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7)
2023(12092)
2022(10539)
2021(10232)
2020(8317)
2019(19908)
2018(19466)
2017(35280)
2016(19345)
2015(21793)
2014(21570)
2013(20893)
2012(19231)
2011(16897)
2010(16623)
2009(14734)
2008(14323)
2007(12109)
2006(9995)
2005(8516)
作者
(52899)
(44698)
(44029)
(41892)
(27847)
(21645)
(20176)
(17448)
(17107)
(15975)
(15111)
(14983)
(14180)
(13728)
(13637)
(13543)
(13484)
(13057)
(12958)
(12683)
(10790)
(10708)
(10600)
(10425)
(10140)
(9958)
(9856)
(9728)
(9117)
(8936)
学科
(70866)
经济(70795)
管理(52423)
(49244)
(38061)
企业(38061)
方法(32242)
数学(28864)
数学方法(28400)
(23443)
(19362)
中国(18766)
地方(18298)
农业(16366)
业经(15309)
(14091)
(12793)
贸易(12785)
(12590)
(12524)
财务(12478)
财务管理(12437)
(12360)
环境(12258)
企业财务(11683)
理论(11237)
(10998)
技术(10834)
(9965)
(9828)
机构
学院(252229)
大学(249872)
管理(97537)
(97239)
经济(95042)
研究(84126)
理学(83826)
理学院(82873)
管理学(81346)
管理学院(80877)
中国(63618)
科学(52895)
(52682)
(48593)
(45166)
(41885)
业大(41721)
中心(41716)
(38446)
农业(38253)
研究所(37980)
财经(35613)
(33964)
师范(33626)
(32466)
北京(32048)
(30888)
(30461)
技术(28984)
经济学(28782)
基金
项目(179362)
科学(139933)
研究(130221)
基金(128742)
(114173)
国家(113191)
科学基金(96504)
社会(80336)
社会科(75927)
社会科学(75908)
(71103)
基金项目(69086)
自然(64186)
自然科(62604)
自然科学(62585)
自然科学基金(61429)
教育(60492)
(60420)
编号(53946)
资助(51377)
成果(42196)
重点(40893)
(39093)
(39046)
(37765)
课题(36751)
创新(35389)
科研(34732)
计划(33712)
大学(33572)
期刊
(105088)
经济(105088)
研究(70568)
中国(53001)
(44389)
学报(43421)
(38224)
科学(37773)
管理(34187)
大学(32450)
学学(30459)
教育(30343)
农业(30334)
技术(25050)
(21145)
金融(21145)
(17480)
业经(17469)
财经(16483)
经济研究(15663)
图书(14522)
(14261)
(14076)
问题(13858)
资源(13274)
财会(12694)
技术经济(11860)
理论(11825)
业大(11684)
科技(11681)
共检索到376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天穷  顾海英  
鉴于农业碳汇交易市场缺位,以及在此背景下负外部性经济价值不易被估计的事实,根据农业温室气体的边际减排成本,结合减施1单位氮肥引起的"额外"温室气体减排量,政府可以据此制定氮肥减施的补偿标准。基于参数化的方向产出距离函数,本文估算2015年上海地区水稻和小麦二氧化碳当量的影子价格即边际减排成本,得到水稻和小麦种植户氮肥减施的个体理论补偿标准分别分布在11. 99~20. 87元/公斤以及2. 29~6. 93元/公斤,其平均水平分别为17. 14元/公斤和5. 68元/公斤。当实际补偿标准分别不低于20. 87元/公斤和6. 93元/公斤时,水稻和小麦种植户的参与比例预计分别达到100%;当实际补偿标准等于个体理论补偿标准的平均水平时,两类种植户的参与比例预计都接近4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载松  
小麦是川东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除水稻外,居粮食总产量的第二位,一般占粮食总产量的20%左右,占小春作物产量的70—80%。所以该区农民口粮的40—50%、城镇居民口粮的30—40%都靠种植小麦来解决。因此,提高川东地区小麦种植的技术经济效益,无论对于国家和人民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川东地区的小麦种植,长期以来,历史形成了“产量低、成本高、效益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曾黎  杨庆媛  廖俊儒  陈展图  陈伊多  杨人豪  
为探讨农户效用最大化条件下有效激励农户主动参与休耕的补偿标准,以效用理论为指导,依托河北省293户样本,构建农户受偿意愿的效用函数测定休耕补偿标准,并通过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农户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通过多角度的验证,农户意愿视角下测定的休耕补偿标准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合理性;②休耕补偿标准测算结果显示,参数估计结果为7677.60元/hm~2,非参数估计结果为9962.40元/hm2;③回归分析表明在河北整村推进实施休耕的背景下,农户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对受偿意愿的影响被削弱,生产特征和农户对休耕补偿政策的认知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农户生产特征中投入产出比过高是农户选择休耕的根本动因。基于上述结论,建议适当提高现行休耕补偿标准,休耕政策的推行应尊重农户意愿,并积极探索农民增收渠道以降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本研究从农户意愿的角度出发探讨休耕补偿标准,是耕地休耕理论研究的新尝试,以期为完善休耕经济补偿机制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源  马骥  
化肥施用水平可以从农学、经济学和生态环境学三个角度进行衡量,但三者的衡量标准存在差异。本文在讨论和比较上述三种角度的化肥施用水平的基础上,以实地调研获得的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小麦数据资料为依据,重点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以成本最小化原理为基础,利用C-D函数对华北平原小麦生产中化肥施用量进行测算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三省总化肥施用经济过量程度达到116.04%,氮肥、磷肥和钾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经济过量施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凯华  张苗  甘臣林  陈银蓉  朱庆莹  杨慧琳  
