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0)
- 2023(10227)
- 2022(8875)
- 2021(8378)
- 2020(7374)
- 2019(17222)
- 2018(17249)
- 2017(32963)
- 2016(18073)
- 2015(20685)
- 2014(20685)
- 2013(20539)
- 2012(19079)
- 2011(17044)
- 2010(16677)
- 2009(15316)
- 2008(15068)
- 2007(13221)
- 2006(11077)
- 2005(9450)
- 学科
- 济(73798)
- 经济(73731)
- 管理(49607)
- 业(47921)
- 方法(39677)
- 企(38864)
- 企业(38864)
- 数学(35978)
- 数学方法(35480)
- 财(19719)
- 农(19516)
- 中国(16916)
- 学(16600)
- 地方(14308)
- 业经(13944)
- 贸(13330)
- 贸易(13328)
- 务(12958)
- 易(12930)
- 财务(12915)
- 农业(12891)
- 财务管理(12884)
- 企业财务(12191)
- 制(11908)
- 和(11066)
- 环境(11024)
- 理论(10457)
- 技术(10236)
- 银(9554)
- 银行(9510)
- 机构
- 学院(256497)
- 大学(256199)
- 济(101240)
- 经济(99089)
- 管理(98815)
- 理学(86249)
- 研究(85899)
- 理学院(85217)
- 管理学(83385)
- 管理学院(82909)
- 中国(63596)
- 科学(57126)
- 京(53985)
- 农(49602)
- 财(45062)
- 所(44522)
- 业大(43828)
- 研究所(41070)
- 中心(40774)
- 农业(39671)
- 江(37698)
- 财经(36828)
- 北京(33464)
- 经(33421)
- 州(32644)
- 范(32406)
- 师范(32005)
- 院(31758)
- 经济学(31178)
- 经济学院(28509)
- 基金
- 项目(181513)
- 科学(141529)
- 基金(131997)
- 研究(125279)
- 家(117874)
- 国家(116988)
- 科学基金(99130)
- 社会(77390)
- 社会科(73370)
- 社会科学(73347)
- 省(71428)
- 基金项目(70333)
- 自然(68179)
- 自然科(66534)
- 自然科学(66513)
- 自然科学基金(65291)
- 划(61588)
- 教育(58234)
- 资助(55223)
- 编号(49705)
- 重点(41812)
- 部(39934)
- 成果(38843)
- 发(38669)
- 创(37271)
- 科研(36448)
- 计划(36236)
- 创新(35030)
- 课题(34363)
- 大学(33423)
- 期刊
- 济(101095)
- 经济(101095)
- 研究(66785)
- 学报(46145)
- 中国(44425)
- 农(42470)
- 科学(41325)
- 财(36484)
- 大学(33625)
- 管理(33424)
- 学学(32096)
- 农业(28883)
- 技术(23366)
- 教育(21996)
- 融(18850)
- 金融(18850)
- 财经(17510)
- 业(16942)
- 业经(16681)
- 经济研究(16317)
- 经(14916)
- 统计(14251)
- 问题(14044)
- 资源(13603)
- 版(13437)
- 技术经济(12884)
- 策(12563)
- 科技(11914)
- 业大(11768)
- 决策(11590)
共检索到357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夏兴生 马国秀 车红岩 潘耀忠 黄永生 李宏达
玉树州作为三江源高寒生态屏障区以牧为主农牧业结合发展的核心地区,草畜平衡不仅关系生态屏障安全,也对实现科学的畜牧业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以探究高寒生态屏障区天然草地的草畜平衡变化为目的,选择玉树州为研究区,利用2014-2019年MOD13A1 NDVI产品数据和MOD17A3H NPP产品数据、统计数据、植被类型数据,在划分县域冷暖两季放牧区的基础上,以“木桶效应”确定了各县(市)天然草地的合理载畜量并对其草畜平衡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按照理论上的自然轮牧规律,参考固定面积比例和年内NDVI的时空分布规律划分的玉树州各县(市)冷季放牧区分布于较温暖的沟谷地区,暖季放牧区处于高寒区域,且冷季放牧区产草量大于暖季放牧区。2)年际间冷暖季放牧区干草产量均呈波动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均在3.00%以上且暖季放牧区年产草量增长率大于冷季放牧区。3) 2014-2019年玉树州整体的草畜平衡状态由临界超载和超载波动转为平衡,但各县(市)草畜平衡状态存在差异,推测可能是因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生态工程支持的空间范围差异引起的。本研究对进一步修订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建设方案,实施高寒生态屏障区生态和畜牧业经济的良性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吕鑫 王卷乐 康海军 韩雪华
