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6)
- 2023(14760)
- 2022(12879)
- 2021(11994)
- 2020(10142)
- 2019(23175)
- 2018(23027)
- 2017(44422)
- 2016(23999)
- 2015(26769)
- 2014(26563)
- 2013(25938)
- 2012(23629)
- 2011(20837)
- 2010(20293)
- 2009(18142)
- 2008(17230)
- 2007(14680)
- 2006(12284)
- 2005(10215)
- 学科
- 济(90657)
- 经济(90560)
- 管理(69338)
- 业(68021)
- 企(57314)
- 企业(57314)
- 方法(46826)
- 数学(41183)
- 数学方法(40614)
- 农(23728)
- 财(23311)
- 学(22213)
- 中国(21968)
- 业经(19978)
- 技术(19709)
- 地方(16699)
- 农业(16191)
- 理论(15889)
- 贸(15788)
- 务(15783)
- 贸易(15783)
- 财务(15708)
- 财务管理(15681)
- 易(15357)
- 企业财务(14936)
- 制(14624)
- 环境(14392)
- 和(14320)
- 划(12755)
- 银(12527)
- 机构
- 大学(332048)
- 学院(330992)
- 管理(133486)
- 济(126674)
- 经济(123977)
- 理学(117529)
- 理学院(116254)
- 管理学(113984)
- 管理学院(113388)
- 研究(107625)
- 中国(76296)
- 科学(70807)
- 京(69091)
- 农(57638)
- 财(55370)
- 业大(54673)
- 所(53537)
- 研究所(49750)
- 中心(49189)
- 财经(46165)
- 江(45650)
- 农业(45588)
- 范(42663)
- 北京(42468)
- 经(42349)
- 师范(42152)
- 院(39739)
- 经济学(38096)
- 技术(37297)
- 州(37274)
- 基金
- 项目(243117)
- 科学(191122)
- 基金(177391)
- 研究(172492)
- 家(156683)
- 国家(155479)
- 科学基金(133609)
- 社会(107535)
- 社会科(101986)
- 社会科学(101958)
- 省(95409)
- 基金项目(94946)
- 自然(90146)
- 自然科(88100)
- 自然科学(88074)
- 自然科学基金(86451)
- 划(81038)
- 教育(79810)
- 资助(72775)
- 编号(69123)
- 重点(54730)
- 成果(53695)
- 部(53141)
- 创(51389)
- 发(51190)
- 创新(48031)
- 科研(47525)
- 课题(47070)
- 计划(45959)
- 教育部(45222)
- 期刊
- 济(125941)
- 经济(125941)
- 研究(88458)
- 学报(58828)
- 中国(55977)
- 科学(52567)
- 农(50889)
- 管理(46958)
- 大学(44054)
- 学学(41903)
- 财(41764)
- 农业(35956)
- 教育(35102)
- 技术(31309)
- 融(22384)
- 金融(22384)
- 财经(21642)
- 业经(21230)
- 经济研究(20472)
- 业(18826)
- 经(18444)
- 科技(18328)
- 技术经济(16732)
- 图书(16549)
- 版(16511)
- 问题(16374)
- 业大(15844)
- 理论(15314)
- 资源(14360)
- 实践(14190)
共检索到451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益民 何苑皞 郭文平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维系土壤功能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过去研究其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成为一个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现在可以同时对可培养微生物和不可培养微生物进行研究,解决了传统培养方法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比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为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良杰 齐玉春 董云社 彭琴 何亚婷 刘欣超 贾军强 曹丛丛
全球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草地分布十分广泛,且大多位于生态脆弱带,对全球变化响应十分敏感。当前,有关全球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上植被部分,对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关键参与者和草地碳源汇的重要调节者——土壤微生物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综述了全球变化因子,包括CO2浓度、气温、降水及氮沉降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剖析,对未来研究需关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新 赵忠 陈金泉 刘恩田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沙棘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为沙棘林分的衰败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对不同林龄(8,13,1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0~10cm)微生物利用碳源的动力学特征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比较分析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沙棘人工林林龄的相关性。【结果】1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在短期内(培养24~60h)对单一碳源底物的利用能力高于13和8年生沙棘林表层土,说明13和8年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中微生物生长的启动速度较慢,生长停滞期较长。随着林龄的延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和M...