基于低碳社会背景和碳减排目标,通过构建生态补偿理论框架,设定补偿模式、衡量准则、标准和补偿系数,建立了省域横向碳生态补偿模型,并对各省份进行了量化实证。结果表明:(1) 2015年,各省(除云南外)碳排放均大于碳吸收量,净碳排放总量达274. 60×103万t;(2)碳排放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呈从东至西递减的态势,而各省碳汇是造成地均碳排放和建设用地地均碳排放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3)区内14省超出生态补偿阈值2 635. 30万t,以最适补偿水平需支付163. 00亿元,16省未达到生态补偿阈值,可获补偿91. 11亿元;(4)受经济发展水平、生态资源本底、碳排放目标强度等因素影响,生态补偿结果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空间同质,整体呈"东付西补"的分布状态。最后从构建以中央为主导的生态补偿模式、建立碳收支账户和完善多样化补偿方式等角度对省域横向碳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求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桂英  成雪宇  张双庆  周丽  
在当前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研究耕地经营规模对化肥减施的影响,对实现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江西省8县(市)769份水稻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利用引入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IV-2SLS)探讨耕地经营规模与化肥减施效应之间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耕地经营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两者呈“U”型关系,适度规模为4.60 hm~2,即化肥施用强度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首先下降,达到适度规模后发生增长。耕地流入和耕地质量在经营规模对化肥减施效应中都产生了显著的增强性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新、老一代农户的耕地经营规模对化肥减施效应都产生了显著影响;丘陵山区的耕地经营规模对化肥减施效应产生了显著影响,平原地区不显著;二兼户的耕地经营规模对化肥减施效应产生了显著影响,一兼户不显著。因此,政府应进一步积极推动耕地适度流转。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和规模化经营水平。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农户和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采取有差别的耕地保护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钱宸  李凡  李先德  郝晶辉  
我国目前面临着粮食供求紧平衡和化肥过量施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严峻挑战。利用河北邯郸地区1026户小麦种植农户的调研数据,构建经济理性与环境可持续双目标下的农户化肥施用模型,并进行优化模拟分析,旨在探讨应该如何优化粮食主产区农户的化肥施用行为,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优"目标。结果表明:农户对化肥的认知和化肥价格是实现"双优"目标的关键因素。现阶段农户过高估计了化肥投入对粮食增产的效果,农户的预期化肥产出弹性显著高于化肥实际产出弹性,化肥使用效率偏低;当前粮食主产区化肥价格是模拟优化分析结果中最优化肥价格的一半左右,较低的化肥施用成本促使农户倾向高化肥投入以实现粮食增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矫正农户施肥认知偏差、科学高效施肥和适当提高化肥价格水平、优化化肥使用结构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焉莉  冯国忠  兰唱  高强  
【目的】研究不同水稻种植区施氮效果差异,旨在加强氮肥精准养分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效率,从而减少农田氮排放。【方法】通过对2005—2013年吉林省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中不施氮肥处理(N0P2K2)及3个氮梯度(0.5N_2P_2K_2)、(N_2P_2K_2)、(1.5N_2P_2K_2)处理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水稻种植区的产量、氮肥施用效果及氮肥农学利用率,探讨各区域施氮效果及减排潜力。【结果】吉林省各地区水稻产量差异显著,西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最低。在不施氮肥条件下西部地区平均产量可达7.6 t·h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卫国  
一、江苏节能减排和环境补偿约束机制的初步形成近年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初步建立起了具有江苏特色的由环境资源使用价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鲍静  张士云  
粮食作物规模经营主体不仅是化肥使用量大户,也是最具可能减少化肥使用量的主体。结合规模经营效应等经济学理论及相关现象,以安徽省11个县198户粮食作物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经营规模、是否参加农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期限对化肥使用量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在控制户主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对农户的化肥使用量的影响后,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减少化肥使用量;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相较于分散农户倾向于使用较少数量的化肥;土地流转期限越长,越有助于减少化肥使用量;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减少化肥使用量;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化肥使用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此,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应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鼓励粮食作物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并推广新型农业施肥技术,以期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莉丽  高尚宾  吴一平  刘向华  习斌  
