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85)
2023(20384)
2022(17406)
2021(15984)
2020(13276)
2019(30273)
2018(29990)
2017(57781)
2016(31291)
2015(34760)
2014(34468)
2013(34324)
2012(31332)
2011(28111)
2010(28006)
2009(25657)
2008(25044)
2007(22135)
2006(19584)
2005(16983)
作者
(89457)
(74884)
(74152)
(70673)
(47316)
(36023)
(33667)
(29234)
(28343)
(26571)
(25556)
(25280)
(23631)
(23527)
(23015)
(22820)
(22089)
(22071)
(21482)
(21339)
(18485)
(18276)
(18121)
(17278)
(16696)
(16574)
(16513)
(16494)
(15007)
(14980)
学科
(131328)
经济(131190)
(109407)
管理(99001)
(90348)
企业(90348)
方法(58365)
(50875)
数学(48312)
数学方法(47689)
业经(36709)
(36706)
农业(33997)
中国(32236)
地方(28400)
(26822)
(25297)
财务(25226)
财务管理(25190)
(24662)
企业财务(23902)
环境(23536)
技术(22745)
(22715)
理论(22262)
(21482)
贸易(21472)
(20950)
(20812)
(19266)
机构
学院(443899)
大学(438326)
(178358)
管理(178311)
经济(174675)
理学(154755)
理学院(153086)
管理学(150404)
管理学院(149598)
研究(143983)
中国(109535)
(91938)
科学(90636)
(83367)
(80680)
(71362)
业大(70018)
中心(67198)
(66501)
研究所(65151)
财经(65046)
农业(64192)
(59287)
(57107)
北京(56789)
师范(56602)
(54636)
经济学(53231)
(52681)
经济学院(48263)
基金
项目(308005)
科学(243831)
基金(224872)
研究(224384)
(195932)
国家(194236)
科学基金(168249)
社会(143293)
社会科(135604)
社会科学(135568)
(121631)
基金项目(119742)
自然(109805)
自然科(107225)
自然科学(107200)
自然科学基金(105278)
教育(101681)
(101223)
编号(91257)
资助(91213)
成果(71528)
重点(68774)
(67372)
(66617)
(65053)
课题(61627)
创新(60364)
国家社会(59180)
科研(58959)
教育部(57492)
期刊
(198653)
经济(198653)
研究(123917)
中国(81236)
(80295)
学报(70018)
科学(65911)
管理(65528)
(63300)
农业(54533)
大学(53734)
学学(51165)
教育(43055)
技术(39398)
(38394)
金融(38394)
业经(38066)
财经(31166)
经济研究(29203)
(28589)
问题(26976)
(26753)
技术经济(22565)
(22404)
资源(21569)
科技(21498)
现代(20461)
商业(19779)
图书(19709)
统计(19531)
共检索到642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晓龙   袁帅强   王伟  
本文借助2015—2020年贵州省78个县域面板数据,将农业净碳汇纳入期望产出,采用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Kernel密度估计法和β收敛模型系统分析贵州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贵州全省及五大区域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各区域内差异均呈现扩大趋势,说明各区域内部不同县域农业生态效率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五大区域间差异总体呈扩大趋势,说明不同区域的农业生态效率逐渐失衡;对差异进行分解发现区域间差异已大于超变密度,成为差异主要贡献来源。贵州全省及五大区域核密度分布曲线在观测期内均存在右移趋势,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极化趋势。全省及五大区域基本支持绝对β收敛,考虑差异化影响因素之后,不同区域农业生态效率会逐渐收敛至各自稳态水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小年  阮萍  
本文利用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对贵州省织金县部分农户的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其结构分布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检验了样本农户生产效率的收敛性,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对该县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产生影响,同时也使该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收敛趋势发生变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沈洋  周鹏飞  
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科学合理的测度有助于精准把握农业碳减排潜力。本文基于2000—201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碳汇和碳排放两个角度测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了空间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1)考察期内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速为1.1%,农业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动因;(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时空演化过程中具有差异性和阶段化特征;(3)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显著正向空间关联性,且逐渐强化,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低地区发展速度要高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地区,区域差异正在减小。研究结果对于精准评判农业碳减排潜力和碳吸收能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菁  曾庆均  刘浩  
探索农业碳补偿率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收敛特征,可为全国整体和分区域制定农业减排固碳政策提供量化支撑。本文将农业碳排放和碳汇同时纳入农业碳补偿率核算体系,测算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碳补偿率,采用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计量模型剖析其动态演进、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碳补偿率整体表现出“绝对水平上升,离散程度扩大”的特征,而粮食主销区表现出“绝对水平下降,离散程度缩小”的相反特征;(2)区域间差异是农业碳补偿率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粮食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的区域间差异较小;(3)全国及三大区域农业碳补偿率均不存在σ收敛,但存在绝对和条件β收敛。全国和粮食主产区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产销平衡区与之相反,区域内虹吸效应和“核心一边缘”的格局显著。不同区域的农业技术进步、劳均机械动力、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发展水平对农业碳补偿率的影响也有显著异质性。研究建议,加快农业能源结构转型、提升土壤固碳能力、强化区域内部平衡性,以促进区域间农业减排增汇工作协调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玮楠  刘霁瑶  赵敏娟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在绿色发展内涵下,基于全要素生产框架构建全局超效率SBM模型,分析2009-2018年黄河流域87个地市(州、盟)的农业用水效率动态演进特征,并进一步检验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收敛性。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在研究期内呈稳定上升的走势,但仍存在提升空间。分流域间表现出“下游领先、中游追赶和上游落后”的分布态势;(2)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存在显著正向的集聚和依存特征,效率重心呈波动式向西北方向转移;(3)从空间收敛性来看,黄河流域及其上中下游农业用水效率均表现出较强的β收敛特征,但相关变量收敛显著性影响具有异质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龙奋杰  邹迪  王雪芹  王爵  
可达性是指克服障碍到达指定地点的难易程度,资源可达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可达性。通过分析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制,提取土地资源、环境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交通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等九种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资源。根据资源的流动性特征,将这九种资源划分为固定资源、可变资源和流动资源三种类别。分别从公路、铁路和航空三个方面计算了交通资源的可达性,依据交通可达性计算结果进一步测算了其他八种资源的可达性。研究了各种资源可达性的测度方法,并且以贵州省为例,从县域层面上测算了贵州省各地的资源可达性,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剑波  安丹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温室效应、气候变暖问题。森林碳汇作为最有效、最经济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方式,为全球各国走低碳发展之路提供了选择,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汇地带,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备大面积造林绿化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通过运用"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对贵州森林碳汇贸易潜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贵州在发展森林碳汇贸易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尤其是自2004年确立"生态立省"战略目标以来,贵州森林全部碳汇量由2.43×108 t C上升到2011年的4.51×108 t C,森林碳汇贸易潜在的经济价值由34.06×108 USD增加到2011年的63.09×1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安增龙  梁佳禾  