关键词:
沙棘林 林龄 表层土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海莉 田呈明 骆有庆 冯晓峰 孙建华 赵新丽
为了探明新疆天然胡杨林土壤微生物类群的生态分布情况,该文研究了幼龄林、中壮林、过熟林、衰亡林4个不同发育阶段胡杨林内的土壤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的数量和类群组成.结果表明:4种林地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组成有明显差异,不同土壤层的微生物数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其中以31~40 cm范围内为最少.细菌在不同胡杨林的各个土层中均有分布,数量明显高于放线菌和真菌,而在部分林地内的土层中,没有分离到放线菌和真菌.在林地内共分离出土壤真菌11属,其中,曲霉属为4个不同发育阶段胡杨林土壤中的优势菌属.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真菌 胡杨 新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秋芳 姜培坤 邬奇峰 王纪杰 吴家森
在研究区采集不同栽培历史的板栗林土壤样品,用氯仿熏蒸法和Biolog法分析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多样性,同时与天然灌木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板栗林集约化栽培5、10、20年后,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比天然灌木林下降了15.89%、49.16%和55.13%,差异显著。板栗林集约栽培初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占总有机碳比率与天然灌木林无显著差异;到集约经营10年时,比率明显下降;但集约经营10年后,比率又趋于稳定。灌木林改为集约栽培板栗林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呈下降趋势,板栗集约经营5、10和20年后,反映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的AWCD值分别只是灌木林的79.26%、63.20%和68.50%,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韦菊娴 王聪 何斌 尤业明 黄雪蔓
土壤微生物主要通过参与养分元素循环和能量流动等过程来影响桉树生长发育,在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桉树作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种类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土壤微生物学研究技术手段的限制,桉树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研究较少,当前对桉树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大多处于初级阶段。本研究系统综述了不同经营方式、林分类型和林分年龄条件下桉树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变化规律及研究进展。与桉树天然林相比,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一般较少。与桉树人工纯林相比,桉树混交林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多样性和活性。桉树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一般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外生菌根真菌与内生菌根真菌多样性随林龄的增长而下降。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参与桉树林土壤养分元素循环和重金属污染修复的作用机制,并对桉树林土壤微生物研究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展望。可为维持桉树林土壤健康、促进林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表1参94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绾彤 孟彤 齐彬 张威 张兆荣 林冬梅 林占熺 刘艳玲
对6个菌草品种种植前后的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进行检测,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不同品种菌草土壤的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未种植菌草的对照组(P<0.01),酸性磷酸酶与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P<0.01),脲酶与速效氮、速效磷、全氮和有机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蔗糖酶与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P<0.01).种植不同品种菌草后,巨菌草、象草、热研4号王草、桂闽引象草土壤中细菌和真菌多样性指数AC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桂牧1号真菌多样性指数CHA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中多数细菌和真菌优势菌属均与土壤养分有显著的相关性.总之,种植菌草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艳辉 于宇凤 温鑫 王亦学 聂园军 侯丽媛 李亚莉 刘江 任元 王育川 曹秋芬 吴慎杰 王斌 秦永军
为了揭示连作藜麦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MiSeq)对不同处理(种植1 a、种植2 a)的连作藜麦根际土壤细菌进行16S rRNA基因V4区测序。结果表明,种植1 a较种植2 a的藜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指数都要高,其中,种植1 a较种植2 a的藜麦Chao1指数平均值增加16.4%,ACE指数平均值增加22.9%,Shannon指数平均值增加2.3%;菌群的分类学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重茬种植后,伦茨氏菌属、溶杆菌属、中慢生根瘤菌属、丛毛单菌属多样性增多;分枝杆菌属、藤黄单胞菌属、芽单胞菌属、浮霉状菌属等细菌多样性减少。功能预测分析表明,重茬种植后,编码细胞膜转运的功能基因、编码翻译、复制和修复的功能基因、编码外源性物质降解和代谢、多糖生物合成和代谢的功能基因大量减少,编码核苷酸代谢、萜类化合物的代谢、辅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等功能基因少量减少;而编码信号转导和脂类代谢的功能基因有少量增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侯海军 秦红灵 陈春兰 魏文学
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土壤微生物参与氮素循环的三个重要方面。自分子生态学方法应用于土壤学后,土壤微生物作用于氮素循环过程的机理研究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包括:1)利用固氮菌的nifH基因作为分子标记研究有机质、氮素与固氮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发现固氮微生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然而,固氮微生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与土壤速效N含量呈负相关,施用氮肥会抑制固氮微生物的生长,施氮土壤固氮微生物数量减少,多样性降低。2)以氨氧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为探针,揭示了土壤pH与氨氧化微生物分布关系密切,碱性土壤中氨氧化细菌是硝化作用主要参与者,而酸性土壤中氨氧化古菌是硝化作用的主导者。土壤中N...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小虎 刘雨晖 韩丰泽 吴鹏飞 马祥庆
以福建三明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探究不同经营模式(近自然经营、常规经营、封育经营)对杉木林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分析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与其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下土壤共有的优势细菌类群主要为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其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以近自然经营模式最高,为22.54%;共有的优势真菌类群主要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其中,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以近自然经营模式最高,为68.60%.与常规经营和封育经营模式相比,近自然经营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真菌的Ace指数.表明近自然经营能显著提高杉木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
