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2)
2023(11882)
2022(10166)
2021(9540)
2020(8235)
2019(18905)
2018(18977)
2017(36187)
2016(19698)
2015(22322)
2014(22496)
2013(21823)
2012(20105)
2011(17893)
2010(17706)
2009(16335)
2008(15925)
2007(14313)
2006(11707)
2005(10179)
作者
(56470)
(47802)
(47572)
(45238)
(29937)
(22904)
(21884)
(18852)
(18039)
(16892)
(16173)
(15985)
(15023)
(14885)
(14843)
(14829)
(14693)
(14191)
(13868)
(13534)
(11741)
(11626)
(11612)
(10902)
(10828)
(10563)
(10547)
(10530)
(9653)
(9632)
学科
(77967)
经济(77875)
管理(54418)
(51439)
(41998)
企业(41998)
方法(39370)
数学(35245)
数学方法(34785)
(21476)
(21243)
中国(19091)
(16989)
业经(15625)
(15091)
地方(14812)
(14508)
贸易(14507)
(14090)
农业(13897)
(13695)
财务(13640)
财务管理(13604)
企业财务(12861)
理论(12799)
(11845)
(11681)
银行(11644)
(11598)
金融(11590)
机构
学院(276299)
大学(275080)
(108932)
经济(106560)
管理(106011)
理学(91944)
理学院(90972)
研究(90634)
管理学(89149)
管理学院(88656)
中国(67006)
科学(57784)
(57217)
(50266)
(49592)
(46015)
业大(44486)
中心(43088)
研究所(42193)
(41246)
财经(40020)
农业(39997)
(36319)
(35722)
师范(35265)
北京(35128)
(33249)
经济学(32991)
(32432)
技术(31461)
基金
项目(191455)
科学(149516)
基金(137772)
研究(137456)
(121077)
国家(120100)
科学基金(102458)
社会(85100)
社会科(80569)
社会科学(80547)
(76505)
基金项目(73180)
自然(67985)
自然科(66410)
自然科学(66387)
自然科学基金(65161)
教育(64805)
(64305)
资助(56637)
编号(56535)
成果(44995)
重点(43383)
(42188)
(40742)
(39764)
课题(39003)
科研(37476)
创新(37204)
计划(35929)
教育部(35808)
期刊
(113718)
经济(113718)
研究(73231)
中国(49883)
学报(46952)
(45018)
科学(41244)
(40209)
管理(36673)
大学(35152)
学学(33369)
农业(30680)
教育(29399)
技术(25838)
(21571)
金融(21571)
业经(19810)
财经(19291)
经济研究(18380)
(16509)
(16422)
问题(15307)
(14409)
统计(13929)
技术经济(13094)
图书(12609)
理论(12577)
(12449)
商业(12439)
科技(12437)
共检索到392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孟娟  李鑫  袁冬冬  孙帅杰  于光晴  户国  栾培贤  王万良  扎西拉姆  周建设  
为明确亚东鲑(Salmo trutta fario)育种群体遗传背景,为今后亚东鲑的育种工作及家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共祖技术,对雅鲁藏布江渔业资源繁育基地的245尾亚东鲑育种群体的遗传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45个个体被分为6个群体,StfA1、StfC2和StfC3群体中多数个体来源于不同祖先,StfB1、StfC1和StfC4群体中多数个体具有单一的祖先来源;245个个体中基因组近交系数大于0.062 5的个体比例为19.6%(48/245),其中StfA1群体为36.3%(37/102),StfC2群体为5.9%(3/51),StfC3群体为4.3%(2/47),StfC4群体为50%(6/12);基因组近交系数大于0.125的个体有14个,基因组近交系数大于0.25的个体有1个;6个群体内共有115对个体为全同胞近交类型(CC≥0.25),958对个体为半同胞、祖孙或叔侄近交类型(0.125≤CC<0.125);6个群体间个体亲缘关系无全同胞近交类型,半同胞、曾孙或叔侄近交类型的个体对为101对;堂兄妹、半叔侄或曾祖孙近交类型的个体对为584对;基因流结果表明StfC3群体和StfC4群体基因交流最大,流向为StfC4群体到StfC3群体,其余各种群间也存在相当程度的基因交流。该亚东鲑繁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可能存在一定的种质衰退。StfC1、StfC2、StfC3和StfC4四个群体两两间均达到了近亲繁殖的程度,在今后的亚东鲑育种过程中可做为一个家系使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连为  许强华  陈新军  闫杰  余为  王从军  
为合理开发利用东太平洋茎柔鱼资源,需要准确掌握其种群结构。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与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2个分子标记对茎柔鱼赤道海域与秘鲁外海2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分析认为,基于Cytb基因所有序列得到2个群体总的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7、(0.397±0.079)、(0.001 09±0.000 96)和0.600,秘鲁外海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仅为(0.282±0.101),明显低于赤道海域群体。基于COⅠ基因所有序列得到2个群体总的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17、(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辛娜娜  张蕊  徐肇友  肖纪军  王帮顺  周志春  
木荷为我国亚热带地区主要的珍贵优质阔叶用材树种和生态防护树种。利用筛选的14对多态性强的SSR引物,对木荷1代育种群体中来自15个产地133个亲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其优异种质资源保存、杂交亲本选配及新种质创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4对引物共扩增86个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Na)变异范围为2 11个,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6.14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23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572 0,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和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Nei)分别为1.224 7和0.599 0,说明木荷1代育种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福建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汝平  李淑君  杨华  祁志云  董昕  付忠军  