三江源区草地资源丰富,开展草畜平衡研究,可为草原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论文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和玉树藏族自治州作为研究区,基于产草量反演和载畜量计算,结合草畜平衡指数和草地载畜压力指数两大指标开展草畜平衡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3年两自治州的平均草畜平衡指数自47.1%变化至-13.8%,草畜平衡状况整体在不断改善,2014—2015年超载情况有所加重;相比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年均草畜平衡指数为38.15%,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年均草畜平衡指数为33.51%,草畜平衡状况较好。建议两地区有关部门加强规划和政策调控,按照"以草定畜"的原则加强草畜平衡精细化管理,并以大数据驱动草畜平衡决策支持信息化建设。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一丹 庄万兰 王旭 郭新羽 冉涛
本研究旨在综合已有文献数据,利用Meta分析评估冷暖季精料补饲对放牧牦牛(Bos mutus)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的影响。通过文献检索和筛选,最终纳入19篇放牧牦牛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冷、暖两季精料补饲均显著提高放牧牦牛生长性能(P = 0.001),冷季补饲效果更佳。经亚组分析发现,青年牦牛(18-30月龄)在冷、暖两季精料补饲后平均日增重(ADG)的提高效果均为最佳(P = 0.001),冷季精料水平 > 2 kg·(head·d)-1组牦牛的ADG提升最显著(P = 0.014),暖季自由采食组牦牛ADG的提升效果最显著(P = 0.001)。补饲精料可显著提高牦牛瘤胃内氨态氮(NH3-N)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丙酸和丁酸摩尔百分比(P = 0.001),显著降低瘤胃pH(P = 0.016)和乙酸摩尔百分比(P = 0.013)。本研究从统计层面证实精料补饲可以改善牦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为放牧牦牛的精准补饲、饲养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建红 黄鑫 何旭洋 申克建
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管理草地,及时准确掌握草原产草量信息和载畜平衡状况,对保障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16年5-9月青海的MODIS NDVI、EVI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按草地类型分别建立可食草鲜草产量的估算模型,通过比较基于NDVI和EVI建立的不同产草量估算模型的精度,选出了各类型草地的最优估产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不同类型草地的干草产量,并结合畜牧业统计数据估算了青海牧区和半牧区各县(市)的载畜平衡情况。结果表明,1)基于NDVI的可食鲜草产量估算模型精度普遍高于基于EVI的模型,但各类型草地的最优估算模型不同。2)2016年青海省草原干草总产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干草单产在1 200kg·hm-2以上的草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禾草草原和高寒草原,干草单产在300kg·hm-2以下的草地主要分布于北部的高寒荒漠以及西部的盐生草甸和高寒草原。对总产草量贡献最大的为高寒草甸,占70.35%。3)2016年青海省29个半牧区和牧区的县(市)中,有21个县(市)为载畜平衡或载畜不足,8个县(市)为超载,并且载畜平衡状况与存栏牲畜密度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当前,自上而下推行草畜平衡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通过研究一个社区主导管理草场的案例,本文认为通过机制设计建立社区主导的草原管理机制是实现草畜平衡的有效途径。基于这个认识,我们认为政府应在合理介入的前提下,通过界定牧民的草场使用份额,创新草场治理机制,鼓励探索多元化的草畜平衡模式。
关键词:
草畜平衡 社区主导 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明 李双元
经过六年的探索实践,青海玉树州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三江源生态的改善、畜牧业的增效和农牧民的增收,合作社功能日渐增强。当前,青海玉树州在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成功探索实施了四种合作社发展模式,为西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提供了经验。虽然青海玉树州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三个突出问题,面临四种约束。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合作社能力建设,鼓励合作社创办经济实体和向联合社方向发展。
