有一定的动态顺序。这一发现将为更多的企业逐步走向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企业价值 企业管理 管理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晓 陈金丹 于斌斌
以硅谷-北京和硅谷-上海两个风险投资集群式转移形成的集群链为研究对象,结合产业集群式转移中的集群间关联类型,对集群式转移的链式效应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对于尚处于上升期的产业集群链而言,随着时间推移集群链式效应不断增加,集群间关联强度不断增大;转移企业的中介作用,使得集群式转移的直接链式效应要远大于间接链式效应,在集群"外部通道"形成中的作用明显;硅谷-北京风险投资集群的链式效应要略大于硅谷-上海,但二者的链式效应具有相似的演化规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磊 肖为周
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衔接协调性直接影响着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线网评价能够把握轨道交通沿线公交线网的现状特性并为公交线网的规划和优化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从3个层面确定了公交线网的10项评价指标,并运用未确知测度模型获得评价结果。该模型建立了各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综合利用信息熵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按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实现了对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公交线网的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建新 王铁骊
核电堆型技术的创新沿着轨道内和轨道间的两种结构方向发展:在单一堆型轨道内,以顺轨式累积型创新产生技术性能多样化的机型;在多堆型轨道间,以跃轨式革命型创新发生堆型的转换,或以融轨式集成型创新形成新堆型。我国需统筹核电堆型的发展:形成压水堆自主品牌系列,加快第四代核电堆型的商用进程,研发战略性新堆型。
关键词:
技术轨道 结构 核电技术 反应堆 堆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士元 陈柳钦
本文对价值链、产业链和产业价值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价值链 产业链 产业价值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于雅静 薄建奎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营运资金管理一直是企业关注的重点,随着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及渠道管理的广泛应用,基于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基于此,本文从渠道理论视角分析M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情况,并与青岛海尔及格力电器作对比,找出M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渠道理论 M公司 营运资金管理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马才学 张琪 杨蓉萱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但对于外部效应能辐射到的范围没有统一的结论。在可达性相等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指导下,选择具有换乘站点最多、首条贯通汉口汉阳两大区等特点的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到步行与自行车两种接驳方式对房价范围的影响,构建开发利益影响范围计算模型,确定不同站点影响房价的辐射半径。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站点对房价影响范围的变化规律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对称葫芦"型;轨道交通站点影响房价的辐射半径与市中心的距离呈正相关,与其周边的交通便捷度和轨道交通成本呈负相关;郊区站点基于自行车接驳的辐射范围值约为步行接驳的辐射范围值的2倍,靠近中心的站点两种接驳方式的辐射范围值无明显差异;最后根据以上结论,分别从城市规划部门、房地产开发商、购房者的角度给出不同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利亚
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合并后,在国家战略规划推动下,拥有产业基础及核心技术的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进入黄金发展机遇期,株洲市政府提出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该目标为金融业和轨道交通产业双赢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薛锋 梁洁林 任子兰 张新宇
本文应用区位熵识别我国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状态,进而构建Logistic曲线模型和空间演化模型分析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总体呈递增趋势,到2020年已基本形成,但地区间集群水平存在差异。(2)时间上,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的三个关键点分别为2010年、2017年与2023年,呈现阶段性发展特征;(3)空间上,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全局空间自相关性渐进增强,呈现“集聚”发展模式,同时产业集群空间重心在116.0419°E~115.5198°E,34.6150°N~32.9530°N之间变动,即椭圆重心由东北向西南移动,空间椭圆逐渐向正圆趋近,在空间分布上趋向均衡发展,同时产业集群的空间整体分布方向呈现从偏东北西南向正北正南偏移的趋势。基于此,我国应整合产业资源,加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效应,稳步推进集群转型发展,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瑞利 黄正东
轨道站点客流及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是轨道交通规划的关键问题。论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基于多模式接驳方式划定轨道站点多级影响区,从建成环境、外部连通性和多模式交通3个方面探索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的多级效应。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岗位数量、办公建筑面积、土地利用混合度、学校数量、公交线路数量、站点到市中心的距离是轨道客流的显著影响因素;多级影响区内轨道客流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不同,且作用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体制演进机理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存量项目PPP操作模式的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合同界面风险成因研究
基于灰色理论的PPP融资风险评价研究——以西部地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为例
基于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的地方政府投资制度改革——以城市轨道交通投资为例
基于扎根理论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监管需求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为例
动漫创作主体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基于轨道创新理论
基于信息熵理论的链式评价机制设计
基于组合赋权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模型及中国实证
“轨道+土地”的轨道交通建设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以北京市大兴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