以热带玉米自交系B31-3与温带自交系黄早四杂交得到的F8代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筛选出153个多态性SSR标记,以此为基础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对这些多态性标记进行偏分离分析,发现48个表现为偏分离(P<0.05),这些偏分离标记中有30个标记位点偏向母本B31-3,占62.50%,18个标记位点偏向父本黄早四,占37.50%。这些偏分离标记在图谱上的分布有2种:成簇分布和孤立位点的偏分离。在10条不同染色体上共发现9个偏分离热点区域。这些偏分离热点区域的形成可能与配子体选择有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一  储德裕  金国庆  周志春  秦国峰  
利用12个ISSR标记分析马尾松1代育种群体中78个不同产地来源的优良亲本遗传变异,发现基于ISSR标记扩增的多态位点百分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均较高,表明马尾松1代育种亲本的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78个亲本之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115~0.776,平均遗传距离为0.371。亲本之间的ISSR遗传距离与亲本产地的纬向地理距离关系密切,纬度相差较大的亲本间ISSR遗传距离相对较大。利用部分参试亲本进行测交系交配并分析其中的优良杂交组合,发现大部分优良组合父本、母本产地的纬向地理距离较远,同时亲本间ISSR遗传距离也较大。根据本研究结果,应优先选择来自纬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钱路  安榆林  徐梅  杨晓军  朱宏斌  
舞毒蛾是一种食性很广、危害很大的世界性林木害虫,根据其地理分布和生活特性,现在被分为亚洲型和欧洲型2种。对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日本、美国和中国5个地理种群,共26份舞毒蛾样品进行AFLP分子标记研究。成功建立并优化舞毒蛾AFLP分析体系,从1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3对扩增条带多、多态检出率高的荧光标记引物组合,利用CEQ-8000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及数据分析,共检测到507个多态性位点。通过PAUP软件对AFLP数据进行UPGM和NJ树的聚类分析以及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5个地理种群舞毒蛾明显分成欧洲型(美国种群)和亚洲型,其中亚洲型又可分成俄罗斯、日本、中国及蒙古3个类群。美国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沂春  胡绍庆  赵宏波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研究野生桂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为新品种的选育以及野生桂花资源的保护提供重要的依据。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对江西全南(衰退型)和福建长汀(稳定型)这2个桂花自然种群96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估。7对引物组合共检测到330个清晰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76个,占83.64%。在物种水平,桂花的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428 3,Nei’s基因多样性(He)为0.285 6,表明桂花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种群水平,福建长汀种群的多态性指数均高于江西全南种群,表明包含不同世代、具有较好自然更新能力...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琳  张斐然  刘长琳  刘宝良  李杰  多吉欧珠  热旦  德吉措姆  措姆  卫育良  梁萌青  徐后国  
亚东鲑(Salmo trutta fario)是鲑属鱼类在青藏高原仅有的鱼类种群,是亚东地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本试验对西藏亚东地区野生和养殖亚东鲑的常规营养成分及各组织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旨在比较野生和养殖亚东鲑营养成分的异同,为养殖亚东鲑的品质评价和饲料配方的完善提供参考信息。试验采集亚东河中野生亚东鲑和亚东渔业产业园中使用配合饲料养殖的亚东鲑各10尾用于相关成分分析,每尾作为一个独立样本。结果表明,野生组肥满度显著低于养殖组,而全鱼水分和灰分显著高于养殖组。全鱼粗蛋白和粗脂肪以及肝脏常规成分在野生和养殖组间无显著差异。野生组肌肉粗脂肪显著低于养殖组,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组。野生组全鱼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养殖组,且野生组肌肉中苏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组。野生组全鱼、肌肉和肝脏中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总量、EPA和C20:4n-6以及肌肉中DHA含量高于养殖组,而全鱼和组织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n-6PUFA总量低于养殖组。综上,目前养殖亚东鲑和野生亚东鲑在机体成分上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养殖鱼类体成分很大程度上反应了饲料组成,因此本实验结果表明,目前亚东鲑养殖中饲料营养组成可能有待进一步优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玲  叶冬梅  包文泉  白玉娥  吴晓萌  孙昊田  