关键词:
青海玉树州 生态畜牧业 专业合作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安进宝
玉树州江西林场小蠹虫的发生面积达到20161.5亩,是玉树州江西林场主要病虫害,文章分析了玉树州江西林场小蠹虫发生的现状和原因,总结探讨了小蠹虫的防治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褚力其 张志涛 姜志德
家庭草场承包制度和草畜平衡制度是处理中国牧区“人-草-畜”矛盾的两个基本政策,而草场细碎化是牧区家庭承包制度落实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本文通过探究牧户草场细碎化与草畜平衡维护行为间的关系,利用内蒙古和青海省典型牧区的368个牧户数据,在处理内生性问题的情况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如下:(1)作为草畜平衡维护行为主要的构成部分,牧户放牧替代行为和减畜行为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2)草场细碎化程度越高,牧户选择放牧替代行为的概率越高。在传导机制验证中发现,细碎化草场促使牧户进行小规模轮牧,且大量增加了放牧时间损耗和管护投入等生产成本,这均强化了牧户放牧替代行为的决策。(3)草场细碎化程度越高,牧户选择减畜行为的概率越低。传导渠道是细碎化引发牧户草场租金过低和寻租失败导致非农就业阻碍,使得牧户拒绝进行减畜。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议拓展细碎化草场牧户的放牧方式,暖季轮牧、冷季补饲;增设牲畜养殖扶持项目,提高政府资金有差别扶持;积极发挥草场流转的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颜增霞 张鹏莉 吕杰 陈俊 李淑霞 贾建华
【目的】探讨青海湟源冷、暖季放牧草地植被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等植物群落特征的基本变化规律,以期为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天然草原以及高寒草甸草原物种多样性的恢复、生产力的提高及山地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参考。【方法】于2009-08-16-19进行野外调查,首先在冷、暖季放牧草地内有代表性的地段上各拉1条50 m的样线,然后沿着样线摆放100个50 cm×50 cm的大样方,再将每个大样方细分为4个25cm×25 cm的小样方,记录小样方内出现的植物种,统计植物种数,采用β-二项分布模型进行数据解析,计算冷、暖季放牧草地植物种的出现频率、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空间异质性指数。【结果】(1...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伪玛张 次仁曲宗 汪诗平 杨智永 张渊 南吉 谢正新 措色 杨颖 张国太 斯确多吉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地牧草营养品质虽高,但产量极低,尤其缺乏蛋白饲草且草地呈现不同程度退化,导致泌乳牦牛(Bos grunniens)营养不良,乳产量和品质呈下降趋势。另外,多汁饲料因富含维生素、水分等,通常作为提高奶牛产乳性能的重要饲料种类,但其对泌乳牦牛产乳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由于青藏高原牧区大多相对干旱,天然草地植物水分含量相对较少,因此预测补给多汁饲料,可能也会提高泌乳期牦牛维生素以及水分的摄取,提高泌乳性能。本研究于2021年暖季(7月~(-1)0月)在西藏那曲高寒牧区筛选了体重、年龄、胎次相近的带犊泌乳牦牛24头,随机分4组,在天然草地传统放牧基础上分别设蛋白质饲料[苜蓿(Medicago sativa):1 kg·(d·head)~(-1)]、多汁饲料[萝卜(Raphanus sativus):1 kg·(d·head)~(-1)]、蛋白质加多汁饲料[萝卜和苜蓿各0.5 kg·(d·head)~(-1)]补给和不补给饲料(对照)处理,探讨暖季补给蛋白质和多汁饲料对青藏高原高寒牧区天然草地放牧泌乳期牦牛乳产量和品质(乳脂率、蛋白质率、非脂乳固体率、乳糖率、灰分率、密度、冰点)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蛋白质饲料补给显著提高了天然草地放牧泌乳牦牛日产乳量(P <0.05),提高率达22%,延缓了泌乳期牦牛产乳量随时间下降的趋势;多汁饲料补给显著降低了天然草地放牧泌乳牦牛日产乳量,降低率为6%(P <0.05)。与对照比较,单独补给蛋白质饲料或蛋白质加多汁饲料均显著提高了天然草地放牧泌乳牦牛的乳蛋白质率、非脂肪固体率、乳糖率、乳灰分以及乳密度,显著降低了乳冰点,同时补给蛋白质加多汁饲料显著降低了乳脂率。另外,与对照比较,仅补给多汁饲料显著提高了乳脂率、蛋白质率、非脂肪固体率和灰分率,显著降低了乳冰点。但3种补饲处理对泌乳牦牛和犊牛体重均无显著影响(P> 0.05)。综上,即使在牧草生长旺盛的暖季,天然草地仍无法满足泌乳牦牛营养需求。且补给蛋白质和多汁饲料均有效提高泌乳牦牛产乳潜能。因此对缓解草畜矛盾,加速当地畜牧业发展以改善当地生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熊凤琴 张建立 郭靖 李立军 张仁平