关键词:
杉木 近自然经营 土壤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林玉 刘周斌 欧立军 童辉 彭莹 袁祖华
利用Illumina Mi Seq 2500测序平台对2个辣椒自交系(SJ11–3、06g19–1–1–1)和1个地方品种(樟树港)种植前后根际土壤的微生物进行测序,并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土壤细菌16S r RNA基因V3+V4区域和真菌ITS1区域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辣椒种植前后土壤均以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为优势细菌,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为优势真菌;辣椒种植前后土壤中的细菌种类较真菌更加丰富,多样化程度更高;种植辣椒后土壤细菌、真菌的相对丰度及群落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土壤细菌Ace、Chao和Shannon指数都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25.26%~25.49%、24.51%~24.87%和8.28%~9.55%,而真菌的Shannon指数有不同程度降低,Simpson指数增大,增幅78.45%~275.69%;辣椒种植后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操作分类单元(OTU)数和类型也有所改变,细菌OTU个数较种植前明显升高,增幅约28.73%,土壤中特有的OTU类型明显减少;真菌OTU个数变化及类型变化比细菌大,病原性真菌的相对丰度大幅增加。
关键词:
辣椒 根际土壤 微生物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庄岩 吴凤芝 杨阳 尚庆茂
【目的】研究轮套作对黄瓜各个时期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黄瓜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RAPD)方法。【结果】轮作处理中,小麦和大豆轮作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土壤微生物群落DNA序列多样性各指数(P<0.05),其黄瓜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与对照相比,毛葱套作处理显著提高黄瓜土壤微生物群落DNA序列多样性各指数,其黄瓜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结论】小麦、大豆轮作和毛葱套作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黄瓜产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鲍佳书 汤玉洁 刘俊萍 彭方仁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林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特征,旨在为维护薄壳山桃人工林土壤健康和实现林地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Pawnee’‘Jinhua’‘Mahan’3个品种薄壳山核桃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结果】1)α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薄壳山核桃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尤其体现在真菌上。其中不同品种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差异不显著,而‘Jinhua’的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Pawnee’。真菌多样性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均表现为‘Jinhua’显著低于‘Mahan’和‘Pawnee’。2)NMDS分析结果表明,在根际样本中‘Jinhua’品种的薄壳山核桃土壤真菌及细菌的群落结构与其他两个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而3个品种的薄壳山核桃非根际样本中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则相对相似。门水平上,3个品种薄壳山核桃土壤细菌主要由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组成,土壤真菌主要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菌门Mortierellomycota组成,其中担子菌门在‘Mahan’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中的丰度明显高于‘Pawnee’和‘Jinhua’;科水平上,土壤细菌优势菌群为norank_o__Gaiellales和黄色杆菌科Xanthobacteraceae,且norank_o__Gaiellales和黄色杆菌科在‘Pawnee’非根际土壤丰度明显高于‘Jinhua’和‘Mahan’。真菌的优势菌群为革菌科Thelephoraceae和盘菌科Pezizaceae,其中盘菌科在‘Jinhua’根际土壤的丰度明显高于‘Pawnee’和‘Mahan’。【结论】薄壳山核桃的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因品种而存在差异,而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受品种的影响较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佩佩 武爱莲 王劲松 董二伟 南江宽 白文斌 焦晓燕
根际土壤微生物在调控土壤根际环境和养分转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粱已被广泛用作饲料且耐瘠薄性较强,探明根际微生物对不同养分的生态响应,可为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下高粱的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高粱/玉米轮作的长期定位大田试验为基础,结合人工温室的盆栽试验,采用BIOLOG微平板法研究了NPK、PK、NK、NP、CK(无肥处理) 5种长期不同施肥条件对高粱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试验与盆栽试验的结果一致,PK处理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提高了微生物对氨基酸类、羧酸类、胺类、糖类和聚合物的利用,降低了对双亲化合物的利用,其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高于其他处理; NK和NP处理对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但NK处理降低了培养后期根际微生物代谢活性; CK处理显著降低了根际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其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低于其他处理,均匀度指数高于其他处理。主成分分析表明,大田试验中,NPK和NP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和类型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显著;盆栽试验中施氮处理NPK、NK和NP利用碳源能力和类型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显著。综上所述,施肥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特性。高粱根际微生物对氮、磷、钾胁迫的响应不同,氮胁迫时,微生物活性的增强可能是高粱耐氮的原因。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秋芳 姜培坤 陆贻通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早产高效栽培技术的连年实施,暴露出了竹林退化、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为研究不同施肥对雷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在雷竹主产区布置了6个肥料试验处理,即猪栏肥+化肥(处理1)、菜籽饼+化肥(处理2)、1/2猪栏肥+1/2化肥(处理3)、纯化肥(处理4)、2/3纯化肥(处理5)和1/2纯化肥(处理6)。各处理肥料用量按氮素总投入量设定,6个处理氮素总投入量比例为2.0∶2.0∶1.0∶2.0∶1.5∶1.0。试验从2005年5月开始,2005年12月冬季覆盖前采样分析了土壤的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有机肥化肥混合(处理1,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