基于cpDNA分子标记对白杄天然分布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和河北省)内的9个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正蓝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小五台山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白杄9个群体的Fst为1.033%,Nm为6.172 6;白杄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部,群体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且不易受环境影响.多伦群体的多态位点数(S)最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强;机械林场群体的单倍型个数(H)和单倍型多样性(Hd)最丰富,遗传多样性高于其他群体;大石洞群体与正蓝旗群体的遗传距离(D)最小(D=0.000 8),机械林场群体与小五台山群体的遗传距离(D)最大(D=0.016 0);根据群体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在0.365 24~0.397 88取值时分为3类,河北的机械林场群体自为一类,内蒙古的九峰山群体与山西的小五台山群体聚为一类,其他6个群体聚为一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旭鹏  栾生  曹宝祥  罗坤  谭建  孔张伟  孟宪红  孔杰  
本研究选取了来自国内6个不同育苗场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群体,对8个SSR位点的基因型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等位基因数(N_a)平均值为3.67~9.33,有效等位基因数(N_e)平均值为2.20~5.67,观察杂合度(H_o)平均值为0.12~0.71,期望杂合度(H_e)平均值为0.41~0.81,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36~0.7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于同一个育苗场的对虾聚在一个分支。不同品牌来源的对虾分别聚在几个不同分支。6个群体间的遗传一致度为0.4229~0.8265,遗传距离为0.1905~0.8607。遗传分化系数(F_(ST))是0.1837,群体内近交系数(F_(IS))是0.2514,H_o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廉  慈元吉  黄姝  茅海成  王中清  王成辉  
利用10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配套系育种群体(A、B选育系F4群体及其正反杂交子一代AB、BA群体)和长江口野生群体(YZ)的遗传变异与差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配套系育种群体中,正反杂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两亲本群体,但配套系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低于野生群体。(2)分子方差分析(AMOVA)、基于Nei’s遗传距离构建的NJ树、主成分分析(PCA)以及STRUCTURE遗传聚类分析均一致显示,正交群体AB与其母本AA为一组、反交群体BA与其母本BB为一组,野生群体YZ单独为一组,三组间的遗传差异极显著(P<0.01)。(3)应用Arle...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宏  蔡平钟  何俊蓉  阎文昭  
分子标记已被广泛用于作物分子连锁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外源导入基因的检测等研究。以RFLP、RAPD、AFLP和SSR为主的分子标记各具特色, 克服了传统遗传标记的缺陷, 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铖铖  燕丽萍  吴德军  王因花  
【目的】白蜡是北方重要的盐碱地造林树种,了解白蜡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对于白蜡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至关重要。【方法】利用筛选的SSR标记,对来自9个不同地理区域的共380份白蜡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分化分析、分子变异分析(AMOVA)、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主坐标(PCoA)与群体结构分析。【结果】12对SSR引物在所有白蜡中都能进行扩增,等位基因(N_a)共51个,平均每对引物观察到4.287个等位基因,PIC为0.119 7~0.750 9,平均为0.532 9,高于0.5;白蜡居群的群体内近交系数(F_(is))平均为0.016,群体近交系数(F_(it))平均为0.091,显示杂合频率高,居群近交较多,群体分化率(F_(st))平均为0.095,存在中度程度的遗传分化,基因流(N_m)平均为4.199,居群间基因交流非常丰富;AMOVA分析结果表明9个白蜡居群的遗传差异主要来源于个体间(91%);群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9个来自不同地理区域的白蜡居群中存在3个不同的基因库,居群间在进化上相对独立,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混合,遗传组分相对单一,与UPGMA和PCoA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2个SSR标记多态性较好、稳定性较高,能有效鉴别来自9个不同地理区域白蜡居群的380份种质资源,并揭示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可为白蜡的种质保存和育种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润辉  赵奋成  胡德活  吴惠姗  韦如萍  
对3个杂交松育种交配组进行SSR分子标记的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3个交配组在24个EST微卫星位点上的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等指标属于中等水平,等位基因数目偏少;各交配组的父母本类群的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属于中等偏下水平,类群内的平均等位基因数目少,平均亲缘关系较近;各交配组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和聚类分析也表明,各交配组中的父母本类群内的个体间遗传相似度较大,能聚成一大类;各交配组中的父母本类群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也较大并且较为相近,分别为0.65、0.64、0.67.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卢万鸿  
尾叶桉是我国最重要的桉树改良树种之一,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尾叶桉优良种质资源。目前,我国的尾叶桉改良处于第三代改良阶段。尾叶桉第二代育种群体的构成材料是第一代育种群体中经高强度人工选择的自由授粉子代,第三代育种群体的构成材料同样经历高强度的人工选择,主要为尾叶桉前两个世代的自由授粉子代。因此,尾叶桉高世代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较之前的世代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世代间的遗传物质又存在很大的继承关系。所以,在计划推进尾叶桉进入下一个世代的改良、选择构成下一代群体的遗传材料之前,了解现有世代育种群体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