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64)
2023(16696)
2022(14486)
2021(13488)
2020(11342)
2019(26102)
2018(25865)
2017(50186)
2016(27170)
2015(30354)
2014(30131)
2013(29599)
2012(26848)
2011(24085)
2010(23746)
2009(21745)
2008(21095)
2007(18336)
2006(15732)
2005(13694)
作者
(77649)
(64888)
(64355)
(61298)
(41198)
(31294)
(29271)
(25430)
(24624)
(23087)
(22072)
(21819)
(20688)
(20280)
(20114)
(19925)
(19555)
(19226)
(18520)
(18461)
(15980)
(15862)
(15676)
(14743)
(14482)
(14331)
(14305)
(14213)
(13164)
(12841)
学科
(103730)
经济(103579)
管理(81966)
(76263)
(64959)
企业(64959)
方法(50800)
数学(44440)
数学方法(43832)
(31305)
(27155)
中国(26010)
(23425)
业经(23413)
(22853)
(19561)
财务(19482)
财务管理(19443)
地方(19095)
(18981)
贸易(18975)
企业财务(18473)
(18443)
农业(17892)
理论(17595)
技术(17016)
环境(16398)
(16390)
银行(16327)
(16294)
机构
大学(382250)
学院(379872)
管理(150118)
(148288)
经济(145115)
理学(131344)
理学院(129865)
管理学(127291)
管理学院(126604)
研究(124532)
中国(90386)
(79814)
科学(78754)
(70657)
(63487)
(61888)
业大(59496)
财经(56947)
研究所(56737)
中心(56533)
(54163)
(51908)
农业(49924)
北京(49399)
(48841)
师范(48313)
(45685)
经济学(45299)
(43750)
财经大学(42785)
基金
项目(269122)
科学(211572)
基金(196505)
研究(192827)
(172481)
国家(171103)
科学基金(147085)
社会(121664)
社会科(115288)
社会科学(115258)
(104958)
基金项目(104562)
自然(97628)
自然科(95379)
自然科学(95353)
自然科学基金(93622)
教育(89268)
(88561)
资助(80908)
编号(77158)
成果(61860)
重点(60191)
(59525)
(56208)
(55890)
课题(53023)
创新(52545)
科研(52218)
教育部(51016)
(50519)
期刊
(155484)
经济(155484)
研究(107660)
中国(68625)
学报(65111)
科学(58114)
(56944)
(55299)
管理(54709)
大学(49617)
学学(47088)
教育(39642)
农业(39015)
技术(32547)
(30016)
金融(30016)
财经(27992)
业经(25745)
经济研究(25236)
(23888)
问题(20161)
(19747)
(19141)
科技(18715)
理论(17817)
技术经济(17366)
图书(17350)
业大(17077)
实践(16281)
(16281)
共检索到536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谢天宝  印春生  杨红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活性物质结构的新颖性以及海洋环境的独特性使得海洋生物成为天然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以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13)为结构描述子,应用基于预测的变量筛选(VMSP)方法,对44种海洋Fascaplysin类CDK4抑制剂的活性作用数据进行模拟分析,获得一个6变量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而且对样本内部使用LOO(Leave-One-Out)验证方法、外部通过测试集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型相关系数r=0.923 9,LOO交互检验相关系数q=0.878 9,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和对外部样本的预测能力。随后,计算了模型最优子集各变量对生物活性的碎片贡献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学贵  何文飞  高品一  李丹琦  刘长风  
由水稻黄单胞菌(Xoo)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通常会给水稻带来严重危害;由于抗生素类药物的广泛使用,Xoo出现了耐药性。细菌通过体内的胱硫醚-γ-裂解酶(CSE)产生内源性硫化氢(H_(2)S)是其增强耐药性的重要方式。为降低Xoo的耐药性,基于分子对接技术,以Xoo体内的CSE为靶标,从68个吲哚类生物碱中虚拟筛选CSE抑制剂。结果显示,化合物1-hydroxyrutaecarpine、indicant和strictosamide对靶蛋白的亲和力分别为-36.40、-35.15和-34.30 kJ·mol~(-1),均低于参考化合物NL3(-33.89 kJ·mol~(-1))。上述化合物的部分结构均能嵌入蛋白活性空腔并与周围氨基酸产生较为稳定的相互作用。由此推测化合物1-hydroxyrutaecarpine、indican及strictosamide可能会对Xoo体内的CSE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元旺   谢佳铭   丛培娟   曹传旺   孙丽丽  