为促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高生态效率,实现低碳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北大荒集团的9个分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10-2020年面板数据,从低碳农业视角下将农业碳汇和农业总碳排放引入生态效率评价体系中,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其生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北大荒集团农业企业的生态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生态综合效率最高。各分公司的生态效率均值中,北安、哈尔滨、建三江和宝泉岭分公司的生态效率值较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农业用电量对生态效率影响为正向效应。据此,应加强提升农业生态技术创新,合理调整资源配置,推进以低碳农业为导向的农业转型升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燕  
科学评价农业环境效率及其收敛性是研究农业环境效率的基础,有利于制定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通过构建Global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1978—2015年我国28个省份的农业环境效率,并对农业环境效率的时空演变和收敛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978—2015年,我国农业环境效率总体偏低,但呈缓慢增长的态势;从空间来看,东部地区农业环境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农业环境效率不具有绝对收敛,但是具有条件收敛;分地区来看,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业环境效率不具有σ收敛,但是具有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东部地区农业环境效率则具有σ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不具有绝对β收敛。从条件β收敛的收敛速度来看,东部、中部、全国和西部的收敛速度依次减弱。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继霞   王华春   樊骋琳  
科学测度和分析“双碳”目标下中国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对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内涵出发,基于碳汇、碳排放和面源污染视角构建中国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混合超效率SBM-DEA模型、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空间收敛模型等方法分析2001—2020年中国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时空分异、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及收敛性。结果表明:(1)中国省级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整体较高,但呈现下降趋势,三大粮食功能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整体呈现“粮食主销区>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的区域分布格局。(2)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是中国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区域内基尼系数超过全国总体基尼系数。(3)除粮食主产区外,全国及其他粮食功能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两极或多级分化现象。(4)除粮食主产区存在发散特征外,全国、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此外,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状况、城镇化率等对不同粮食功能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继霞   王华春   樊骋琳  
科学测度和分析“双碳”目标下中国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对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内涵出发,基于碳汇、碳排放和面源污染视角构建中国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混合超效率SBM-DEA模型、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空间收敛模型等方法分析2001—2020年中国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时空分异、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及收敛性。结果表明:(1)中国省级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整体较高,但呈现下降趋势,三大粮食功能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整体呈现“粮食主销区>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的区域分布格局。(2)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是中国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区域内基尼系数超过全国总体基尼系数。(3)除粮食主产区外,全国及其他粮食功能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两极或多级分化现象。(4)除粮食主产区存在发散特征外,全国、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此外,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状况、城镇化率等对不同粮食功能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妮  姚聪莉  张畅  
“双碳”目标下推进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提升,是推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农业减排固碳的发展要求下,以落实农业“双碳”目标为着力点,运用超效率SBM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收敛检验方法,测度2006-2021年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的时序演进、空间差异和收敛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整体农业生态效率水平偏低,形成了“下游领跑、中游追赶、上游落后”的空间格局;黄河流域内农业生态效率差异逐渐扩大,差异主要源自超变密度,区域内差异由低到高依次为上游、下游和中游;黄河流域整体及上、中、下游的农业生态效率不存在σ收敛现象,但都存在显著的β绝对收敛和β条件收敛,种植业产值、机械化水平、农业产业集聚度、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等因素对β条件收敛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丹  成升魁  何露  闵庆文  焦文珺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资源开发、战略性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生物安全等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高产品种的推广,化肥、农药的过度施用以及政策变革和经济建设等原因,农业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或丧失,对其保护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农业研究中的焦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是有效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其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等级多样性测度为基础,对农业等级多样性测度指标进行了研究;引入信息增益的概念,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信息增益的测度指标进行了研究,并用农业等级多样性、信息增益及其他多样性指标分析评价了贵州省从江县的农业生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东平  王鑫  
基于广西各地级市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DEA方法测度广西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了其收敛情况,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广西全区及5大经济区域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全区年际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下降0.9%,但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收敛的趋势;总体上看,近年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效率有负面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东平  王鑫  
基于广西各地级市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DEA方法测度广西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了其收敛情况,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广西全区及5大经济区域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全区年际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下降0.9%,但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收敛的趋势;总体上看,近年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效率有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