准确评估草畜平衡状况是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科学管理畜牧业的生产和活动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随机森林构建多因素草地产草量模型,分析2000-2022年温宿县季节性牧场产草量和理论载畜量的时空变化并探讨了该县的草畜平衡状况。研究发现:(1)产草量反演模型的精度为R2=0.46,RMSE=389.94 kg·hm-2,MAE=297.89 kg·hm-2。单位面积产草量呈现由中部和西南部向两端递减的分布特征,理论载畜力则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夏季牧场的单位面积产草量、理论载畜量和载畜力均最高,四季牧场的总产草量最高。(2)2000年全县产草量和理论载畜量达到最高,为522.17×103 t、36.18万SU,23年间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实际载畜量则与之相反,2022年最高,为127.79万SU。(3)总体而言,草畜平衡指数23年的平均值为195.27%,存在严重超载现象。本研究旨在为温宿县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关键词:
草畜平衡 草地生态系统 季节牧场 载畜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聪 闫慧敏 姚晓军
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原退化和沙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草畜平衡管理是保障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多时相遥感和畜牧业统计数据,以甘南地区为研究区,构建逐月草畜平衡动态评估的核算方法,探讨畜牧业生产管理过程中优化时空布局的必要性。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产草量—饲草需求量—饲草存量动态关系的逐月核算方法实现了季节性的草畜平衡动态评估;(2)甘南地区的草畜平衡矛盾主要表现为家畜对牧草的稳定需求与天然牧草供给的季节性波动,逐月逐乡镇的饲草缺口核算为精准补饲提供科学依据;(3)州—县—乡尺度的草畜平衡状态表明甘南地区全域草量富富有余但部分县乡超载,揭示了跨行政边界的轮牧措施可以缓解因局地的季节性过载造成的草地退化。
关键词:
草畜平衡 产草量 尺度 甘南地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尹燕亭 王婷婷 侯向阳 李西良 郭丰辉
降水是影响内蒙古草原牧区草原生产力和草地载畜率的关键自然因子,牧户作为畜牧业生产的直接决策主体,对降水年型的判断是其草畜平衡决策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典型县(旗)为研究区域,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气象数据、统计资料等为基础资料,分析了1980-2015年牧户自我降水年型判断行为及特征,及牧户依据该自我判断年型进行的草畜平衡决策。结果表明,草甸草原与荒漠草原中下年型出现次数最多,典型草原则以平年出现次数最多,但从整体上看,3个类型区丰水年型均比欠水年型出现频率略高;牧户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鹏程 包安明 陈曦 陈晓娜 王兴娟 白泽龙
运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小波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艾比湖流域1960—2006年冷、暖季和全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周期性和突变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47 a来,艾比湖流域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其变化率分别为0.43℃/10a、12.02 mm/10 a;而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其变化率为-22.30 h/10 a。②从空间分布来看,流域各站年均气温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托里增幅最大,温泉增幅最小;除托里年降水呈减小趋势外,其他各站年降水量皆表现为增加趋势;冷季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明显强于暖季,这也导致研究区大部分站点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③平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满
草原畜牧业中的产权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即牲畜的产权关系和草场的产权关系。判别一种产权关系是否合理,应该看这种产权关系是否有利于充分调动生产者的潜在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草原畜牧业的持续性发展;是否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改善牧民的生活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