[目的]旨在通过虚拟筛选技术筛选Methuselah-like(Ldmthl1)蛋白潜在的小分子抑制剂,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MM-PBSA及生物测定,探究潜在化合物对Ldmthl1蛋白的抑制能力,为针对舞毒蛾Ldmthl1研发新型靶向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舞毒蛾为研究对象,构建Ldmthl1同源模型,虚拟筛选Ldmthl1受体小分子抑制剂,并采用分子动力学和MM-PBSA计算结合自由能分析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与Ldmthl1受体的结合强度;通过生物测定分析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的毒力,同时将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与溴氰菊酯进行联合使用,探究6种潜在化合物的增效作用。[结果]Ldmthl1含7个跨膜结构,符合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特点,评估后符合蛋白模型评估标准;分子对接获得20个候选化合物,根据结合方式及结合能确定6种小分子化合物为潜在的抑制剂;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力与Ldmthl1受体稳定结合;MM-PBSA计算结合自由能发现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与Ldmthl1受体结合紧密;致死浓度LC30溴氰菊酯与6种抑制剂按照1:1、1:2和2:1的比例联合使用饲喂舞毒蛾3龄幼虫,6种抑制剂与溴氰菊酯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当混合比例为1:2时,增效作用最显著,但溴氰菊酯浓度过高时,导致抑制剂无增效作用。[结论]虚拟筛选得到6种可与Ldmthl1受体稳定结合且具有杀虫活性潜在小分子抑制剂,与溴氰菊酯联用后呈现增效作用,本研究可为研发Ldmthl1靶向新型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艳楠  张清  朱灵珊  
文章论述了德国新型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利用土壤胶体吸附铵离子,控制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的作用机理,减少硝态氮的淋失和氧化氮的排放,提高氮肥利用率。阐明了DMPP的使用效果受气候条件、土壤性状、作物品种、种植季节和氮肥品种的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根平  荆家海  
利用呼吸抑制剂和解偶联剂探讨了在渗透胁迫下大豆下胚轴细胞透性与呼吸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渗透胁迫和呼吸抑制剂KCN、解偶联剂DNP均可以引起大豆下胚轴细胞透性显著增大,尤以DNP的效应最大.各处理下,透出物中以K~+为主.渗透胁迫下,呼吸速率降低;细胞透性增大与渗透胁迫程度呈正相关,而与呼吸速率下降和AT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丽  苏壮  石元亮  王玲莉  李梦娟  赛丹  
通过田间埋袋试验,探讨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与不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3-甲基吡啶-1-1羧酰胺(CMP)和4氨基-1,2,4-三唑盐酸盐(ATC)组合对土壤尿素氮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硝化抑制剂DCD、CMP、ATC时,均能不同程度减缓尿素水解,并且可推迟尿素水解5d,增加土壤有效N含量,其中添加硝化抑制剂CMP,对土壤NH4+-N和NO3--含量变化、硝化抑制率和土壤总有效N水平的影响最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丽  刘远飞  位朋  
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大肠杆菌质控株和耐药株在加入主动外排抑制剂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后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四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加入CCCP后,大肠杆菌质控株对上述3种抗菌药物的MIC无变化,多数耐药株对四环素MIC变化不大,而CCCP可使耐药株分别对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MIC变化较大,其中耐药菌S17对这两种药物的MIC均减小8倍。本研究结果提示,主动外排抑制剂CCCP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可降低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发生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明亮  张辉  胡建军  韩一凡  田颖川  
虫害是杨树造林生产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农杆菌介导 ,将经过人工改造的苏云金杆菌杀虫结晶蛋白 (Bt)基因转化杨树 ,得到杨树再生植株 ,然后 ,再将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PI)导入已含Bt基因的转基因杨树 ,经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 ,最终获得既含有Bt基因又含有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转基因杨树植株。利用这种杨树叶片饲喂舞毒蛾幼虫的杀虫试验结果表明 ,转基因杨树具有明显的杀虫活性 ,同时表明含有Bt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双基因的植株其抗虫能力明显高于仅含单一Bt基因的植株。为探索培育高抗虫性杨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何鸿宾  江维  
NLRP3是一种重要的胞内模式识别受体,可以与ASC及pro-caspase-1形成炎症小体,促进IL-1β和IL-18等炎性介质的成熟和分泌,从而促进炎症反应.NLRP3炎症小体活化失调与多种人类重大疾病密切相关,如痛风、动脉粥样硬化、神经退行性疾病和2型糖尿病等.因此NLRP3炎症小体是上述疾病的潜在干预靶点,许多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对相关疾病表现出良好的预防或者治疗效果.本文对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最近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莲军  唐贵芳  张莹  
