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44)
2023(14345)
2022(12487)
2021(11767)
2020(9840)
2019(22749)
2018(22650)
2017(44205)
2016(23587)
2015(26575)
2014(26463)
2013(26027)
2012(23543)
2011(21030)
2010(20741)
2009(18843)
2008(17907)
2007(15492)
2006(13406)
2005(11055)
作者
(65954)
(55404)
(54540)
(52091)
(34611)
(26504)
(24712)
(21885)
(20861)
(19176)
(18846)
(18399)
(17117)
(16974)
(16904)
(16515)
(16472)
(16267)
(15719)
(15493)
(13626)
(13374)
(13265)
(12799)
(12400)
(12237)
(12204)
(11989)
(11083)
(10957)
学科
(96715)
经济(96615)
(71128)
管理(64175)
(49716)
企业(49716)
(48412)
方法(45679)
数学(40607)
数学方法(40066)
农业(32195)
业经(24475)
中国(23411)
(22495)
地方(19409)
(18970)
(16667)
(16240)
贸易(16234)
(15796)
技术(15195)
环境(14467)
理论(14367)
(14049)
财务(13979)
财务管理(13948)
(13526)
(13269)
企业财务(13220)
(13186)
机构
学院(329300)
大学(326728)
管理(135987)
(132297)
经济(129620)
理学(119986)
理学院(118770)
管理学(116555)
管理学院(115973)
研究(104347)
中国(77564)
(68193)
(67351)
科学(65859)
(56005)
业大(55651)
农业(52367)
(50673)
中心(49484)
研究所(46601)
财经(46219)
(45897)
(42733)
(42486)
师范(42358)
北京(41316)
经济学(38641)
经济管理(37593)
(37553)
(37208)
基金
项目(237076)
科学(187412)
研究(173934)
基金(173218)
(150192)
国家(148916)
科学基金(129387)
社会(110150)
社会科(104121)
社会科学(104093)
(93283)
基金项目(93078)
自然(84661)
自然科(82703)
自然科学(82684)
自然科学基金(81183)
教育(79287)
(77269)
编号(72135)
资助(70534)
成果(55920)
(52551)
重点(52189)
(50501)
(49299)
课题(47680)
创新(45956)
科研(45637)
国家社会(45154)
教育部(45013)
期刊
(140030)
经济(140030)
研究(89695)
(68791)
中国(56992)
学报(51954)
科学(48572)
农业(47180)
管理(44634)
大学(40703)
(40401)
学学(38670)
教育(32617)
业经(29097)
技术(28958)
(26291)
金融(26291)
(21822)
财经(20942)
经济研究(20118)
问题(19659)
(17755)
(17091)
科技(16329)
技术经济(15905)
图书(15828)
理论(15673)
资源(15278)
业大(14654)
现代(14590)
共检索到457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震  
本文使用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方法研究了农民工的性别工资差异。结果发现,农民工的性别工资差异表现为"天花板效应";但在工资分布的最高端,性别工资差异又开始缩小。对此,本文给出了基于统计歧视和社会保护政策的解释。而城镇职工的性别工资差异则表现为"粘地板效应"。在农民工工资分布的高端,性别差异表现出与城镇职工工资分布低端相似的趋势。这一点表明在工资分布高端的女性农民工已经开始突破二元分割体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社会保护。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钱文荣  姜励卿  
本文利用浙江省农民工调查的微观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和分位数分解的方法,研究了男性和女性农民工在整个工资分布上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工群体间的性别工资差异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但性别工资歧视程度在不断降低。在收入分布的低分位数上,歧视是造成农民工性别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而在高分位数上,个人资源禀赋造成的差异则成为性别工资差距的主要来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春芳  苏群  
本文利用CHIP2002和CHIP2013数据,采用基于RIF回归的分解法,考察不同时间维度和不同分位数下,我国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差异、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趋势。结果显示:我国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的差距不断缩小,且中高分位数的变化幅度较大。尽管如此,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仍大大低于城镇职工,且其差距在中高分位数上较大。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的差距是个体特征和制度性歧视共同导致的,在中低分位数上,特征效应是造成就业质量差异的主因;在高分位数上,系数效应是造成就业质量差异的主因。从时间维度看,城镇低端劳动力市场上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有所减弱,但中高端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性歧视有所增强。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消除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歧视,是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寇恩惠  刘柏惠  
在我国城乡统筹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农民工"短工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工资差距展开分析。在修正劳动参与和短工化的样本选择问题基础上,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农民工工资函数,并且使用MM方法对短期农民工和长期农民工的工资差距进行分解。结果显示高学历、培训经历、本地就业以及通过亲缘和正规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人,获得长期合同的可能性较高;地区和教育对农民工工资的贡献较大;两种合同类型的农民工在工资分布的底端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工的工资差距存在"粘性地板效应"。这些结论对于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提高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加快城镇化进程,平衡区域间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军  
本文依据江苏省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分别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高于第一代农民工;收入水平、社会资本和受教育水平是影响两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关键;在城市融入程度的不同分布水平上,受教育水平对第一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的差异更大,社会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作用更大。因此,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必须考虑两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影响因素上的差异。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杨锦英  马良  方峥  何翠香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1995年和2008年的数据,运用重新赋权的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方法以及无条件分位数"再次分解方法"(Double-decomposition)对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性别工资差异由1995年的"粘地板"现象逐渐呈现出2008年的"玻璃天花板"现象的趋势;(2)系数效应是造成性别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工作经验是影响性别工资差异的显著因素;(3)从再次分解结果看,在时间维度上性别工资差异逐渐拉大,在横截面数据上低收入群体的女性情况得到改善,而高收入群体女性情况恶化了。因此,政府应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来缩小性别工资差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兴  王芳  