[目的]随着化学肥料在全球范围的大量使用,所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不仅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难以估量,还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是目前协调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但先进技术与生产应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脱节现象,这就需要将技术进一步物化,开展对技术“载体”的研究。[方法]农业经营主体是肥料施用最直接的载体,农户施肥行为的规范程度直接关系肥料利用的效率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文章以采用化肥减施技术的水稻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增效角度入手、运用MOA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和mplus7.0软件、对角加权矩阵伴均值-方差校正卡方检验(WLSMV)方法对样本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决策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采纳机会、采纳动机、抗风险能力都对农户采纳技术的行为规范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具有正向影响;(2)技术认知对其行为规范的路径系数为负,假设未通过验证;(3)行为规范对行为效益的路径系数高达0.97,行为效益对采纳意愿的系数为0.9。[结论]影响农民行为的主客观因素中采纳动机是最显著的,行为执行的规范程度是决定其行为效益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行为效益又是农民是否继续采纳的重要参考,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小叶  
基于河南省580个小麦种植户调查数据,在多项Order Logit模型回归后,利用回归后估计(post-estimation)方法得出边际效应和预测概率探究农户土地规模决策行为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逐利动机不是农户规模决策的唯一目标,子女继承长期目标是农户规模决策的另一重要内在驱动因素;农户盈利目标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而非寻求政府补贴;资金缺口制约农户规模扩张决策行为,现有面积对大规模农户继续扩大规模决策的负向牵制作用显著;小规模农户扩大面积的预测概率较大,大规模农户扩大面积的预测概率较小、缩小面积等其它决策概率较大。因此,农户土地规模决策行为并未偏离寻求规模收益的初始行为逻辑,也不存在风险(债务)偏好的盲目性,大规模农户在现有面积等负向牵制作用下不追求"以大为美"的决策逻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小叶  
基于河南省598个小麦种植户调查数据发现,单位土地净收益无力于解释意愿规模大小,河南省农户意愿规模选择偏离"收益最大化"的"拐点"理论,表现为现有种植面积越大意愿规模越大的规模扩张心态。且规模扩张强度不受家庭人力资本、资金缺口和农业保险等的羁绊,规模选择存在"贪大"心理。其中,希望子女继承事业对农户有着更强的规模扩张内生驱动力;去粮、去农经营户相对纯粮作经营户有较强的规模扩张意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颖  叶林  李芳  
[目的]不合理的化肥施用不仅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还产生大量碳排放。削减化肥过度施用产生的碳排放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测算小麦化肥碳减排潜力并总结其时空分异规律,可以为削减化肥碳排放提供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2004—2020年10个小麦主产省份面板数据,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小麦化肥投入效率以及化肥可削减比例作为化肥碳减排依据,并使用基尼系数、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Markov链分析方法分析与总结小麦化肥碳减排潜力的时空演变规律特征。[结果]10个主产省份小麦化肥平均碳减排潜力达到251.1 kg CE/hm~(2),其中西部地区碳减排潜力最高,总体碳减排潜力空间分布不均衡,分布差距扩大并且差距主要来自地区间差距,碳减排潜力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在空间分布上仍较稳定。[结论]为促进小麦绿色生产,需要明确西部地区为小麦化肥碳减排重点地区、重视小麦低碳生产中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发挥测土配方施肥对促进化肥碳减排的作用、利用多个要素替代措施推动化肥碳减排。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雍新琴  张安录  
耕地保护的重要主体———农户,缺乏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主要根源是农户的机会成本损失过高,应该依据机会成本损失给予农户补偿。实施补偿的关键是确定合理可行的补偿标准。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依据农户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分析补偿标准确定的依据和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补偿标准测算的技术思路为:以耕地保护的年度机会成本损失为基础,综合考虑农户的补偿意愿及政府经济的承受能力因素,确定具体年度补偿标准。以铜山县茅村镇小张家村为例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8年,水田保护补偿标准为0.72万元/hm2,旱地保护补偿标准为0.87万元/hm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