粉红女士苹果是高酸度苹果汁生产的良好原料,但在苹果汁生产中很容易发生酶促褐变,对产品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造成极大的影响。试验以粉红女士苹果为材料,研究Vc、柠檬酸和EDTA-Na2对粉红女士PPO的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单一抑制剂及复合抑制剂在鲜榨苹果汁中防褐变的效果。结果表明:Vc、柠檬酸和EDTA-Na2对PPO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过程均属于不可逆过程,测得单一抑制剂防褐变能力依次为:0.075%Vc(0.50%柠檬酸(0.50%EDTA-Na2。得到的复合抑制剂的最优组合为0.10%Vc、0.50%柠檬酸和0.25%EDTA-Na2,经试验测得其褐变抑制率为92.0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阁杰  石元亮  古慧娟  王婷婷  魏占波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以DMP(3,5-二甲基吡唑)为参比对象,研究了新型吡唑类硝化抑制剂CMP(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对尿素氮在土壤中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MP能强烈地抑制铵的氧化,抑制效果随着CMP用量增加而增强。0.03%尿素添加量的CMP在前40d的抑制效果好于0.1%尿素添加量的DMP处理;但在第60天硝态氮超过了CK,失去抑制效果;同时硝态氮的浓度也超过了铵态氮的浓度,表观硝化率为52.6%;而0.1%尿素添加量的CMP能显著提高土壤中铵态氮浓度,降低硝态氮浓度,在整个培养期间,表观硝化率最高为32.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美  张妹婷  沈锋  梁东丽  党虎玲  
【目的】比较不同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DMPP)、双氰胺(DCD)、2-氨基-4-氯-6-甲基吡啶(AM)和硫脲(TU)在石灰性土壤中的抑制效果,明确其对土壤中亚硝态氮累积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比较了硝化抑制剂对石灰性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pH、表观硝化率和硝化抑制率的影响。【结果】施用TU和未施用硝化抑制剂的土壤在培养初期(1—3 d)出现了亚硝态氮的累积。TU的施用导致土壤pH下降至硝化作用适宜的范围,从而促进了硝化作用进程;施用硝化抑制剂DMPP、DCD和AM的土壤几乎未检测到亚硝态氮,且硝化抑制效果明显,硝化过程延滞35—39 d。硝化抑制率强弱顺序...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宝学  张超  
剂量寻找(dose-finding)方法在临床试验第Ⅱ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找到一个适合的剂量寻找方法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在一众临床试验剂量寻找的统计方法中,两步剂量寻找(two-stage dose-finding)方法不仅能够快速得到目标剂量,还能够保证结果的有效性。针对疗效剂量的伞形序约束问题,改进后的两步剂量寻找方法是一种表现良好的方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宋高鹏   刘铭健   王进绅   倪春林   刘叔文  
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S2介导了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膜融合过程,其氨基酸酸序列在Omicron等变异株中均高度保守,可作为开发新型抗新冠病毒药物的重要靶点。基于此前沿热点课题,该文设计了一类以桦木酸磺酰胺皂苷衍生物为结构骨架的新型小分子Omicron融合抑制剂的综合性实验。以马铃薯三糖桦木酸皂苷1为苗头化合物,利用生物电子等排体原理及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方法(SBDD)设计并合成了三个马铃薯三糖桦木酸磺酰胺衍生物T-1、T-2、T-3,利用NMR及HRESIMs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基于S/HIV模型测试了其在细胞水平对Omicron等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抑制活性。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免疫共沉淀(Co-PI)、细胞-细胞融合实验、分子对接等实验得出该类皂苷分子能够嵌入S1/S2亚基交界处空腔、稳定S蛋白融合前的构象从而抑制病毒入胞,进而表现出广谱抗新冠病毒活性的结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阮景军  唐自钟  陈惠  程剑平  
该文从核桃种子中分离纯化具有抑菌活性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分析其抑菌活性,并过测量其抑菌圈的大小来确定其抑菌能力的强弱。实验选用湖北省武汉市8518核桃为原料,采用Cellulose-DeAe52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rose4B-Trypsin亲和层析和Millipore离心超滤等分离纯化方法,从核桃种子中分离出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命名为WTi。测得纯化的核桃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率为0.3,对白腐病病原真菌(sCleroTiuM CepivoruM Berk)和叶斑病病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ri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WTi蛋白浓度的增加对病原真菌生长抑制愈加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