本文基于CHNS历次调查的数据资料,运用非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分解方法对1989-2009年间我国国有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差距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在1989-2009年的三个时期内,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的工资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再扩大的V型趋势,人力资本禀赋、就业和职业等影响因素在国有与非国有部门的工资方程中所起的作用有较大的差异。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有与非国有部门间收入差距主要是由于国有部门的工资溢价造成;然而新世纪以来,虽然国有部门的工资溢价仍然存在,但已不是造成当前部门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宝  段景辉  
本文首先考察了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中的有关中国城市男性和女性工资抽样调查数据(1988~2005年)的分布特征;然后,分别应用分位数回归建模和分解方法对中国性别工资状况进行了分析,以期发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分位数下,影响性别工资的关键因素、演变过程以及它们对性别工资差异的贡献大小,并提出了解决我国性别工资差异的相关政策和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学军  
基于CHNS历次调查的数据资料,利用非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分解方法,实证研究1989—2011年三个时期中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问题。研究表明:(1)两个就业群体间的工资差距在不断扩大,正规就业的个体禀赋优势在工资决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距存在不对称性现象,且在工资分布的末端表现明显,符合"黏地板效应",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低收入群体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分割和就业歧视;(3)由个体禀赋所解释的特征差异呈现上升趋势,而由非市场因素解释的参数差异则在不断下降,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翠香  方峥  
本文运用CHIP2007微观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解决部门选择内生性问题来研究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工资差异,发现公共部门存在显著的工资溢价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发现高等教育、性别以及工作经验等是影响对数工资的显著因素。进一步对这两部门工资差异进行无条件分位数分解显示部门间的工资差异在10.08%-35.0%之间,低工资收入群体中的部门工资差异最大,随着分位数的逐步上升,两部门之间的工资差异呈缩小趋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下海  余玲铮  
本文利用2009年CHNS数据对我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分位数回归与分解的结果表明: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教育回报率的差异,随工资分布由低端到高端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经验—工资线在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明显不同,前者为单调递增的线性关系,后者为倒"U"形曲线关系;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主要是由中低端的工资差异引起的;在工资分布中低端和歧视等非市场因素是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在工资分布高端,工资差异主要来自于教育和经验等个人禀赋差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学军  
基于CHNS历次调查的数据资料,利用非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分解方法,实证研究1989—2011年三个时期中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问题。研究表明:(1)两个就业群体间的工资差距在不断扩大,正规就业的个体禀赋优势在工资决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距存在不对称性现象,且在工资分布的末端表现明显,符合"黏地板效应",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低收入群体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分割和就业歧视;(3)由个体禀赋所解释的特征差异呈现上升趋势,而由非市场因素解释的参数差异则在不断下降,反映出我国劳动力市场在整体上趋于公平和完善,工资的决定机制更加以市场为导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学军  
基于CHNS历次调查的数据资料,利用非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分解方法,实证研究1989—2011年三个时期中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问题。研究表明:(1)两个就业群体间的工资差距在不断扩大,正规就业的个体禀赋优势在工资决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距存在不对称性现象,且在工资分布的末端表现明显,符合“黏地板效应”,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低收入群体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分割和就业歧视;(3)由个体禀赋所解释的特征差异呈现上升趋势,而由非市场因素解释的参数差异则在不断下降,反映出我国劳动力市场在整体上趋于公平和完善,工资的决定机制更加以市场为导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勇  
本文从教育和职业技能两种最重要的形式出发,使用分位数回归估算了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显示,首先,农民工受教育年限的平均收益率为3.71%,随着工资分位的上升,教育收益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且在工资分布的顶端达到最大值。其次,与小学相比,初中、高中的收益率在工资分布的中、低端显著大于0,但在较高分位处却并不显著;而大专及以上教育的收益率在全部工资分布上均显著为正值,并且在工资分布的顶端达到最大值。第三,初级技能没有对农民工工资产生显著影响,但中级技能的收益率不仅显著为正值,而且在中上分位处达到最大值;高级技能的收益率在工资分布的中高分位处显著为正值,并且逐步上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芳  周兴  
文章利用非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方法对2011年城市外来劳动力群体的性别工资差距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城市外来劳动力群体中,性别间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已经变得不太显著,但在职业方面针对女性外来劳动力的"粘性地板"现象仍然十分突出。(2)人力资本禀赋和就业职业特征对男性与女性外来劳动力工资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不同收入分位数上的影响系数也有明显的差异。(3)性别歧视是造成外来劳动力性别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而男性与女性劳动者工作经验的差距以及工作经验收益率的差异已经取代教育因素成为了性别收入差距中的突出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